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

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Excel 2010
  • 办公软件
  • 电子表格
  • 教学
  • 范本
  • 第二版
  • 数据处理
  • 办公技巧
  • 软件教程
  • 实操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从入门到完整解说的Excel 2010 的书籍,整本书从「认识Excel工作环境」、「建立工作表」、「建立图说」、「建立枢钮分析表」、「VBA的设计」…均以丰富实例解说,以彻底达到易读易懂的目的。简单的说,这是市面上介绍Excel 2010 最完整的书。

  书附光碟内容:CD/书中/部分范例档案

本书特色

  •对工作表单的建立、资料的输入、格式的设定,皆有条有理的分析,让初学者对Excel有通盘的理解!
  •将页签的应用、图表的配置、表格的排序及筛选,用范例一一演练,让您可以举一反三的活化、提昇工作效率!
  •枢纽分析表的介绍、巨集的执行及VBA设计基础课程,让您在研读之后,在职场能够无往不利、脱颖而出!
 
深入解析数据处理与商务智能的利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战指南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战价值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教程。我们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有效地解读、提炼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数据背后的洞察力,才是驱动决策和创新的关键。本书聚焦于现代数据处理工具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从数据清洗、转换、建模到最终的图表叙事,为读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数据素养体系。 第一部分:数据基础与环境搭建 本部分着重于为读者打下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并介绍进行高效数据处理所需的环境准备。 第一章:数据思维与分析框架的建立 本章首先探讨了“数据思维”的本质,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推理过程。我们将介绍经典的分析框架,如AARRR模型(获取、激活、留存、推荐、收入)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假设驱动型分析流程。内容涵盖: 数据素养的构成要素: 批判性思维、统计基础与工具应用能力。 业务问题与数据需求的转化: 如何将模糊的商业目标转化为清晰、可量化的数据指标(KPIs)。 数据分析的生命周期: 从问题定义到结论落地的全过程梳理。 第二章:现代数据处理环境与工具概述 本章将对当前主流的数据处理工具生态进行宏观介绍,并重点介绍数据清洗与初步探索性分析(EDA)所依赖的平台和语言。我们不会局限于单一软件,而是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当前任务的工具组合。 脚本语言在数据处理中的地位: 深入探讨Python(以Pandas库为核心)在处理中大型数据集时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关系型数据库基础回顾: 简要回顾SQL语言在数据提取(Extraction)阶段的重要性,侧重于复杂JOIN操作和子查询的编写技巧。 版本控制与协作: 介绍Git/GitHub在数据分析项目中的应用,确保分析过程的可复现性和团队协作的效率。 第二部分:数据准备与清洗的艺术 数据质量决定了分析的上限。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之一,它将详尽讲解如何将原始、混乱的数据转化为可供建模和分析的“干净”数据。 第三章:数据导入与结构化处理 本章讲解如何从异构数据源(如CSV、JSON、API接口、数据库)安全、高效地导入数据,并进行初步的结构校验。 文本数据编码与缺失值处理: 识别和解决编码错误(如GBK与UTF-8混用)导致的乱码问题;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缺失值(随机缺失、系统性缺失)及其对应的填充策略(均值、中位数、热忱编码等)。 数据类型一致性校验: 确保日期、数字、文本字段的准确表示,避免因类型错误导致的计算失败。 第四章:数据清洗与转换的高级技术 本章聚焦于对数据进行形态上的重塑,以适应后续的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要求。 异常值(Outliers)的识别与处理: 使用统计方法(如Z-Score、IQR)和可视化手段识别异常点,并探讨保留、剔除或转换异常值的决策流程。 数据标准化与归一化: 详述Min-Max缩放和Z-Score标准化在不同算法(如K近邻、神经网络)中的适用性与实施细节。 特征工程入门: 介绍如何通过组合现有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时间序列拆分(Time-based Feature Creation)等手段,创造出更具解释力的变量。 第三部分:数据建模与统计推断 数据清洗完成后,我们需要利用统计学原理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模式和关系。 第五章:描述性统计与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EDA是理解数据特性的关键步骤。本章侧重于如何通过描述性统计量和可视化手段快速洞察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核心统计指标的深入解读: 不仅计算均值和标准差,更关注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对数据分布形状的影响。 多变量关系探索: 掌握相关系数矩阵的解读,以及如何使用散点图矩阵(Pair Plots)来初步判断变量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第六章: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 本章将统计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授读者如何利用小样本数据对大群体做出可靠的推断。 核心概念辨析: 深入理解P值、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和统计功效(Power)的实际意义。 常用检验方法实践: 详述T检验(单样本、独立样本、配对样本)、方差分析(ANOVA)的应用场景和结果解读。 非参数检验的引入: 在数据不满足正态性假设时,介绍曼-惠特尼U检验等替代方案。 第四部分:数据可视化与叙事的力量 再复杂的分析,如果不能被清晰传达,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本部分专注于如何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具有说服力的视觉故事。 第七章:可视化基础理论与图表选择原则 本章阐述了优秀数据可视化的设计原则,避免“花架子”式的图表。 图表选择的决策树: 针对不同目的(对比、分布、构成、关系)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 认知负荷最小化: 讨论色彩理论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如何使用颜色编码(Hue, Saturation, Luminosity)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避免误导性图表: 识别并规避如截断Y轴、面积比例失真等常见误区。 第八章:高级可视化与交互式报告 本章将介绍利用专业工具创建动态、交互式数据报告的技术,使分析结果能够被用户自主探索。 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 讲解如何使用地图图层(Choropleth Maps, Heatmaps)展示地域分布差异。 时间序列的可视化技巧: 如何有效展示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如使用时间轴同步滚动视图。 构建交互式仪表板(Dashboard): 介绍如何整合筛选器、联动图表,使用户能够自定义数据观察的视角,从而提升决策效率。 总结与展望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独立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指导与大量的代码实践(非Excel实现),读者将能够熟练掌握从原始数据到商业洞察的完整转化路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驱动型人才。本书内容涵盖了当代数据科学实践中的关键技术栈,为后续深入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架构等前沿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Excel 2010 的基本观念
1-1 启动Microsoft Excel 2010 中文版
1-2 认识Excel 2010 的工作环境
1-3 再看功能群组
1-4 显示比例
1-5 再谈活页簿与工作表
1-6 结束Excel
1-7 结束与开启新的活页簿
习题

第2章 建立一个简单的工作表
2-1 Microsoft Excel 萤幕说明
2-2 简单资料的输入与修改
2-3 正式建立工作表资料
2-3-1 资料的输入
2-3-2 自动加总钮
2-3-3 公式的拷贝
2-3-4 选定某区间
2-4 建立表格的基本框线
2-5 将标题置中
2-6 档案的储存
2-7 开启旧档
2-8 建立图表
2-9 移动及更改图表大小
2-10 重新命名工作表 2-25
2-11 列印
习题

第3章 输入资料
3-1 输入资料的技巧
3-2 储存格内容的修改
3-3 选定某区间的储存格
3-4 常数资料的输入
3-5 以相同值填满相邻的储存格
3-6 以递增方式填满相邻的储存格
3-7 智慧标签
3-8 自订自动填满功能
3-9 註解功能
3-9-1 输入註解
3-9-2 註解功能群组
习题

第4章 输入公式
4-1 再谈自动加总按钮
4-2 建立简单的数学公式
4-3 扩充的自动加总功能
4-4 以其它函数建立公式
4-5 定义范围名称
4-6 再谈公式的拷贝
4-7 比较符号公式
4-8 排序资料
4-9 公式稽核
4-9-1 Excel 自动校正
4-9-2 前导参照与从属参照
4-9-3 追踪错误
4-9-4 错误检查
习题

第5章 编辑工作表
5-1 插入列
5-2 删除列
5-3 插入栏
5-4 删除栏
5-5 插入储存格
5-6 删除储存格
5-7 储存格的移动
5-7-1 以滑鼠拖曳储存格
5-7-2 剪下和贴上指令
5-8 储存格的复制
5-8-1 滑鼠的拖曳
5-8-2 复制和贴上指令
5-8-3 注意事项
5-9 选择性贴上指令
5-10 清除储存格
5-11 Office 剪贴簿
5-12 再谈另存新档──备份、唯读与保护
习题

第6章 资料格式的设定
6-1 栏宽的更改
6-2 列高的更改
6-3 格式化字型
6-3-1 字型大小
6-3-2 字型
6-3-3 粗体
6-3-4 斜体
6-3-5 底线
6-3-6 格式化某个字
6-3-7 放大与缩小字型
6-3-8 与字型有关的储存格格式对话方块
6-4 前景色彩及背景色彩的处理
6-4-1 填满色彩按钮
6-4-2 字形色彩按钮
6-4-3 与储存格有关的背景图样及颜色的设定
6-5 设定资料对齐方式
6-5-1 靠右对齐
6-5-2 靠左对齐
6-5-3 置中对齐
6-5-4 增加缩排与减少缩排
6-5-5 跨栏置中
6-5-6 靠上、置中、靠下对齐
6-5-7 文字方向
6-5-8 与对齐有关的储存格指令
6-6 框线的设定
6-6-1 框线按钮
6-6-2 手绘框线
6-6-3 与外框有关的储存格格式指令
6-7 储存格格式的应用
6-7-1 会计数字格式
6-7-2 百分比样式
6-7-3 千分位样式
6-7-4 增加小数位数
6-7-5 减少小数位数
6-7-6 与数值格式有关的储存格格式指令
6-7-7 自订数字格式
6-8 设定储存格的样式
6-9 佈景主题
6-10 复制格式
6-11 设定格式化的条件
6-11-1 醒目提示储存格规则
6-11-2 资料横条
6-11-3 色阶
6-11-4 顶端/底端项目规则
6-11-5 图示集
6-11-6 其它应用
习题

第7章 活页簿的应用
7-1 活用多个工作表
7-2 插入工作表
7-3 删除工作表
7-4 移动工作表
7-5 复制工作表
7-6 不同工作表间储存格的复制
7-7 参考不同工作表的公式
7-8 快速列出活页簿的内容
7-9 新增色彩到工作表索引标签
7-10 监看视窗
习题

第8章 建立图表
8-1 图表的类别
8-2 建立图表的步骤
8-3 直条图
8-3-1 建立直条图的实例
8-3-2 图表样式
8-3-3 将图表移动到其它工作表
8-3-4 建立图表标题
8-3-5 建立座标轴标题
8-3-6 快速版面配置
8-4 横条图
8-5 折线图
8-6 圆形图
8-7 散佈图
8-8 区域图
8-9 环圈图
8-10 雷达图
8-11 曲面图
8-12 股票图
8-13 走势图
习题

第9章 更改与格式化图表
9-1 先前准备工作
9-2 标题的编辑
9-2-1 更改标题文字
9-2-2 格式化标题
9-2-3 图表标题格式
9-3 删除标题
9-4 图表资料的浮现
9-5 删除图表的资料数列
9-6 增加图表的资料数列
9-7 改变图表资料数列的顺序
9-8 图表格线的设定
9-9 绘图区格式的设定
9-10 图例的位置设定
9-11 资料标签
9-12 建立趋势预测线
9-13 更改图表
9-14 显示资料表
9-15 以滑鼠编修图表
9-16 图案钮
9-17 立体图表的转动
习题

第10章 工作表的列印
10-1 先前准备工作
10-2 预览列印
10-2-1 直向与横向列印
10-2-2 列印边界的设定
10-3 真实的列印环境
10-3-1 解析此列印环境
10-3-2 变更列印比例
10-4 版面设定
10-4-1 页面的设定
10-4-2 边界的设定
10-4-3 页首/页尾的设定
10-4-4 工作表的设定
10-5 再谈列印工作表
10-5-1 选择印表机
10-5-2 列印范围与份数的设定
习题

第11章 样式与多档案的应用
11-1 一般样式简介
11-2 先前准备工作
11-3 应用系统内建的样式
11-4 建立样式与应用样式
11-5 样式的快显功能表
11-6 修改样式
11-7 视窗含多组活页簿的应用
11-8 切换活页簿的应用
11-9 参照其他活页簿的储存格
习题

第12章 表格的排序与筛选
12-1 先前准备工作
12-2 一般资料与表格资料的转换
12-2-1 一般资料转成表格资料
12-2-2 表格资料转成一般资料
12-3 表格样式
12-4 简单筛选表格资料
12-5 自订筛选表格
12-6 表格的排序
12-7 依色彩筛选
习题

第13章 建立清单的统计资料
13-1 先前准备工作
13-2 小计指令
13-3 显示或隐藏清单的明细资料
13-4 利用小计清单建立图表
13-5 删除大纲结构
习题

第14章 枢纽分析表
14-1 先前准备工作
14-2 建立枢纽分析表的步骤
14-3 建立枢纽分析表
14-4 修订枢纽分析表
14-4-1 增加列或栏
14-4-2 删除列或栏
14-4-3 增加分页栏位
14-4-4 删除分页栏位
14-4-5 组成群组或取消群组
14-4-6 更改资料区域的数字格式
14-4-7 分页的显示
14-4-8 更新资料
14-4-9 套用枢纽分析表样式
14-5 枢纽分析图
习题

第15章 规划求解的应用
15-1 目标
15-2 资料表的应用
15-2-1 PMT() 函数
15-2-2 单变数资料表
15-2-3 双变数资料表
15-3 分析蓝本管理员
15-3-1 先前准备工作
15-3-2 建立分析蓝本
15-3-3 显示分析蓝本的结果
15-3-4 编辑所建的分析蓝本
15-3-5 分析蓝本的摘要报告
习题

第16章 Internet 与Excel
16-1 将活页簿转存成HTML 档
16-2 开启HTML 格式的档案
16-3 Web 网页预览
16-4 超连结
16-5 网页资料汇入Excel
16-6 从Web 取得外部资料
习题

第17章 巨集
17-1 先前准备工作
17-2 建立巨集
17-3 执行巨集
17-4 巨集的储存
习题

第18章 VBA 设计基础
18-1 开发人员索引标签
18-2 进入Visual Basic 编辑器
18-3 一步一步建立一个简单的VBA 码
18-4 选取储存格的观念
18-5 设定特定储存格的内容
18-6 资料型态
18-7 If⋯Then⋯End If
18-8 SelectCase...EndSelect
18-9 Do...Loop Until
18-10 Do...Loop while
18-11 For...Next
18-12 清除储存格内容
18-13 列出对话方块MsgBox
18-14 读取输入资讯InputBox
18-15 范围物件
18-16 目前活页簿ActiveWorkbook
18-17 程式物件Application
习题

第19章 Excel 小技巧
19-1 先前准备工作
19-2 摘要资讯
19-3 加密文件
19-5 字串的取代
19-6 前往指定的储存格
19-7 冻结窗格
19-8 分割视窗
19-9 隐藏与显示视窗
19-10 中文繁体与简体的转换
19-11 插入美工图片
19-12 文字艺术师
19-13 剖析资料
19-14 保护工作表
19-15 保护活页簿
习题

 

图书序言



  本书是易学易懂且内容非常完整的Excel 2010 图书,全书包含了下列重要内容。

  认识Excel 2010 工作环境
  建立工作表
  函数与公式的使用
  建立及编辑图表
  建立迷您走势图
  表格的排序及统计
  枢纽分析表的建立
  巨集的建立
  VBA 设计
  Excel 使用小技巧

  这本书和笔者先前的着作一样,拥有丰富的实例,相信只要读者遵循本书步骤,必可在短时间内精通Excel 2010 的功能。
 
洪锦魁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我这个“Excel小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那种“能用就行”的用户,很多Excel的功能,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很专业的,我从来不敢去尝试。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非常友好,就像是有一个耐心十足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查找和引用”函数,比如VLOOKUP、HLOOKUP、INDEX、MATCH的讲解。我之前对这些函数就只知道个大概,觉得很复杂,但这本书通过非常生动的图文结合,以及各种贴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我瞬间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应用场景。我记得书中有一个例子是关于管理学生成绩的,需要根据学号快速查找对应的成绩,我之前都是手动一个一个找,太慢了。看了书里的讲解,我立刻学会了用VLOOKUP函数,几秒钟就完成了,而且准确无误!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除了函数,书中关于“排序和筛选”的进阶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只会简单的排序和筛选,但这本书讲解了如何进行多条件排序、如何使用高级筛选来提取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这些对我来说简直是“黑科技”!我现在做报表的时候,可以更灵活地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关键信息,也更容易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Excel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初步入门者”,并且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评分

说实话,收到《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小小的“抵触”心理。为什么呢?因为我总觉得Excel这种软件,对于我这样一个主要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似乎是“锦上添花”的功能,而非“雪中送炭”。我平时用Excel,顶多就是列个清单,做个简单的表格,从来没有想过要深入去学习它。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柔和且充满引导性的方式,逐渐让我意识到Excel的强大之处,以及它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并没有一开始就罗列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最贴近我们日常工作习惯的场景出发,比如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和管理信息,如何让数据呈现得更清晰、更具说服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文本函数”和“日期函数”的讲解。我经常需要处理一些包含大量文本的数据,例如从网站上抓取的信息,或者客户反馈的意见。之前我总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手动整理和提取我需要的信息,非常痛苦。这本书提供了像LEFT, RIGHT, MID, FIND, SUBSTITUTE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文本函数,让我能够轻而易举地从复杂的文本中提取我想要的内容。同样,在处理涉及时间的数据时,DATE, YEAR, MONTH, DAY, NETWORKDAYS等函数也帮了我大忙,让我能够快速进行日期计算和分析。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聪明的“管家”,在我需要处理繁杂信息的时候,为我提供了最得力的工具,让我的工作变得轻松不少。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对Excel的掌握程度,大概在“会用”和“精通”之间徘徊,但总感觉还差那么一点火候。《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恰恰填补了我学习上的这个“空白”。它提供的内容,既有我熟悉的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有许多我之前闻所未闻、但却极其实用的高级技巧。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讲解“数组公式”和“条件格式”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数组公式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觉得它非常难以理解和运用。但是,这本书通过非常清晰的图示和由浅入深的案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理解了数组公式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例如,书中关于如何使用数组公式一次性完成多项条件的统计和计算,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因为这大大简化了我之前需要使用多个辅助列才能完成的任务。另外,关于“条件格式”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只是用它来简单地标记出大于某个值的单元格,但这本书介绍了如何利用条件格式来实现更复杂的视觉化分析,比如根据数据大小自动填充颜色条、图标集,或者根据文本内容来突出显示特定的单元格。这些功能不仅让我的报表看起来更加专业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更快速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是一个“Excel技能升级包”,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各种数据挑战。

评分

收到《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我的内心其实是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我从事的行业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Excel一直是我的得力助手,但老实说,我的Excel技能一直停留在“基本操作”的层面,许多更深入的功能,例如复杂的函数组合、VBA宏的应用,对我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黑魔法”。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上“教学范本”和“第二版”这些字眼时,我便立刻被吸引住了。翻阅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的内容相当扎实,它不仅仅是提供操作指南,更像是在教授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书中对于“函数”的讲解,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SUM、AVERAGE这些函数已经很熟悉,但这本书深入讲解了IF、VLOOKUP、INDEX/MATCH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常用的函数,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将它们的应用场景讲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如何在一个庞大的客户名单中,快速查找特定信息并进行匹配,我之前都是手动查找,耗时耗力,看了书中的VLOOKUP和INDEX/MATCH组合用法,我才明白原来可以这么高效!而且,书中的解释非常细致,即使是我这种对函数概念理解不是那么深的人,也能轻松跟上。除了函数,书中关于“数据验证”和“条件格式”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之前总是用一些比较原始的方法来标记数据,而这本书提供的功能,让数据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了很多手动错误的可能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掌握Excel的精髓,让我在数据处理方面能够更上一层楼。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以来对Excel这种电子表格软件都抱持着一种“够用就好”的态度,毕竟在我的工作领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创意和策略上,而不是数字的精细计算。然而,最近工作上开始需要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分析,而且公司引进的新系统也需要我能更灵活地运用Excel来导出和整理数据,这让我不得不开始正视我的Excel技能短板。《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只是随便翻翻,但越看越觉得“原来Excel可以这么玩!”。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一开始就丢给我一堆生涩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而是从最基本、最直观的操作开始,比如如何高效地进行单元格格式设置、如何利用查找和替换功能快速修改数据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其实对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图表制作”的章节,我之前总是只会用Excel自带的几种基本图表,而且做出来的图表总是显得死气沉沉,缺乏视觉冲击力。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个性化设计,例如添加数据标签、调整坐标轴、使用趋势线等等。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制作了一个关于市场趋势分析的图表,效果真的比我之前做的好太多了,看起来专业多了,而且同事们也都能更直观地理解我的分析结果。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助手,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提供了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评分

刚拿到《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Excel的书籍太多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时候买回来才发现,内容要么太简单,要么太晦涩,跟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实用性”!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注重实战,每一个章节的讲解都紧密围绕着实际工作场景,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罗列。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数据清洗”和“数据整理”方面的讲解。我工作中经常会收到来自不同部门、格式不统一的数据,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手动整理,非常低效而且容易出错。这本书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利用“分列”、“删除重复项”、“文本到列”等功能,能够快速地将杂乱的数据变得井井有条。我试着运用书中的技巧处理了一批历史数据,结果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原本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半天就搞定了!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很多关于“数据有效性”的设置,这对于防止数据输入错误非常关键。例如,限制某个单元格只能输入特定的日期范围,或者只能从下拉列表中选择,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后期数据分析时的麻烦。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清晰地规划了Excel学习的路径,让我知道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并且提供了最有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评分

哇!拿到这本《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真的是太意外的惊喜了!平常我虽然也会用到Excel,但很多功能都是边用边摸索,效率不高,而且总觉得好像还有很多厉害的技巧我不知道。这本书寄到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犹豫,毕竟已经用了Excel好几年了,而且市面上Excel的书籍琳琅满目,要怎么挑一本真正有用的呢?不过翻开目录,我的眼睛就亮了!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罗列功能,而是有系统地从基础讲起,像是那些基础的公式、函数,这本书都写得非常清晰,而且还穿插了很多实际的例子,不像我之前看的书,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用在我的实际工作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数据透视表的讲解,简直是救星!我之前对数据透视表一直有点畏惧,觉得很复杂,每次看到都需要花很多时间研究,而且做出来的报表总是不那么理想。这本书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数据透视表,从建立、修改到各种高级应用,都一步一步带我操作,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数据透视表可以这么强大!我立刻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处理我手头上的一个报表,结果真的省了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做出来的报表也比以前清晰多了,老板看了都赞不绝口!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很多操作步骤都有截图,跟着一步一步做,几乎不可能出错。而且它还讲解了很多小技巧,像是快捷键的使用、格式刷的高级用法等等,这些虽然看似不起眼,但累积起来真的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研究这本书的其他章节了!

评分

收到《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欣喜,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Excel数据分析能力的书籍。我从事的行业需要经常处理大量的客户数据和销售数据,而Excel是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我一直觉得自己的Excel技能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对于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还显得力不从心。《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讲解了Excel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各种强大功能。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统计函数”和“财务函数”的详细讲解。例如,书中对于SUMIFS, COUNTIFS, AVERAGEIFS等高级统计函数的应用场景和编写技巧,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我之前在进行多条件统计时,总是需要借助辅助列,效率非常低下。学习了书中的高级统计函数后,我能够更简洁、更高效地完成数据统计工作。另外,书中关于“财务函数”,例如NPV(净现值)、IRR(内部收益率)等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对这些财务概念一直感到模糊,通过书中的实例,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在投资分析和项目评估中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Excel来制作各种专业的数据分析报表,包括使用图表、数据透视表以及一些高级的格式化技巧,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向管理层展示我的分析结果。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数据分析的导师”,它不仅传授了Excel的实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Excel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我能够更好地驾驭数据,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说实话,我拿起《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原因很简单,我在工作之余,偶尔也会接触到一些Excel的教程,但大部分的教程要么太泛泛而谈,要么就过于理论化,看完之后感觉很多东西好像懂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我对于这本新书,其实是持保留态度的。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宏”和“VBA”的介绍。我之前对这些概念一直觉得非常神秘,认为这是只有专业程序员才能掌握的技能。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宏的录制和基本的VBA代码讲解得清晰明了。我尝试跟着书中的例子录制了一个简单的宏,用来批量处理公司的一些日常报表,结果真的太方便了!原本需要花费半个小时手动完成的操作,现在几秒钟就搞定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原来Excel还有这么强大的自动化能力。而且,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VBA函数和语句,比如MsgBox, InputBox, For...Next循环等等,这些都为我进一步学习VBA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宏和VBA,书中关于“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以及“数据共享和协作”的讲解也让我感到非常实用。在团队协作中,如何安全地分享和编辑Excel文件,避免数据被随意修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位“Excel能力拓展师”,它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使用Excel,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开启了Excel自动化和高级应用的大门。

评分

拿到《Excel 2010教学范本(第二版)》这本书,我内心深处其实是带着一丝“挑战”的心情的。我一直认为自己在Excel方面算是有一定基础了,日常的报表制作、基本数据分析我都能应付。然而,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需要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自动化操作的难题,这让我意识到,我的Excel技能可能需要“升级”了。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相当可观,并且非常注重实用性和效率提升。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分析”工具的讲解,例如“规划求解”和“模拟运算表”。我之前对这些工具的认识非常有限,觉得它们离我比较遥远。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步骤和丰富的应用案例,让我了解到这些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强大威力。例如,在进行项目预算规划时,我可以通过“模拟运算表”来分析不同投入产出比下的最佳方案;在优化生产计划时,“规划求解”能够帮助我找到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因为这些工具能够极大地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此外,书中对于“数据透视表”的深入讲解,也是我非常看重的部分。我之前虽然会用数据透视表,但总是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这本书则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多维度分析、创建计算字段和计算项、以及如何通过切片器和时间轴来动态地筛选数据,这些都让我对数据透视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升级Excel技能的绝佳平台,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数据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