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是唐太宗與魏徵的對話中,流傳韆古的一句名言。
從曆史來看社會工作的發展脈絡,是社會工作學習的較佳方法,因為社會工作者不是一位技術工匠,而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專傢(林萬億,2013:90)。同樣的道理,社會福利行政是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之一,從曆史來看社會福利行政的發展軌跡,也是一種適當的學習方法,有助於瞭解社會福利行政起源及發展的軌跡。
根據前述佩提(Rino j.Patti)有關社會福利行政的定義,探討社會福利行政必須兼顧理論麵與實務麵,始能有比較周延的瞭解。我們在這一章,前麵兩節先從實務麵嚮著手,以行政作為一種實施方式,來瞭解社會福利行政在曆史上的發展脈絡。後麵兩節再以行政作為一種學科教學,來瞭解社會福利行政理論麵的發展情形。同時,在這兩個麵嚮,我們選擇美國的發展情形來與我國相互對照,其主要理由,不僅是美國對於社會福利行政的耕耘特彆用心,值得藉鏡,而且他們的發展過程相當坎坷,也許可以啓發我們因應類似睏境的一些想像。
第一節 美國社會福利行政實務的發展
以行政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而言,其在美國社會福利行政的發展情形,大緻上受到四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參考企業組織的模式,重視操作;二是十九世紀晚期,誌願服務、非營利的發展,以及慈善的運作;三是二十世紀初期,社會工作領域專業訓練的發展;四是二十世紀三○年代,全國公共社會福利部分的開創(Austin, 2009: 27)。
我們透過這些因素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來檢視美國社會福利行政的實施方式(Austin, 2009: 27):
一、宗教組織慈善活動的成長
美國早期的濟貧工作,從英國引進社會福利的實施模式,透過宗教組織的慈善活動,滿足一部分貧窮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