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道教

了解道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同于辗转由外地传入中国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门类,道教是中国本土孕育的宗教信仰,在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帝王会尊道教为国教,士人、平民亦受其薰陶,发展出各种道教文学、艺术之余,又形成了不少祭祀仪式、风俗,可谓潜移默化、流播甚广。

  道教渗透力高,影响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心灵及精神寄託,并且填补了儒家学说对于死后世界想像的空白。当中完整的神仙谱系、修炼成仙之法门、透过扶乩与神明沟通以济世惠民等,体现出道教的本土特性、智慧与关怀。道教文化内涵丰富,并能为世所用,流传至今,能连结生死,导人向善,教人心安。

  但现今人们似乎渐渐忽略道教的重要作用,或对道教存有偏见。有见及此,道教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特别深入浅出地从历史、教义、道派、经典到仪式等方面解说道教信仰,对欲了解道教的有心人而言,此书实为不可多得之作。

本书特色

  ‧ 丰富的道教知识内涵,补充对道教认知的不足

  ‧ 作者深入浅出,层面分明地从不同角度概览道教近现代的发展状况,使读者能分别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了解道教,尤其当中的神明谱系、扶乩及丧葬仪式等的详细说明,宛如一一为读者揭开道教的神秘面纱

  ‧ 配以精美插图,进一步了解道教的不同面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黎志添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蒋经国基金会亚太汉学中心」主任、《道教研究学报》主编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副主编。研究领域包括六朝道教史、天师道经典、道教科仪、清代《道藏辑要》、广东地方道教史。着有《宗教研究与诠释学》(2003)、《广东地方道教研究─道观、道士及科仪》(2007)、《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2007)、《香港道教─历史源流及其现代转型》(2010)、《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集释》(2014)、《修心炼性——<吕祖疏解无上玄功灵妙真经>白话註译》(2017)等。

图书目录

3 序言
 
第一章  如何了解道教?──道教起源及历史发展
18  第一节  道教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衰
23  第二节  「习俗化」的道教信仰
28  第三节  道教信仰与文化的七种载体
一、道观
二、道士:正一派(俗世火居)与全真教(丛林出家)
三、科仪
四、扶乩道坛
五、性命修炼(内丹)
六、道教神祇
七、《道藏》
 
第二章  「道」与道派
68  第一节  道是甚么?
一、「道」、「道气」与宇宙万物的生成关系
二、道与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生生不息之道
84  第二节  老子与《道德经》
一、《道德经》
二、老子与太上老君
三、国家化的老子祭祀与全国老君庙的建立
91  第三节  道派之一:天师正一派
一、正一派的源流与东汉天师道的形成
二、宋代道教与地方庙宇的发展
三、明清时期的张天师
105  第四节  道派之二:全真教与龙门派
一、全真教的历史起源
二、清代全真龙门派的发展:以广东为例
122  结语
 
第三章  道教神明、仪式与地方庙宇祭祀
126  第一节  道观与地方庙宇
131  第二节  道教神明信仰
140  第三节  道教的「先天神」
145  第四节  地方庙宇的道教化
154  第五节  民间庙宇的道教神明崇拜
157  第六节  道教科仪与中国民俗生活的关系:以打斋道场及太平清醮为例
166  结语  复合的中国宗教习俗
 
第四章  在家信众的道教传统:吕祖道坛与扶乩信仰
170  第一节  宫观道教、火居道士与在家信众的道教传统
173  第二节  扶乩与道教
一、 扶乩
二、扶乩与道教
三、香港道教的扶乩传统及其源流
182  第三节  吕祖信仰与扶乩
一、吕祖信仰缘起
二、从吕洞宾到吕祖
三、清代扶乩道坛的吕祖信仰及四种《吕祖全书》
205  第四节  推动清代吕祖信仰的乩坛与嘉庆《道藏辑要》
一、涵三宫
二、觉源坛
三、《道藏辑要》
四、清代文人道教传统
五、香港的在家善信组成的吕祖扶乩道堂及吕祖忏
227  结语
 
第五章  道教的生死观──「既知生,复知死」
232  第一节  前言
234  第二节  中国宗教信仰基本的象征符号:鬼魂
237  第三节  儒家丧礼
240  第四节  道教对死亡的终极关怀:度亡
247  第五节  香港殡仪馆与道教正一斋仪
259  第六节  道教打斋仪式背后对亡魂在幽冥地狱的处境想像:斋仪神学
一、冥途之旅
二、死魂在冥界的罪罚处境
三、罪过的由来
四、祖先及子孙的罪谪
五、阴阳两界互通
六、死魂注连:阴不安、阳不乐
七、解罪
八、忏谢罪愆,与道契合
273  结语  道教拔度亡魂的目标──「无冤结」的理想
275  后跋  如何进一步了解道教文化
 
附录
281  香港蓬瀛仙馆导赏
324  《了解道教》延伸阅读书籍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