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书、着录到鑑赏,书话是一种收藏的趣味
(书中附有限量经典复刻藏书票,共有五款随机出货)
德国哲学家华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说:「一个收藏家记忆中最精彩的时刻,是拯救一部他从未曾想过、更没用憧憬的目光流连过的书,因为瞥见此书孤伶伶地遗弃在书市,就买下,赋予它自由。」一如所言,资深编辑吴兴文在《书缘琐记》中从自己开箱整理藏书谈起,细数关于藏书的过程与书籍背后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由于工作上的编辑经验,吴兴文在阅读同时也注意到书籍出版环节中的印刷、装帧等细节,辅以作家的轶闻故事,读者看来犹如身历其境,更明白许多单纯阅读所难以察觉的知识。书中不乏作者多年来的专业见闻,如八○年代牯岭街旧书摊的黄金时期、早期中国大陆淘书寻宝的乐趣,亦有书籍出版至今的历史价值,例如原本初版只印一千本的琼瑶《窗外》、吴浊流《亚细亚孤儿》初版本、朱天文《淡江记》等等。
吴兴文谈及近年所见的书店风景,也反思现代的读者究竟需要书店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书店应如何改变以因应时代潮流。面对网路时代,古书店的传奇故事与实体新书店的竞争压力,纸本书与电子书两者是淘汰抑或是互补?他们有各自生活的小确幸,而书与书店该与怎样的面貌存续,向读者传递知识?作者在书中自有独到的见解。义大利文学巨擘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曾说:「藏书是一种自我聊慰、孤独的现象,你很少找得到人可以分享你的激情。」《书缘琐记》谨以为记,让所有爱书、藏书的读者们得以分享吴兴文的淘书之乐;有书,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