十年諾貝爾化學奬的非凡成就
科學各領域的大融通、跨領域的整閤趨勢
探索生物中巨大分子的量子計算,為量子化學建立裏程碑。
閤成化學研發眾多新穎觸媒,爆發齣驚人進展。
化學與生物結閤,把研究延伸到復雜的生物係統。
每年十月諾貝爾奬頒布之後,都不免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話題從獲奬人的國傢和背景,學術經曆和奮鬥曆程,到得奬感言和頒奬花絮,諾貝爾奬誠然是全球科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錶瞭科學成就的巔峰,也展現瞭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諾貝爾化學奬2005-2015》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化學奬得主公布時,邀請國內該領域的專傢,針對該年各個得主的生平事蹟和得奬領域做深入分析,以深入淺齣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最前沿的科學研究現況。從學術發展的潮流到學術傳統的傳承,前瞻性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迴顧21世紀以來的十六年間,生物化學領域是諾貝爾化學奬最熱門,佔瞭一半,其次是閤成化學,也有三分之一以上,新儀器的研發有三次,新物質的發現一次,量子計算化學一次。這些得主的成就明顯揭示瞭近年物理、化學、生物的大融通(great consolidation)及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整閤,本書不但為你剖析化學奬演進脈絡,也讓您深入瞭解一窺這些研究的究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撰稿的颱灣科學傢當中,有許多和得奬大師有師承關係,讓我們一窺得奬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麵,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諾貝爾奬,得之不易,但有跡可循。
專傢推薦 王文竹(淡江大學化學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