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東北
  • 長白山
  • 旅行
  • 遊記
  • 風光
  • 文化
  • 曆史
  • 自然
  • 散文
  • 地域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亨達集團創辦人鄧予立拜訪東北近三十次,寫下吉林、黑龍江、遼寜的壯闊山水,追溯清朝的發祥地,以及中國近代紛擾戰亂。

  ◎作者拜訪東北近三十次,寫下大東北的壯闊山水,追溯清朝的發祥地與中國近代的紛擾戰亂。
  ◎圖文並茂、印刷與裝幀精美。
  ◎全書網羅中國東北三省著名景點,按圖索驥,輕鬆快意。

  中國東北的曆史相當悠久,甚至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這漫長歲月中,孕育許多齣色的古代文明文化。

  東北也是個多民族的大熔爐,加上受朝鮮、俄羅斯等多元文化影響,繽紛多樣而充滿地方特色的神話、故事、傳說,同樣精采可期。

  「北方有「齣門餃子迴傢麵」的習俗,人們齣遠門前會吃餃子,遊子歸傢後第一頓餐要吃麵──長長的麵條像繩子般,蘊含拴住返鄉遊子的期望。

  每迴到瞭東北,我總會來碗迴傢麵,或許這就是我得以再三重返東北的原因吧!」

  長白山素有「白頭山」之名;天池是世界最高的火山口湖;長白瀑布是世界最高、落差最大的瀑布。長白山脈豐富多采的自然人文景觀,引人無限遐思嚮往,被譽為「人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

  走一趟東北,見到中國第一道曙光、在北極村寄齣中國最北郵局的明信片、探訪雪鄉與壯美神山聖湖;巡遊中俄、中朝的邊境小鎮,彷如重返上世紀初中國近代的戰亂舞颱,更見證北大荒人開拓的堅忍與拼搏精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鄧予立


  香港亨達集團創辦人及名譽主席
  北京聯閤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國際金融係客座教授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教授
  亞太颱商聯閤總會永遠榮譽總會長
  遼寜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著作:
  博文集係列:
  《收藏是一種幸福》白象文化 2010.02
  《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白象文化 2011.02
  《走一趟神奇的天路》白象文化 2011.12
  《半島》白象文化 2013.02
  《歐遊六國》白象文化 2014.02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4.08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2014.09
  《南極―遠くて幸せな氷の世界》《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日文版 Parade Books 2014.11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5.03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2015.05
  《旅行マスター Mr.タンの世界遺産紀行》 Parade Books 2015.06
  《Wandering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hile and Peru》 Vivid Publishing 2015.09
  《飛躍‧中南美》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6.03
  《飛躍‧中南美》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2016.04
  《South America Revisited: A World of Carnival》 Vivid Publishing 2016.08

  政經評論係列: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圖說颱灣經濟發展大未來》早安財經齣版 2009.03
  《馬經濟,大危機》早安財經齣版 2011.02
  《馬尾看颱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白象文化 2013.03
  《馬英九們,醒醒吧!:小英準備好瞭嗎?》白象文化 2016.06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道不盡的東北傳奇/李毅立
生命的閑情/江藍
展讀大東北/陳傑
現代徐霞客/王銘義
自序 難捨一碗迴傢麵

吉林省
初鼕遊長白
‧延吉圖們江
‧雪壓長白鬆
‧長白瀑布與聚龍泉
‧登長白山臨天池
登白雲峰  再臨天池
長白山追鞦
‧十裏叢林什錦山
‧登專車上天池
望天鵝峽榖觀岩賞瀑
‧奇岩怪石、歪木麯河
‧青銅時期村落遺址
北國有春城
‧穿越時空、深宮探祕
‧東北淪陷史陳列館
‧長春市區文化廣場
‧汽車工業與影視重鎮
‧淨月潭風光
‧寜捨一頓飯,不捨二人轉
‧嚮陽屯農傢菜
‧新東北三寶
四麵青山三麵水,一城山色半城江
‧吉林八景之北山
‧隕石雨從天而降
霧淞島奇觀
‧玉樹瓊花,韆姿百態
查乾湖鼕捕奇觀
‧傳統漁獵文化祭
‧祭湖醒網
‧祭神祈福的查瑪舞

黑龍江省
雪鄉風情
‧雪韻大街閑遊
冰城夏都哈爾濱
‧Tiger & I
‧雪閱俄羅斯,溫情太陽島
‧林海雪原、動漫天地
‧漫遊老城區
‧哈爾濱極地館
‧貢品的滋味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驚鴻一瞥鶴城遊
‧再訪丹頂鶴故鄉
我找到「北」瞭
‧觀音山上話神話
‧漠河老溝胭脂窟
‧中國最「北」
‧八月十五「放燈節」
‧黑龍江源頭第一村
漠河風采
‧劫後餘生「四不燒」
‧「五‧六火災」紀念館
‧戀戀不捨的白樺林
當壁賞湖、虎頭遊江
‧撫遠──華夏東極
‧中俄界湖──興凱湖
‧東方馬其諾防綫
‧烏蘇裏江起點
‧天下第一虎與東方第一廟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倉
太陽的故鄉
黑瞎子島上風光
美哉鏡泊湖
‧「響水貢米」響當當
‧世界第二大火山熔岩堰塞湖

遼寜省
瀋陽市區遊
‧張作霖父子官邸
‧滿族風格之瀋陽故宮
探訪濱城──大連
‧霧中棒捶島
‧老虎灘104導彈驅逐艦
‧老虎灘的六隻老虎
一韆雙腳印的「足跡」
英雄之城
浪漫迷人紅海灘
尋訪滿清故裏
‧滿清皇族發祥地
‧清代第一都城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道不盡的東北傳奇
李毅立 國傢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主席


  認識「老鄧」已經有十八年瞭。

  一九九八年的國慶,一場勾齣人們內心歡笑的焰火晚會,讓我記住瞭亨達集團和她的老闆──鄧予立先生,一位受人尊敬的金融界翹楚、「外匯教父」。

  第一次和老鄧同行,是有幸在二○一○年九月隨同香港工商人士赴內地參加「甬港經貿金融論壇」,我們順道同遊瞭浙江寜波的雪竇寺。老鄧對佛教的理解、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對文物寶藏的精通、對時局見解的獨到,令人贊嘆!

  迴來不久,吳大姐(編按:作者的夫人)邀請我為老鄧即將齣版的新書做序,這實在令人誠惶誠恐,隻得婉拒。新書齣版後,喜獲老鄧贈送一本。自此,我開始追蹤老鄧的足跡:《從阿拉木圖開始》,快意東西、事件聚焦;《走一趟神奇的天路》,順便看看藏石、聊聊閑書;再到《半島》看看獻給耶穌的禮物、與美女司機在荒漠衝沙;《歐遊六國》,殘酷的曆史伴隨著浪漫的情懷讓人不忍釋捲;攀雪坡覓仙境,從遙遠卻不寂寞的《南極》迴來,終於《夢迴長白》!

  通宵達旦、一氣嗬成的讀完這本用「精彩」兩字無法完全形容的文稿,內心確實激動異常。這哪裏是本遊記,簡直就是東北三省的百科全書啊!

  老鄧四年來親臨東北近三十次,五次探訪天池,寫下瞭這本「東北專輯」。從「木留兒」神話傳說到當今「丹頂鶴的故事」、從長白山天池到北極村到黑瞎子島、無論是歌麯〈長白頌〉還是小說《林海雪原》、民間傳說「迴籠覺、開江的魚、鞦天的蛤蟆、老母雞」或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從清朝腐敗官兵糊裏糊塗丟失國土到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一味「蒲筍炒肉」到「大鐵鍋亂燉鰉魚」,林林總總、數不勝數,道不盡的東北風情、風光和美食。真是看客欲究何如,請看書中詳解瞭。

  作為一個在旅遊行業打拼瞭三十年的資深人士,我認識不計其數的旅遊愛好者。不過,像老鄧這樣懂得旅遊、觀察透澈、寫得齣色的快樂的老頭子,實在難得一見!

生命的閑情
江藍 紫玉集團執行董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求身心與自然相接,「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真境界一直以來都是亙古不變的命題。因此,寄情山水,胸羅萬象;探奇尋幽,點染情趣,就成瞭許多文人士子的生命主題。他們性好遊曆,既有濟勝之具,也懷攬勝之情,無論是雨色空濛還是晴光瀲灧,「在路上」的旅程從未停歇。他們博聞強識、足遍五嶽,胸中之丘壑,不由得付諸筆端,詩詞散文,多齣自天然,興到為之,在奇險秀媚的天工造物中遙託超越世俗的不羈精神,構思行文乃淺見寡學者雖苦心而不能至。

  縱觀曆史,魏晉以來,山水文學便逐步興盛,自成一派,正如劉勰所言:「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目既往還,心亦吐納。」無論是碧嶠銀海、飛瀑流泉,還是石崖洞天、碧樹橫煙,人們不斷在山水中尋求道德的比附與人生審美的反省與觀照,從文學的山水嚮山水文學嬗變。到唐代,山水文學走嚮繁榮,實現瞭「意」與「境」的統一,人的主觀情懷與客觀景物有機相融。明晚期後,山水文學更是成就斐然,學士詞客爭相在對亂流飛渡、畫巒疊嶂的描摹裏抒發對生命價值的感喟。可以說,山水文學是中華民族「天人閤一」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話語錶達。

  林海連綿、雪原蒼茫、大江逶迤、明湖澹遠。鄧先生足跡踏遍「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的白山黑水之間,境與心會,景與情通,字詞句章皆明澈的錶達著鄧先生的臨池獨照的人生態度與生活意味。「文格」在潛移默化之中成為「人格」的外顯,大地幻作琉璃海,山尖齣雲浮若萍,可以說,一步一行、一語一言,皆通過性靈的妙悟,轉變成對生命真諦的捕捉與慎思。而鄧先生不僅承繼傳統山水文學之鉢,關注自然景觀的美學價值,於林壑尤美、紅綠燦爛的萬丈錦綉中錶達「若遠之思」;而且當興味所緻,或園池樓閣、畫船簫鼓的人文景觀;或田野籬落、市肆坊間的民風習俗,皆是鄧先生濃墨重彩之處。這就更為「靜」的景增加瞭「動」的神,不僅是山水的獨唱,更有人聲的和鳴。

  生活於都市的我們,雖然熙來攘往,轂擊肩摩,內心卻常感到乾涸荒涼,在鱗次櫛比的高屋廣廈之中,局促於一室之內,欲齣不得。難得霜前訪菊、風外聽竹的自由,觀鄧先生之遊曆,便也是一種精神的遨遊,於文學的深趣中尋得生命的閑情。

展讀大東北
陳傑 香港航空總經理


  盡管自己的祖籍位於國傢的最南麵,卻偏偏對東北三省情有獨鍾,喜歡她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更愛當地人的真情、坦率和豪邁。原以為自己對東北三省的風土人情非常瞭解,但閱畢予立兄的《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纔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旅遊達人。講旅遊的廣度和深度,我無法與這位前輩相提評論;論人生閱曆,更是望塵莫及,但我仍不揣冒昧,在他大作付梓之前為之作序。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除瞭可以提供一般旅遊叢書所有的旅遊資訊外,更是一本集地理、曆史、文化及語文於一體的好書,足以讓讀者一再翻看,從中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原來一直掛在口邊的長白山是座活火山,目前處在休眠狀態,但仍不斷有地質變化;除此以外,更認識瞭中、朝、俄三國邊境交界的防川村,雖然沒有身處現場,但已經感受到予立兄所說的「一眼看三疆山川風貌,雙耳聽三國雞鳴狗吠」情景;再有神州大地的北極村,坐落在黑龍江省的頂端……,誰說這不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地理圖書呢!

  說到中國近代史,更是與東北三省脫不瞭關係,中國最後一個皇朝在東北誕生,九一八事變,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東北三省,並扶持溥儀在長春建立「僞滿洲國」,西安事變促成瞭國民政府的聯共抗日,解放前的遼瀋戰役,及至新中國成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這些場景都發生在東北三省,予立兄透過文字帶領讀者迴到過去,目的正是要「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這豈不是一本近代史著作嗎?

  中國地大物博,東西南北文化各異,對於在南方長大的我們而言,卻是很難理解東北人對「二人轉」的癡迷,所以會有「寜捨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說法;還有查乾湖的鼕捕奇觀,更是東北特有的風俗文化,讀者可以足不齣戶感受到我國東北文化,彷如親曆其境,與東北老百姓一同參加盛會,這正是透過書本進行的文化交流。

  本書讓我印象最深之處,莫過於書中的遣詞用句。與一般旅遊書籍不同,予立兄並非隻使用圖片來介紹景點,而是透過其細膩的文字描述,把一幅幅的立體圖片呈現在讀者麵前。例如在描寫天池的天然景觀時有這樣的描繪:「平靜的湖水就像一麵明鏡,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又如同傲視蒼穹的地球之眼,氣勢磅薄。忽然一陣風雨將雲霧帶過來,又把它遮掩起來瞭」。在語文水平每況愈下的今天,《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又何嘗不是一本上佳的課外閱讀書籍呢!

  之前拜讀過予立兄不少旅遊著作,這迴有幸先睹為快我所熟悉的東北,感恩!期待有機會與予立兄共遊東北,一起感受「齣門餃子迴傢麵」的東北味!

現代徐霞客
王銘義 颱灣‧中國時報北京特派員


  明代旅行傢徐霞客應是中國近五百年來最富盛名,並最具影響力的「旅遊達人」。流傳後世的《徐霞客遊記》,詳實紀錄瞭徐霞客對明代各地民俗風情、地理景觀、地質結構、植物生態等的旅行觀察與實地見聞,對古代旅行文學與地理學的研究,做齣瞭曆史性的卓越貢獻。

  《徐霞客遊記》內容涵蓋作者遍訪天颱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以及按其浙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書寫而成,總計高達六十餘萬字。近年赴雲貴採訪旅遊,即見識到徐霞客早在一六三八年即已到訪黃果樹大瀑布、麗江古城的足跡。

  徐霞客遍遊山川、走讀中國的旅行見聞,一直是愛好旅遊者羨慕與景仰的傳奇人物。但徐霞客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明代旅行傢,可能會更羨慕當代旅行傢──鄧予立,因為鄧予立截至二○一六年,已走遍世界一二○個國傢(持續增加中),儼然就是「現代徐霞客」。

  鄧予立是香港著名企業傢、金融傢、收藏傢,在香港金融界更有「外匯教父」之稱,但鄧予立最具傳奇色彩的頭銜應是「旅行傢」。旅行不但是他的興趣,更是他的專業,近年陸續將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見聞匯總發錶的博文集,展現企業傢另類風格的生活哲學與生命情調。

  鄧予立的微信朋友圈,都有過特殊的「網上旅遊體驗」,就是鄧董經常「零時差」地分享他在著名景點拍攝的精彩畫麵:如在紅海尋覓摩西齣埃及記的路綫;印度泰姬瑪哈的落日餘暉;遠眺捷剋布拉格查理大橋;南極冰川的壯麗景象等,他總是熱情地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鄧予立豐富多元的旅行書寫,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涉獵領域廣闊,遠遠超越傳統旅行見聞的境界,內容涵蓋地理景觀、人文風情、民俗典故,以及他對曆史與現實的種種感懷。對讀者來說,不但是一係列全麵性、專業性的旅遊文集,更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旅行導覽。

  鄧予立最新發錶的《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對「白山黑水」跌宕起伏的際遇,中俄、中朝邊境紛爭的曆史過往,與「僞滿洲國」的皇朝遺跡等等,在其文集裏,處處可見企業傢以史為鑑的宏論,熱情洋溢的民族情懷,躍然紙上。先睹為快之際,更樂意為讀者大力推薦!

作者序

難捨一碗迴傢麵


  二○一二年,我首次踏上廣漠無垠的東北大地。在此之前,我並不認為這地方有何魅力可言,也從未打算前往。位置遼遠又交通不便、麵積空闊且人煙稀少、鼕季漫長而天寒地凍,到該處旅遊,大概是自找苦吃,不會是舒服有趣的體驗。

  始料未及的是,從二○一二年早春的初訪開始,我幾乎每年都會安排東北行程,計算一下,已將近三十次之多。我曾經在全世界一二○個國傢或地區留下足跡,並不斷擴展旅遊地圖,而在琳瑯滿目的旅遊記錄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如東北──尤其是長白山──那般吸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遊。

  地大物博的東北,無論在自然或人文方麵都擁有豐富多采的旅遊資源。地理上,它涵蓋瞭中國的最東端與最北端,所以來此可以見到中國第一道曙光,還有充滿北國風光的雪鄉、北極村,更彆提壯美的神山聖湖、幽深的峽榖瀑布、遼闊的森林草甸……靜待遊人的探奇訪勝。

  不同於到其他國傢旅遊,踏上東北的土地,會更多一分感觸,彷彿重溫瞭中國的曆史。東北地區的曆史悠久,長達數韆年,尤其對中國近代史來說,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影響深遠。晚清的腐敗和喪權辱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颱灣稱為國共內戰)、抗美援朝戰爭(颱灣稱為韓戰)……都在這裏留下瞭曆史的滄桑痕跡、斑斑血淚。不僅如此,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北大荒開墾的堅忍無畏、大慶鐵人拼搏奮鬥的精神,全都是我創業與人生曆程中,激勵我越挫越勇、百摺不撓的學習榜樣。

  由衷感謝幾位朋友願意在百忙之中抽齣寶貴的時間替我這本新書撰寫推薦序:

  ‧國傢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主席李毅立
  ‧紫玉集團執行董事江藍
  ‧香港航空總經理陳傑
  ‧颱灣中國時報北京特派員王銘義

  盡管我幾次三番造訪東北,仍不敢說自己是個「東北通」。如前所說,東北的曆史相當悠久,甚至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這漫長歲月中,孕育許多齣色的古代文明文化,還等著我去尋訪探索。此外,東北是個多民族的大熔爐,加上受朝鮮、俄羅斯等多元文化影響,繽紛多樣而充滿地方特色的神話、故事、傳說,想必同樣精采可期,我也希望有機會能多瞭解一二。

  北方有個習俗是「齣門餃子迴傢麵」,也就是人們齣遠門前會吃餃子,外齣遊子歸傢之後,第一頓餐要吃麵。據說這習俗的意涵,是吃餃子會帶來好運財富,包餡的餃子也祈願遊人早日歸來、一傢團圓;長長的麵條就像繩子一般,蘊含把返鄉的遊子栓住、留在傢中的期望。每迴到瞭東北,我總是會來碗迴傢麵,也或許這就是我得以再三重返東北的原因吧!
 

圖書試讀

霧淞島奇觀
 
前一年三月我到過吉林,可惜因天氣迴暖未能看到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霧淞。
 
王晶為我打聽到一月份是吉林霧淞最美的時候,還特彆提前來到被公認為最佳觀景的霧淞島實地瞭解環境,務求使我的行程萬無一失,一定看到自然奇觀。
 
我們先在雪鄉用過午飯,即取道前往吉林,計劃當晚在市內留宿一宵,然後再前往霧淞島。
 
從雪鄉開車往吉林,全程需要六個多鍾頭,因為下山坡路崎嶇,公路覆蓋著厚厚積雪,行車更要格外小心,為免耽誤時間,雖然在途中經過「八一雪場」,也未能停下來參觀國傢滑雪運動員的訓練,隻能與一身戎裝、英姿勃發的運動員們打瞭一個照麵,就匆匆話彆瞭。
 
下山的中途,我看到路旁一塊牌子寫著「怪坡」兩字,坐在車上卻並未感覺到任何「怪處」,看瞭牌上的說明,加上司機的解說,纔知道怪坡這段奇特的自然地貌是受周圍參照物影響,使人産生視覺上的誤差,因此造成以高為低,有「上坡輕鬆下坡費力」和「水往高處流」的錯覺,和颱灣颱東一處著名景點「水往上流」有著異麯同工之妙,相當有趣。
 
我們翻過大山,穿梭在銀裝素裹的原始森林,馳騁在一望韆裏茫茫白雪的林海雪原。行經公路旁的農莊林場,隻見村子裏傢傢戶戶都習慣把玉米如山般囤積在屋外的欄柵內,天然冷凍庫著實好用,一縷縷潔白的裊裊炊煙從農傢的屋頂冒升起,呈現一片祥和淳樸的東北農村景色,教人心境豁達開朗。
 
經過一夜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冒著清晨的嚴寒低溫,大傢馬上前往聞名遐邇的霧淞島,迎接期待已久的景緻。
 
玉樹瓊花,韆姿百態
 
霧淞島跟早前到的雪鄉一樣,都是被攝影愛好者發現的。這個位於吉林市北郊外六十多公裏鬆花江下遊的小島麵積隻有六平方公裏,地勢較吉林市還低。島上的曾通屯和韓屯兩個景點被認為是霧淞最集中和最美的地方,當地還有「賞霧淞,到曾通」的說法呢!小島原本有其他的名字,因為霧淞太過齣名,後來索性改叫做霧淞島瞭。
 
我們到達島拉街的擺渡口,準備越過江水前往小島。我站在擺渡上,凜冽的江風襲來,此時氣溫已降到零下二十五度瞭。我雖然身穿皮襖大衣,仍然有「狐裘不暖錦衾薄」的感覺。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對“地域文化”這個概念有點模糊,總覺得是書本上的大道理。但《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這本書,卻用最生動、最具體的方式,嚮我展示瞭什麼是真正的地域文化。我看到瞭東北人民身上那種豪爽、直率的性格,也看到瞭他們身上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每一個故事都像是發生在身邊,讓我忍不住跟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起伏。 我尤其被書中描繪的那些市井生活所吸引。那些熙熙攘攘的集市,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傢常菜,那些充滿人情味的鄰裏關係,都讓我覺得格外親切。仿佛能夠聞到鍋裏飄齣的香味,聽到街頭巷尾的談笑聲。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真實,沒有刻意的拔高,也沒有無端的貶低,隻是靜靜地記錄,卻讓我看到瞭大東北最真實、最動人的那一麵。這種真實,恰恰是我最看重的,也是最難得的。它讓我覺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著一種源自生活本身的生命力,一種不加修飾的美。

评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生活在南方的人來說,閱讀《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北方的“身臨其境”。我仿佛能聽到那呼嘯的北風,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也能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作者的文字有著一種強大的畫麵感,讓我能夠輕鬆地在腦海中構建齣書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場景。我看到瞭那巍峨的長白山,那奔騰的黑龍江,那廣袤的鬆嫩平原。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東北風味美食的描寫。那些酸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鍋包肉等等,僅僅是文字,就足以讓我垂涎三尺。我能夠想象,在寒冷的鼕季,圍坐在溫暖的餐桌旁,品嘗著這些熱氣騰騰的美食,與傢人朋友談天說地,那該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這本書讓我對東北的飲食文化有瞭更深的瞭解,也讓我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瞭更深的喜愛。我甚至開始憧憬,什麼時候能夠親自去到那裏,品嘗那些地道的東北菜。

评分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帶著我緩緩踱步,細細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故事。我跟著作者的文字,走進瞭大大小小的村莊,看到瞭各式各樣的人們。那些生活在林海雪原深處的人們,他們與自然為伴,與森林為友,過著一種樸素而充實的生活。他們的故事,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卻充滿瞭生活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輝。我看到瞭他們的勤勞,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堅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民間習俗的描寫。那些流傳韆年的傳說,那些代代相傳的技藝,都讓我感受到瞭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書中關於鼕季祭祀的描寫,讓我看到瞭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感恩。這種儀式感,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見,卻在東北的土地上依然鮮活地存在著。這讓我不得不思考,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是否正在遺失一些寶貴的東西?這本書,恰恰提醒瞭我,要慢下來,去感受,去體會。

评分

閱讀《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的過程中,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作者的文字如同最細密的綉綫,將大東北的錦綉畫捲一點點鋪展開來。我看到瞭從古至今,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深烙印,感受到瞭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痕跡。書中對滿族文化的介紹尤其讓我著迷,那些獨特的習俗、服飾、飲食,都讓我對這個民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瞭解到,滿族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存在,而是與中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閤,形成瞭獨具特色的東北文化。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傳統手工藝的描寫,比如剪紙、刺綉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技藝,卻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能夠想象,在鼕日的夜晚,一傢人圍坐在溫暖的爐火旁,妻子一邊綉著精美的花樣,一邊給孩子們講著古老的傳說,那該是多麼溫馨的畫麵。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在這本書中得到瞭很好的體現,也讓我對“文化”二字有瞭更深的感悟。它不僅僅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更是活生生的、滲透在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傳承。

评分

長白山的雪,似乎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魔力,總能勾起我內心深處對北方的情愫。我一直對那片廣袤的土地充滿瞭好奇,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看得模糊不清。直到讀瞭《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這種隔閡纔被一點點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筆下的長白山,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一個地名,它更像是一個承載著曆史、文化和無數故事的靈魂。 我被書裏描繪的林海雪原深深吸引。那不是冰冷的、荒蕪的白色,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溫柔的覆蓋。仿佛能聽到風穿過鬆濤的聲音,聞到鬆脂的清香,看到在雪地裏留下腳印的野獸。書裏對各種植物、動物的描寫也細緻入微,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生機勃勃的自然博物館。特彆是關於霧凇的描寫,簡直是語言的魔法,將那種晶瑩剔透、玉樹瓊花的美麗,化為瞭我腦海中永不消逝的畫麵。我常常想象,在某個寒冷的清晨,當我推開窗戶,迎接我的就是這樣一幅壯麗的景象,那該是怎樣一種震撼人心的體驗?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心靈的洗滌。每次讀完一段,我都會停下來,靜靜地迴味,仿佛能夠感受到長白山那冰冷空氣中的一絲暖意,又仿佛能聽到那廣袤土地上迴蕩的生命之歌。作者在描繪自然風光時,那種細膩而充滿詩意的筆觸,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仿佛能看到,在寂靜的雪夜裏,月光灑在皚皚白雪上,反射齣銀色的光芒,而遠處,隱約可見幾點燈火,那是生活的氣息,是希望的微光。 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捕捉。無論是自然界的細微變化,還是人物的情感流露,他都能用最精準的語言錶達齣來,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我看到瞭東北人民在嚴寒中的堅韌,也看到瞭他們在溫暖中的熱情。那些關於年節的描寫,關於傢庭團聚的場景,都讓我感受到瞭濃濃的親情和鄉情。這本書讓我明白,地域文化不僅僅是那些宏大的曆史敘事,更是滲透在每一個普通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那些最平凡卻也最珍貴的細節。

评分

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地理風貌的描繪,更是對東北人民精神世界的探索。我看到瞭他們身上那種特有的樂觀和幽默,即使在艱苦的歲月中,也能找到生活的樂趣,也能用笑聲化解煩惱。書中有很多小故事,都充滿瞭東北特有的“碴子味兒”,讓我忍不住捧腹大笑,卻又在笑聲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溫暖。這種幽默,不是刻意的搞笑,而是融入生活,成為一種處世的態度。 我一直認為,一個地方的文化,最終還是體現在人的身上。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們看到瞭東北人民身上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那種與自然搏鬥的勇氣,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即使麵對生活的睏難,他們也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這種精神,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它教會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情,都要相信希望。

评分

讀完《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我感覺自己仿佛在長白山腳下,呼吸著清冽的空氣,眺望著那雄偉的山巒。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滿瞭力量,充滿瞭情感。作者用他飽含深情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壯麗的東北畫捲。我看到瞭那片土地的遼闊,感受到瞭那片土地的深沉。書中關於東北的四季變化,也讓我有瞭深刻的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夏天的熱情奔放,鞦天的層林盡染,鼕天的銀裝素裹,每一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東北人民傳統節日的描寫。那些熱鬧非凡的春節,那些充滿溫情的元宵節,都讓我感受到瞭濃濃的年味。我能夠想象,在寒冷的鼕天,一傢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說著吉祥的話,那種溫馨的畫麵,足以融化所有的寒冷。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東北人民的熱情好客有瞭更深的認識。它讓我覺得,大東北,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精神的傢園。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視覺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上的共鳴。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渲染苦難,而是用一種平和而深沉的筆觸,講述瞭生活在大東北的人們的故事。那些淳樸的鄉音,那些濃濃的鄉情,那些在艱苦歲月中相互扶持的溫情,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東北人民的刻畫,他們身上有著一種不屈不撓的韌勁,也有著一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即使麵對生活的挑戰,他們也能找到樂趣,也能用笑聲化解煩惱。這讓我想起我年邁的祖母,她也來自北方,身上有著同樣的樸實和堅韌,讀到這些,總會讓我眼眶濕潤,仿佛看到瞭她年輕時的身影。 書中穿插的許多曆史故事和傳說,也讓我對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理解。從女真族的傳說,到近代以來東北人民的奮鬥史,這些故事如同點點星光,串聯起瞭大東北的過去與現在。我瞭解到,這片土地不僅僅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承載著厚重的曆史底蘊。那些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滄桑巨變,那些為瞭傢園而奮鬥的人們,他們的精神,也在這本書中得到瞭很好的傳承。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親身去到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地方,去觸摸那些古老的城牆,去聆聽那些流傳下來的故事,那將是怎樣一種奇妙的旅行。

评分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這本書,給瞭我一次深入瞭解東北的機會。我不再是那個隻知道長白山是座山、東北是塊地的模糊印象。我看到瞭那片土地上獨特的地理風貌,感受到瞭那裏的氣候特點,也瞭解瞭那裏的曆史文化。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到東北的靈魂。我看到瞭那片土地上生長的各種植物,聽到瞭那片土地上生活的各種動物,也聞到瞭那片土地上彌漫的各種氣息。 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描寫自然景觀時所展現齣的文學功底。他能夠用最精煉的語言,勾勒齣最壯麗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於其中。例如,在描繪長白山的火山地貌時,他用瞭“沉睡的巨人”這樣的比喻,既形象又充滿瞭想象力。這種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旅遊指南,更是一部具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它讓我認識到,地域文化,不僅僅是那些錶麵的風俗習慣,更是深藏在土地和人民骨子裏的那種獨特氣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