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非凡成就
科学各领域的大融通、跨领域的整合趋势
探索生物中巨大分子的量子计算,为量子化学建立里程碑。
合成化学研发众多新颖触媒,爆发出惊人进展。
化学与生物结合,把研究延伸到复杂的生物系统。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颁布之后,都不免在媒体和学界引来话题,话题从获奖人的国家和背景,学术经历和奋斗历程,到得奖感言和颁奖花絮,诺贝尔奖诚然是全球科学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为它代表了科学成就的巅峰,也展现了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
《诺贝尔化学奖2005-2015》集结科学月刊每年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公布时,邀请国内该领域的专家,针对该年各个得主的生平事蹟和得奖领域做深入分析,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说明,让读者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现况。从学术发展的潮流到学术传统的传承,前瞻性地引导读者思考科学的前景。
回顾21世纪以来的十六年间,生物化学领域是诺贝尔化学奖最热门,佔了一半,其次是合成化学,也有三分之一以上,新仪器的研发有三次,新物质的发现一次,量子计算化学一次。这些得主的成就明显揭示了近年物理、化学、生物的大融通(great consolidation)及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整合,本书不但为你剖析化学奖演进脉络,也让您深入了解一窥这些研究的究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撰稿的台湾科学家当中,有许多和得奖大师有师承关系,让我们一窥得奖者或特立独行的研究风格,或平易近人的为人处事一面,更神游于他们治学的风范和精神,诺贝尔奖,得之不易,但有迹可循。
专家推荐 王文竹(淡江大学化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