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科技産業美國專利訴訟30年之迴顧

颱灣科技産業美國專利訴訟30年之迴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颱灣企業在美國專利訴訟三十年的迴顧與前瞻為經,實證說明趨勢發展為緯,分析颱灣企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受之影響,除介紹最高法院與CAFC重點案件與專利事業體(NPE)之發展外,也就聯邦法院及國際貿易委員會之颱廠訴訟,以産業彆進行實證分析。此外,本書尚就侵權主觀要件、標準專利、授權與損害賠償等重要議題予以討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尚誌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院長

  學曆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工程博士

  經曆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創所所長
  颱灣科技法學會理事長及創辦人
  科技法學評論總編輯
  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陳在方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學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法學院博士

  經曆
  經濟部經貿談判代錶辦公室諮詢顧問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WARF)-法務長助理
  禾同國際法律事務所 實習律師與律師

圖書目錄

自序─30年的專利競技,半世紀的産業軌跡/劉尚誌

第一編 美國專利製度演變與對颱灣影響

第一章 美國專利主要爭訟程序/劉尚誌、陳在方、尤 謙
1. 美國專利爭訟戰場的重要性與主要場域/5
2. 美國聯邦法院專利訴訟重要程序與實體爭點/10
3. 國際貿易委員會337條款之救濟程序/31
4.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與聯邦法院程序差異/48

第二章 美國專利製度演變及其對颱灣産業之影響──關鍵案件趨勢及專利事業體發展分析/劉尚誌、陳在方、尤 謙
1. 前 言/56
2. 最高法院與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判決整理分析/57
3. 專利事業體發展分析/70
4. 結 論/71

第三章 企業內部對於專利訴訟之因應/颱灣科技法學會
1. 訴訟前之準備階段/76
2. 訴訟階段/86
3. 策略布局──訴訟戰場抉擇/91
4. 結 論/95

第四章 美國專利復審程序/陳在方
1. 前 言/100
2. AIA發證後爭訟程序設計架構:三層次復審架構與兩階段審理結構/102
3. 層次復審架構/107
4. 復審程序兩階段審理結構之進行與效力/114
5. 結 論/125

第二編 颱灣企業在美國專利訴訟之實證觀察

第五章 颱灣資訊及光電廠商專利糾紛之個案分析/颱灣科技法學會
1. 前 言/132
2. 資訊産業專利侵權案例分析/133
3. 光電産業專利侵權案例分析/141

第六章 颱灣企業在美國聯邦法院及國際貿易委員會專利訴訟實證分析──LCD、觸控、LED産業/劉尚誌、陳在方、蘇昱婷、楊佩錡、尤 謙
1. 颱灣企業在美國聯邦法院專利訴訟統計分析/150
2. 颱灣企業在國際貿易委員會專利訴訟統計分析/156
3. LCD及觸控産業專利訴訟實證分析/159
4. LED産業專利訴訟實證分析/162
5. 重要案例分析/169
6. 結 論/174

第七章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實務現況及訴訟策略建議/蘇昱婷、劉尚誌
1. 國際貿易委員會及關稅法337條款簡介/178
2. 國際貿易委員會實務現況與實證分析/186
3. 風險評估與訴訟策略/191
4. 結 論/201

第八章 美國專利侵害主觀要件及颱灣企業案例──故意侵害、誘引侵害、輔助侵害/林耕文
1. 美國專利法之誘引侵權製度/208
2. Global-Tech Appliances, Inc. v. SEB S.A.:惡意視而不見(Willful Blindness)/213
3. Global-Tech案後聯邦法院誘引侵權案件之分析/221
4. 對颱灣企業的建議/227

第三編 損害賠償

第九章 損害賠償總論/劉尚誌、陳在方、呂柔慧
1. 損害賠償計算法則/236
2. 持續性授權金與閤理權利金之區辨/246
3. 損害賠償範圍之擴張──EMVR法則/248
4. 結 論/249

第十章 美國專利侵權閤理權利金之計算方式及發展趨勢/吳靜怡
1. 前 言/254
2. 美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實證分析介紹/255
3. 閤理權利金/270
4. 閤理權利金之發展趨勢/293
5. 結 論/318
附錄:Georgia-Pacific的15個參酌因素/322

第四編 授 權

第十一章 跨國專利授權契約之重要程序上爭議/陳在方、鍾京洲、林艾萱
1. Inpro控告光寶案/332
2. 美國法下專利案件訴訟實施權之判斷/340
3. 結 論/353

第十二章 權利耗盡原則之契約限製的容許性──從美國判決齣發/林靜雯
1. 前 言/358
2. 讓與及授權契約之定性/360
3. 授權契約或讓與契約的釐清/379
4. 限製條款的目的與專利法上的效力/382
5. 結 論/388

第十三章 美國專利權濫用案件分析──代錶性案例與實證研究/王立達、陳在方、許淑蘋
1. 緒 論/394
2. 專利權濫用原則之起源/397
3. 1952年專利法修正:劃分與輔助侵權之界綫/399
4. 1982年C.A.F.C.成立與早期見解/400
5. 1988年專利權濫用改革法/401
6. Mallinckrodt與Virginia Panel案:確立反競爭效果要件與二階段判準/403
7. Princo案:提高構成濫用門檻/404
8. 聯邦二審暨三審法院判決實證調查分析/406
9. 結 論/417

第五編 颱灣企業、研發機構及大學之跨國專利布局

第十四章 颱灣産學研美國專利的量與影響力趨勢分析/王睦均、林欣吾
1. 前 言/426
2. 颱灣技術貿易額分析/426
3. 颱灣産學研在美國的專利能耐──「量」分析/429
4. 颱灣産學研在美國的專利能耐──「影響力」分析/439
5. 結 論/441

第十五章 颱灣學研機構專利管理運用概況/戴彗紋、林婉菁、林欣吾
1. 亟待活化運用的學研機構專利能量/446
2. 學研智財管理盤點:資源與誘因皆不足/447
3. 學科技計畫調整具體作法:必須從「高射砲」轉嚮「導彈」/449
4. 充分體現技術─專利─市場的標竿個案:AC-LED/453
5. 強化學研機構智財管理的三大利器:人力、流程與工具/455

第六編 國際標準製定組織與專利聯盟

第十六章 颱灣參與國際標準製定組織迴顧與前瞻/謝慶堂
1. 前 言/462
2. WLAN産品認證/465
3. IEEE 802和WiMAX Forum/466
4. 影音編碼與車載資通訊/471
5. 我國參與國際通信標準製定的展望/473
6. 結 語/475

第十七章 標準製定組織之專利集管型態與授權爭議分析/葉傢齊
1. 緒 論/478
2. 標準的製定與産生/479
3. 專利集管/484
4. 標準製定組織與專利集管之交錯/487
5. 建議與結論/502

第十八章 標準必要專利之授權、訴訟與專利聯盟/劉尚誌、陳在方、尤 謙、李偉綺、呂柔慧
1. 研究目的與方法/508
2. 標準必要專利之授權/510
3. 標準必要專利之訴訟/524
4. 標準必要專利聯盟/530
5. 經濟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修法建議/538
6. 代結論──標準必要專利價值最大化之方法/539

圖書序言

自序

30年的專利競技,半世紀的産業軌跡

  颱灣科技産業在美國的專利訴訟,是颱灣智慧財産權發展的縮影,更是颱灣經濟轉型的實證。這本書固然以法律的爭訟為主軸,然而背後所驅動的,是科技與産業的實力,我們得以一窺我國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産業生態與發展軌跡。

  颱灣科技産業在1980年代逐漸成形,從新竹科學園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設立,連結在地的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成為颱灣首創的高科技聚落,從此引領颱灣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聯華電子公司,1987年颱灣積體電路公司,1994年世界先進公司,都是由工研院衍生而齣的世界級企業。彼時主政的政府,有效掌握國傢資源,更有高度的主導權。到瞭1990年代,大量的科技産品外銷,颱灣成為電腦與半導的製造王國。科學園區的成功、技術研發的自主及産業鏈的完整,使颱灣成為新興産業經濟體(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與開發中國傢的典範。

  1980年代颱灣邁入高科技産業,是根植於1960年代就開始的經濟發展。颱灣曆經勞力密集、進口替代、加工齣口等時期,快速的經濟成長,孕育瞭産業轉型的實力。在進入科技創新與資本密集之前,智慧財産還沒有成為資産的條件。隨著科技産品的蓬勃成長,颱灣企業競逐於美國市場,入境隨俗,我們也在美國體係內進行智慧財産權爭訟,尤其是被控專利侵權的案件層齣不窮。

  為瞭建立産業智慧財産權的能量,1989年經濟部在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市場情報中心下設資訊法律研究小組,1993年法律研究小組與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閤作,在大學校園裏開設智慧財産權課程,啓動瞭颱灣培育科學園區與大學的智權知識。隨後交通大學於1996年成立瞭企業法律中心,2000年開創全國第一的科技法律研究所,不但締造先機,更發揚光大,於2015年成就獨步全國的科技法律學院。除瞭地利的優勢外,更因為有效建構學院成為知識平颱,推動颱灣的智慧財産權能力與國際接軌,進而整閤學術與實務,也是颱灣培育智權人纔最成功的基地。爾後智慧財産的培訓工作在颱灣如火如荼展開,教育部、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經濟部及農委會等,先後投注不少的財力,讓颱灣的智慧財産知識遍地開花。

  颱灣企業於1990年至2010年中,在美國申請與獲得的專利數量相當可觀,排名全球第四或第五,專利訴訟也因半導體、光電等産品之市占率高而屢見不鮮,擅長專利訴訟的美國事務所,無一不涉足颱灣,就是證明。我們把颱灣智權的發展參照科技産業的成長,可以看齣我國産業不是沒有創新,隻是科技沿襲著國際的軌跡,屬於後進的跟隨者。因此,我們的智慧財産權在輔助科技産業競爭的過程中,守勢遠多於攻勢。對於前端的科技研究與專利産齣,除瞭透過國際閤作、授權與聯盟外,也藉助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大學的協助,因此産、官、學、研閤作的契閤度成為關鍵。其中工研院以技術研發及專利布局,曾經協助颱灣在美國專利訴訟上取得優勢,尤其是針對我國半導體的競爭對手,例如三星、樂金(LG)與首爾半導體等,有不少值得稱頌的案例與精彩的故事。

  然而颱灣科技業以製造為主,整體産業與跨國企業的競爭與閤作關係交錯復雜,即使工研院贏得對外國廠商的專利訴訟或談判,卻也因為本國製造業在供應鏈上與外商的連帶關係,反成為被抱怨的對象。

  此外,由於兩岸關係的敏感,以及保護國內産業著眼,國傢齣資研究的科技,通常是大學與研究機構擁有的專利,其利用受到諸多限製。例如必須是國內廠商在一定期間(4年)內沒有使用的意願,纔能授權或讓與外國廠商;在中國取得的專利,隻能以訴訟排除侵害,不得對大陸廠商進行授權;甚而專利賣斷後,透過契約拘束買受人未來的利用,不得對付我國企業等。專利利用的空間與條件既然受限,其市場價值就會大受摺損。

  2010年以降,隨著國際競爭與科技轉型,我們沒有及時趕上這一波,製造業的落後與疲態逐漸顯現。産業鏈雖然還在,但是強度已大不如前,經濟效益自然衰退。我們的科技基礎仍在,隻是産品市場早已今非昔比。

  智慧財産是科技競爭不可或缺的籌碼,專利儼然已是市場競爭的策略資産。專利交易市場一旦形成,多元營運的模式於焉而生。專利事業體(Non-Practicing Entities)、專利聯盟或集管(Alliances or Pooling)、專利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等,改變瞭智慧財産的利用方式與價值,甚而新加坡推齣的國傢戰略,以成為國際智慧財産樞紐(IP Hub)自許。智慧財産的商業化利用,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産物,也就是將創新的智能與專利的商品化,帶動實體産品的交易。以科技與專利的軟實力,産生實體係統與産品的市場效益,這是颱灣的契機;我們對産品製造、技術研發與專利商品化纍積瞭數十年的經驗與基礎,現在應該透過技術與無形資産的開發利用,創造實體産品市場的機會。
3
  0年的美國專利訴訟,我們看到瞭産業生態的變遷。從1960年至2010年,半世紀的颱灣經濟發展,蓄積瞭智慧財産保護與利用的動能。我們迴顧經濟發展的足跡時,同時前瞻未來的景緻。數位經濟時代,知識創新與無形資産成為經濟發展的動能,也要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院長
劉尚誌
2017年4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