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放眼2016年的全球展望,美國方麵,預期今年經濟將溫和成長,主要是靠升息引資迴流,挹注股、債、房、車市及消費等,自保成長無虞,但若抵不過4大海外逆風的拖纍,則不無可能再度倒退,使復甦減緩、升息喊卡,甚至重迴貨幣寬鬆。所謂4大逆風是指歐洲復甦乏力、日本載沉載浮、中國持續著陸、新興市場身陷陰霾。
展望2016年,「脫手美股、買進歐股」依然是策略師普遍建議、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主張增持歐股與日股,原因是歐日兩地央行尚處貨幣寬鬆模式,如此有助股市攀高。韓股則因價格僅是曆史均價的二分之一強而被看好,摩根士丹利對韓股的評價於是上修至「增持」。美股在2016年仍可望續創新高,上半年仍受到觀望升息步調的心理影響,可能橫嚮盤整,預料愈接近年底,將會明顯愈益偏多。
歐洲方麵,除瞭低油價、美國升息等外在因素之外,歐洲難民問題、恐攻威脅及各國政局動盪,都將對歐元區經濟帶來風險。經濟學傢則認為,新興亞洲與拉美成長前景仍然嚴峻,但東歐投資潛力則相對看好。
外匯方麵,分析師看貶亞幣,亞洲10大貨幣(日圓除外)今年兌美元恐怕是第3年走貶,預料新加坡元、印尼盾、韓元跌幅最深,印度盧比貶得最少。摩根大通則預期受到中國經濟不振拖纍,新興亞洲GDP成長率則僅為2%;拉美受到巴西與委內瑞拉經濟陷入衰退,2016年前景也將趨於黯淡。
在日本方麵,日銀若進一步擴大寬鬆政策,則日本經濟溫和復甦應該指日可待。其他2016年錶現預料相對遜色的亞股尚有越南、香港、紐西蘭、馬來西亞及颱灣股市。
在大陸方麵,「入籃」(SDR)後的人民幣約佔SDR權重的10.9%,高於英磅與日圓,盡管人民幣已成功跨足進入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員,但未來麵對的挑戰依舊相當艱钜。拉加德已明確錶示,不希望中國政府的開放之路「就此止步」。「入籃」也意味著中國政府必須更加開放其資本帳流動,並對外國央行開放境內公債及外匯市場,也有可能被要求減少對外匯市場的乾預。
工商時報 總編輯 陳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