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achel Ignotofsky
图书标签:
  • 女性科学家
  • 科学史
  • 人物传记
  • 科普读物
  • 励志故事
  • STEM教育
  • 女性力量
  • 科学普及
  • 传记
  • 榜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6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
★2016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科学星期五(Science Friday)」科学精选书籍
★2016 BrainPickings年度最佳科学书籍
★英国亚马逊网路书店4.9颗星好评
★美国亚马逊网路书店4.6颗星好评,超过300则读者回响!
★Goodreads书评网站4.6颗星好评,超过1,200笔评分、275则读者回响!


  别让别人使你气馁,或跟你说你做不到。
  勇敢而温柔的对抗歧视,自己的地位由自己定义。

  你知道史上的第一个电脑程式是由女性设计吗?
  你知道发现性别由X与Y染色体决定的是女性吗?
  你知道唯一荣获两种不同领域诺贝尔奖章殊荣的也是女性吗?

  纵观历史,许多女性为了研究科学不惜一切代价,有许多伟大且重要的女性,迟迟未受到应有的肯定。

  一想到女科学家,我们不该只想得出居礼夫人;一讲到物理学,我们不应只说得出爱因斯坦,也要晓得天才数学家埃米‧诺特;谈到科技的进步时,别忘了除了史帝夫‧贾伯斯与比尔‧盖兹之外,更该记得现代程式设计的原创人葛丽丝‧霍普……杰出女科学家的挑战,往往不只来自科学,更来自性别。

  本书说的就是这些女科学家当中五十位杰出女性的故事,她们有的活在古希腊时代,有的生于现代,但面对「不可以」的时候,她们都这么说:「看你能不能阻挡我。」

  「任何进步之路的大绊脚石,向来都是无可怀疑的传统。」──吴健雄(实验物理学家、第一位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的女性、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

  「我学到进步的路,既不快速也不容易。」──玛丽‧居礼(Marie Curie,物理学家、画家、唯一获得两种不同领域诺贝尔奖殊荣得主)

  「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掌握的是自己,而非大自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海洋生物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寂静的春天》作者)

  「只有同时运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和善心,才可能发挥人类全部的潜能。」──珍‧古德(Jane Goodall,灵长类动物学家、病理学家、人类学家)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王贞仪(天文学家、诗人、数学家)

  「没有女工程师的需求,同样的,也没有女医师的需求,不过世上总是需要能把一项工作做好的人。」──艾蒂斯‧克拉克(Edith Clarke,电气工程师)

  跟着五十位从古至今成就非凡的女性科学家,
  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探索,
  未来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你!

名人推荐

  本书清楚传达如果这些女性能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实现自我,那么你也可以!是很好的楷模学习课外读物,对鼓励孩子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勇于实现自我、实有正面影响,在此衷心推荐!──余沛慈(国立交通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第四届台湾杰出女科学家新秀奖得主)

  阅读此书除了看见女性科学家的精采人生,也同时看到了作者的热忱与理想。──冉晓雯(国立交通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第四届台湾杰出女科学家新秀奖得主)

  透过风趣诙谐的插画,瑞秋‧伊格诺托夫斯基突显了五十位改变科学界进展的女性。——《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这绝对是一本男孩、女孩都会想阅读的书,一本肯定会激发下一代「女科学家」的书籍……高度、高度推荐!——英国书评网站The Bookbag五颗星评价

  透过历史巧妙的介绍了女性科学家。——美国国际公共广播电台「科学星期五」(Science Friday)

  我深深爱上这本书……所有的女孩都该拥有一本。──英国最大书店Waterstones.com

  一本迷人且精湛的书。──英国亲子教养指标网站Parents in Touch

  美丽动人的插画……伊格诺托夫斯基向我们介绍了一连串的非凡人物。──英国教育杂志Teach Primary

  这本书是为这些女科学家先驱们的美好庆贺……相当具启发性。──英国《南威尔士晚报》(South Wales Evening Post)

  相当具启发性且资讯丰富,每个孩子都必备的一本书。──英国最大儿童阅读慈善机构Book Trust

  短篇、激发人心的故事和容易亲近的图像式小说的《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是一本值得和生活中喜好科学与科技的亲友(男女老少咸宜)分享的完美之书……这是一本必读、女力的STEM之书。──全球时尚杂志InStyle.com

  《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捕捉了许多重要发现的喜悦,同时也记录了这些女性成就非凡的一生。──瑞秋‧史沃比(Rachel Swaby,《强者:五十二位改变科学与世界的女性》作者)

  我希望我有个女儿,这样我就可以给她看这本书,瑞秋‧伊格诺托夫斯基提供给年轻女性勇气与信心,让她们能遵循这些先驱曾走过、令人兴奋的道路。──艾琳‧波拉克(Eileen Pollack,《房间里唯一的女性:为什么科学仍是男人的游戏》作者)
突破边界: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史诗旅程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不屈精神与无尽求知欲的宏大叙事,聚焦于那些在人类探索的版图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开拓者。 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领域或某一特定群体的成就,而是以宏阔的视角,描绘了人类文明史上,无数先行者们如何勇敢地迈出已知世界的边界,将目光投向那些曾经被视为禁区、遥不可及的领域。它是一部跨越时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编年史,记录了那些推动人类认知边界向前跃进的关键时刻。 第一部:地球深处的呼唤——征服地质与海洋的奥秘 自古以来,我们脚下的大地和脚下的深渊,就充满了诱惑与挑战。本书首先将我们带回早期的探险时代,那些不畏火山、地震和深邃黑暗的先驱。 板块的低语与大陆漂移的验证: 我们将追溯那些绘制出第一张精确地质图的地理学家和矿物学家。他们如何在缺乏现代测绘技术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岩石的纹理、矿物的分布,一步步构建出地球内部运作的初步模型?重点将放在二十世纪初,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与最终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过程。这不是一个线性的发现史,而是一场充满学术争论、需要大胆假设和严谨证据来支撑的智力角力。读者将看到,伟大的科学突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阻力,以及坚持真理的勇气。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些深入偏远山区、冒着生命危险采集岩芯样本的野外地质学家们。 无光之海的秘密: 接着,叙事转向深海。在潜水器尚未普及的时代,水下的世界对人类而言,比外太空更加陌生。本书详细描绘了早期海洋学家如何设计出笨重的取样器械,如何通过声呐技术绘制海底山脉和海沟的轮廓。我们会着重介绍那些设计出首批深海栖息器的工程师和生物学家。他们如何克服极端的压力和低温,首次采集到从未见过的深海生物样本?这些生物的发现,不仅颠覆了我们对生命适应性的理解,也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从马里亚纳海沟的首次探测到对洋流系统的建立,每一个深潜的深度,都代表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一次胜利。 第二部:超越苍穹的渴望——从大气层到星际的飞跃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从地球内部转向天空。人类对飞行的梦想,是文明进步的永恒驱动力。 风暴中的信使: 我们将探讨气象学如何从经验主义演变为一门精确的科学。早期气象学家如何通过建立世界范围内的观测站网络,捕捉到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从而为现代天气预报打下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那些在雷雨云下、或在偏远高空站进行观测的先驱。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科学理论的完善,更直接关系到航海和早期航空的安全。 火箭的黎明与星辰的召唤: 叙事随后进入二十世纪,聚焦于那些在理论上推演了轨道力学、并首次将液体燃料火箭送入太空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本书将侧重于分析他们如何克服材料科学的局限,如何解决多级火箭分离的工程难题。我们不会仅仅描述成功的发射,更会深入探讨那些导致灾难性失败的早期试验,以及工程师们如何在废墟中汲取教训、快速迭代的创新过程。从地球轨道到月球的壮举,再到对太阳系行星的首次探测器任务,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牺牲。读者将清晰地看到,星际探索不仅仅是政治的角力,更是工程学和基础物理学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第三部:微观世界的重塑——物质、信息与生命的边界 探索的步伐并未止步于宏大叙事,它同样深入到人类感知范围之外的微观领域。 原子核的秘密与能量的解放: 本部分描绘了物理学家们如何穿透物质最深层的结构。我们将回顾从早期的X射线发现,到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以及最终对原子核裂变和聚变的探索。这本书会详细阐述科学家们如何设计出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这些复杂的仪器本身就是工程学的奇迹,它们帮助人类“看见”了亚原子粒子的存在和行为。重点将放在那些在实验室中,通过精妙的实验设计,揭示了能量守恒和物质转化的深刻原理的理论物理学家。 信息的洪流与计算的革命: 在探索未知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本书将回顾信息论的诞生,以及电子计算机原型机的开发历程。我们将探讨那些在二战背景下,致力于破解复杂密码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以及他们如何无意中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些早期计算设备的构建过程,充满了巧妙的机械和电子解决方案,是人类将抽象的逻辑转化为实用工具的典范。 生命的蓝图与合成的可能: 最后,我们将探讨生物学领域的革命。从对细胞结构的早期观察,到对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模式识别和分子层面的侦探故事。本书将细致描绘科学家们如何通过生化实验,一步步解开生命的密码,以及随后的基因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它展示了人类如何从观察自然现象,发展到能够理解、甚至干预生命的基本机制,这无疑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最深刻的体现之一。 结语:永无止境的边疆 《突破边界: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史诗旅程》最终指向一个核心主题:探索是人类的本能,而“未知”永远是驱动我们前进的终极动力。 这本书赞颂的是那种面对黑暗、噪音和巨大工程挑战时,依然选择相信逻辑、相信实验、相信人类的潜力,并最终将其变为现实的群体智慧与勇气。它揭示了,无论是深入地壳、飞向太空、还是深入细胞核,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是建立在前人不断突破自我设限和环境限制的坚实基础之上的。

著者信息

作、绘者简介

瑞秋‧伊格诺托夫斯基(Rachel Ignotofsky)


  生于美国纽泽西州,一边看漫画,一边吃布丁,就这么健健康康长大了。201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泰勒艺术学院的图像设计系。

  目前住在密苏里州美丽的堪萨斯城,每天都在画画,并且尽可能学习很多很多东西。她充满热情,最爱把硬梆梆又密密麻麻的资讯变得充满趣味且一读就懂,决心致力于创作富有教育性的艺术作品。

  瑞秋受到历史与科学的启发,深信插图是强而有力的工具,可以让学习变得无比刺激。她以自己的作品推广她对教育、科学素养与强大女性的信念。她希望这本书能够鼓舞小女孩与成年女性去追寻她们的热情与梦想。

  这是瑞秋的第一本书,未来她打算写更多着作。若想观看更多瑞秋的教育艺术作品,或是对她多几分认识的话,请造访她的网站:www.rachelignotofskydesign.com

译者简介

赵永芬


  赵永芬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及东海大学外文系。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多年后退休,如今专事翻译工作。在小熊出版的翻译作品有:《都是泰洛普老师》、《魔法二分之一》、《魔法湖畔》。
 

图书目录

引言
海佩蒂亚(西元350-370──415[?])
玛丽亚‧西碧拉‧梅里安(1647-1717)
王贞仪(1768-1797)
玛丽‧安宁(1799-1847)
爱达‧勒芙蕾丝(1815-1852)
伊莉莎白‧布莱克威尔(1821-1910)
荷莎‧艾儿顿(1854-1923)
卡伦‧霍妮(1885-1952)
内蒂‧史蒂文斯(1861-1912)
芙萝伦丝‧巴斯康(1862-1945)
玛丽‧居礼(1867-1934)
玛丽‧艾格妮丝‧蔡斯(1869-1963)
时间轴
莉泽‧麦特纳(1878-1968)
莉莲‧吉尔布雷斯(1878-1972)
埃米‧诺特(1882-1935)
艾蒂斯‧克拉克(1883-1959)
爱丽丝‧鲍尔(1892-1916)
格蒂‧柯里(1896-1957)
琼‧博尚‧波克特(1897-1931)
塞西莉亚‧佩恩-加波施金(1900-1979)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1992)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06-1972)
葛丽丝‧霍普(1906-1992)
瑞秋‧卡森(1907-1964)
实验室器具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1909-2012)
桃乐丝‧霍奇金(1910-1994)
吴健雄(1912-1997)
海蒂‧拉玛(1914-2000)
梅米‧费普丝‧克拉克(1917-1983)
格特鲁德‧埃利恩(1918-1999)
凯萨琳‧强森(1918-    )
珍‧库克‧莱特(1919-2013)
罗莎琳‧富兰克林(1920-1958)
罗莎琳‧雅洛(1921-2011)
艾丝特‧莱德伯格(1922-2006)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的统计数字
薇拉‧鲁宾(1928-2016)
安妮‧伊斯利(1933-2011)
珍‧古德(1934-    )
席薇亚‧厄尔(1935-    )
范伦蒂娜‧泰勒斯可娃(1937-    )
派翠西亚‧巴斯(1942-    )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1942-    )
约瑟琳‧贝尔‧伯奈尔(1943-    )
吴秀兰(194?-    )
伊莉莎白‧布雷克本(1948-    )
卡蒂亚‧柯拉夫特(1942-1991)
梅‧杰米森(1956-    )
迈-布里特‧莫泽(1963-    )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1977-2017)
更多科学女杰
结论
词汇表
资料来源
感谢
关于作者
索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勇于实现自我


  从女人被允许穿长裤以来,这个世界似乎进步许多,甚至有些国家已出现民选女性领导人,女性也能够以自由意志决定职业与人生,但现实的统计数字却非如此,特别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UNESCO)的报告指出:到二○一五年为止,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科技工程研究人员为女性,而且获颁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女性只佔总得奖人数的百分之三。虽然高中时期参与科学课程的男女比例近乎相等,但随着年纪增长或责任增加,在科技工程领域的女性数目急遽减少,这样的现象说明我们整个社会对于鼓励女孩们克服性别障碍,从事科技工程的研究工作,可以做得更多。

  今年(2017)四月参加由教育部主办,台湾莱雅与吴健雄学术基金会协办的「高中女生科学教育巡访讲座」时,执行长林明瑞教授谈到此次活动与往年的差异,林教授说针对部分男女合校的高中,今年是首次开放男生报名参与上午的物理化学实验。虽然参与男生的人数相较女生仍是少数,但他有个有趣的发现:做实验时,只要有男生的组别,往往由男生操作仪器,多数女生在旁辅助或记录。作为同是女性且在工程科学领域从事教研工作的我们相视而(苦)笑,很能同理这些高中女生的想法。

  成长的过程中,多数女性从小被教导要礼让,为大局设想,不需执着于个人实现,特别是在工作场域与男性同事争夺上位这类的事;做实验等事或许微小,但这种周遭亲友或自身加诸于己的隐形框架,让女性做诸多决定时,习于妥协或退让,然而不自觉的,有时礼让掉的不只是机会,可能是自己的权利,甚至是个人的梦想。

  让孩子们了解性别并非实现个人梦想的障碍其实可以及早开始!《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是本编排精美、插画丰富与文字信息活泼的图书。它就像是一本图像式的百科全书,作者照着时间顺序列出了历史上在各种科技工程领域做出贡献的女性,言简意赅的强调她们成就的重要性,及如何克服困难。这本书清楚传达了一个讯息:「如果这些女性能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实现自我,那么你也可以!」这是本非常好的楷模学习课外读物,也特别适合孩子做报告或小论文时寻找灵感的参考书籍。

  对多数成人而言,《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在科学史、妇女史,甚至是科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一本很好的轻读物,因为只用一个跨页,就完整呈现一位女科学家生平所涵盖的内容或科学词汇,并不艰深难懂,却足够让有兴趣的读者轻易找到更多的资料。

  多数人或许只熟悉书中像玛丽‧居礼、吴健雄,还有翻拍成电影《关键少数》(Hidden Figures)的非裔美国女性数学工程师凯萨琳‧强森,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透过这本书,能了解其他或许不那么知名的杰出女性,和她们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发现,也会是一段丰富心灵、亲子都能共享的阅读旅程。

  小熊出版这本广受好评的科普历史图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对鼓励学童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勇于实现自我,实在有正面影响,在此衷心推荐。

文/余沛慈(国立交通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第四届台湾杰出女科学家新秀奖得主)

图书试读

葛丽丝‧霍普(Grace Hopper,海军准将、电脑科学家,开发出第一个复杂的电脑语言COBOL)

葛丽丝‧霍普是位海军准将,严厉的开路先锋,也是公认的电脑程式设计之母。她生于一九○六年美国的纽约市,一九三四年在耶鲁大学得到数学博士。葛丽丝在瓦萨学院担任数学教授时,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三年,葛丽丝辞去教职,加入美国海军后备军团,在紧急服务志愿妇女队(WAVES)服役。虽然她个子过于娇小,未达到军方体格标准,但她的数学才智却恰好合乎国家的需要。

海军指派她到哈佛大学,为有史以来首批电子电脑中的一台电脑设计程式。葛丽丝看见马克一号电脑时想道,「哎呀,我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玩意。」她是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底下的副手,也是那台电脑的原始程式设计师。

当时的计算工作交由一大批人去做,这台新电脑将解出旧系统解不开的复杂方程式。葛丽丝团队利用马克一号电脑解决为了作战成功的重要难题,包括曼哈顿计画的内爆等式。

战后,葛丽丝加入私营企业。当时的程式设计师必须取得数学高等学位,还要会用二元码写程式。葛丽丝‧霍普认为倘若能够用英语和电脑「说话」,那就容易多了。大家都觉得葛丽丝是疯子,可是当她发明第一台编译器时,证明他们都错了。也让她开发出了第一个通用的电脑语言COBOL。多亏了葛丽丝的发明,从此每个人都能学会用电脑语言写程式了!

一九六七年,葛丽丝重返海军。即使以最高龄官兵的身分退役(仅差几个月即满八十岁)之后,她仍然继续演讲、提供谘询与教学,不断提醒世人:语言中伤害最大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直都这么做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看到《勇往直前》这个标题,我就立刻被吸引住了。这四个字,就像一种无声的召唤,提醒着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都不要退缩。而“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到一股澎湃的热情。我一直认为,科学的殿堂里,应该不分性别,每一个有才华、有热情的人都应该有机会去探索和贡献。然而,纵观历史,女性科学家似乎总是被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她们的贡献常常被淡化,甚至被遗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在为这些伟大的女性发声,让她们的光芒得以被看见。我非常好奇,这50位女性,她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她们在科学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磨砺?又是凭借着怎样的毅力和智慧,最终找到了通往改变世界的钥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记录她们的成就,更能深入地展现她们作为“人”的真实面貌——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坚持与放弃,她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我相信,这些故事,一定会比枯燥的科学理论更加动人,也更能触动人心,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也能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未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勇往直前”。

评分

这本书名听起来就充满力量!「勇往直前」,这四个字大概就是我最近生活最好的写照。每天上班下班,为了生活打拼,有时候真的觉得像是撞到了南墙,想停下来喘口气,但又被现实推着往前走。所以看到「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就是我想看的励志书嘛!而且还不是那种空泛的励志,是有具体的人物和事迹作为支撑的,感觉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我找到共鸣。我一直觉得,女生的力量不应该被局限,尤其是在需要智慧和毅力的科学领域。总觉得历史课本里,伟大的科学家好像清一色都是男性,偶尔听到女性的名字,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本书光是“50位杰出女科学家”这个设定,就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很好奇,她们到底是怎么在当时充满性别歧视的环境下,一步一步闯出来的?她们遇到的困难一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她们的名字能被记住,就说明她们一定有非凡的成就。我尤其期待看到她们在探索未知、突破认知边界时的那种纯粹的热情和不懈的坚持。说不定,读完这本书,我也会被她们身上的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甚至在自己的小领域里,也能做出一点点改变。

评分

《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光是听书名,就让人感觉一股强大的女性力量扑面而来。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是在过去,对女性的期望往往更多地放在家庭和生活琐事上,而对于那些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职业,比如科学家,女性的声音似乎总是比较微弱,甚至被淹没。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成就,更是关于女性自我实现和打破刻板印象的故事。我很好奇,这50位女科学家,她们各自的领域是什么?她们的研究方向是哪些?最重要的是,她们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突破重重阻碍,坚持自己的科研道路,并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挖掘她们的个人经历,不仅仅是她们的科学发现,更包括她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她们的家庭支持,以及她们是如何平衡事业与生活的。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女性在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也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她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也能拥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力量,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甚至也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积极的改变。

评分

看到《勇往直前》这个书名,我脑子里立马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画面。而“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求学的阶段,接触到的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很多时候都集中在男性身上,虽然他们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有时会让人觉得,科学的世界似乎离女性有些遥远。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那些被忽略但同样闪耀的女性科学家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女性科学家是如何在过去那个可能对女性不太友好的时代,坚持自己的科学梦想,并且最终改变了世界的。她们的故事,想必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发现本身,更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毅力和突破性别壁垒的奋斗史。我好奇她们的童年是怎样的?是什么激发了她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她们遇到瓶颈时,是如何克服的?又是在怎样的契机下,才有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发现?我希望能从她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学习她们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坚持,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

评分

读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群在实验室里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女性,她们或是夜以继日地研究,或是大胆地提出颠覆性的理论,她们的故事,一定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科学探索过程。我一直对科学很有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在数理化方面天赋有限,所以,像这种能够通过阅读来了解科学世界,并且还能从中学习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的书,简直是我的菜。尤其提到“改变世界”,这四个字就太有分量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些便利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而其中,有多少是女性科学家的贡献,却常常被忽略?这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让我有机会去认识这些幕后英雄。我特别想知道,她们是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科学界立足的?她们是如何克服性别带来的偏见和阻碍,坚持自己的科研梦想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一定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坚持、灵感和突破。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们的故事是如何启发人心的,又是如何激励我们这些平凡人去追求自己的热爱,甚至去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积极的改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