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蔣介石:蔣介石日記探秘

走近蔣介石:蔣介石日記探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蔣介石
  • 日記
  • 曆史
  • 人物傳記
  • 近代史
  • 國民黨
  • 政治人物
  • 迴憶錄
  • 中國近現代史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外知名學者親口講述,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研讀蔣介石日記的經曆、心得,既是治學側記,亦是研究觀點的薈萃;既有趣味,又有知識;既可探秘曆史真相,亦可作為蔣介石研究的補充。
 
  蔣介石日記可信嗎?……研究近現代的中國曆史,不看蔣日記會是很大的不足,但是,看瞭,甚麼都相信,也會上當。”——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大陸研究蔣介石第一人)
 
  政治傢的條件之一,就是英明果斷。但是,縱觀蔣的一生,似乎缺少這一條件。——段瑞聰(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蔣介石與宋美齡之間究竟是政治婚姻,亦或是建立在情愛基礎上的幸福婚姻之典範?……蔣對宋美齡的感情因憂患之磨煉而曆久彌篤,時常在日記中感嘆:“妻愛至久彌篤,其誠篤精神,實世無其匹,一生愛人惟母與妻耳。”——羅敏(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一直以來就有一種說法說,太平洋戰爭前,中國方麵已經截獲瞭日本要攻打珍珠港的情報,並通知瞭美國。(實際上,)盡管中國方麵已掌握日本外務省的密碼電報,並從中判斷齣日本可能於不久將來發動戰爭的情報,不過並沒有能在日本發動珍珠港攻擊前獲得可以預知的情報(記載將珍珠港作為攻擊目標的電報根本就不存在)。——岩榖將(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盧溝橋事變為何使中日爆發大戰?國民政府一到颱灣就推行地方自治,究竟是玩真的還是假的?蔣日記都解答瞭這些疑問。——郭岱君(美國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研究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宋曹琍璿(Shirley Soong

  宋美齡幼弟宋子安次子宋仲虎夫人,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訪問學者。受傢族委託,主要負責分類、檢閱傢族前輩宋子文、蔣介石、孔祥熙等人的私人檔案,被外界稱為蔣宋孔三傢檔案的“把關者”。
 
郭岱君(Tai-chun Kuo

  美國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會長、浙江大學、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專研政治經濟發展、中國近現代史。曾任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客座教授,颱灣政府最高機構新聞秘書、英文秘書。

圖書目錄

引子/宋曹琍璿

我閱讀蔣介石日記的因緣/楊天石
守住民族大義的底綫──讀抗戰初期蔣介石日記有感/吳景平
豪傑──聖賢──真命天子?──略評黃仁宇《從大曆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硃宗震
從日記看蔣介石的性格特徵和人物形象/(日)段瑞聰
“傢事難言”:蔣介石筆下之情與愛(1927—1937)/羅敏
我的蔣介石研究曆程與蔣介石日記/(韓)裴京漢
重新認識蔣介石/(美)郭岱君
兩次在斯坦福讀蔣介石日記/陳紅民
我談蔣介石日記/(美)戴鴻超
蔣介石日記之問世/(颱灣)阮大仁
讀瞭日記之後/(颱灣)張力
走嚮、走近與走進──記一場蔣日記的心靈饗宴/(颱灣)陳立文
美西訪學記/郭雙林
在鬍佛“聽”和“讀”/張瑾
在鬍佛的日子/(香港)鄭會欣
從檔案學角度看蔣介石日記/方新德
蔣介石日記──2009年夏之迴憶/(日)岩榖將
我們這一班/(颱灣)黃自進
最人性化的檔案館──記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之旅/(颱灣)林桶法
鬍佛檔案館/(美)齊錫生
嶽父引我去鬍佛讀日記/(英)賴小剛
鬍佛查檔趣聞/馬振犢
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之旅/蔣耘
海外訪檔記/楊智友
平生第一抄/陳廷湘
雪球.雪花.雪恥──在斯坦福大學讀蔣介石日記/孫江
抄檔拾趣/肖如平
在斯坦福大學讀蔣介石日記瑣憶/劉大禹
彆鬍佛/李玉
行在蔣公心靈的幽徑/宋曹琍璿

附錄  邀請函

圖書序言

引子/宋曹琍璿(Shirley)

  古人說:“無巧不成書”,我們這本書就從這“巧”字開始吧!

  人在認為“巧”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承認自己所知的有限與沒有預知的能力。絕大部分人所經曆的最戲劇化的改變,都不是可以預料更不是預設的。在蔣公日記中,我們看到他改變曆史的一些際遇,有時發生在他生命中平靜的時刻,有時發生在他進行計劃中的一個小意外,有時更在他慶享成功、春風得意之時。然而,他一生中最安逸的日子,卻是在他失去大陸江山,退守颱灣,得以靜心“自省”的垂老歲月中。有關蔣公日記的種種“巧”,令人驚訝,讓我們感到神在冥冥之中改變曆史的軌跡。

  首先,我們要感謝蔣公少年時期的發濛老師──在私塾裏啓濛他對“寫日記”的認知;他的教導不一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養成瞭寫日記的習慣,但卻使蔣公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並持之以恆,終生不渝。他足足寫瞭五十八年(1915—1972),有瞭這些浩瀚的文墨,纔使得我們今日因這份特殊的“日記”,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集聚一堂。這是一巧。

  巧二:中國自清末以後,幾乎都處於兵荒馬亂中,蔣公一生四分之三的歲月也都處於戰爭狀態,他從一個軍事強人直至國民黨、中國最高領袖,麵對繁復艱睏的軍事、國事,他必是戎馬倥傯、案牘勞形,但他竟然每日堅持、靜心,用毛筆書寫日記,還能在戰火連天、四處遷徙的情況下,安全地保存這些日記,實在是奇跡。每當我閱讀日記時,總會驚訝這些珍貴的日記“仍然存在”,真是太不可思議!

  巧三:蔣公日記在颱灣一直被小心地珍藏,偶爾拿齣來編撰參考,亦極為有限,外人不可能有機會看到。1988年經國先生病逝,不久,他的幼子蔣孝勇先生移居海外,這批日記纔被帶到國外。孝勇先生用心良苦,不但把日記帶齣颱灣,以免日記因當時的政治環境而受到傷害,更不惜重金購買微縮膠捲製作設備,在傢中復製日記軟片,如此,萬一意外發生,仍有備份保存。不幸,離國不到十年,孝勇先生病逝,臨終時把這批珍貴文獻交付給妻子蔣方智怡女士保管。蔣方女士鑒於當時颱灣“去蔣化”的趨勢以及對於民國史的漠視,常為身負日記重任,而顫驚躊躕,後經各方努力,決定把日記暫存鬍佛研究所,並開放給學者閱讀,因此,全世界的學者纔有自由閱讀的“機會”與“方便”。

  巧四: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經濟起飛,國門大開,許多人有瞭財力和機會齣國學習參訪,開始與世界接軌。自然的,學術交流也成瞭首要的項目之一。蔣公日記恰在此時入存鬍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具。如果早五年或十年,不會有如此多的大陸學者有能力來美探秘;如果颱灣政局穩定,蔣方女士也未必選擇鬍佛,或許就在颱灣開放瞭!但即使在颱灣開放,相信對日記保存的技術與開放的程度必不如鬍佛。鬍佛檔案館的專業與開放,舉世聞名,大傢今日能看到如此完整的日記全貌,以上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巧五:海峽兩岸雖為同根生的一個民族,但因長期以來政治意識形態的阻隔,對於中國近代史一直是各有說辭,彼此不甚瞭解。自從1979年兩岸三通(通郵、通商、通航)以後,彼此有瞭交流與互動,關係也拉近瞭許多;但颱灣過去十年來的“去蔣化”和“去中國化”,使得兩岸關係漸行漸遠。2006年,蔣公日記第一次在鬍佛開放時,震撼瞭世界史學界,世界各地學者趨之若騖地來到鬍佛探秘,有些人甚至錶示,蔣公日記恰在此時開放,正好作為“兩岸重閤的彌閤劑”。

  巧六:蔣公日記內容豐富,人文曆史、理儒哲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宗教、世界文化等等,無所不包,令人嘆為觀止。學者們無不對他的好學與慎研精神,肅然起敬。他一直以非我莫屬的責任感,以擔天下大任為誌的心態自勵,凡領導者必備的知識,必精研慎讀。所以,他的日記很值得兩岸的領導者參閱藉鑒。

  巧七:蔣公是浙江人,與浙江大學有特彆的鄉情淵源,抗戰時,為栽培人纔,特請竺可楨先生擔任浙大校長,藉著他的“求是”精神,造就瞭不少當代人纔。2012年,浙大成立“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舉辦第一次“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討會”,與會學者交流閱讀蔣公日記心得之餘,不約而同,提議邀集到鬍佛研讀蔣日記的學者們,閤寫一部“鬍佛讀史記”。因此,纔有此書的誕生。

  書筆至此,感慨萬韆,世事多變,多少民族的血淚與滄桑,盡在蔣公日記中。這七巧把國際學者在鬍佛研習蔣公日記的觀點及感受集成一書,讓天下人走近蔣公,更清晰地看到中華民族的苦難與發展,大傢共同在史料中反思,如此,我們的民族纔有和諧光明的未來。敬祈天父賜福我中華民族韆鞦萬代,國泰民安!

圖書試讀

我閱讀蔣介石日記的因緣
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被譽為大陸研究蔣介石第一人)
 
蔣介石日記可信嗎?這是近年來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此,我在《蔣介石日記及其真實性問題》一文中曾經指齣:“蔣的日記有相當的真實性”,同時,我也指齣,“蔣的日記有選擇性”,“有些事,他是‘諱莫如深’的”。“不是句句真實,事事真實,而且真實不等於正確,也不等於全麵。研究近現代的中國曆史,不看蔣日記會是很大的不足,但是,看瞭,甚麼都相信,也會上當。”
 
1981年,我完成瞭《中華民國史》第一編的寫作任務後,轉而投入《中華民國史》第二編第五捲的寫作。這一捲的題目是《北伐戰爭與北洋軍閥的覆滅》,時間段為1926年7月北伐誓師至1928年6月北伐軍收復平津。如果說,民國創立,主角是孫中山,那麼,北伐戰爭,主角就是蔣介石瞭。我開始閱讀有關資料,做專題研究。在研究1926年的中山艦事件時,我注意到周佛海的一段迴憶,提到事件和西山會議派的關係,周說,1930年,鄒魯曾告訴他,當年,西山會議派謀劃“拆散廣州的局麵”,“使共産黨和蔣分傢”,鄒魯等“在外邊想辦法”,伍朝樞“在裏頭想辦法”,於是,由伍朝樞齣麵,“玩”瞭一個“小把戲”:先請俄國領事吃飯,第二天請蔣介石的左右吃飯,席間伍朝樞裝著不經意的樣子說,從俄國領事處得悉,蔣先生將於近期內訪問莫斯科,蔣先生打算甚麼時候啓程呢?事後,蔣介石迅速得到報告,懷疑“共産黨要乾他”,或者汪精衛要“趕他”。此事成為後來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的導火綫。
 
我覺得周佛海此說和此前諸說迥然不同,有價值,但苦於沒有其他證據,便作為一個問題留在腦海裏。在此前後,我又讀到蔣介石講過的一段話:中山艦事件有些情況現在還不能講,大傢要想弄明白,請在我死後看我的日記。噢!原來蔣介石還有日記。至於他的日記藏在哪裏,有沒有可能看到,我覺得那是很渺茫的事,沒有多想。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