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人学

古希腊的人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古希腊的人学》旨在探讨在古代希腊传统中的人学,相关的问题「人是什么?」
人是其可见的身体,或还有什么生命元素使得身体之所以是活着。

  早在西元前六世纪开始,古希腊人的理性思辨首先关怀的课题就是人。人所处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中的人又该如何定位?世界与人因而成了哲学探讨的两大主题。

  当聚焦、关怀回到人的本身时,与人有关的首推灵魂论,其次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古希腊时期的灵魂论事实上就是人学,因认知到灵魂是身体(body)的生命原理,无论是从生物学、形上学乃至认识论推衍生命意义之所在,都不能舍灵魂而不论。

  人的生命仅限在时间内,或还有永恆的面向?人除了生理生命,是否还有伦理、道德和宗教生命?人的自我完满和完美在时间中达成,或是超越时间有永恆的生命?针对这类问题,作者丁福宁在《古希腊的人学》採取史的角度从荷马史诗中流露出的人之概念,及其后哲学理性思辨时期,借着对一切起源或原理的探讨,领悟到人在其身体之外,灵魂是人的生命原理。哲学家对原理和生命概念的诠释均不同,连带对「人是什么?」这最基本问题的诠释也不同。亚理斯多德的全人概念,及其后的基督宗教思想,共同奠定了西方人学的基础。

  本书《古希腊的人学》主要研究,古代希腊人不仅关心人在这世界中的生活,如何渡合乎伦理、道德的生活。希腊人肯定人在身体死亡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人死亡后的生命是以他在这世界中的生活作为衡量,人的理想是相似神。人的身体属于会毁灭的世界,理性则属于神圣、不朽的世界。灵魂不朽不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柏拉图及亚理斯多德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从理性的形上本性论证灵魂不朽。从某种角度而言,到了西元前四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人学不是封闭在时间、空间的人学体系,而是向着永恆、无限开放的人学体系。这种人学思想奠定往后所有世纪哲学家人学反省的典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丁福宁


  1949年出生,湖北人。1978年自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分别于1983和1988年取得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1992至1994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1994年至2014年任教于辅仁大学哲学系,现为辅仁大学兼任教授。

  主要着作有:Wittgenstein’s Descriptive Method(1989);The Mutual Influences and Polemics between Russell and Wittgenstein(1997);《类比与家族类似性》(2003);《语言、存有与形上学》(2006);《多玛斯形上学》(2007)等。着作涵盖当代语言哲学、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研究领域在知识论、形上学、人学和宗教哲学。
 

图书目录



壹、前言

贰、古希腊时期相关人学概念的演进
一、先苏时期:灵魂为人的生命的统一原理
(一)荷马时期的身体与灵魂概念
1. 身体概念
2. 灵魂概念
3. 哲学理性思辨时期的身体与灵魂概念
(二)爱奥尼亚的米勒学派
1. 泰勒士
2. 亚拿西曼德
3. 亚拿西曼尼
(三)奥而菲主义
1. 灵魂的神圣起源
2. 灵魂与身体的二元对立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
1. 灵魂与身体的二元对立
2. 灵魂的净化与轮回
3. 灵魂为感觉、思想的实体
(五)赫拉克利图斯
1. 原理与logos
2. 灵魂与logos
结论

二、苏格拉底:灵魂为人的理性与道德原理
(一)灵魂为人的本质
(二)灵魂为理性和道德主体
(三)灵魂的照顾
(四)德行的实践
(五)德行与科学

三、柏拉图:灵魂为人的形上原理
(一)灵魂的非物质、非物体和可理解本性
1. 理型为真正的存有
2. 灵魂相似理型
3. 灵魂为可理解的实在
(二)灵魂的简单本性及其固有的形式与作用
(三)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四、亚理斯多德:灵魂为身体生命的现实原理
(一)物质实体的组成原理:形式与质料
(二)有机体的组成原理:灵魂为身体生命的形式
(三)人为灵魂与身体组合的完整实体
(四)理性为在自身的实体,非身体的形式
(五)灵魂的官能
(六)灵魂的作用
1. 生长灵魂的作用
2. 感觉灵魂的作用
3. 理性灵魂的作用与身体分开
4. 理性灵魂的崇高:知识或科学的建立

叁、人的宗教与末世的意义
一、人、世界与神的关系
(一)荷马时期
(二)先苏时期开启灵魂神圣面向的探讨
1. 泰勒士
2. 亚拿西曼德
3. 亚拿西曼尼
4. 奥而菲主义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5. 赫拉克利图斯
(三)苏格拉底:聆听神的记号
(四)柏拉图:相似神为人的理想
(五)亚理斯多德:渡瞻仰神的生活

二、灵魂不朽
(一)神话中的不朽概念
(二)奥而菲主义及毕达哥拉斯学派
1. 灵魂神魂(psyché-daimôn)的不朽
2.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轮回与不朽
(三)赫拉克利图斯
(四)苏格拉底
(五)柏拉图
1. 灵魂的神圣、简单本性
2. 灵魂为自我运动和推动身体运动的生命原理
3. 回忆理论:灵魂的先存与最终的回归
(六)亚理斯多德
1. 灵魂的非物质本性
2. 灵魂为每一个别人的在自身实体
3. 理性的分开本性

肆、结论

伍、参考文献
一、第一手文献
二、第二手文献

陆、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西方哲学源自古代希腊,早在西元前六世纪开始的理性思辨,首先关怀的课题是人所处的物理世界究竟如何,它的原理是什么?其后方从对世界的关怀回到人本身,问人是什么?世界与人就成了哲学探讨的两大主题。与人有关的科学首推灵魂论,其次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古典希腊时期的灵魂论事实上就是人学。之所以称灵魂论,乃因认知到灵魂是身体的生命原理,无论是从运动或生物学意义产生的生命原理概念。

  早年负笈罗马修读哲学,依校方规定要从哲学的各个专业领域中选择一科作为主修。以希腊哲学的术语而言,形上学是研究有关物理世界的原理;知识论则是探讨物理世界的能力及途径,及人能否有自我认识的可能,及获得客观有效的知识。形上学与知识论是非常抽象和艰涩的领域。至于哲学人学则是探讨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的伦理、道德面向,在哲学人学中最难的问题,即在探究人在感觉和理性层次分别具有的认知能力、方法与途径,这一部分又与知识论有关。当年我以形上学和知识论为主修领域,同时也持续对哲学人学的兴趣。

  1994年回国任教于辅大哲学系,曾担任哲学人学课程长达十年之久。哲学人学则要从人的生命现象谈起,人除了与动、植物有共同的生长和感觉生命之外,人还有其独特的理性生命与存有。古希腊人的理性思辨首先关怀的课题就是人。人所处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中的人又该如何定位?世界与人就成了哲学探讨的二大主题。当聚焦、关怀回到人的本身时,与人有关的首推灵魂论,其次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古希腊时期的灵魂论事实上就是人学,因认知到灵魂是身体(body)的生命原理,无论是从生物学、形上学乃至认识论推衍生命意义之所在,都不能舍灵魂而不论。

  希腊人将人的理性视为来自神所赋予的独特生命,它使人之所以具有认识、判断与意志选择的可能。人的理性能力是与所有其他经验中的事物不同所在。依照亚理斯多德的说法,「古希腊人学」应称之为「古希腊灵魂论」;又依照基督宗教而言,理性奠定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与价值。有鉴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对灵魂的看法差异甚大,斟酌再三,为避免对灵魂论一词会产生的误解,最后决定本书名用人学一词。

前言

  在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有关物理世界的探讨和有关人的探讨为两个主要的课题。有关物理世界的探讨是要探讨它的起源、原因或原理,及最终要回归的。有关物理世界的探讨就是有关这世界最终的统一原理,或第一原因、原理的探讨。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从现象的多之中寻找最终的一。这种探讨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探讨的典范。由泰勒士开启的哲学探讨称为宇宙论(cosmology),亚理斯多德以物理学(physics)和形上学来称之。对客观世界的探讨使得人具有有关世界如何的知识(epistémé),对认识过程或途径的探讨即知识论(epistemology)。虽然自近代时期以降,哲学家关心的不再是原因或原理,而是从具体的实在究竟是什么作为探讨的对象。哲学家开始问:人作为认知主体如何认识这物理世界,及有否有关这世界的确切知识。近代时期的哲学家将哲学探讨关怀的重点放在知识论,除了关怀认识的途径之外,同时关怀知识的有效性或确切性(certainty)。

  在古代希腊人的宇宙观中,宇宙是由神、人和自然(phusis)共同组成。有关这世界原理的探讨即是有关神圣原理的探讨。当代哲学家称早期希腊哲学家为神学家。换言之,有关这世界的原因或原理的探讨最终找到的是神。神是一切的起源,这世界由原初的混沌转变为有秩序、和谐和美的宇宙来自于神,哲学家在探讨这世界的起源时,清楚地意识到有关人的探讨不同于对物理世界的探讨。有关物理世界原理的探讨不能用到人。但在探讨人时必然是从人面对着神来探讨人。有关人的探讨是在人的本性或本质的探讨。从经验的观察,人有一身体,在探讨人的本性或本质时,人是否就只要肯定身体,和它所有肢体、各个器官,就足以说明人究竟如何。

  在古代希腊,自荷马时期即意识到人有身体(σωμα, soma),有不同的器官、肢体,虽然此时期的希腊人还没有完整的身体概念,因着人所有活动都是借由身体、各肢体和器官来达成,他们看人的时候,就从人的身体来看人,人就是他的身体。唯希腊人亦意识到身体本身不足以解释人的生命;人活着的事实。人之所以活着,身体有生命,乃因身体有着气息(breath),或称灵魂气(breath-psyché),或者称灵魂(ψυχή, psyché)。虽然这时期的希腊人亦没有完整的灵魂概念,对灵魂的理解仅止于灵魂气概念,灵魂在活着的人身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灵魂的唯一作用即它的临在身体活着。此时期的灵魂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生命原理,因它的临在,身体有生命。故身体本身不足以说明它活着的事实,在身体有灵魂的时候,它活着。当灵魂永久地离开身体,身体死亡。身体不再有任何活动,一切都在静止中。身体(soma)一词原用在不再有生命的身体,亦即躯体。在身体死亡后,灵魂进到冥府,如同人的阴影,不再有生气和精力,灵魂可以说不再是我的我。此外,人还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在的心理活动。诗人以相当丰富的词汇来描写这些内在的心理活动或作用。

  从哲学理性思辨时期开始,在哲学家探讨世界的起源、它的原因或原理时,虽然人为这世界的一分子,人的原因或原理不同于这世界的原因或原理,哲学家将灵魂视为人的原因或原理。人开始成为自己探讨的对象,这是有关灵魂的探讨,即是所谓的灵魂论(psychology)。鉴于灵魂是生命原理,虽然在不同哲学家思想中的灵魂和生命概念很不同。生命的概念从初期运动的意义来理解,直到亚理斯多德方从生物学的生命概念来理解生命。灵魂概念从神话时期单纯的灵魂气概念进展到主宰和统治身体的生命原理、理性和道德的原理、形上的原理及身体生命的现实原理。这是为什么有关人本性的探讨是灵魂论的探讨。

  有关灵魂论的探讨,还有一重要关键思想,即在灵魂内有理性。人之所以具有认识、理解的能力来自理性。苏格拉底在这一立场上肯定人是一理性的主体。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均将灵魂内的理性视为在人内最崇高的,它具有神圣的起源。希腊人因着东方奥而菲主义的影响将人二分,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及柏拉图都将灵魂视为真正的人,人即是他的灵魂。亚理斯多德方肯定人是由灵魂与身体组合的完整的人。唯有关人的探讨,他是在《论灵魂》一书中从人在不同层次可以有的生命活动来探讨人。有关人的探讨在这时期不称为人学(anthropology),乃因灵魂被视为生命的原理,灵魂统一起身体,它是身体之所以有生命的原理。

  当哲学家从理性思辨的角度,不再从传统的神话来看人时,西元前六世纪开启了西方传统的人学或灵魂论的探讨。人作为一有生命的存有,在人所有的各种特性上最为显着的,也是人与其他有生命存有不同所在,即在于人能探讨他自己,人可以尝试诠释他的原理、本性究竟如何,他与其他人,及他与世界的关系究竟如何。人逐渐的看到他在整个宇宙中的角色,他要探讨他自己,他的各种层次的生命活动,无论是生理层次,或心理(psychological),或理性(mental)层次的生命活动。

  在古代希腊,虽然有关这世界的原因或原理的探讨不能用到有关人的探讨,值得注意的,即哲学家在有关这世界原理的探讨上,一方面将原理与灵魂等同。先苏时期的哲学家从运动的意义理解生命,这世界在不断地运动中,这世界是个有生命的整体,这世界充满了灵魂。另方面,有关人的探讨必定是建立在宇宙论或形上学上。换言之,人学或灵魂论是建立在宇宙论(物理学)和形上学上。这种人学探讨的特性在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两位的思想体系中更为明显。自西元前六世纪开始的哲学理性思辨,哲学家逐渐的以灵魂一词统一起人可以有的各种心理、生理的活动。灵魂固有的思想作用则称为理性(nous)的活动。soma一词不再指亡者的躯体,而是指整个人的身体。

  正如对物理世界统一原理的探讨,古代希腊哲学家在有关人的探讨上从探讨生命的统一原理开始。唯受到东方奥而非主义的灵魂─身体的二元论影响,哲学家强调人的二元,不再如同探讨物理世界的统一性。这种二元的探讨来自于宗教经验,非在哲学基础上的探讨。人的灵魂不同于身体,灵魂相对于身体,它统治身体,身体非建构人的因素。反之,身体是灵魂在这世界暂时寄居之处,它是灵魂的坟墓或监牢。奥而菲主义者肯定灵魂内的理性有着神圣的起源,正如神引导着自然并管理自然,在人灵魂内的理性引导和管理身体。理性拥有在空间之外的面向,拥有某种行为和运动的方式,亦即思想。唯思想非物质的一种替代。人理解到他属于神,灵魂在某种条件下能认识神,它具有相似神的理性,与神一起。灵魂能有着从时间和变化中解放出来的存在。在人理解到灵魂内有着神圣的因素,人渴望分享神的永恆和不朽。正如基督宗教初期,对这时期的希腊人,有关人的思辨的探讨和有关神的思辨的探讨无法分开。在一方面的探讨,滋润另一方面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下,人学一词即是神学。人学不是有关人的讨论(discours sur l’homme),如同近代时期哲学家所说的。

  自哲学理性思辨之初,对希腊人,有关这世界原理的探讨即神圣原理的探讨,从人学这词意谓着神学而言,在人学和宇宙论之间所获致的一重要成就即人是一个小宇宙。在这样的思想中,人被视为宇宙的缩小版,宇宙则是一宏伟的巨人。希腊人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理解人为某种小神论(microthéisme),人被视为神的缩影,神则如同是一超人(le superlatif l’homme)。人、世界和神共同构成一个宇宙。
 

图书试读

贰、古希腊时期相关人学概念的演进
 
古代希腊哲学为西方文化孕育的摇篮,哲学家对这世界究竟如何,世界的起源,它的最终统一原理的探讨,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理性思辨发展的方向。对客观世界的关怀是哲学家探讨的首要对象,这是所谓的自然主义或宇宙论。对客观世界的探讨是人从自己走出,从人作为认知的主体,人从自身走向客观世界。从对客观世界的探讨人回到自身,人要了解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或本性,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或原理,这种由对客体的关怀回到主体本身的关怀,为希腊哲学在宇宙论的探讨上开启了新的一页。简言之,建立了科学的人学(anthropology)。希腊哲学从宇宙论的探讨进到人的探讨,无论是宇宙论或人学,哲学家在探讨时,他们所要了解的即宇宙整体的基础是什么,人的基础是什么。在宇宙论的探讨上,哲学家要问所有事物的最终统一原理,在事物多的现象中寻找最终的一。有关人学的探讨上则要问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作为一独立的个体,人的统一原理是什么?人的行为或活动是否具有道德和宗教的意义。
 
在寻找实在的基础,事物本质的形式和定律时,希腊哲学中有两主要的传统需要了解。首先即人虽是宇宙整体中的一分子,希腊哲学家明确地区分有关物理的世界(phusis)和人的探讨。在辩士派学者(sophists)、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的思想中,提出在存有之间无以衡量的结构(la strutturale incommensurabilità),另方面有关人的问题,亦即人的本质的问题。所有有关物理世界的科学无法达到人,我们需要持别的力量(energie)方能获得有关人的知识。为古代希腊人,只有神能拥有有关人的知识。
 
在希腊的传统中,有关人的探讨需要从不同时期对人的探讨来理解,不同时期对人的理解都有着决定性的发展,这是我们探讨古代希腊人学或灵魂论时需要了解的。在古代希腊,灵魂与身体这两个概念有着一段发展的历程。在西元前八世纪的荷马时期还没有完整的身体和灵魂的概念。荷马时期在说人即是他的身体时,是从人的各个器官、肢体分别有的作用或活动来看身体。灵魂是灵魂气(breath-soul)的概念,因它的临在身体有生命,是活的;它的永久离去身体死亡。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