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斑衣吹笛人的魔法書 颱灣這二十年來在中小學的課程中,都有所謂「鄉土教學」的課
因此也有許多相關的教材或資料,坊間齣版社也發行瞭許多認識颱灣的各類書籍
但是大多數不是「太像課本」,不然就是太過於簡單
那些按圖索驥的課外教學實地訪查的內容,又太像一般的「旅遊書」瞭。
這些書對於在教學現場,或者有心的父母親想帶領孩子們去認識這片所生長的土地時,實用性並不高。
但是真正有效的鄉土教學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鄉土教學不是自然課的延伸
而是希望在孩子「銘印期」留下生命感動的經驗,進而形成對傢鄉的情感。
生物成長中有所謂「銘印現象」,比如某些種類的雁鴨在破殼齣生的那一剎那,齣現在牠麵前的生物就會被視為牠的母親。
我們相信人類也有銘印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成長與學習的關鍵期。
若是我們能夠在孩子感受力最強的時候,讓大自然的豐富與生命內化為孩子麵對以後各種難題的力量,這也會是一個人成長曆程生命力的活水源頭。
這種對周遭鄉土環境所建構的鄉愁,是必須被適當引導與陪伴的,但是對現在忙碌的大人而言,不管是老師或傢長,不見得有能力去帶領孩子認識已經迅速在改變中的環境。
穎慧老師所寫的這本書除瞭文筆生動,資料既精簡卻又詳實
更棒的是,附有許多精彩的相片與圖片,而且每個玩法都是近年纔帶著孩子們親自探訪過的,這些現場都還在,人人很容易可以如法炮製。
期待這本書能像童話故事中那位斑衣吹笛人,設法用美妙的笛聲,把孩子帶離教室,找到屬於自己的故鄉。
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
學生一輩子永恆的迴憶 得知穎慧老師要齣書,個人給予高度的肯定與祝福,也同沾喜氣。
幾年前,《國語日報》李榮茂記者告訴我,義竹鄉和順國小有位老師積極帶領學生寫作投稿,文章常常被刊登於《國語日報》上
請我一定要到學校當麵給予勉勵,後來有機會到和順國小巡訪,見到穎慧老師,與其暢談,言談中,感受他對於教育之用心與優越錶現
除瞭當麵給予肯定與鼓勵外,期勉他是否有可能讓全班每一個人投稿都上報,穎慧老師當場錶示將努力試試看,沒想到終於如願瞭。
去年三月十八日下午到和順國小,穎慧老師與班上學生正在練樂樂棒球,看到我下車,師生興高采烈的跑來跟我分享
這一屆畢業生全班投稿都上榜瞭的訊息,希望能跟我閤照當作畢業最好的紀念,師生雀躍的神情,難以忘懷。
連續兩屆的學生,透過師生共同努力,在國小階段用投稿寫下最耀眼的紀錄,這紀錄一定可以成為全班一輩子永恆的迴憶。
當年七月一日在創新學院的讀報教育分享中,看到穎慧老師分享自己的教學過程
帶領學生在校園種植嚮日葵,收成的葵花子,還製作成零食真是有趣
焢土窯與騎鐵馬旅遊也讓教學更加活潑,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纍積生活經驗進而寫齣一篇篇有創意的文章。
在此次的讀報教育分享中,獨特的教學方式讓人見識到教學生活化、趣味化、在地化的魅力,現場引起與會教師熱烈的迴響。
而今,穎慧老師能將自己的教學經驗,透過齣書方式與大傢分享,我相信一定可以帶給讀者全新的感受與不一樣的感動。
嘉義縣教育處處長/王建龍
竟然一口氣就把它讀完瞭 看到書名的第一個感覺是:穎慧老師一定有年紀!
雖然還沒跟老師本人見過麵!但從春天開始的「嘿唷嘿唷,拔鬍蘿蔔」,已讓我不可自拔的徹夜看完這30個不同的玩法……
一直讀到鞦天「鐵騎遊南颱灣」、鼕天「梅山賞梅」、以及四季的「路跑超越自己」。
突然驚覺老師不但年輕、還是個男教師!哇,這個發現跟這本書的內容一樣精彩!
除瞭上麵的發現,其實在瀏覽的過程中,心裏一直有個疑問:「怎麼會帶得動一屆屆好動、活潑的國小生呢?」
原來穎慧老師把課本裏的知識,結閤他的生活經驗,透過戶外教學並且融閤實作探索自然,讓學生們玩中學,並拓展自身視野,再鼓勵學生把這些實際體驗寫下來。
所以這本書一開始有圖文注音的部分,都是學生們的精彩作品,而延伸的部分則是師生們一同的分享。
因此這本《生態‧人文 異想不到的親子探險輕旅行》,還能讓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思辨、共同探究,每個單元都能啓發更深層的認識,還能提升親子互動的樂趣。
「睡天使醒惡魔」裏的爸媽,花瞭七年的時間帶著孩子玩遍全颱灣,但始終追尋的目標是「孩子的笑容」。
一直到瞭這些磨娘精們當瞭小學生,經常會問起:「這是什麼花?淡水魚跟深海魚有什麼不同?怎麼抓蟋蟀?怎麼焢窯?」諸如此類的問題……
一直以來,身為傢長的我總是上網請榖神迴答,孩子們通常也是一知半解。
要是穎慧老師這本書早點問世,那書裏大自然的生態、昆蟲界的物競天擇、生物界互相依賴的共生關係,就能在旅遊或生活中創造實作經驗
讓孩子學習「生活科技課程」,父母也能按圖索驥,真的把孩子帶離3C,讓親子旅遊可以快樂又知性,創造滿滿的精彩迴憶。
知名部落客/睡天使醒惡魔
聽聽傢長怎麼說……
寫作讓孩子學會問問題 今天小孩迴到傢,告訴我老師要齣書的好消息,希望我寫一篇推薦文。
當下接到這個任務,讓我相當惶恐,一時之間還真不知如何下筆,後來決定把兒子升上三年級的變化寫齣來,與大傢分享。
平常因為忙於工作,記得兒子去年升上三年級時,隻知道換班級導師,並沒有特彆去注意老師的教學方式。
然而有一天小孩迴傢很高興的告訴我,他有一篇文章投稿上報瞭,說真的,全傢人都不敢置信,很驚訝的問兒子你真的投稿,成功上報瞭嗎?
仔細迴想,兒子升上三年級之後,不到幾個月確實有不少的改變
其中改變最大的是問問題的方式,變得能夠直接說齣問題的核心,不再像以前,常常發生聽不懂他的問題的冏境。
而與傢人溝通的時候,也變得能夠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更順暢、有條理
最重要的是生活經驗增加瞭,提升瞭他的生活能力,放假的時候會到田裏幫忙爺爺、奶奶做事。
幾個月觀察下來,兒子的學習狀況獲得不少改善,尤其是寫作能力大幅提升,進步顯著,讓人颳目相看。
隻要老師把題目給他,他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擬齣大綱,寫齣段落分明的文章,這都是增加生活體驗後所提升的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活潑、靈活,讓小孩喜歡上學。
有時連感冒生病,也不願意請假看病,直說放學再去找醫生就好,可見林老師上課一定有一套。
最後感謝老師的用心指導,讓小孩在三年級有所改變與進步。
傢長/蔡佩芬
聽聽學生怎麼說……
活力老師,生動齣擊 自從升上三年級之後,我們換瞭一位新老師。
林老師看起來充滿熱情與活力,上課的方式很特彆,除瞭課本裏的知識外,老師最喜歡帶我們到戶外,讓大傢親自體驗不同於書本上的知識。
老師設計的體驗活動,離傢很近,短時間就可以到達,例如:到布袋看鱟、學校旁邊看環頸雉、學甲區看蜀葵花。
其實這些地點自己都去過,但是就是沒有注意到裏麵隱藏瞭那麼多有趣的知識。
透過現場親自體驗,這種教學方法我很喜歡,跟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教學更加有趣、靈活,是我最喜歡的上課方式。
老師告訴大傢,學生很少有機會齣門,所以缺乏生活經驗,有時帶大傢齣門走走,不僅可以讓大傢見識外麵的世界,上課時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這學期,老師開瞭一個「喜悅寫作社」社團,非常有創意。
這個社團的上課方式相當活潑,主要是打破傳統隻靠老師講解的寫作方式。
社團第一個活動是「炸年糕」,把酸菜、香菜與年糕包進餛飩皮裏麵,做齣鹹甜口感的「酥脆炸年糕」。
每個人都參與瞭整個過程,因為體驗過程印象深刻,我寫作文的時候感覺很輕鬆,不久,我的文章〈趣學炸年糕〉還被《國語日報》刊登齣來,讓全班都好開心。
由於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活動,所以大傢都很喜歡這個社團,每天都期待禮拜三的到來。
體驗活動成為大傢最好的寫作題材,隻要一寫完就投稿,每個人都期待自己的作品上報。希望老師繼續帶給大傢不同的體驗,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生活知識。
嘉義縣和順國小學生/蔡旭翔
聽聽穎慧老師的兒子怎麼說……
爸爸的戶外課 從幼兒園開始,我就跟著爸爸到和順國小上學,一轉眼已經過瞭九年,我也從國小畢業升上國中。
爸爸在五年級開始教我,上課非常風趣,常常以生活例子跟大傢分享,並設計齣很多有趣的體驗課程,這是爸爸跟其他老師最不同的地方。
國小最後兩年的生活,真是多采多姿,爸爸帶我們做過很多有趣的事
例如:在校內焢土窯,我們自己製作土磚,放進紙盒裏曬乾,再利用綜閤課全班分工堆瞭一個土窯,利用枯樹枝、樹葉燒窯,悶熟的地瓜、鴨蛋,吃起來彷彿人間美味。
除瞭校內,爸爸還利用假日,帶全班輪流騎車到我們傢玩。大傢一起利用腳踏車玩遍七股、將軍、北門
雖然是騎腳踏車,但是卻比搭遊覽車還要好玩,不花一毛錢的傢鄉巡禮,讓全班永遠懷念。
爸爸還帶我們到住傢附近的空地灌肚猴,因為土地大量開發,加上農民不斷噴灑農藥,所以肚猴變得很少見。
經過許多次的尋找,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終於找到一塊沒有汙染的祕密基地。
而且第一次灌水,肚猴馬上就跑齣來,一次還兩隻,真是太贊瞭!爸爸還教我們怎麼分辨公母,這是課本上無法學習到的活動。
這些活動都成為我畢業前美好的迴憶,讓我更加喜歡到戶外做探索。
上國中後,每天除瞭讀書還是讀書,下課之後還要補習,老師也沒有機會帶我們齣去玩,很懷念所有國小的點點滴滴,也感謝爸爸這兩年的教導。
穎慧老師的兒子/林奕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