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初学完全指南

Arduino初学完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Arduino
  • 初学者
  • 电子制作
  • DIY
  • 单片机
  • 嵌入式系统
  • 硬件开发
  • 编程
  • 项目实践
  • 开源硬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简洁,易阅读的Arduino超实用学习书! 
最炫目,超有趣的数位卡丁虫创客实战作品! 

  轻松入门的学习流程,精心规划的实战体验! 
  硬体介绍、电路设计/接线步骤、程式解说,独家设计跨页呈现! 


  1.前17个单元中介绍各式控制元件,包含各种常见的感测器(sensor)与致动器(actuator)等,根据各章介绍的元件特性,清楚解说需认识的电路与程式设计,降低学习门槛。 

  2.书中提供Arduino UNO与Arduino Mega两种主板的电路设计图,想使用哪一种板子都可行,而主要实作单元更提供影片,可透过QR Code观看并验证实作结果。 

  3.最后三章特别规划结合机构设计、硬体组合、程式控制、手机应用的数位卡丁虫案例,作为最后挑战的练习。此范例是为了帮助初学者能整合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数位创新作品,同时体验创客精神,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从而打造出自己专属的作品。 

  4.硬体介绍为左页解说、右页图片,电路设计与接线步骤为左页步骤说明、右页为接线图,程式设计为左页解说、右页程式,特别採跨页呈现方式,易读、易学、易实作! 

  相关学习资源:范例档/实作结果影片/数位卡丁虫3D模型档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 微控制器编程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聚焦于 非Arduino 的技术栈,并且力求详尽、专业、自然流畅。 --- 精通现代微控制器架构:基于STM32与FreeRTOS的嵌入式系统深度实践 书籍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基础,渴望从入门级平台(如AVR或PIC的早期应用)迈向工业级、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高级爱好者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且深入的实践指南。我们完全聚焦于 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特别是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STM32系列,并结合业界标准的实时操作系统 FreeRTOS,构建健壮、高效、可维护的嵌入式应用。 本书完全不涉及任何基于AVR架构(如Atmel/Microchip的ATmega系列)的内容,特别是与“Arduino”生态系统相关的简化库函数、特定板级支持包(BSP)或类C++的快速原型设计方法论。 第一部分:ARM Cortex-M内核与STM32硬件深度解析 (第1章 - 第4章) 本部分将系统地解构现代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基石——ARM Cortex-M内核及其在STM32上的具体实现。 第1章:Cortex-M内核架构与流水线 1.1 ARMv7-M/v8-M指令集概述: 聚焦于Thumb-2指令集的优势,以及定点数学运算的优化指令。 1.2 寄存器组与堆栈模型: 深入理解R0-R15、特殊寄存器(SP, LR, PC, PSR)的用途,以及MSP与PSP在特权/非特权模式下的切换机制。 1.3 中断与异常处理: 详细分析NVIC(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的优先级分组(Preemption & Sub-priority)、向量表管理,以及实现零开销中断入口的硬件机制。 1.4 内存保护单元(MPU): 如何配置MPU以实现任务隔离和内存访问权限控制,为后续引入RTOS打下基础。 第2章:STM32微控制器选型与启动流程 2.1 STM32系列矩阵分析: 对比L系列(低功耗)、F系列(主流性能)、H系列(高密度)的差异,重点分析F4、F7、H7的AHB/APB总线结构。 2.2 启动序列与初始化: 深入汇编代码层解析复位向量,系统时钟的初始化(RCC)、PLL/PLLI2S的锁定机制、闪存(Flash)预取/缓存配置,以及启动模式(Boot Modes)的选择。 2.3 存储器映射(Memory Mapping): 理解SRAM、内部/外部Flash、外设寄存器的物理地址映射,以及总线矩阵的仲裁机制。 第3章:时钟、定时器与低功耗管理 3.1 高级时钟树配置(RCC): 不依赖图形化工具,手写配置HSE/HSI、LSI/LSE,深入理解时钟域(Domain)的隔离与同步。 3.2 通用定时器(TIMx)深度应用: 不仅限于PWM生成,而是探讨编码器接口模式(Encoder Mode)、输入捕获(Input Capture)的去抖动滤波,以及级联定时器的同步机制。 3.3 低功耗模式实战: 精确控制Stop、Standby、Shutdown模式的唤醒源(Wakeup Source)配置,以及如何通过LSE/RTC实现精确的定时唤醒。 第4章:片上外设的寄存器级编程 4.1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USART): 寄存器级配置波特率、数据帧格式,并实现基于DMA的半双工通信协议栈框架。 4.2 模数转换器(ADC): 探讨多通道扫描模式、注入模式的交叉触发,以及通道间延迟的精确计算与优化。 4.3 串行外设接口(SPI)的片选(CS)时序控制: 深入分析CPOL/CPHA组合,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与多设备仲裁。 第二部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的构建与应用 (第5章 - 第8章) 本部分彻底转向多任务、实时调度环境,是本书的核心技术壁垒所在,完全侧重于RTOS的原理和实践,而非简单的库调用。 第5章:RTOS核心原理与移植 5.1 实时内核基础理论: 抢占式调度、时间片轮转、任务优先级继承(Priority Inheritance)与优先级天花板(Priority Ceiling)协议的数学模型。 5.2 FreeRTOS内核结构: 任务控制块(TCB)的结构、就绪列表(Ready List)的双向链表管理,以及空闲任务(Idle Task)的职能。 5.3 移植过程的汇编级实现: 详细分析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ing)所需的汇编代码(SVC/PendSV中断服务例程),如何设置堆栈帧,以及内核钩子(Hook)函数的注入点。 第6章:任务间通信与同步机制 6.1 信号量(Semaphores)与互斥锁(Mutexes): 区分二值信号量与计数信号量,深入剖析互斥锁的递归调用与“优先级反转”问题的检测与解决。 6.2 消息队列(Queues)的实现细节: 队列的环形缓冲区(Circular Buffer)管理,阻塞(Blocking)机制的超时处理,以及队列溢出策略。 6.3 事件组(Event Groups)与通知(Task Notifications): 高效利用Task Notification替代轻量级信号量,实现单个任务的高效唤醒与状态同步。 第7章:集成RTOS与片上外设 7.1 中断服务程序(ISR)与RTOS的交互: 如何安全地在ISR中调用FreeRTOS API(如`xQueueSendFromISR`),以及处理延迟过程调用(Deferred Interrupt Processing)。 7.2 驱动程序重构: 将第4章中的外设初始化代码,重构为线程安全的、基于消息传递的驱动模型。例如,使用消息队列接收DMA完成通知,而非直接在ISR中处理数据。 7.3 任务栈溢出检测: 实现基于TCB的栈空间监控机制,预防不可预测的运行时崩溃。 第8章:进阶实时调度与内存管理 8.1 截止时间度量(Deadline Management): 引入软件定时器(Software Timers)服务,以及如何评估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WCET)。 8.2 内存池(Memory Pool)管理: 摒弃标准的`malloc`/`free`在RTOS中的不确定性,使用FreeRTOS提供的内存分配方案(如Heap Scheme 1到5)进行性能优化和碎片化控制。 8.3 调试与性能分析: 使用Tracealyzer等工具对内核行为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调度延迟和资源竞争点。 第三部分:网络、文件系统与高级应用集成 (第9章 - 第10章) 本部分展示如何将高性能RTOS应用部署到具有外部通信和存储需求的复杂系统中。 第9章:嵌入式网络协议栈的集成 9.1 LwIP协议栈移植与配置: 针对STM32的EMAC或外部PHY的驱动集成,配置TCP/IP协议栈的内存堆栈,实现静态/动态IP地址分配。 9.2 线程安全套接字编程: 使用FreeRTOS API封装LwIP的BSD风格套接字,确保网络I/O操作的线程安全。 9.3 工业通信协议实践: 部署和定制Modbus RTU/TCP或轻量级MQTT客户端的集成框架,侧重于状态机管理而非单一任务阻塞。 第10章:文件系统与固件管理 10.1 闪存文件系统(FATFS): 配置SD卡接口(SDIO/SPI),实现FATFS的集成,重点解决SD卡的热插拔检测与文件缓存一致性问题。 10.2 裸金属启动器与OTA升级: 设计包含Bootloader和应用分区(Application Partition)的内存布局,实现基于安全的固件更新机制(OTA),确保升级过程中的电源中断不导致系统变砖。 --- 本书特色总结: 本书完全避开了对特定简化开发环境(如IDE中的图形化配置工具或高层抽象库)的依赖,强调工程师必须掌握从硬件手册到实时内核源码级别的全面理解。读者学到的将是面向工业控制、物联网关、高性能数据采集等领域的核心技能树。所有示例代码均使用标准C语言和CMSIS标准编写,确保代码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忠信


  台湾软体工程学会/理事长 
  东海大学数位创新硕士学位学程主任 
  东海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

图书目录

01|Arduino介绍 
1-1 Arduino 
1-2 Arduino特色 
1-3 Arduino家族 
1-4 数位创新的自造者 

02|Arduino主板 
2-1 Arduino UNO以及Arduino Mega主板地图 
2-2 注意事项 

03|开发环境介绍 
3-1 Arduino IDE软体开发环境 
3-2 Arduino IDE安装与设定 
3-3 Arduino 主板与IDE验证 

04|Arduino程式介绍 
4-1 Arduino程式架构 
4-2 Arduino程式语言基本概念 
4-3 函式介绍 
4-4 范例程式与程式码解说 

05|基本电路与IO控制实习 
5-1 实习目的 
5-2 材料介绍:LED灯、电阻与面包板 
5-3 基本电路介绍 
5-4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5-5 程式码解说 

06|可变电阻实习 
6-1 实习目的 
6-2 材料介绍:可变电阻 
6-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6-4 使用函式说明 
6-5 程式码解说 

07|亮度感测器实习 
7-1 实习目的 
7-2 材料介绍:亮度感测器 
7-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7-4 使用函式说明 
7-4 程式码解说 

08|红外线动作感测器实习 
8-1 实习目的 
8-2 材料介绍:红外线动作感测器 
8-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8-4 新语法介绍 
8-5 程式码解说 

09|碰撞感测器实习 
9-1 实习目的 
9-2 材料介绍:碰撞感测器 
9-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9-4 程式码解说 

10|超音波距离感测器实习 
10-1 实习目的 
10-2 材料介绍:超音波距离感测器 
10-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0-4 使用函式说明 
10-5 程式码解说 

11|蜂鸣器实习 
11-1 实习目的 
11-2 材料介绍:蜂鸣器与公对母彩排线 
11-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1-4 使用函式说明 
11-5 程式码解说 

12|直流马达实习 
12-1 实习目的 
12-2 材料介绍:直流马达 
12-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2-4 程式码解说 

13|伺服马达实习 
13-1 实习目的 
13-2 材料介绍:伺服马达 
13-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3-4 使用语法与函式说明 
13-5 程式码解说 

14|按钮开关实习 
14-1 实习目的 
14-2 材料介绍:瞬时型按钮开关 
14-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4-4 使用函式说明 
14-5 程式码解说 

15|LCD实习 
15-1 实习目的 
15-2 材料介绍:LCD液晶模组 
15-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5-4 第三方程式库说明 
15-5 使用函式说明 
15-6 程式码解说 

16|蓝芽模组设定实习 
16-1 实习目的 
16-2 材料介绍:蓝芽模组 
16-3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16-4 程式码解说 
16-5 程式执行与蓝芽模组设定解说 

17|蓝芽模组应用实习 
17-1 实习目的 
17-2 电路设计步骤图 
17-3 Arduino GO 
17-4 程式码解说 

18|数位卡丁虫架构设计 
18-1 实习目的 
18-2 数位卡丁虫解剖 
18-3 双脚运动原理 
18-4 数位卡丁虫的材料说明 
18-5 数位卡丁虫架构设计 

19|数位卡丁虫电路设计 
19-1 Arduino Nano主板地图 
19-2 电路设计与连线步骤 

20|数位卡丁虫程式设计 
20-1 大脑逻辑解析 
20-2 程式码解说 

APPENDIX|材料统计

图书序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制造、以及智慧农业等新需求的出现,运用数位科技实践创新,显然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而Arduino的简易软硬体架构特性,正可以做为跨界数位创新的最佳学习材料。为帮助各领域读者可以快速学会Arduino,本书内容共设计二十章。读者即使无程式设计经验,或未具备任何电子电路知识,也可以透过本书逐步上手。 

  本书前十七章主要在介绍各式控制元件, 包含各种常见的感测器(sensor) 与致动器(actuator) 等。各章节会根据该章介绍的元件特性,介绍所需认识的电路与程式设计,从而提高学习乐趣并降低学习门槛。本书各章同时也提供短片,读者可以透过手机观看并验证实作结果。 

  另外,为了帮助读者最终能够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数位创新作品,同时体验创客精神,本书最后三章特别发展出一个必须自行设计机构、电路、以及运动与控制程式的对象,称为「数位卡丁虫」。其中,数位卡丁虫的机构设计与制作,可以进一步与3D列印结合。透过本书介绍,读者可以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从而打造出自己专属的数位卡丁虫。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我入手了这本《Arduino初学完全指南》,感觉整个周末的时间都被“承包”了!以前周末可能就是看看电影、刷刷手机,现在我更喜欢窝在书桌前,跟着书里的教程一步一步完成各种小项目。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讲到如何读取传感器数据时,它会解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需要特定的读取方式。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仅是复制粘贴代码,而是真正理解了背后的逻辑。 我特别喜欢它里面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利用Arduino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比如蓝牙模块。当时我看到这个部分,觉得这已经超出了“初学”的范畴了,但作者的讲解却异常清晰,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完成连接和调试。最终,我成功用手机控制了家里的LED灯,那一刻的喜悦,真是难以言喻!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Arduino不再是枯燥的技术学习,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让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发现自己的潜力。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编程一直都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看法,觉得那是程序员的专属技能,跟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通过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做一个“自动浇花系统”或者“防盗报警器”,让我看到了Arduino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让我意识到,只要掌握了基本原理,我们也能创造出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东西。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PWM(脉冲宽度调制)或者中断,也做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文科生”也能轻松理解,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每一页都设计得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那些示意图画得非常清晰, even for someone with zero hardware experience like me, I could easily follow along and connect the wires correctly. It’s like having a patient teacher right beside you, guiding you through every step. This visual approa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my initial intimidation towards the hardware aspect of Arduino projects.

评分

这本《Arduino初学完全指南》真的是让我这个从来没碰过电子零件的“科技小白”都找回了当年的学习热情!一开始拿到书,看到满满的电路图和代码,我都有点打退堂鼓,毕竟我的电子知识大概停留在高中物理课的程度,而且那时候也是一知半解。但翻开书的前几页,作者真的非常细心地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像是什么是Arduino、它有哪些组成部分、为什么要用它来做项目等等,这些基础介绍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性,让我觉得原来电子世界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接着,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基础知识,像是怎么连接不同的传感器,像是光敏电阻、温湿度传感器,还有怎么控制LED灯的亮度和闪烁频率。我记得我最先尝试的就是书里教的“让LED灯呼吸”的那个小项目,第一次成功让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言喻!书里的代码讲解也很清晰,它不只给出代码,还会解释每一行代码的作用,让我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代码示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可以让我们快速上手,然后慢慢去理解和修改。

评分

老实说,我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指南”两个字听起来就好像是那种厚重、难懂的教材。但《Arduino初学完全指南》完全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反倒像是一个非常友善、耐心的老师,一点一点地把我带进了Arduino的世界。它从最基础的搭建电路、安装开发环境开始,到编写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详细,而且配有大量的图示,让我这个机械白痴也能轻松跟上。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一些稍微复杂的概念时,比如如何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测量环境参数,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实际的项目来引导,比如制作一个“温湿度监测器”。在完成这个项目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连接和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这些数据是如何被处理和显示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既有效率,又充满乐趣,不像是在“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是真正地在“创造”。

评分

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它能把原本看起来很“硬核”的电子技术,变得像玩乐高一样有趣。我之前一直以为Arduino是给那种“技术宅”玩的,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即便是像我这样对电子完全不了解的女生,也能玩得转。书中有很多小巧思,比如在解释电容和电阻的时候,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这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形象起来。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可以实际操作的例子,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真正可以动手实践的。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有个章节教大家怎么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手臂。当时我看着那些零件,觉得肯定很难,但跟着书里的图文说明,一步一步地组装,竟然真的成功了!那个小小的机器人手臂可以做出简单的挥舞动作,虽然很简单,但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感,真的让我兴奋了好几天。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自信,让我觉得我可以学会任何我想学的东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