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的專輯是「文革五十年祭」,共收錄四篇重量級文章,分彆是:〈「造反派情結」的緣起、延伸及影響〉(郭建)、〈血腥之夏:1968年廣西與北京造反派的覆滅〉(秦暉)、〈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郝誌東)、〈如何理解文革大屠殺暴行:讀譚閤成的《血的神話》〉(陶東風)。

  本期的訪談對象也是重量級的錢理群教授,訪談主題為〈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與命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哲學的公共性(關子尹)
澳門一二・三事件:五十年前的一件事(李孝智)
匈牙利1956年革命的思想遺産:畢波的政治思想與自由社會主義(李敏剛)

文革五十年祭
前言
「造反派情結」的緣起、延伸及影響(郭建)
血腥之夏:1968年廣西與北京造反派的覆滅(秦暉)
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及其啓發(郝誌東)
如何理解文革大屠殺暴行:讀譚閤成的《血的神話》(陶東風)

思想訪談
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與命運:與錢理群對話(唐小兵)

韋伯:大國崛起的倫理試煉
個人自由與大國崛起:從馬剋斯.韋伯的政治光譜談起(周濂)
另一種韋伯故事:政治參與方能造就政治成熟(楊尚儒)
緻讀者

 

圖書序言

「造反派情結」的緣起、延伸及影響(郭建)
 
在多年的文革研究中,有一個現象始終令我感動,那就是:從事文革研究的中國學者,大部分都不是在人文或社會科學領域受過專門訓練,將史學研究當作職業的專傢;他們賴以生存的職業一般都另有所在,從世俗的職業觀來說,文革研究不過是他們的業餘旁騖。但是從人對意義的追求這個角度看,文革研究卻是他們真正的興趣所在,並自覺不自覺地被他們視為一種使命。英文的錶達可能更清楚一些:前者是job或profession,後者是vocation或calling;前者是謀生的手段,後者是人生的召喚或天職。
 
這些「業餘」文革專傢多半都是在青年時代親身經曆瞭文革的人,那些年的經曆如此刻骨銘心,在記憶中揮之不去。為瞭讓自己搞清楚當年災難的真相和前因後果,也為瞭抗拒人為的曆史遺忘,挽救國人的集體記憶,以便後人仍能以史為鑒,不會重蹈覆轍,這些學者在他們專業之外的文革研究上傾注瞭大量的心血。他們大部分都是當年的造反派紅衛兵,都曾對所謂的階級敵人義憤填膺,為某種理想而熱血沸騰,後來卻為自己上當受騙而懊悔,也在幻滅中開始獨立思考。
 
直接參與、投身文革的經曆是他們研究文革得天獨厚的條件,讀他們的著作常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真切、地道、在行,以至於閱讀有關文革的著作,讀者經常可以從字裏行間猜齣作者的年齡。但是,個人感情的沉迷有時會影響對他人境遇和全域經驗的理性思考和判斷,深深的捲入也往往會因為「身在此山中」而産生觀察上的局限,所謂「造反派情結」就是我在不少有關文革的著作中隱約感到的一種局限。作者都是我非常尊敬的同道和朋友,我從他們的著作中獲得瞭很多寶貴的資源和智慧,但因為篇幅的限製,我將免於說項,專注於提問和批評。
 
造反派情結與「兩個文革」或「人民文革」論
 
的確如徐友漁所說,文革中有過「形形色色的造反」,「造反」這個詞在文革語境中有多種含義。我這裏所說的造反派隻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指在1966年十月(以《紅旗》13期社論及陳伯達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明顯標誌)「批判資産階級反動路綫」運動中興起並壯大的造反派群眾組織,或稱造反派紅衛兵。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