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贸易:南亚地区轻型兵器与小型武器扩散

致命贸易:南亚地区轻型兵器与小型武器扩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深究南亚恐怖主义与轻小型武器扩散之关联

  轻型兵器与小型武器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真实威胁。这类武器携带方便、简单易用、拆解容易,且利于隐蔽与走私贩运,严重影响许多民众生活与国家政经发展。而包括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国家,如何防止轻小型武器扩散已成为这些国家重要议题,特别是南亚地区所处之地缘战略意涵。因而,南亚国家已认知到这类问题严重性,提出多项组合性政策。然而,南亚国家间边界争议、缺乏有效国境管制制度、执法人员缺少训练、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对于轻小型武器问题之区域合作,制约南亚地区合作解决武器扩散问题。本研究则借由轻小型武器扩散模式以及国际与区域武器管制规范,探究南亚地区轻小型武器扩散问题与管制措施。

名人推荐

  林正义中研院研究员与淡江大学汪毓玮教授专文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裕明

 
  现职
  实践大学(高雄校区)博雅学部助理教授
 
  学历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博士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
 
  经历
  教育部助理研究员
  国家安全会议研究助理
  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国立高雄大学通识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南华大学兼任讲师
  英文台北时报(Taipei Times)网路工程师
 
  研究
  国际关系
  国家安全与国土安全
  中国研究

图书目录

Part I:概念、理论与政策发展
第一章__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小型武器与轻型武器扩散定义
界定轻小型武器/轻小型武器之弹药/何谓轻小型武器扩散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
轻小型武器扩散与地缘政治冲突/武器交易行为/
管制轻小型武器扩散/区域个案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途径
第五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二章__ 公共健康、武器转移与国境管理
前 言
第一节  暴力与公共健康
暴力之根源/枪枝暴力已成为公共健康议题/和平与公共健康
第二节  武器与武器转移之需求与供给
武器与市场需求/合法与非法军备转移
第三节  轻小型武器进出口交易模式
传统上轻小型武器交易流程模式与管理/
非法武器取得管道模式
第四节  武器管制与国境管理
武器管制与规范/国境管制武器扩散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__ 国际间轻小型武器扩散现况与问题
前言
第一节     小型武器与轻型武器扩散趋势
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成为武器进口国/国际规范与武器进出口透明度不足/军火交易活动之全球化/弹药扩散加剧武器扩散
第二节  轻小型武器扩散对于公共健康之影响
威胁人类安全/战争与和平时期之死亡/武器污染问题/
跨国安全问题/助长侵犯人权之行为/威胁妇女与儿童
第三节  国际社会难以控制轻小型武器扩散源由
军火贸易为全球贸易体系一环/轻小型武器贸易涉及秘密交易/弹药交易、储存与囤积问题/组织犯罪者利用边界漏洞/
成为小单位突击战术武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__ 国际社会管制轻小型武器发展历程与国家责任
前言
第一节  联合国管制轻小型武器扩散政策
联合国管控轻小型武器历程/通过《武器贸易条约》(Arms Trade Treaty)/国际管制武器转移之比较
第二节  各区域相关防止轻小型武器扩散建制
各区域防范武器扩散之状况/《瓦圣纳协议》与相关管制法规之适用
第三节  国家与国际社会在武器扩散之责任
非法武器与国家保护责任/区域与国际之限制责任
第四节  小结

Part II:核心问题
第五章__ 南亚地区轻小武器扩散状况与问题
前言
第一节  印巴的轻小型武器工业
国家军火工业与贸易行为/印度的轻小型武器工业状况/
巴基斯坦的轻小型武器工业状况
第二节  南亚地区轻小型武器扩散状况
南亚轻小型武器转移一般性状况/南亚各国武器扩散状况问题
第三节  南亚轻小型武器非法转移管道
南亚轻小型武器供需情况/南亚地区武器扩散管道
第四节  恐怖主义与枪枝暴力攻击
恐怖攻击与枪枝关连性/印度恐怖主义与枪枝问题/
巴基斯坦恐怖主义与枪枝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__ 轻小型武器扩散对于南亚国家之影响
前言
第一节  武器扩散影响区域战略与冲突
区域冲突与军火贸易/武器成为南亚跨境安全威胁
第二节  暴力冲突与派系纠纷
武器与暴力行为之关连性/印度与巴基斯坦枪枝暴力状况
第三节  武器扩散加剧国家内部冲突
社会安全风险/政治与选举暴力/部落暴力
第四节  经济与能源安全之影响
枪枝暴力对于南亚经济安全风险/武器对于环印度洋地区能源安全风险
第五节  社会层次之影响
枪枝文化与暴力私人化/难民暴力与当地武器竞赛(local arms races)
第六节  小结

Part III:解决方法与挑战
第七章__ 国际层次解决印巴轻小型武器扩散
前言
第一节  国际武器管制与转移原则
国际轻小型武器管制标准/国家对于武器转移立法原则/
弹药管理原则
第二节  国家武器标记制度与进出口登记制度
武器标记制度与原则/轻小型武器标记/保存记录/
轻小型武器追踪系统
第三节  南亚间之执法行动与机构
区域安全建设/南亚区域组织合作关系
第四节  轻小型武器监督、控制与情报合作
监督与控制机制/情报合作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__ 国家与社会方式管控轻小型武器非法扩散
前言
第一节   印度与巴基斯坦对于管控轻小型武器立场
武器管制政策/印度政策立场/巴基斯坦政策立场
第二节  能力建设与社会控制
卫生部门之功能与作用/社会控制政策/
印巴两国「去武器化政策」
第三节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国家进出口管制政策
出口管制原则/印度轻小型武器出口管制制度/
巴基斯坦轻小型武器出口管制制度
第四节  国家之库存管理和安全机制
轻小型武器库存与追踪原则/印度与巴基斯坦武器安全机制
第五节  强化国家国境安全管制
国境安全管理武器扩散之原则/印巴的国境安全管理
第六节  网路之作用与自发性社会运动
IANSA等非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会之推动与参与/
社群媒体之角色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__ 结论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未来发展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目前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基于宗教或利益的冲突,似乎已渐渐取代了以往冷战期间在两极对抗之国际体系架构下的冲突模式。同时,基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技术与原料需求较难取得或是与以往比较而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国家或非国家行为者已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如何取得价廉且杀伤力强大之轻小型武器,且这些武器成为当代武装冲突之首选武器,例如南亚地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也关切「阿拉伯之春」后,这些武器流入中东国家与北非国家的严重情况,特别是恐怖主义威胁之伊斯兰国组织、阿拉伯半岛盖达组织、马格里布盖达组织、索马利亚的青年军组织、叶门的胡塞武装组织等。

  本书是从更为广泛的分析层面,探究轻型兵器与小型武器及暴力行为的联系关系,并以南亚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在结构安排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分析环境与武器间之关系,第二部分探究南亚地区所面临的轻小型武器扩散问题与影响,第三部分则阐述南亚地区轻小型武器之市场与管制上所面临之挑战。

  此外,亦从军火市场与南亚地区武装暴力具体情况,探讨轻小型武器扩散造成之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且介绍在国家、区域与全球层级防止武器扩散机制之努力与尝试,例如各国已戮力控制轻小型武器的市场,而想要从供给层面预防武器转移至非国家行为者,特别是恐怖组织或跨国组织犯罪集团。且发现冲突地区会增加武器需求,同时国际对于轻小型武器也缺乏适当管制机构、对于轻小型武器非法贸易的具体动态了解不够、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缺乏管理能力、国际和国家各级政府也缺乏收缴和销毁小武器能力等题,均是目前国家、区域与国际不同层面必须共同持续努力解决之面向。

  裕明兄从事国家安全相关课题之研究已有多年且着作丰富,不论是对于恐怖主义、武器扩散、关键基础设施防护等之现象观察、资料蒐集或是问题探讨等,均有其独到的见解,而此等努力亦值得肯定。

汪毓玮
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教授
2016.2.1

推荐序

  蔡裕明是一位非常努力的年轻学者,虽有些木讷,但他对研究议题的选择与执着,自从他在国立中山大学撰写博士论文「中国南方边界与边疆变动的研究」,就吸引我的注意力。蔡博士毕业之后,虽奔波于台湾南北两端,但一直在恐怖主义与反恐战略,秉持长期研究的精神。蔡博士对于安全、战略、国际政治议题,尤其是全球时事脉动,无论是欧洲联盟、俄罗斯、非洲、南亚、亚太、大洋洲、拉丁美洲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有高超的能力,可在最短的时间予以准确的追踪与掌握。他极适合担任国际安全的研析人员。蔡博士在此本专书,选择个人小武器与2~3人操作轻武器的题材,探讨它的非法贸易问题,再度发挥他选择题目的独特眼光。

  小武器与轻武器非法贸易是一个全球各洲共同面临的问题,不是非洲、南亚或拉丁美洲所独有的区域问题。在台湾的政治学门国际关系次学门,在轻小型武器的研究却几乎不见,蔡裕明博士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学者。

  轻小型武器所涉及的议题,包括:国家经济发展、贫穷犯罪、暴力冲突、恐怖活动、儿童妇女受害者、人道主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此一专书首先针对轻小型武器进行概念性、相关议题的呈现,其次探讨轻小型武器非法交易的模式、国家边境管理、武器扩散的途径,及为何难以有效控制轻小型武器流向的原因。在管控轻小型武器问题上,本书第四章分析联合国在此一议题近20年努力的进程,并分列不同的低中高层次,分析国家、区域、全球,在防止、打击、消除轻小型武器非法贸易的法律及行动纲领。

  本书以南亚尤其是印度、巴基斯坦为分析的个案。南亚各国、恐怖主义、印巴冲突一直是蔡博士聚焦研究的范围。南亚过去是世界上冲突频繁的地区,而后获得平息的地区,但仍是轻小型武器过多,囤积问题严重,可能导致破坏稳定,亟需紧急处理的地区。在防止轻小型武器非法出口、进口、过境转运和再转让的研究上,南亚所存在的边界管制、传统领土争议、恐怖主义活动频传,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个案。本书第五章到第九章,分别讨论南亚地区轻小型武器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一旦扩散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再提出如何由国际层次、国家内部与社会方式,来管控轻小型武器的扩散。

  蔡裕明博士文笔洗鍊,在本书中蒐集丰富的英文文献,透过整理归纳得当的图表,清楚说明此一问题的重要性。蔡博士一向以战略研究专家自我要求,这本书代表他近年来对轻小型武器此一极少人重视议题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学术研究价值,也值得实务界参考。

林正义
中央研究院欧美所研究员
2016.2.4
 
自序

  轻型兵器与小型武器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真实威胁。试以近来年全球恐怖攻击趋势而言,从2014年巴基斯坦白夏瓦(Peshawar)陆军学校事件、澳洲雪梨马丁广场(Martin Place)的瑞士莲巧克力咖啡厅(Lindt Chocolate shop)事件、2015年1月法国《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事件、2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枪击事件、7月美国田纳西州军事基地枪击事件、8月法国高速列车(Thalys)未遂攻击事件、9月巴基斯坦巴达柏(Badaber)空军基地攻击事件,以及11月震惊世界的法国恐怖攻击事件与2016年1月20日,巴基斯坦西北部查萨达镇(Charsadda)的巴夏汗大学(Bacha Khan University)攻击事件等,轻小型武器已成为这些恐怖攻击事件当中的首选武器。

  除恐怖攻击事件之外,冷战之终结让国家间(inter-state)与国家内部(intra-state)基于宗教或利益爆发之冲突,取代过去冷战期间两极对抗的国际体系架构。冷战之结束减少对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之技术与原料需求,国家或非国家组织反而将注意力转向轻小型武器,此种转变反应发展中国家改变武器採购之需求与政策,也反应冲突型态之转变:叛乱或低强度冲突成为后冷战时期冲突特征。此外,部分冷战时期的代理型战争也在后冷战时期加剧。这些战争或冲突型态,不仅是国家正规武装部队之间的战争,也包含民兵部队或武装民众的战事,而轻小型武器由于其耐久性、便宜、易取得与效用,轻小型武器成为后冷战时期政治、种族、犯罪等冲突首选工具,亦成为安全人员自身防护之工具。

  轻小型武器也成为象征性角色。在基地(al Qaeda)组织已故领袖宾拉登(Osama bin Laden)许多宣传影带中,手上总是离不开一支AKS-74U,亦成为有效威吓美苏强权之象征,博科圣地首领谢考(Abubakar Shekau)也仿效宾拉登手持AK-47步枪拍摄相片或影片,声言攻击奈及利亚境内的西方利益,并威胁美国。AK-47步枪被视为最具受欢迎与最具杀伤力的小型武器。倘若包含AK-47步枪系列与衍伸的型号,全世界至少有150个国家使用AK-47系列步枪,目前全世界至少超过一亿支的数量。这类步枪扩散主要因素在于易于生产,在丛林或沙漠等恶劣环境下仍有出色表现,更重要的是,其易用性和拆卸方便,甚至连儿童兵也可轻易学习使用这类武器。于是说,小型武器与轻型武器之扩散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严重要的安全议题,更成为个人、社会与国家以及国际间持续性发展安全障碍。2016年2月时,印度国营步枪公司伊莎波尔(Ishapore)推出女性使用且重量仅有250公克的Nidar手枪,价格约为1万7,000元,透过拥有枪枝来降低印度的性侵事件,但也凸显印度武器扩散问题。不仅如此,前不久俄罗斯赠与阿富汗1万把AK-47步枪与数百万弹药,借此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亦可能影响南亚与中亚地区枪枝扩散问题。

  而在南亚地区,南亚地区进行武装叛乱的组织总人数多达26万人,在巴基斯坦境内有着被形容为「卡拉什尼科夫文化」(Kalashnikov culture)的内部武器扩散与种族与宗派暴力的混合情势,恐怖主义也对于印度、巴基斯坦与斯里兰卡造成重大代价,有许多政治领袖受到恐怖攻击而丧生,暴力冲突也扩散而孟加拉、不丹和尼泊尔,这三国成为南亚地区武装分子活动与枪械走私的管道。在相当程度上,南亚轻小型武器的扩散缘起于国际社会武装阿富汗,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阿富汗有将近60%的武器来自于美国,或中国经由巴基斯坦或周边他国家提供武器给予阿富汗交战团体或武装组织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影响巴基斯坦与印度等周边国家。

  鑑于轻小型武器所带来之威胁与政策因应作为,心想接续笔者先前所做有关于核武不扩散政策与巴基斯坦核子武器发展,警察大学汪毓玮教授亦鼓励笔者从事此一方面之研究,并论及与恐怖主义之关连性。此外,也感谢本校实践大学提供校内专题补助计画,让笔者得以完成本书。另感谢政治大学出版社两位匿名审查老师所提供宝贵意见,以及本书付梓过程当中,更承蒙翰芦图书出版公司多方协助。

  感谢笔者任教实践大学高雄校区以及博雅学部所有教授同仁们之襄助与鼓励,才有本书之诞生。也感激博雅学部黄素真老师在行政方面之协助,也感谢本校许文瑜、蔡婉暄、林育吟、许家菱等同学在庶务方面之协助,王紫宇同学协助校对文字,以及张琬旖同学协助绘制本书图片,也感谢内人何慧真多年来之包容与支持,处理家务与照顾一双儿女。

  本书在资料选取与诠释尽量力求周延与客观,以符合学术的基本规范与要求,但在结论难免会有作者的研究价值判断,尚祈多方予以指教。

蔡裕明谨识
2016.2.10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