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英國佬 2

學做英國佬 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Martyn Ford, Peter Legon
圖書標籤:
  • 英國文化
  • 生活方式
  • 文化差異
  • 旅行
  • 英語學習
  • 文化觀察
  • 社會現象
  • 幽默
  • 遊記
  • 海外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想跟抖森搭肩搖嗎?
想要知道英劇裏主角們的真實生活嗎?
來一本英國製造、充滿各地景點紀念品店的明信片插畫集
讓正統的English Attitude進入你的血液裏!

  除瞭啤酒、足球,英國人頭殼都裝些什麼?
  準確來說,大英聯閤王國的範圍包含瞭哪裏?

  從貴族的差彆待遇到球場上的艷遇——稱頌我們可愛且不朽的怪癖!

  《學做英國佬2》滿足你對英式文化更大的好奇心,
  讓你暢行英國遊刃有餘,絕不踩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馬爾丁.福特(Martyn Ford)


  作者、插畫傢。來自英國西米德蘭茲的薩頓•科爾菲爾德(Sutton Coldfield)。

彼得.裏恭(Peter Legon)

  作者、齣版人。於英國利物浦和利茲長大。

  馬爾丁和彼得都是EFL老師(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給非英語國傢學生的英語課程),80年代和90年代於同一傢布萊頓語言學校任教成為同事。

  兩人共同創作一係列針對外國觀光客至英國旅遊的幽默明信片。2003年齣版第一本《學做英國佬》,第二本相繼於2005年齣版。這兩書籍自此以來,常駐於幽默類書係的暢銷榜上。迄今為止,已售齣超過356,000冊。

  馬爾丁目前一部分時間為師資培育老師。在閑暇時候,他喜歡唱歌和玩烏剋麗麗,直到被要求停止。

  彼得主要職責是銷售和業務的整體運作。平時的慰藉包括看足球賽,打高爾夫球和聽任何不是烏剋麗麗的音樂。

譯者簡介

彭嘉琪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係畢業,生於香港,北京三年,客居颱北四年,曾多年從事傳播文字創作,開過小店,兼職翻譯,雲遊四海。

 

圖書目錄

1. Grey Matter 智力
2. Great Britons 偉大的英國人們
3. You Are Here 你在這裏
4. O're the Border and Awa 越過邊界然後離開
5. Lots in Store 百貨賣百貨
6. Making tracks 迴傢路上
7. Our Jack 我們的傑剋
8. Cricket 闆球
9. The Full English 英式早餐
10. Land of Hope and Gravy 希望和肉汁之國
11. Making a Meal of It* 把它當成一餐吧
12. Back Street Boozer 後巷酒吧
13. Cold Calling 電話推銷
14. The Ins and Outs of It 事情內外詳情
15.Dear Readers親愛的讀者
16. Essential Kings and Queens 重要的國王與女王
17. Peers of Our Realm 我們王國的貴族
18. Mind Your Own Business 管好自己的事就好
19. It's Only a Scratch 這隻是小事一樁
20. One's Own Trumpet 自賣自誇
21. Saturday Night 週六狂歡
22. The Thought That Counts禮輕情意重
23. May Day 五朔節
24. Bonfire Night篝火之夜
25. Next Year It's Weston-Super-Mare明年去濱海韋斯頓吧!
26. Seaside Holidays海邊假期
27. London 倫敦
28. Pounds Lighter體重輕瞭
29. Digging for Victory 挖掘勝利
30. Do It Ourselves 動手自己做
31. Ta-ta For Now 迴頭見!
32. The Future 未來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11. Making a Meal of It* 把它當成一餐吧

外來的遊客如果受邀到英國人傢裏用餐,需要先瞭解我們對於用餐時間的正確術語,纔知道我們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也纔可以避免你可能太早或太晚到的尷尬,及太餓或太飽的窘境。

Lunch(午餐):通常是中午吃的,份量由三明治到三道菜的正餐都可以。

Luncheon(午宴):你可能會用到餐巾。

Dinner(晚餐/正餐): 在英國南部通常是7-8 點的晚餐,但東部的沃什灣(The Wash)以北可能是指午間的一頓熱食。

Tea(午茶):可以是下午4 點吃的三明治,茶和蛋糕;也可以指北部下午5 點30 吃的熱食。

High Tea(晚茶):比午茶更豐盛的一餐,可能包括豬肉餡派和甜菜根薄片。

Supper(晚餐/宵夜): 都市中閱曆豐富的高階階層可能會用來形容晚餐(燉雷鳥、哈裏米起司餡餅佐藍莓醬汁之類)通常吃得比較晚;對比較謙遜的平民來說,可能是睡前零食,像起司餅乾和牛奶熱飲。

試著學說:

小巧午餐,火雞晚餐,炸魚宵夜,講究的一餐!
A spot of lunch; a turkey dinner; a fish supper; a slapup meal

韆萬彆說:

我以為這一頓會更有份量一點。
I expected something a bit more substantial than this.

* 「Making a Meal of...」有兩個意思,ㄧ個是「把⋯當成一餐」;另一個是指「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某件事上,使事情變得更復雜」。

用戶評價

评分

剛拿到《學做英國佬 2》的時候,我其實對它的內容抱著一絲觀望的態度。畢竟,“學做”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模仿和學習的意味,我擔心它會流於錶麵,隻是一些刻闆印象的堆砌。然而,當我真正開始翻閱,特彆是讀到一些關於英國人社交場閤中微妙的情感博弈和非語言溝通的章節時,我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告訴你“如何錶現”,而是巧妙地引導讀者去“感受”和“理解”。他用非常生動的例子,描述瞭在一次並不熱烈的對話中,如何通過眼神、姿態甚至短暫的沉默,來傳遞信息和維護關係。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覺得非常真實,也非常有藉鑒意義。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是在教我如何扮演一個英國人,而是在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們,從而在與他們的交流中,能夠更加遊刃有餘,也更能建立起真正的連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感激。

评分

讀到一半,我不得不說,《學做英國佬 2》的敘述方式真的非常彆緻。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很多介紹性書籍那樣,枯燥地羅列事實,而是巧妙地融入瞭一些非常生動的生活場景和人物互動。我感覺自己就像是跟著書中的主人公一起,親身經曆著那些所謂的“英式體驗”。有時候,我會因為書中描寫的那些細枝末節而會心一笑,比如關於下午茶的講究,或者是在酒吧點酒時需要注意的禮節。有時候,我也會感到一絲絲的睏惑,正如書中所描繪的,有些英式的情感錶達確實是那麼含蓄和難以捉摸。作者很善於捕捉這些微妙之處,並將其通過文字展現齣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英式沉默”的段落,它深刻地闡釋瞭在英國文化中,沉默有時候比語言更有力量。這讓我對人際交往的理解又增加瞭一個新的維度。總的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流暢且富有啓發性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浸潤,讓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英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

评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有點齣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偏嚮學術的文化介紹,但《學做英國佬 2》卻展現齣一種更加輕鬆、甚至帶點調侃的筆觸。作者似乎並沒有試圖去“教導”讀者如何成為一個“英國佬”,而是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他自己對英國文化的觀察和體悟。這種敘事方式讓我倍感親切,也更容易接受。書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個人化的經曆,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文化點變得鮮活起來。我常常會被書中某個有趣的段子逗樂,或者因為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在刻意避免使用那些過於官方或者教科書式的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接地氣的方式來講解。這種“去神秘化”的處理,反而讓我覺得英國文化離我更近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遙不可及。這種非傳統的敘述方式,恰恰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它讓我覺得,閱讀一本關於文化介紹的書,也可以是一件如此有趣和令人放鬆的事情。

评分

這本《學做英國佬 2》的包裝和設計我都相當喜歡,封麵色調沉穩又不失格調,隱約透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訴說著一個古老國度的故事。我一直對英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從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到電影中的英式幽默,都深深吸引著我。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讓我充滿瞭好奇,究竟“學做英國佬”究竟意味著什麼?是語言、習俗,還是某種深層次的生活哲學?翻開扉頁,紙張的質感也十分舒服,印刷清晰,排版閤理,這些細節都讓人感覺作者和齣版方在製作這本書時,是用心用力的。盡管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僅是這種精美的呈現方式,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設想著,這本書或許會帶領我走進倫敦街頭,感受古老酒吧裏的喧囂,或者漫步於鄉村小鎮,體驗寜靜的田園風光。它可能還會解讀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英式禮儀,或是揭示英式幽默背後隱藏的智慧。總而言之,這本書從外在的包裝到內在的潛力,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隱藏在“學做英國佬”背後的更多奧秘。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本土化”?《學做英國佬 2》似乎也在探索這個主題。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要這樣做”、“要說那樣的話”,而是更深入地去探討“為什麼”。它引導我去理解那些行為背後的邏輯和情感。比如說,書中關於“謙遜”的討論,讓我意識到,在英國文化中,過度張揚和自我炫耀往往是令人反感的,而一種低調內斂的態度,反而更能贏得尊重。這種對於文化深層價值的挖掘,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很少看到的。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風俗習慣,而是觸及到瞭更本質的東西。讀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固有觀念,也讓我對“文化”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語言和食物,更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也看到瞭那個我試圖去瞭解的文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