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怎么读 怎么读《老子》

《老子》怎么读 怎么读《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传统思想的核心,不外乎儒、道两家。

  年轻人对于传统经典的阅读,最大的困难,或许并不在文字的障碍上;反倒是经典的根本要旨,才是他们最大的迷惑。毕竟东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正在于智慧与知识的分别。西方的教育,重在帮助人成就知识;东方的教育,则重在帮助人成就智慧。而中国传统经典的精采处,正在「智慧」二字。能充分掌握「道德智慧」内在本具的特性,才足以无碍地深入这些原典。否则,继续用学习「经验知识」的态度来对治儒、道思想,那是绝对无法相应的。

  因此,本书的出版,乃期望年轻人在研读《老子》之初,即能先建立好相关的基本观念;观念清楚了,再详参各家的註解,相信必定能时有所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铭宏


  义守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
 

图书目录

自序

壹、耕耘篇(阅读《老子》之初,应先建立的基本观念。)
一、老子很难懂吗?
二、该从哪里下手?
三、道理离不开现象
四、我劝你,少费心!
五、我无为而民自化
六、道家怎么下工夫?
七、道是什么?什么是道?
八、老子怎么看待「存在」的问题?
九、再谈道的体用
十、道家辩证的智慧
十一、儒、道的异同
十二、老、庄的异同

贰、播种篇(将《老子》各章的要旨,深植于读者心田。)

参、拾穗篇(拣摘《老子》的名章佳句,以供读者玩味与应用)


肆、炊熟篇(将《老子》「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精神,涵养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文学表现上。)
道家思想在文学表现上的影响--以陶潜、王维、孟浩然、苏轼、辛弃疾五人为例
从先秦诸子论「水」的多元象征
 

图书序言

壹、耕耘篇
 
阅读《老子》之初,应先建立的基本观念。
 
一、《老子》很难懂吗?
 
老子《道德经》开宗明义第1章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把年轻人唬得一楞一楞的,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些什么呀?大家可是越钻研,越发煳涂,真有几分「玄之又玄」的味道。
 
若是直读古注,苏子由曰:
 
「以形而言,有无信两矣。安知无运而为有,有复而为无,未尝不一哉。其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
 
李息斋曰:
 
「有即空,空即有。其本同,其末异,故同谓之玄。」
 
释憨山曰:
 
「老子因上说观无观有,恐学人把有无二字看作两边,故释之曰:此两者同,意谓我观无不是单单观无,以观虚无体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观有不是单单观有,以观万物象上,而全是虚无妙道之理。是则有无并观,同是一体,故曰:此两者同。恐人又疑两者既同,如何又立有无之名,故释之曰,出而异名。意谓虚无道体既生出有形天地万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无以生有。无不自无,因有以显无。此乃有无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异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无对待则不成一体,如何谓之妙道,故释之曰:同谓之玄。斯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深观至此,岂不妙哉。」
 
读完上述的註解,恐怕年轻人还是不觉得,这三人说得比老子本人清楚些。于是,不但搞不懂老子,连带孔子,年轻人也不免要大起疑心,心想这些年代久远的老人家,还真爱讲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一旦时下的青年,下定了这样的结论,千百年来相续不断的慧命,恐将就此断送。面对如此般的窘境,个人不惴浅陋,乃亟思对策,期望能将孔、老二圣之言,说得浅白一些,好让年轻人了解起来,不会感到那样地困难。至于,能否圆满达成这个愿望,除了期待上苍庇佑,能善缘具足之外,同时,也祈祷孔、老二圣垂怜加持,补足笔者才学浅陋之处,依然可以吸引年轻人,愿意拨冗阅读本书,并借以深入原典,好唤醒每个人沉睡已久的本然智慧,让它重新再起作用。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