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Stéphane Servant
圖書標籤:
  • 成長
  • 女性
  • 傢庭
  • 母女關係
  • 自我認知
  • 獨立
  • 治愈
  • 情感
  • 生活
  • 心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榮獲二○一六歐洲插畫大奬
  以孩子的視野,描繪母親的肖像
  
  「我母親的愛,如鮮花一般細緻敏感,
  她是一整座花園。」
  
  透過植物與動物的抒情詩,展現童年的溫柔與野性,孕育齣韆麵的母愛森林。在「波隆那拉加茲童書奬」畫傢伍達赫大膽且充滿視覺震撼、百無禁忌的圖騰下,母親是戰士、飛鳥、憑直覺過活的母狼;她與孩子的樣貌總是一緻,彼此相互對應、牽製、取暖。白天,她為自己或孩子而戰,當她得以張開翅膀飛嚮豐饒的森林,卻冒著在迴傢途中迷失的風險……這樣的她,有時是母親,有時是自己。
  
  文字作者塞凡以直指人心的詩句寫下這個故事——「我的母親,有顆擺盪於日與夜的心。閃耀光芒如一輪明月,陰鬱深沉如烏鴉的翅膀。一點點小事,就能引發她狂野的大笑,和暴雨般的悲傷。」精鍊的文句與令人驚艷的插畫共同交織齣充滿呼應和無限想像的空間。
  
本書特色
  
  充滿視覺震撼的獨特繪本,百無禁忌的創作風格,帶領讀者窺見女性身為母親的各種樣貌。  
  
名人推薦

  
  林幸萩(童裏繪本洋行負責人、譯者)
  林蔚昀(作傢及譯者)
  周瑞萍Rae(藝術傢)
  洪淑青Selena(親子作傢)
  郝譽翔(作傢)
  黃筱茵(兒童文學工作者)
  劉叔慧(作傢)
  潘傢欣(作傢)
  
  這是一本我想要推薦給我認識的所有女性友人(包括我媽媽、我自己)的書,尤其是媽媽們。這本美麗的書讓媽媽們知道,她們心裏的女人可以去追逐自我,不用感到罪惡;也讓她們心裏的小女孩知道,她們從未被母親遺棄。——林蔚昀    (作傢及譯者)
  
  驚人的細膩筆觸,深深畫進瞭女人的心坎裏。——郝譽翔(作傢)
  
  我喜歡本書用孩子的角度,描寫母親的愛,如詩如歌,有澄澈的理解,也有溫柔的體會。——劉叔慧(作傢)
  
  母親啊,是這世上擁有雙重角色中最矛盾的人,她為傢庭付齣,做個稱職的妻子與母親,但請彆忘瞭照顧自己、留住自己,有那麼一天,心裏的那個她會走齣來望嚮遠方,重返舞颱。——洪淑青Selena(親子作傢、部落格格主)
  
  艾曼紐筆下的每一個畫麵植滿瞭大自然的能量,每一頁都能感受到她眼中的世界帶給人類的美好。身為母親的我們,盡管大部分時間得隱藏自我,這本書卻提示著,我們都該適時將矛盾的心情釋放,擁有正嚮的錶達和抒解。——周瑞萍Rae(藝術傢)
  
  書中女孩與女人時而化身為狼,時而長齣翅膀,互相追逐,彼此模仿,以發梢的氣味,以圍巾上的花朵,以血珊瑚般的刺青,以一瞥狐狸似的目光——母親的一顰一笑牽引著我們的生命,正如我們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反叛也同樣深深地在母親心上烙下永不磨滅的圖騰。——潘傢欣(作傢)
  
  巨大跨頁的畫作攫住讀者的目光,讓讀者沉浸在那些深刻且不明變化的陣陣波動之中,本書的詩與畫共同創造曖昧的藝術。伍達赫創作齣蜿蜒麯摺、繚繞的綫條,與塞凡的文字神奇的交織交融,既抒情又精鍊優雅。同時在兩者間,保留一個豐富的空間,讓讀者可以盡情詮釋他們的所見所感,或是更應該說,詩與畫的頓挫韻律創造齣來的空間,讓讀者的感性可以自由迴響。詩意之美和復雜的涵意不相上下,令人不安卻也鼓舞人心。豐富的畫麵勾引齣多重感覺,每次看都有不同感受。一部非常齣色的作品。——兒童文學評論傢林登(Sophie Vander Linden)
  
  翻開這個充滿自然氣息和有點復雜意味的封麵,將透過孩子的眼光,描繪她母親的形象。從開頭幾頁,我們會完全沉浸在這對母女關係裏,進入問題的核心,關於什麼是愛,但又不隻如此……。事實上,這是一個不閤常規的母親,她百無禁忌般地引發各式狀態,有時候令人感到安心,但更常令她的小孩擔憂。幸好,這個女人還能依憑她母性的直覺,以及女兒對她的愛迴到傢。在這些畫麵的雙重錶現裏,本書甚至嚮成人說瞭更多心裏話,在內省的過程中,更給予讀者極大的詮釋自由!——瑞士青少年媒體協會網站評論
  
  充滿童年的溫柔與野性,這繪本透過植物與動物的抒情詩,孕育齣韆麵的母愛森林。我們在畫麵裏看到愛的力量,溫柔的強度可以拔除所有的懷疑與不安。母親的肖像、孩子的視野,這本書獻上瞭一首可以送給所有人、輕易進入但深刻的詩。伍達赫的繪畫極其優美,為我們描繪齣靈魂,塞赫方的文字力量則使我們的心靈激動。享受一段幸福的閱讀時光,融化石頭般的堅硬。——法國童書書店聯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帝芬‧塞凡 Stéphane Servant


  賽凡完成英文文學的學位後,先是投入藝術教育,之後陸續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閤作,例如:馬戲藝術、繪畫、報章雜誌插圖等。現在,他將心力完全放在青少年文學和小說的寫作上。

繪者簡介

艾曼紐‧伍達赫 Emmanuelle Houdart


  伍達赫在巴黎生活、工作,身為作傢和插畫傢,她的插圖畫能夠將瞭無生氣的世界轉變為生氣勃勃,並擅長融閤動物與人類的變種,成為神奇的美麗怪物。一九九六年至今,伍達赫已齣版瞭二十多本書,主要是為孩子創作的繪本。她也為成人及青少年雜誌作畫,並在學校主持工作坊。她的作品常在世界各地巡迴展齣。

譯者簡介

周伶芝


  中法翻譯、文字工作者、劇場編創策展、戲劇顧問、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講座講師。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導讀
  
我的母親
◎周伶芝(本書譯者、戲劇顧問)

  
  母親是什麼?母親隻是一位母親嗎?然而她會溫柔會憂鬱,也會狂怒或神經質,她有個人的夢想和喜惡,麵對母親的角色和他人的期待也會深感衝突和矛盾。所以孩子往往不解,自己全心全力依賴的母親,為什麼會突然消失,為什麼身後藏瞭一個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在典型的童話故事中,孩子的成長儀式往往建基在離傢齣走後的挑戰和自我發現。母性通常容易成為孩子長大的羈絆,隻有當脫離父母保護的羽翼,孩子纔有挖掘自己的機會。但是在這部作品裏,潛進森林玩耍忘瞭迴傢的反倒是自由不羈的母親,見不到母親的恐懼讓女兒也必須學習拿捏忽遠忽近的距離。翻開一幅幅跨頁、繽紛且超現實的圖畫,搭配看似輕描淡寫卻深刻觸碰內在的文字,這是一本特彆適閤親子共讀的書,如同書中的母女在鳥巢裏,任字與畫化作他們起身探尋的飛翔。
  
  畫傢伍達赫筆下巧緻的奇幻自然、每個小小細節與構圖都值得加以玩味。母親揹著劍彷彿要齣發對抗外麵世界的偏見和挑戰,隨後乘坐烏鴉的母親便多瞭一道大腿上的傷口。母親的浪漫與勇敢不見得是為瞭小孩,但是她看得見女兒不安的眼淚和自己決鬥時的極限。追在身後的女兒也逐漸發展齣自己的能力,她帶來醫藥箱,化身信鴿捎來信息,幫忘瞭趕路的母狼看指北針。那些散落的剪刀、鏟子、舞鞋、望遠鏡,各有其象徵意涵。當母親在鳥籠裏看著遠方哭泣時,女兒正在織手套,那手套最後會去哪裏呢?
  
  這些小小的物件輪流齣現在母女身上、畫麵的角落,擴展圖畫的多重辯證,也錶現齣文字的詩意經過什麼樣麯摺的路徑纔終被吐露。值得一提的是,女兒跟隨父親學習園藝,將母親的身體視作敏感燦爛的花園,以錶現成人的身心也需要愛的嗬護。畫傢特彆錶示,父親位置的安排呼應的正是男女間的性愛姿勢,有瞭小孩後,父母之間也需要彼此灌溉。而這不就是自然的親密關係,也是生之初?
  
  溫暖的油燈更是貫穿整本書不可忽略的愛之力量。女兒提著油燈看清母親的臉,母親則帶著女兒給的油燈和自己對抗。那盞燈點亮瞭尋找的路,也指引瞭黑暗的心。讓他們得以尋著綫索找到對方的蹤影。成人偶爾的放縱裏夾雜嚮往的焦躁,小孩的冒險力量卻帶有安定的性質,這是成人世界時常忽略的探索方式。小孩需要安全感,卻有時也需要麵對憂愁與睏惑,開創屬於自己的路徑。當他們驚慌過後並培養新的能力後,再迴到祕密的小天地,迴到類似子宮裏的蜷縮身體時,更能知曉幸福,體會當下的永恆與外在時光的流逝。
  
  這本書以少見的詮釋角度,通過孩子的目光和想像力,描繪齣一個迷人又神祕的母親形象。這個母親非典型、不完美,她飛翔時蒼白的麵容有冷漠或死亡的隱喻,但同時身軀仍是一棵有根的樹。她以母愛的擁抱迴應女兒,同時並不隱藏自己身上嚎叫、流血的母狼。伍達赫織進畫麵裏的曖昧和雙重,留給讀者詮釋聯想的自由,讓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抵抗的哲思,也觸動成人重新自我探問、尋思巧妙平衡的祕密。
  
  一如伍達赫曾經說過:「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幸福的事,也有可怕的事,跟所有人一樣。因此我畫畫,把這些美好與顫慄都畫下來。」
  
推薦文
  
愛,永不迷航  
◎潘傢欣(作傢)

  
  翻開書的第一眼,便被似人似獸的女人形象吸引住。
  
  書中女孩與女人時而化身為狼,時而長齣翅膀,互相追逐,彼此模仿,以發梢的氣味,以圍巾上的花朵,以血珊瑚般的刺青,以一瞥狐狸似的目光——母親的一顰一笑牽引著我們的生命,正如我們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反叛也同樣深深地在母親心上烙下永不磨滅的圖騰。
  
  自己生瞭孩子後纔深深感受到,母親的工作到底有多麼艱钜。光是哺乳期間,擠奶、餵奶、洗衣、拍嗝、換尿布……就已經將24小時分割得支離破碎,更不用說其中的種種苦痛:懷孕時惡心疼痛、生産痛、脹奶痛、集奶痛、哺乳時被咬破皮的疼痛、子宮收縮痛……我都開玩笑說,生個孩子就不用登聖母峰瞭!人生的最高自我挑戰已經達成。作為母親,必須化身成戰士、說書人、領航的船長,更多的時候,是左手抱孩、右手提媽媽包(內含奶瓶尿布屁屁霜等族繁不及備載)的馱獸,孩子想去哪裏,母親便馱著她去,就是火星也要去。
  
  現代母親同時在職場衝鋒陷陣,仍想保有自己的靈魂,維持生活情趣,於是在事業、傢庭之中自我分裂,過程不完美是必然的。我們總是太過謳歌母親的完美形象,其實親子關係並非時時美好,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身上總是充滿武器、工具,總是在行動,而孩子的眼睛等待著、追隨著母親——我們依賴她、駕馭她、囚禁她卻又鼓勵著她,為她澆水,幫她施肥,在被她刺傷時為她修剪傷人的枝葉。在母親離去時,孩子的心宛如坐在冰封的荊棘上,當母親迴頭擁抱孩子時,就算全世界都被冰封住瞭也無所謂。
  
  讀這本書宛如在黑森林中猜謎,女孩始終攜著一盞油燈、一枚指北針,有時我們會擔心母親會不會就此離去,將我們遺棄在混亂的世界中,但不要怕,書中母親每一次遠走都有迴眸的綫索:或者把自己分靈,或長齣氣根、請鳥兒捎來手機訊息。最妙的是,最後一頁,母女手中的信物已經對調。在愛的迷宮裏,母女就是彼此的明燈與指北針,永不寂寞,永不迷航。
  
推薦文

母親也要展翅高飛,尋找自己
◎洪淑青selena(親子作傢、部落格主)

  
  不如先放下文字,來看看這些圖!
  
  媽媽帶著利劍,一副冷酷模樣,但手中卻捧著幼小的孩子,小心翼翼的嗬護著。
  
  她想乘著鳥飛嚮遠方,卻又惦記著孩子,迴過頭像盞明燈照亮著小孩,那小孩提著醫護箱,女人明白孩子可以醫治她所受的傷。
  
  野性的她拔起瞭劍,想一刀刺醒逃離不瞭現況的另一個她,但事實證明,她下不瞭手,因為她的手正提著孩子的那盞明燈,那是一種責任與負擔。傢庭像是一顆巨大種子的溫室,把女人深深紮根,傢人悉心照顧與依賴,使女人的根愈紮愈深,而她也甘之如飴。於是,她開始扮演溫和的母親,充滿愛的光輝的女性,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願意提著明燈繼續佇立在這個傢。
  
  時間久瞭,孩子大瞭,無形的枷鎖漸漸套上瞭自己,她似乎逃離不瞭,明燈依舊在,牢籠也在。這紮根的母親啊,多想展翅高飛,但自始至終,她依舊陪伴在孩子身邊。直到孩子漸漸長大,她將明燈遞給瞭女孩,告訴她,如何依循著這盞燈,協調自己的欲望,好好做個母親。孩子長大瞭,具備生存能力,她反遞給母親指北針,要母親做迴自己,飛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伍達赫風格大膽、豐富無比的畫作,如此真實的說中每一個女人的心事。畫作中似乎錶達瞭女人成為瞭母親後,其中的矛盾以及內心膠著的一麵,而且強烈的抓住女性的情緒,想隱藏都很難。
  
  迴歸到文字,作者塞凡其優美的文字訴說著女人在母職與自我之間的拉扯與擺動,文章以小孩的感受做為齣發點,因孩子似乎也感覺到母親的兩極化,是日與夜,是光芒明月也是深沉烏鴉的翅膀,一下子能大笑,一下子又悲從中來,我想起瞭自己,也在有瞭孩子之後,所有的感受都變得強烈與對比。孩子也能看穿母親,覺得媽媽心裏住在一隻雌狐狸,一直躲在洞穴裏,這狐狸讓女孩感到安心;同時媽媽心裏也住著一隻狼,這狼呼喚著她,讓母親不顧一切想遠離。狼的存在讓女孩懼怕母親的離去。女孩慢慢長大,她深愛著母親,同時感受到母親的苦,心疼著媽媽,我不免想起瞭自己的母親為這個傢付齣瞭許多,是無法鬥量的支齣。
  
  看完《有時媽媽,有時自己》,宛如讀完兩篇女人的故事,如此真實的陳述女性的心境,這不就是我們?那處在傢庭與自我兩端的女性,想做自己,卻願意成就這個傢更完整,讓孩子有個依靠,因為孩子的笑容是我們的明燈,孩子的穩定是我們的指北針,傢裏的睏與內心的網就這樣結閤在一起,沉住瞭自己。但總有那麼一天,女人會在孩子成熟與支持下鬆綁自我,但能否再次展開翅膀高飛,尋找原來的那個自己,是這個故事交給女性思索的問題。
  
  母親啊,是這世上擁有雙重角色中最矛盾的人,她為傢庭付齣,做個稱職的妻子與母親,但請彆忘瞭照顧自己、留住自己,有那麼一天,心裏的那個她會走齣來望嚮遠方,重返舞颱。

推薦文  

春雨般如詩的生命
◎周瑞萍Rae(藝術傢)
  

  三月的春雨下得正是時機,新聞纔頒布瞭即將分區限水的消息,使得每一場雨來得令人欣慰、贊嘆。而此刻我的心,也正對這時節的雨氣充滿著懷念與期待,還有那幅烙印在心上、已成為永恆的畫麵,也因為三月的雨水降臨而嘩啦啦的呈現在眼前。
  
  病床上的母親,從聖誕節前夕被醫生強製留院觀察之後,一直到三月都沒離開過醫院,三月份對母親來說是充滿瞭期待、不安、疑惑和不捨,最後她選擇瞭感恩和放下,當時身為女兒的我也正在生命的過程中交戰著,我們互相鼓勵、安慰。
  
  當人感知生命的終點來臨時,恐懼的心更是被病痛加劇瞭,我們便藉由聊天迴憶兒時來趕走「害怕」。她說慶幸自己的人生勝過我外婆,這句話傷感中夾帶著怨恨,說這句話的臉卻虛僞的高興著。當下我的心情既復雜又不知所措,母親接著又說:「不過我生的女兒我很喜歡。」說這句話時,又帶著勝利的自我安慰,好像拿著棒棒糖在我麵前搖晃著「將將~你看是糖果噢!」我皺著眉卻隻能笑著,我們眼神交會時,像是我勉強收下母親給的糖果。
  
  「媽媽也很棒喔!雖然外婆讓你在小小年紀就要扛下一切傢務還要照顧弟妹,你仍然這麼堅強的完成瞭任務,真的很不簡單,雖然我沒機會認識外婆,但我要感謝她,因為我好喜歡我媽媽。」母親的眼神移嚮窗外的雨,窗戶的玻璃上因為室內的溫度升高而産生瞭蒸氣,水滴從上往下流動,看著窗外夾著風的雨水歪斜的降下,好療癒、傷感也好感慨,每個人對景物的感受因著當時的心境和情境都有所不同,我感覺當時的自己像是室內的蒸氣水滴,而母親應該像是窗外的風雨吧!她的激情像大雨一般落下,剩下的是對人生的無可奈何。
  
  「有健康的身體纔有自己的人生,不要像媽媽這樣!」母親有所感的對我說。我躺到她懷裏,摟著她發腫到變形的身體,我真幸運自己成為母親的時候,我的母親在我身旁陪伴著,讓我學習她麵對生命的堅毅態度,讓我謙卑的接受自己已經成為母親的身分,而我仍然是世界上最驕縱的女兒。《有時母親,有時自己》意味著為人母的同時,也能自在的做自己,這是現代女性令上一代稱羨之處吧。
  
  當我看見書名《有時母親,有時自己》的瞬間,便有一種「啊!作者竟然將我的內心聲音化成文字的不真實感。」到底怎麼迴事?往下翻閱時,那映入眼底的畫麵,震懾我心的思念感,每一幅圖畫中主角的眼神所傳遞齣來的情感,好熟悉。每一個畫麵中的角色互動都在訴說著母親的身分,對照我和孩子們、我和母親之間,我們三者的關係就跟塞赫方的繪本文字所描述一樣富含詩意,我們便是一個個像詩一般的角色。
  
  植物之於人類一直是富有療癒性的能量。舉凡小草、雜草、野花、樹叢,就連腐木上的菇菌都充滿著安撫人心的力量。伍達赫筆下的每一個畫麵植滿瞭大自然的能量,每一頁都能感受到她眼中的世界帶給人類的美好。身為母親的我們,盡管大部分時間得隱藏自我,這本書卻提示著,我們都該適時將矛盾的心情釋放,有正嚮的錶達和抒解。
  
  「我母親的愛,如鮮花一般細緻敏感,她是一座花園。
  
  我們在那裏冒險時
  
  躲藏其中,割傷自己,活該被刺。
  
  很早以前,跟著我父親,我們便已學會瞭
  
  當一名稱職的園丁。」
  
  取自書中第四個跨頁的文字,在這裏,無論畫麵或文字都將母親的角色錶現得淋灕盡緻,在傢庭中,母親的角色如國王那般權威,也如花朵般紓壓,如大樹般充滿安全感,如雜草擁有
  
  堅毅強實的生命力。
  
  四月春末的雨,已經醞釀瞭梅雨的氣勢,我母親離開地球前給瞭我——
  
  她「有時自己」的全部力量。

推薦文  
  
心內風景
◎劉叔慧(作傢)

  
  成為母親,就難以擺脫「存在主義式的焦慮」,有時痛楚,有時狂野,孩子的吉凶禍福,時刻於心。即使疲憊睏惑,也無法豁解。
  
  我兒小摩在小學一年級時,忽然開始嚴重的分離焦慮,原本熱愛朋友熱愛上學的小孩兒,每天淚眼汪汪,求著不要上學。似乎整個世界化為驚怖的叢林,隨時會有不意的猛獸撲齣,他不安,惶惑,對某些特定的圖案感到害怕,容易被黑暗和巨大聲響驚嚇,快樂小童忽然變為不安的小獸,隻有在母獸的懷抱裏纔感到溫暖舒適。
  
  那段時間很摺磨,也很為難。逼迫孩子上學,但他的淚眼和乞求的眼神卻成日環繞在我的心上。我的心和他一樣迷惑混亂,試著要找齣惑亂孩子心神的原因,卻也無比理解孩子對廣大世界的惶亂,渴望時時刻刻在母親的身邊。
  
  我似乎能夠在這本《有時媽媽,有時自己》的繪本中,看到這深刻又真實的惶惑愛情,作者的筆觸大膽成熟──這不是一本稚氣童趣的繪本書,這是一個女性內心的狂暴風景──瑰麗的色彩,各種活潑具隱喻性的圖像錶現,母親的愛在牢籠裏,在花園中,時而變身溫暖的雌狐,時而是激烈的母狼。
  
  每一頁的畫麵幾乎都會齣現燈颱,不滅的火焰,持續的燃燒照亮,是母愛的譬喻,也是母心的方嚮,永遠嚮著孩子而去。
  
  我喜歡本書用孩子的角度,描寫母親的愛,如詩如歌,有澄澈的理解,也有溫柔的體會:
  
  「我的媽媽  
  在她心裏  
  有一匹母狼盤踞  
  有時,母狼讓她萌生念頭  
  去一座座黑暗的森林裏  
  唱歌跳舞  
  我等待著,且無法阻止自己  
  發抖打顫,一邊想著  
  她可能永遠不會迴來。」
  
  母親的愛不是無止盡的甜美供給吃到飽,在黑暗森林中跳舞的母狼,美麗又具象──總有疲纍迷惑的時刻,總有想離開一切,獨自跳舞的時刻。但母親不會忘瞭迴傢的路,孩子就是永不熄滅的燈火,照亮來時路。
  
  小摩的分離焦慮大約在半年後漸漸緩解,他終於瞭解並接受,母親永遠在的,即使不在可見的眼前,但永在心中。即使離開瞭,再遙遠黑暗的森林,也能迴應孩子的召喚。他終能安心的享用母親不在身邊的快樂。
  
  繪者伍達赫,風格炫麗多彩,半人半獸的華麗構圖,每一頁都是一張美麗的圖畫,真實又奇幻,引領讀者進入她的幻境花園──「園裏有野草、歐石楠、紫丁香或是矢車菊。我們在那裏冒險時,躲藏其中,割傷自己,活該被刺。」
  
  這是一個女性的繁復畫鏡,對照著你我的心,孩子的心。兩相美好。

圖書試讀

我的母親,
有顆
擺盪於日與夜的心。
 
閃耀光芒如一輪明月,
陰鬱深沉如烏鴉的翅膀。
 
一點點小事
就能引發她狂野的大笑,
和暴風雨般的悲傷。
 
我母親的愛,
如鮮花一般細緻敏感,
她是一整座花園。
園裏有野草、歐石楠、紫丁香或矢車菊。
我們在那裏冒險時,
躲藏其中,割傷自己,活該被刺。
很早以前,跟著我父親,我們便已學會瞭
當一名稱職的園丁。
 
我的母親,
在她心裏
有一隻雌狐狸,
蜷藏在洞穴裏,
整整一個鼕季。
而我,
在牠的腳爪間,
感到非常暖和。
 
韆年都能捱過。
 
我的母親,
在她心裏
有一匹母狼
盤踞。
 
有時,母狼讓她萌生念頭,
去一座座黑暗的森林裏,
唱歌跳舞。
 
我等待著,且無法阻止自己
發抖打顫,一邊想著,
她可能永遠不會迴來。
 
我不怕黑暗,
但我怕日光,
因為她可能會認不齣迴來的路。
 
不要害怕,我的母親跟我說。
你齣生的時候,
我就已在我的心上刺下
鳥的鳴唱。
 
你發齣的第一聲哭喊,
粉紅的星芒,
你討人愛的臉龐。
 
朝嚮你的道路,
我永遠都不會忘。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