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直面恐惧的旅程
以玄奘为向导
一个人,独自走上古丝路
调伏外在恐怖攻击威胁,与内在惶惑不安的心
「从旅游书写中抒发真实的人文关怀,从不安的丝路中反思文化与族群心路的真正归属。」──张中复(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 这本书,是从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怖开始的。
书中所记录的两个月行程,既是向外探索的旅行,也是向内探索的心灵之旅。作者为这趟探索找了一位特殊的导游──玄奘法师,以他的《大唐西域记》以及他的弟子为他留下的〈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为在「地理上」与「心理上」的导引,希望可以借由对古德的「心」与「行」的临摹,釐清自己内在焦虑的根源。
为什么是玄奘?因为玄奘所处的时代,跟我们同样焦虑,当时他如何面对并处理这份从个人到家国的全面性焦虑呢?答案都在他求回来的「法」中。他所穿越的这条古丝路,至今仍乘载着人心过去几千年的心跳,读懂它,就等于读懂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
古丝路曾经是千余年前玄奘西行取经求法的「佛国之路」,但今天,从中国往西,到阿富汗、甚至印度,都已转换信仰;古丝路中国段,更与南疆维吾尔族生活圈重叠,恐怖攻击事件频传……。
‧现今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如何看待千年前信仰佛教的先祖?
‧千年之间,宗教的转换,是如何发生的?
‧维吾尔族代代口耳相传,沙漠深处有着数以百计的古代城堡。曾经的文明乐土,如今是「进得去,出不来」的禁地,两相对照何止天壤之别,繁华哪里去了?
‧为什么美国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如果能够转生,我一定选择西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时的新疆」?
作者追随玄奘的足迹,学习准备好自己的「心」,走遍古丝路中国段,从吐鲁番、库车往西,再从喀什取道天山南麓一路往东,接续玄奘的东归路线,见证曾经繁荣鼎盛的绿洲古国如今黄沙漫漫,而不过千余年前,这里曾经是东西方水乳交融的「世界大道」。
地理,其实是历史;而历史,其实是人心的总和。
本书特色 1.作者追随玄奘身影,只身旅行至南疆,对维吾尔族文化、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的更迭、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有独特的观察视角。
2. 既是行旅的纪录,也是以身试「法」的见证,是当今世界弥漫普遍焦虑不安情绪的一帖解药。
3. 收录旅途精彩照片,历史跃然纸上。
盛情推荐: 高人杰(中国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主任秘书)
张中复(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
释悟因(香光尼僧团方丈)
饶梦霞(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