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像图解事典:51尊佛像一次看懂佛像涵义、工法与历史背景

日本佛像图解事典:51尊佛像一次看懂佛像涵义、工法与历史背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佛像
  • 日本佛像
  • 佛教艺术
  • 宗教文化
  • 艺术史
  • 雕刻
  • 文化遗产
  • 图解
  • 事典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搞懂佛像基础知识的图解事典
了解箇中意义、欣赏佛像之美就从这本开始!

  你曾对寺庙中的佛像感到好奇吗?

  「佛像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造型?」「如来和菩萨到底要怎么分辨?」「佛像界也有爱神邱比特?」「佛像的眼睛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逼真?」「佛像嘴边像胡须的东西又是什么?」

  本书囊括51尊佛像,将佛像拟人、漫画化,让寺庙中庄严的佛像活了起来,并且分门别类、搭配精美的图解与说明,带出日本佛像的历史脉络。献给「好想看懂佛像啊!!!」的读者,就算是初学者也能够快速抓到秘诀。让你不再错过欣赏重点!

  ◎佛像不仅止于宗教意涵!
  佛像在日本重要文化财中属于「雕刻」类别,其中更有130件被指定为「国宝」,佔日本国宝总数超过十分之一。不论在艺术或历史范畴上,都是被相当重视的文化资产。在日本旅游、造访寺院古蹟或博物馆时一定会看到佛像,虽然看得出做工精细,却往往因为少了背景知识、无法更进一步注意到细节。其实佛像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职责,更具有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若加以了解,在欣赏佛像时一定能更有收获、感受到那份乐趣!

  ◎佛像艺术的入门书
  本书将佛像分为「如来、菩萨、明王、天部」四大类别,介绍日本佛像的种类和特征。针对佛像的样式进行分类整理,一次搞懂不同发型、服装、印相、站姿.坐姿间的涵义。此外,更从制作工法切入,了解背后的历史源流。

  ◎生动活泼的漫画情境剧
  「如果社长是如来、菩萨是部长!?」
  这是间以「济世救人」为使命的公司,认识佛像就从知道祂们的工作开始!
  在漫画故事中将会透过实习来了解佛像的职掌和使命,亲身体验「如来、菩萨、明王、天部」四个阶级不同的工作内容。

  ◎奈良&京都的佛像巡礼
  在古都的京都、奈良,保存有为数不少的珍贵佛像。本书特别针对奈良、京都佛像的历史进行解说,可以配合着导览地图,马上展开一趟日本佛像朝圣之旅!

名人推荐(依照姓氏笔画排列)

  林承纬∣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副教授
  蔡亦竹∣实践大学应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谢金鱼∣历史小说家

  「翻开《日本佛像图解事典》,那些无声宁静端坐于日本古剎名寺的佛菩萨,成为你我体感日本文化的最佳窗口。」──林承纬,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副教授

  「最适合文系肥宅修养身心灵顺便可以法喜充满,说出深奥典故把妹的深入浅出教材」──★蔡式幽默推荐★蔡亦竹,实践大学应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游日本必备的工具书又多了一种!」──谢金鱼,历史小说家
佛门瑰宝的千年回响:探寻日本佛教雕塑的艺术、信仰与传承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探索日本佛教雕塑艺术的独特视角,聚焦于从飞鸟时代肇始,历经奈良、平安、镰仓、室町直至江户时代的发展脉络中,那些最具代表性、工艺最精湛、精神意涵最深远的佛像作品。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对佛像外观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宗教、技术与历史背景,构建起一座理解日本佛教艺术的完整桥梁。 第一部分:信仰的形塑——佛教传入与早期佛像的诞生 日本佛教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与本土神道信仰的冲突、融合,塑造了早期佛像的独特面貌。本章将追溯佛教自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艰辛历程,重点分析飞鸟时代(公元592-710年)。 1. 时代的开端:苏我氏与佛教的引入 探讨苏我氏家族在推崇佛教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圣德太子如何确立其在政教中的地位。 2. 现存最早的杰作群:飞鸟佛的特征 深入解析以“飞鸟佛”为代表的早期作品。重点分析鞍作鸟等重要雕刻师的风格——半跏趺坐的姿态(如著名的弥勒菩萨像),其面部表情的“古拙感”与“微笑(Archaic Smile)”,以及受到中国北魏和南朝梁代风格的深刻影响,但又逐渐发展出日本特有的稚拙与内敛之美。我们将细致剖析这类佛像在木材处理和贴金工艺上的早期尝试。 3. 奈良的辉煌:天平文化的盛世气象 时间推进至奈良时代(710-794年),在圣武天皇的推动下,佛教迎来了国家层面的鼎盛。 东大寺大佛的震撼工程:着重描述卢舍那大佛(毗卢遮那佛)的建造背景、规模及其在当时社会动员中的意义。虽然原貌已失,但其象征意义和后世重建的艰难,构成了理解天平文化的核心。 写实主义的兴起与脱活干漆工艺的成熟:重点介绍唐代遣唐使带回的先进技术。着重研究玄昉、鉴真等人物对雕塑技法的影响。详述脱活干漆(Dry Lacquer)工艺——先以黏土塑胎,再以麻布和漆层层粘贴,最后取出内胎,形成轻盈、坚固且极其细腻的佛像。通过对兴福寺、唐招提寺作品的分析,展现天平期佛像面部神态的“圆润饱满”与“雍容华贵”,标志着日本雕塑艺术第一次独立且成熟地吸收外来影响。 第二部分:密教的兴盛与写实手法的确立 平安时代是日本佛教从南都(奈良)向平安京(京都)转移,以及密教(台密、真言宗)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佛像的题材和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 平安时代(794-1185年)的风格分流 前期:余韵与转变:早期仍继承天平的丰满,但开始显现出“舟形内空”结构的木雕复兴迹象。 中期:密教造像的兴起:随着空海(弘法大师)和最澄(传教大师)的归国,金刚界与胎藏界的曼荼罗被引入,对明王像(如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和天部像(如四天王)的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造像强调忿怒相(愤怒相)、多面多臂和力度的展现。 2. 桧木雕刻的回归与“寄木造”的先声 面对唐代脱活干漆工艺的复杂性,以及木材本身的自然美感,雕刻师开始回归“一木雕成”的传统。然而,随着佛像体量的增大,“寄木造(Yosegi-zukuri)”技术开始萌芽。本章将详细解析寄木造的原理:将佛像躯干分块雕刻后再拼接组装,这不仅节省了木材,也为后续的精细化和大型化创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3. 佛师的崛起与流派的形成 平安时代中后期,专业雕刻师集团(佛师)开始出现,他们不再仅仅是工匠,而是拥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家。 第三部分:镰仓的革新——写实主义的巅峰与动感的力量 镰仓时代(1185-1333年)是日本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其特点是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写实主义、动态感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刻画。 1. 动荡时代对艺术的驱动 源平合战和武士阶层的崛起,要求宗教艺术必须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佛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祇,而是可以被感知的、具有人格魅力的存在。 2. 运庆与快庆的“二大流派” 运庆一派(庆派):以运庆为核心,强调动态与张力。其作品常表现出“木雕的力度感”,如面部肌肉的紧张、衣纹的深邃雕刻以及眼神的锐利。我们将通过分析东大寺南大门金刚力士像(仁王像),来解读庆派如何将佛教的守护神塑造成具有古典英雄气概的武士形象。 快庆一派:相对更注重法相的端正与内敛,倾向于温和的写实,其佛像更贴近古典的庄严美感。 3. 极致的现实主义:肖像化的佛与祖师像 镰仓时代对“写实”的追求达到了顶峰,这不仅体现在佛像上,更体现在祖师像(如法然、亲鸾)的创作中。这些祖师像几乎是真人写照,其皮肤的皱纹、衣褶的自然下垂、甚至人物的年龄感都被精确捕捉,这极大地拉近了佛法与世俗之间的距离。 第四部分:中世的延续与后世的风格化 进入室町(1333-1573年)和江户时代(1603-1868年),虽然社会环境和宗教结构发生变化,但镰仓时期奠定的技艺基础得以继承,并衍生出新的艺术取向。 1. 室町时代的静谧与文人趣味 随着禅宗的深化,雕刻风格趋于“内省”和“朴素”。大型、动态的佛像创作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小巧、更强调材料本身质感的作品。我们会探讨“一木雕”在此时期的精妙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减少雕刻的痕迹来表达禅宗的“空寂”之美。 2. 江户时代的工艺复兴与地方特色 江户时代初期,幕府的稳定促进了工艺的标准化和世俗化。 木地派的盛行:对佛像表面不施彩绘或贴金,仅以精湛的木雕技艺展现木材的温润质感,这在“木地佛”中尤为明显。 地方佛师的发展:各地藩国为了展现地方实力和信仰热忱,催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风格,如更注重细节的工艺复原和对特定地域信仰的迎合。 “秘佛”的保存与揭示:探讨部分寺院出于保护或象征意义,长期不对外展出的“秘佛”,以及它们对日本佛教艺术史研究的独特价值。 结语: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对日本佛教雕塑的艺术语言进行系统性总结,包括其在“木材选择与处理”、“彩绘与金箔工艺”、“面部表情的象征意义”等技术层面的共性与演变,最终落脚于这些冰冷的造物如何成为日本文化中连接信仰与美学永恒的载体。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深入考察,读者将能清晰地把握日本佛像艺术从外来模仿到自我超越的完整历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监修/吉田SARASA


  岐阜县出生。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美术史学系毕业。是日本唯一一位寺旅研究家。主要的工作有和寺庙、佛像、神社、美术相关的撰文、寺庙参访旅游团的企划和随行解说、与寺庙旅游相关的演讲等等。

漫画.佛像插画/夏江MAMI

  东京都出生。漫画家.插画家。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设计传达学系毕业。学习佛教艺术。2014年在《Nemuki+》(朝日新闻出版)上以漫画家出道。奇幻的世界观与纤细的线条是她特有的风格。私底下也非常热爱佛像,最喜欢的是法隆寺的百济观音。

译者简介

欧兆苓


  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文化大学第55期中日笔译培训班毕业。热爱翻译,试图在文字间琢磨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联络方式:evelynoh2525@gmail.com。恳请不吝赐教。
 

图书目录

∥漫画∥序章&登场人佛介绍…2
∥漫画∥社长是释迦如来…10
第一章 如来 13
【何谓如来】…14
代表如来特征的「如来三十二相」…16
从印相分辨如来种类…20
释迦如来…22
∥漫画∥药师如来&阿弥陀如来的两大专案…24
药师如来…34
阿弥陀如来…36
毘卢遮那如来…38
大日如来…40
认识如来的居所…42

第二章 菩萨 45
【何谓菩萨】…46
∥漫画∥千变万化!观音部长…48
圣观音…56
配合救济方法变身!变化观音…58
十一面观音…60
十一面的涵义…62
千手观音…64
千手观音的手持物…66
如意轮观音…68
准胝观音…70
不空羂索观音…72
马头观音…74
∥漫画∥菩萨中的好搭档!…76
文殊菩萨…84
普贤菩萨…86
势至菩萨…88
地藏菩萨…90
弥勒菩萨…92
在弥勒菩萨成为如来前,持续拯救世人的地藏菩萨…94
∥漫画∥弥勒佛与地藏王…95

第三章 明王 99
【何谓明王】…100
∥漫画∥面恶心善的不动尊…102
不动明王…112
如来的化身「五大明王」…114
降三世明王…116
军荼利明王…117
大威德明王…118
金刚夜叉明王…119
爱染明王…120

第四章 天部 123
【何谓天部】…124
∥漫画∥天部迎新会,开始!…126
梵天…136
帝释天…138
吉祥天…140
弁才天…142
四大天王…144
金刚力士…148
十二神将…150
阿修罗(八部众)…152
迦楼罗(二十八部众)…154
∥COLUMN∥侍奉佛的童子…156

第五章 罗汉.高僧 159
【何谓罗汉.高僧】…160
∥漫画∥罗汉就是指这些人…161
罗汉.十大弟子…164
高僧…166

第六章 象征释迦一生的佛像 169
∥漫画∥释迦佛祖的一生…170
呈现释迦生平的佛像…180
佛像是如何出现的?…184
∥漫画∥终章…186
∥COLUMN∥认识自己生肖的「本命佛」…190

第七章 佛像百百种 193
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造型呢?…194
五劫思惟阿弥陀…195
回首阿弥陀…196
清凉寺式释迦如来…197
云中供养菩萨…198
乌枢沙摩明王…200
孔雀明王…201
杨贵妃观音…202
奔跑大黑天…203

第八章 还想知道更多!佛像豆知识 205
【佛像大集合】
1发型…206
2印相…208
3服装…210
4手持物…212
5台座/6活生生的台座…214
7背光…218
8坐姿…220
9站姿…222
10大小…224
【各式各样的工法】
1金铜佛像.塑像…226
2干漆像…228
3木像…230
∥COLUMN∥佛像里面的东西…232
佛像的眼睛很逼真的原因…234
佛像世界的TEAM&FAMILY…236

卷末附录 奈良&京都的佛像巡礼…241
【奈良&京都佛像的历史】
飞鸟~奈良时代…242
平安时代…244
平安后期~鎌仓时代…246
奈良.基本的四个区域…248
京都.基本的四间寺庙…252
奈良&京都的佛像巡礼地图…254
∥COLUMN∥可以看到佛像的地方
奈良…44
京都…98
鎌仓…122
湖北(滋贺)…158
若狭(福井)…168
福岛…192
国东半岛(大分)…204
东京…24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佛像内部的东西

◎胎内(佛像内部)的各种物品


如果是中空的佛像,内部空心的部分称为「胎内」,有时里面会装着各式各样的物品。这种做法起源自于为了替佛像注入灵魂,在其内部放置佛舍利(释迦遗骨)或五轮塔(纳骨的容器),于平安时代后期开始盛行。

此外,有时也会放入写满参与佛像制作者的名单(结缘状)、画在纸上的佛图、小佛像或是经文等物,甚至会直接用笔墨画在佛像内部。其他也有装着往生者的遗发、牙齿或生前经常使用的物品的例子。

在这类型的佛像当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以「生身释迦如来」闻名于世的京都清凉寺的释迦如来立像。其内部装有丝绸制成的五脏六腑,被认为是模拟释迦肉身所制作的佛像。

为了了解胎内里到底装着什么东西,必须将佛像解体才能一探究竟。若遇到无法解体的情况,也有许多使用照X光的方式确认内容物的案例。

◎从胎内发现的物品

佛像的胎内装有各种物品,可让人遥想佛像被制作当时的时代。

经文:
据说也有替佛像注入灵魂的意义。

结缘状:
写着参与佛像制作的人员姓名,有时也会记录制作佛像的缘由。

往生者的头发:
用来祭祀往生者。爱知泷山寺所供奉的圣观音菩萨像,身高被认为与源赖朝本人相同,据说曾经在其内部发现装有源赖朝的遗发和牙齿的小箱子。

佛的内脏:
例如京都清凉寺的释迦如来内部,装有丝绸制的内脏。另外也有装着一体成型的木造骨骼及内脏的例子。

小型佛像:
在佛像里面装着更早之前制作的古老佛像,或是与发愿者有着深厚渊源的佛像。

水晶之类的宝石&五轮塔:
水晶象征释迦的遗骨(佛舍利);五轮塔则是装有佛舍利的塔型容器。

往生者生前常用的物品:
与遗发相同,用来祭祀往生者。在三重县四天王寺的药师如来像体内,曾发现梳子及裁缝用具等物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日本佛像图解事典》的出现,让我彻底改写了自己对佛像艺术的认知。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佛像,非得钻研艰深的佛学经典不可,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亲民和易懂的方式,将复杂深奥的佛教知识融会贯通于佛像之中。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选取了51尊极具代表性的日本佛像,每一尊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尽的解读。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佛像本身,还将它们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阐述了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宗派中的地位和演变。这让我得以窥见日本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了解为何在某个时期,某类佛像会特别流行,或是某些佛像的造型为何会发生变化。这种历史纵深感,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佛像“工法”的介绍,这让我意识到,一件佛像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宗教意义,还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和匠人的心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日本佛教艺术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了里面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的风景。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佛教有些了解,但对于佛像的细致之处,却总是模糊不清。这本书就像为我量身定制的导览手册,它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将51尊日本佛像的奥秘一一呈现。我最欣赏的是,它没有回避那些可能让初学者感到困惑的细节,而是用清晰的图解和简洁的文字,一点点地剥开佛像的意义。例如,书中关于“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解释,结合具体的佛像实例,让我不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真正理解这些象征的含义。同时,作者对佛像历史背景的梳理也非常到位,它让我看到,这些佛像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深深植根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宗教发展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和信仰表达,而佛像正是这种表达的载体。这本书让我对日本佛教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欣赏。

评分

说实话,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日本佛像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知名寺庙里见过的几尊,觉得它们都差不多,都是慈眉善目的样子。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以极其专业且细致的视角,为我呈现了51尊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日本佛像。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尊佛像背后的“为什么”。例如,对于某些表情庄严的佛像,它会解释这背后所代表的“不动明王”的忿怒相,是为了降伏妖魔;对于某些手势不同的佛像,它会解析这代表着不同的“说法印”或“施无畏印”,分别象征着传达佛法或给予安慰。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让我对佛像的理解从“是”提升到了“为什么是”。而且,书中关于制作工艺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佛像,在选材、雕刻、彩绘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讲究,这无疑增加了佛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厚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及时的“知识甘露”。我一直对日本的佛教文化很感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尤其是在佛像这一块,常常觉得看得越多,越是迷茫。这本《日本佛像图解事典》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块空白。它以51尊精心挑选的佛像为载体,非常系统地讲解了佛像的涵义、工法与历史背景。我特别喜欢它将复杂的佛学概念,通过佛像的细节来呈现,比如某些佛像身上的装饰,象征着什么,它们的出现又代表着哪个时期的佛教思想。这种“以像释法”的方式,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而且,书中对不同佛像的制作工艺的介绍,也让我领略到了日本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他们对艺术的虔诚追求。从木雕的细腻到铜铸的庄重,每一种工法都赋予了佛像独特的生命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介绍了佛像的历史背景,这让我得以理解,这些佛像不仅仅是宗教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和信仰变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粮”!我一直对日本文化,尤其是佛教艺术情有独钟,但常常觉得对于佛像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佛像图片,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为我揭开每一尊佛像背后的故事。从佛像的姿态、手势,到身上的服饰、头冠,甚至是细微的表情,都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寓意和象征意义。我过去常常对某些佛像的特定姿势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图解部分做得非常到位,能够清晰地将抽象的佛法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视觉元素,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而且,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佛像的制作工艺,比如木雕、铜铸等,让我了解到这些艺术品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不同材质和工艺对佛像美感的影响。这些知识的补充,极大地提升了我欣赏佛像的维度,不再仅仅是“看”,而是“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