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怎麼讀 怎麼讀《老子》

《老子》怎麼讀 怎麼讀《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統思想的核心,不外乎儒、道兩傢。

  年輕人對於傳統經典的閱讀,最大的睏難,或許並不在文字的障礙上;反倒是經典的根本要旨,纔是他們最大的迷惑。畢竟東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正在於智慧與知識的分彆。西方的教育,重在幫助人成就知識;東方的教育,則重在幫助人成就智慧。而中國傳統經典的精采處,正在「智慧」二字。能充分掌握「道德智慧」內在本具的特性,纔足以無礙地深入這些原典。否則,繼續用學習「經驗知識」的態度來對治儒、道思想,那是絕對無法相應的。

  因此,本書的齣版,乃期望年輕人在研讀《老子》之初,即能先建立好相關的基本觀念;觀念清楚瞭,再詳參各傢的註解,相信必定能時有所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銘宏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圖書目錄

自序

壹、耕耘篇(閱讀《老子》之初,應先建立的基本觀念。)
一、老子很難懂嗎?
二、該從哪裏下手?
三、道理離不開現象
四、我勸你,少費心!
五、我無為而民自化
六、道傢怎麼下工夫?
七、道是什麼?什麼是道?
八、老子怎麼看待「存在」的問題?
九、再談道的體用
十、道傢辯證的智慧
十一、儒、道的異同
十二、老、莊的異同

貳、播種篇(將《老子》各章的要旨,深植於讀者心田。)

參、拾穗篇(揀摘《老子》的名章佳句,以供讀者玩味與應用)


肆、炊熟篇(將《老子》「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精神,涵養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或文學錶現上。)
道傢思想在文學錶現上的影響--以陶潛、王維、孟浩然、蘇軾、辛棄疾五人為例
從先秦諸子論「水」的多元象徵
 

圖書序言

壹、耕耘篇
 
閱讀《老子》之初,應先建立的基本觀念。
 
一、《老子》很難懂嗎?
 
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第1章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齣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把年輕人唬得一楞一楞的,他老人傢到底在說些什麼呀?大傢可是越鑽研,越發糊塗,真有幾分「玄之又玄」的味道。
 
若是直讀古注,蘇子由曰:
 
「以形而言,有無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
 
李息齋曰:
 
「有即空,空即有。其本同,其末異,故同謂之玄。」
 
釋憨山曰:
 
「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作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齣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齣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齣而異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
 
讀完上述的註解,恐怕年輕人還是不覺得,這三人說得比老子本人清楚些。於是,不但搞不懂老子,連帶孔子,年輕人也不免要大起疑心,心想這些年代久遠的老人傢,還真愛講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一旦時下的青年,下定瞭這樣的結論,韆百年來相續不斷的慧命,恐將就此斷送。麵對如此般的窘境,個人不惴淺陋,乃亟思對策,期望能將孔、老二聖之言,說得淺白一些,好讓年輕人瞭解起來,不會感到那樣地睏難。至於,能否圓滿達成這個願望,除瞭期待上蒼庇佑,能善緣具足之外,同時,也祈禱孔、老二聖垂憐加持,補足筆者纔學淺陋之處,依然可以吸引年輕人,願意撥冗閱讀本書,並藉以深入原典,好喚醒每個人沉睡已久的本然智慧,讓它重新再起作用。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