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文學巨靈們盤桓的城市,也是易讓人陷入幻覺、萬花筒般的城市。
颱北,是異鄉客的漂流之傢,也是悲喜總曖昧難辨的遺忘之都。
到底是城市滋養瞭小說?還是小說建構齣瞭城市的想像?
《雙城喜劇》讓人物穿梭城市間,勾勒齣各自心中冷暖自知的颱北,或巴黎……
「雙城」──故事摺返於颱北與巴黎雙城之間,「喜劇」──法文的comédie比起中文更具歧義性,指的不僅是中文理解上令人發笑的「喜劇」,可以是嚴肅的或帶有嘲諷性質的戲劇──相對於悲劇而言的、有美滿結局的戲,或相對於悲劇英雄而言的、錶現日常小人物的戲劇──既指劇種,也可指劇院本身,另又有逢場作戲、惺惺作態之意。而這意趣幽微,滋味復雜,正是書中小說給人的印象氛圍。
書中八篇短篇小說,齣場人物藕斷絲連。颱法混血的阿涅絲就像個美麗的洋娃娃,讓人不禁忽略她機巧的作傢身分正暗自萌芽,而阿涅絲同母異父的哥哥宇鵬曾和她在巴黎錯身而過,並差點迷失在這冷漠蕭瑟的鞦光之都……。其他還有同樣從颱灣來到法國的女孩夏夏、必必,以及郭清澐、舒曇景,她們的個性、懷抱目標大相逕庭,境遇也各自不同,或追求學位,或追求愛情,或早、或晚齣現在巴黎,彼此皆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卻也意外地在他人的故事裏軋上一角。
各篇小說之間的時空背景跨度頗大,起於二十一世紀初,迄於還未到來的三○年代,不過全書並不按照故事時間或發錶順序編年排列:參差的跳躍緊扣的是貫穿全書的雙視角,和它由悲轉喜的內在邏輯。各篇可獨立存在,自成一完滿世界,也可藉由相關的角色或互涉的情節展開對話。人物形象鮮明,擺盪於雙城間的夾縫地帶,時而低唱耳熟能詳的颱式鏇律,時而帶有法國電影詼諧、機智的色彩。
本書特色 ★ 八篇短篇小說場景輪流交替於颱北、巴黎雙城,各篇自成一局,但人物、情節互有關連。
★ 〈露颱教育〉和〈花瓶變奏〉兩篇原為作者創作編劇的法文短片,展現小說與戲劇的不同趣味。
名人推薦 楊澤、孫梓評、宇文正、丁名慶
詩人、作傢、文學主編一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