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唐詩學堂:讓我們看雲去(王維、孟浩然)(新版)

張曼娟唐詩學堂:讓我們看雲去(王維、孟浩然)(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唐詩
  • 王維
  • 孟浩然
  • 張曼娟
  • 詩歌鑒賞
  • 文學
  • 教育
  • 新版
  • 古典詩詞
  • 中國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係列銷售20萬冊,上市十週年全新紀念版!
為經典刻畫新妝,從故事汲取智慧,
跟著曼娟老師提升中文力,讓年輕的心靈充滿善意。

  古典詩並不隻是苦苦背誦的教材而已;
  並不隻是《唐詩三百首》中排列的人名與五言、七言而已,
  經過四位作傢令人驚喜的想像,高度的創作技巧,
  每一首詩都有體溫,每一位詩人仍那樣熱切的抒情。──張曼娟

  親情與友誼的追尋、思念與告彆的成長曆程

  二○三○年,氣候變遷讓颱北的夏天下起雪,少年雲仔因為好友意外身故,整日鬱鬱寡歡,直到在一趟前往日本的旅行中,認識瞭神祕的傑哥,並且撿到他遺留下來的「時間筆記本」。

  在那之後,雲仔的體質起瞭奇異的變化,竟能穿越時光隧道迴到唐朝和詩人深交,或是前往未來預見世界的動盪。傑哥的真實身分究竟是誰?為什麼可以帶給雲仔跨越時空的能力?而雲仔在經曆這段離奇的遭遇後,能不能走齣好友身故的陰霾,讓自己的人生迴到正軌?

  一段段親情與友誼、思念與告彆的經曆,帶你探索發人深省的生命議題。

  ◎本係列共4冊
  1. 詩無敵(李白):浪漫派
  2. 讓我們看雲去(王維、孟浩然):自然田園派
  3. 邊邊(邊塞詩):邊塞派
  4. 麻煩小姐(杜甫):社會寫實派

本書特色

  特色1  由知名暢銷作傢張曼娟策劃,以新編故事詮釋古典詩作,帶領孩子真正認識唐詩,啓發美感體驗。
  特色2  透過貼近讀者生活經驗的故事與角色,引發同理心及認同感,每本書一共串連二十首詩作。
  特色3  囊括唐詩四大流派(浪漫、自然田園、邊塞、社會寫實),讀完一本書等於認識一種唐詩派彆。
  特色4  每則故事後皆附有該首詩的原文、語譯、賞析,並另外附錄10首相關詩作、詩人生平介紹,延伸閱讀觸角。

得奬記錄

  ★文化部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教育部103年度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劃選書
  ★榮登誠品、博客來書店暢銷榜

  *適讀年齡:10~15歲以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曼娟


  知名作傢與中文係教授,已齣版文學作品近四十種,創辦【張曼娟小學堂】,緻力推廣少兒中文力、創作力,關注於人格之培養,企圖將經典轉化為生活化的實用手冊。2006年企劃創作【張曼娟奇幻學堂】,2008~2009年策劃齣版【張曼娟成語學堂I、II】, 2010年策劃齣版【張曼娟唐詩學堂】,2017年策劃齣版【張曼娟論語學堂】,藉由好看的故事,將經典帶入日常生活,為孩子們的人生打好堅實基礎。

張維中

  以小説《岸上的心》、《501紅標男孩》踏入文壇。近作為散文《東京模樣》,旅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小說《戀愛成就》等書。並在親子天下著有《看我七十二變》、《野蠻遊戲》、《完美特務》、《讓我們看雲去》等書。FACEBOOK專頁:「張維中。東京模樣」

繪者簡介

謝祖華


  平麵設計係畢業。愛樂人、攝影迷。留學英國期間,養成酗奶茶和四處流浪的習慣。

  繪有《紅瓦房》、《我愛藍樹林》、《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遊記》、英譯本《橘子紅瞭》等書。
 

圖書目錄

係列總序 十年一瞬間
創作緣起 荒島的錦囊
人物介紹

第一章 筆記本的祕密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迴看射雕處,韆裏暮雲平

第二章 一腳踏進大唐風情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傢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第三章 時間偶爾也會齣錯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醉歌田捨酒,笑讀古人書

第四章 水鄉颱北的重逢
童顔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第五章 可以改變的未來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九州何處遠,萬裏若乘空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附錄:詩人生平、其他詩作

 

圖書序言

係列總序

十年一瞬間


  常常在演講的時候,遇見一些年輕的讀者,他們從容自在的聆聽,意會的頷首,耐心等待著我為他們的書簽名,而後,像是要傾訴一個祕密那樣的靠近我,微笑著對我說:「曼娟老師,我是讀著【○○學堂】長大的。」【奇幻學堂】、【成語學堂】或是【唐詩學堂】就這樣被說齣來,說的時候,帶著對於童年與成長的溫柔依戀。

  啊!這一批孩子們已經長大瞭啊,他們看起來,都是很好的成年人瞭。也許不是念文學相關科係的,可是,他們一直保持著對於文字的敏感度,對於人情世故的理解。

  「老師什麼時候要為我們這些小孩子寫書呢?」到現在,我依然能聽見最初提齣這個請求的那個女孩,對我說話的聲音。

  而我確實是呼應瞭她的願望,開始創作並企劃一個又一個學堂係列。

  以【奇幻學堂】為起點,我和幾位優秀的創作者:張維中、孫梓評、高培耘與黃羿瓅反覆的開會討論著,除瞭將古代經典的寶庫傳承給孩子,更想與他們一同走在成長的路上,不管是喜悅或失落;不管是相聚與離彆,都是生命的課題,都那麼貴重,應該要被瞭解著、陪伴著,成為孩子心靈中恆常的暖色調。

  這樣的發想和作品,獲得瞭許多傢長、老師的認同,更令我們感到欣喜莫名的是,孩子們的真心喜愛。於是,接著而來的【成語學堂Ⅰ】、【成語學堂Ⅱ】和【唐詩學堂】也都獲得瞭熱烈迴響。

  十年之後,那個最初提議的女孩,化成許多個大孩子與小孩子,來到我的麵前,與我微笑相認。讓我們知道,當初不隻是古典新詮,更是探討孩子成長中各種情境的係列作品,有著這樣深刻的意義。

  也是在演講的時候,常有傢長詢問:「我的孩子考數學,演算題全對,但是一到應用題就完蛋瞭,他根本看不懂題目呀。到底該怎麼辦?」這是發生在許多成績優秀的孩子身上的悲劇。

  「中文力」不僅能提升國語文程度,而是提升一切學科的基礎,這已經是陳腔濫調瞭。中文力,不僅是閱讀力,還有理解力與錶達力。能不能看懂考題,在考試時拿高分,固然重要。然而,更大的隱憂卻是,應付考試,得到高分的歲月,隻占瞭短短幾年,孩子們未來長長的人生,假若沒有足夠的理解與錶達能力,他們將如何麵對社會激烈的競爭?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的擔憂與期望,纔是我們十年來投入許多心血與時間,為孩子創作的初衷。

  我們感知到孩子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在成長中不斷消失,於是創作瞭【奇幻學堂】;察覺到孩子對成語的無感,隻是機械式的運用,於是創作瞭【成語學堂】;發現到孩子對於美感和情感的領受,變得浮誇而淺薄,於是創作瞭【唐詩學堂】。

  十年,彷彿隻在一瞬之間,許多孩子長大瞭,許多孩子正在成長,我們仍在創作的路上,以珍愛的心情,成為孩子最知心的陪伴。
 
文/張曼娟

創作緣起

荒島的錦囊


  「如果有一天,漂流到一座荒島,你有一個袋子,裏麵隻能裝三本書。那你要帶哪三本呢?」幾個小學生環坐我身邊,十分認真的問問題,十分認真的抄筆記,他們臉上那股太過認真的神情,讓我忍不住想鬍鬧。

  於是我問:「我會不會獲救呢?」

  啊!幾個孩子麵麵相覷,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意見相當分歧。

  我隻好趕快拉迴主題,像他們一樣認真的迴答問題:「我想,我會帶一本形音義字典。」

  「為什麼帶字典呢?」

  「因為我可以慢慢的認識每一個中文字,它們為什麼長得這個樣子?為什麼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要讀成這個音?每個中文字都是一個故事,或是一幅圖畫,我們平時太忙瞭,沒時間好好瞭解。如果到瞭荒島,每天認識一個字,想像一個字的故事和身世,就不會無聊瞭啊。」

  「第二本呢?」

  「我會帶一本唐詩選,也許是《唐詩三百首》,也許是更有趣的詩選。如果是短短的絕句,一天就能讀完,如果是長一點的律詩,能讀個兩、三天呢。隻要讀一首唐詩,就能把我送到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地方。我會忘記瞭自己在荒島,忘記瞭生活多無聊。」

  「那,第三本呢?」

  「第三本是《荒島求生手冊》啦!」我說著,大笑起來。孩子們也笑瞭。

  是的,在漂流到荒島的小小錦囊中,我一定要帶上一本唐詩選。那是我幼年時,啓濛的最初讀物。當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母親一字一句教我背誦,許多意思我其實根本不理解。奇妙的是,每當背誦完一首詩,看待世界的眼光竟起瞭變化——黑夜裏被月光照亮的山,有著那樣柔美的輪廓;春天裏被風吹散的桃花,有著那樣優美的弧度;湖水在陽光下閃動,像許多隱藏著祕密的眼睛——我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感動或感傷,緩緩在心中膨脹起來。多年以後纔明白,這就是美感的體驗啊。

  二○○五年,我成立瞭【張曼娟小學堂】,堅持將「讀詩」納入課程中,為的也就是要帶給孩子美感的啓發。他們用一首詩扣問人世,整個世界以龐大的聲音、氣味、色彩、光影來迴應。於是,孩子被觸動瞭,他想要理解、詮釋、錶達、創作,用著詩人的眼睛與心靈。

  自二○○六年開始,與親子天下展開瞭一係列閤作,從【張曼娟奇幻學堂】、【張曼娟成語學堂I】到【張曼娟成語學堂II】,非常幸運的是,我們擁有最優秀的創作與發行團隊,不斷尋找新的模式及創意,每一本書的呈現都如此亮眼動人。更幸運的是,這一係列的作品,獲得許多肯定與認同,傢長、老師和孩子們,真心喜歡這些好聽的故事。每一次的好成績,都使我們得到極大的鼓舞,一定要為孩子寫齣嶄新的好故事,並且,還能把古老的經典融閤其間。我想,這也是最大的艱難與挑戰。

  這一次,我們挑選的主題是盛唐詩人及著名詩作,如何能與全新故事結閤?相當有經驗的四位寫作者,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共同完成瞭【張曼娟唐詩學堂】。高培耘的《詩無敵》,寫的是李白與小男孩小光的宿世情緣;張維中的《讓我們看雲去》,則是未來世界的雲仔遇見瞭王維;孫梓評的《邊邊》中,胖胖的英雄勇闖大漠,風沙中邂逅瞭岑參、高適與許多邊塞詩人;黃羿瓅的《麻煩小姐》則以懸疑的題材,重現杜甫的光焰萬丈長。

  就這樣,算是完整勾勒齣盛唐詩歌的版圖。浪漫派的李白、社會寫實派的杜甫、自然田園派的王維、孟浩然,以及邊塞詩人與詩作特有的豪氣乾雲。古典詩並不隻是苦苦背誦的教材而已;並不隻是《唐詩三百首》中排列的人名與五言、七言而已,經過四位作傢令人驚喜的想像、高度的創作技巧,每一首詩都有體溫,每一位詩人仍那樣熱切的抒情。

  而漸漸長大的孩子,終會發現,哪怕從不齣海,人生也會有某些「荒島時刻」,感覺自己被放逐,那樣孤單無助。這時候,他們也許會想起隨身攜帶的錦囊,小小的錦囊中有微微發亮的詩,當他輕輕誦讀,便聽見瞭鳥語,嗅聞到花香,整個世界露齣溫柔的微笑。

文/張曼娟
謹序於二○一○年 又見白露 颱北城

圖書試讀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颱北本來是雨季的,卻又迴到雪季。
淡水,有一半的地方,
幾乎都被蓋在雪堆之下瞭。

雨終於停瞭。

這場雨,連續下瞭將近一個月,沒有一天停過,終於在傍晚放晴瞭。

媽媽說,這種一下起雨來,就連續下一個月的天氣,在二十多年前,我還沒有齣生的年代,是從來沒有過的狀態。

真的嗎?我有點難以想像。

十三歲的我,自從有記憶以來,天氣就是這樣的。

要不是連續三個月一場雨也不下,要不就是連續下三個月的雨。所以,這次隻下瞭一個月就放晴,我反而替地球擔心瞭起來。

學校裏上瞭年紀的老師總愛跟我們說,地球快要毀滅瞭。

我並不知道以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因此,在老師眼中地球快要毀滅的跡象,我覺得都是常態。

媽媽也說,以前颱北是不會下雪的。

這我也很難想像。

六月降下幾場雪以後,七月初放晴瞭幾天,接下來就是雨季。

我以為一直就是這樣的。

原來不是。

「在媽媽比雲仔還要小的年紀時,天氣不是這樣的。」媽媽說。

那是在這趟來日本的前夕,那晚,媽媽坐在書桌前,用電腦看老照片時,跟我這麼聊起來。

媽媽總愛用電腦看照片。如果是我的同學看到瞭,可能會覺得落伍。畢竟,現在誰還用電腦看照片呢?戴上立體眼鏡以後,都能置身於照片當中的世界瞭。

可是,我不覺得媽媽落伍。相反的,我覺得她很酷。媽媽總保有自己的風格。我覺得她不是不知道有其他的方法,可是,她就是想要這麼做。

很酷的,我的媽媽。

「很多事情從前都不是這樣的。」

媽媽看著螢幕,忽然喃喃自語起來。

照片上閃過一個男人的麵孔。那是在媽媽的口中,日本的好朋友。

是個懂得說中文的日本人。

從我小時候開始,每一年,我們總會來日本一迴。每一次,都會跟照片上的這個叔叔見麵。見麵的時候,叔叔對我很好,對媽媽也很好。可是,離開日本以後,像是凋謝的櫻花,得等到第二年纔會再齣現。

偶爾,我就是在這樣的夜裏,從媽媽的電腦螢幕上纔能看見他。

我們跟他完全沒有血緣關係。

「是媽媽年輕時認識的好朋友。」媽媽這麼告訴我。

我有時候會偷偷的想,如果叔叔是我的爸爸,應該不錯。可惜,叔叔有自己的傢庭。他的小孩我見過一次,比我大一點,是個很帥氣的日本男生。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