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会绕路,但是命运将指引它回到原地。
人的一生要经历几次炙烤呢?不经历过,不能证明那是至美,那是至亲吗?杨佳娴以火自况,「与其做一苗燄火,我总以为自己是更强,更深阔,更鲜烈更顽艳的存在,如小火山群,隐隐约约地加热,千年万年地蓄积,版块最脆弱处即最活跃处,在最底里自行分泌太阳。」
《小火山群》为杨佳娴最新散文集,全书共三十五篇文章,分为「十八岁出门远行」、「凹陷处」、「逝者Ⅰ」、「突出物」、「逝者Ⅱ」五辑。杨佳娴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诸篇文章,恰好写在妹妹过世前,忽然就变成了盐柱,敬献给亡者与存者。『凹陷处」』可视为烬余录或焚城录,『突出物』因为突出,阅读里停驻得久,脚印踩得比较深。『逝者』,有远,有近,不妨碍他们都是我的一部分。」
「眼泪毫无防备地涌出来。心也会绕路,但是命运将指引它回到原地。也许它绕路是为了给我余裕,才能真正打开掩埋的暗房,让痛苦曝光。」本书记录了早慧敏感的文艺少女如何成为作家的线索,书写情感与文学,启蒙与幻灭,记忆与消逝。
本书摘录
◎关于写作—— 初恋的开始与结束,带来所谓痛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胸膛内面被划伤,手指触按不到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止血,只能等待自行痊癒。当痛苦挤迫到了一个地步,我必得做些什么。是缓解,是疏通,是人们称之为「抒情」的那件事情──我开始为自己写作。
◎关于父亲—— 久违的父亲,我记得许多他的好,细碎的,也像那些我在昏睡中途偶想醒来捕捉到的吉光。它们被埋入最普通的时间的厚土,不是电影中的复活坟场,我记得它们是砂金,不是恶泉。
◎关于家庭—— 血缘带来重压,那叫做家庭的物事,本来就是我的写作里最初的破裂根源;现在,这根源缩小了体积吗?剩下两个人,没有谁跟谁相依为命,不过是各自变得再坚硬些。
名人推荐
★汤舒雯、黄崇凯 专文推荐 前此,她的散文精魄多半由爱情虐恋的热血所灌溉浸染;在第四本散文集里,我们第一次连篇看见了许多童女杨佳娴的样子。这或许是杨佳娴第一次以这样的规模「班师回朝」:大抵早慧都是这样的事情,成熟的过程会是一种返老还童;文学的启蒙与教养如今看来,即使是「无意间」与「无目的性」的集结,也有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汤舒雯(作家)
她写与母亲间的日常角力(故意穿一身黑色、充满惊叹号的语言反抗),写疏远的父亲带她去电影院看充满杀戮的战争片,写可能的人生(如堂姊杨惠珍那样过了模煳一生),写只能发生一次的初恋和失落,写开始为自己写作的第一秒钟。我彷彿看见启蒙的启蒙,那不断张开摄取世界的心思,在受伤后,凝缩成字,于是她一个人的文明正式摆脱蒙昧,进入光亮的书写时代。——黄崇凯(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