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科学游戏:53个在家就能玩的科学实验全图解

孩子的科学游戏:53个在家就能玩的科学实验全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学实验
  • 亲子互动
  • 儿童科普
  • 动手实践
  • 家庭教育
  • 益智游戏
  • 科学启蒙
  • STEM教育
  • 实验教程
  • 趣味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不只教你做实验,还要教你玩有趣的科学游戏。」
「这本书不只是玩游戏,更可以带你做出好玩的科学玩具。」
「这本书不只可以做出科学玩具,还要带你体验科学思考!」

让孩子动手做!从探索中自己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科学原理!

本书特色:
- 边玩边学,孩子的最佳家庭娱乐
- 了解这个世界的科学原理,赢在起跑点
- 吸睛且可以秀出来的实验,还能大家同乐
- 有完整步骤图解,清楚生动的科学原理解说

谁需要这本书?
1.想要增进小孩科学实验技巧、科普知识的家长
2.想要引发小孩探索世界兴趣的家长
3.想要刺激孩子推理与思考能力的家长
4.想要在教室玩更多科学游戏的老师

「具备正确的科学知识」可以说是在现代社会被认 可的一项特质,而父母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小孩具备更正确的科学观,不要成为科学文盲,另一方面在教育竞争中,做科展、做实验其实可以强化孩子在求学阶段的竞争力。

如果这样一个期待,可以融合在生活中的孩子游戏时间、亲子休闲时间,让孩子找到一个好玩又有意义的游戏方式,相信这就会是你需要这本书最好的理由。

在游戏中,激发出孩子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力!

什么是科学力?
1.懂得去怀疑
2.学会去实验
3.掌握科学方法
4.能够自己去认识新世界、学习新能力

这样一来以后孩子面对各种问题,都能用科学力来找出他们自己的解答。

本书特别设计 53 个有趣的科学游戏,包含了 72 个科学知识,让你的孩子可以从玩与实作中学习,他们再也不会觉得科学很无聊。

而且这 53 个科学游戏会包含一些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怀疑、验证的设计,不会只是简单告诉你解答,还会诱导孩子自己发挥想像力,找出更有趣的科学游戏。

这些科学游戏也都是安全、好玩、吸引眼球,所以孩子自己学会后,还可以到学校里秀给老师和同学看!
穿越星辰的想象力:少儿天文探索与宇宙奥秘 图书信息: 书名: 穿越星辰的想象力:少儿天文探索与宇宙奥秘 作者: [此处可虚构一位知名科普作家或天文学家] 出版社: [此处可虚构一家知名少儿科普出版社] 页数: 320页(全彩印刷,配有高清天文摄影图片与手绘插图) 适读年龄: 8-14岁 --- 导读:仰望星空,叩问永恒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头顶那片深邃夜空的探索与遐想。那闪烁的星光,是远古的记忆,是未知的邀请。这本《穿越星辰的想象力:少儿天文探索与宇宙奥秘》,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魔法之门。它将带领小读者们,卸下对深空的所有疑虑与畏惧,以最纯粹的好奇心,踏上一场跨越光年、探索时间和尺度的奇妙旅程。 我们深信,真正的科学启蒙,源于对世界本源的敬畏与好奇。本书旨在激发孩子们心中那份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宇宙的尽头是什么?”的终极追问,并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那些隐藏在星云、行星和黑洞背后的科学原理。 --- 第一部:地球的邻居——太阳系巡游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目光聚焦在我们温暖的家园——太阳系。这不是简单的元素罗列,而是一次充满视觉震撼的实地考察。 第一章:太阳——我们永恒的能量之源 我们将探究太阳的“脾气”与“能力”。它如何燃烧了数十亿年却不熄灭?太阳黑子与耀斑究竟是什么?通过精美的日冕图和对核聚变过程的简化比喻,孩子们将理解太阳对地球生命的至高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安全地观测太阳的活动,感受那份炙热而稳定的能量馈赠。 第二章:八大行星的个性写真 水星与金星: 揭示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法则,理解温室效应如何将金星变成“地狱”。 火星: 红色星球的魅力远不止于颜色。我们将追溯火星上液态水的痕迹,探讨人类殖民火星的梦想与挑战,以及“毅力号”火星车的秘密任务。 木星与土星: 巨行星的统治者。本书将详细介绍木星的“大红斑”——一个比地球还要巨大的风暴眼,以及土星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冰环系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还会潜入它们的卫星世界,探索木卫二(欧罗巴)冰层下的海洋,以及土卫六(泰坦)上甲烷构成的河流与湖泊。 天王星与海王星: 冰巨星的冷酷世界。我们将讨论天王星为何“躺着”旋转,以及海王星上那比地球风速快数倍的狂暴飓风。 第三章:矮行星与柯伊伯带的“神秘来客” 冥王星的故事远未结束。我们将介绍它在矮行星家族中的地位,并一同探索柯伊伯带,这个充满冰冻天体的广阔区域,它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时间胶囊”。此外,本书还会介绍那些不定期光临的彗星与小行星,揭示它们在太阳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 第二部:超越光年——星际探索与宇宙结构 当我们将望远镜对准太阳系之外,宇宙的宏大与奇妙便会彻底展现。本部分侧重于宏观尺度的概念解析,运用空间对比图,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宇宙尺度感。 第四章:恒星的诞生、生命与死亡 恒星是宇宙中最壮丽的烟火。我们不再把它们看作“闪光点”,而是理解它们是一个个巨大的核能反应堆。 星云与恒星的摇篮: 通过哈勃和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震撼图像,我们走进猎户座大星云,观察气体和尘埃如何坍缩形成恒星。 不同重量恒星的命运: 我们将对比太阳般的中等质量恒星如何演化成白矮星,以及大质量恒星在壮观的超新星爆发后,究竟会留下中子星还是黑洞。 第五章:星系的岛屿与宇宙的网格 我们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银河系的结构: 详细描绘银河系的旋臂结构,解释我们是如何“身处”其中的。同时,我们会介绍仙女座星系等邻近星系,以及星系团与超星系团的宏伟构造。 暗物质与暗能量: 宇宙中最大的谜团。本书将用形象的比喻,解释科学家是如何“感知”到这些看不见的力量,以及它们对宇宙膨胀的决定性影响。 第六章:黑洞的引力陷阱与时空扭曲 黑洞,是引力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我们将探讨史瓦西半径的概念,解释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的含义,并介绍人马座A(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通过对引力透镜效应的介绍,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何描述时空的弯曲。 --- 第三部:回溯时空——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是追溯万物的开端。本部分将引导孩子们进入宇宙学的殿堂,以简洁的语言阐述最前沿的理论。 第七章:宇宙大爆炸的证据链 宇宙并非永恒不变。我们将回顾哈勃的观测如何揭示了宇宙的膨胀,并深入理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那是宇宙诞生初期留下的“婴儿时期的照片”。通过时间轴对比,孩子们将清晰地掌握宇宙从奇点膨胀至今的关键里程碑。 第八章:系外行星的寻觅与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我们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者。本书将重点介绍寻找系外行星的方法,如凌日法和多普勒频移法。特别聚焦于“宜居带”(Goldilocks Zone)的概念,并介绍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TESS任务的伟大发现,激发孩子们对地外生命形态的想象与思考。 第九章:星空下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会怎样?本书将以开放式的视角,介绍几种主要的宇宙终极命运假说(如大撕裂、大挤压或热寂),鼓励小读者们思考,在无垠的宇宙尺度下,人类文明的意义和责任。 --- 特色板块:提升你的天文观察技能 为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多个实用板块: 1. 我的第一个观星指南: 介绍如何利用肉眼、双筒望远镜甚至入门级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相、行星和最亮星团。 2. 星座神话与科学: 讲述十二星座背后的古老故事,并指出其中最值得观测的代表性星体。 3. 天文摄影入门(使用手机/平板): 提供简单步骤,指导孩子如何捕捉到清晰的月亮和星轨照片。 4. 专业术语小词典: 帮助读者精准理解光年、视星等、红移等关键天文概念。 结语: 《穿越星辰的想象力》承诺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关于“我们是谁”的深刻哲学对话。当你合上本书,再次仰望星空时,那片漆黑的天幕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背景,而是你正在积极探索、充满生命奇迹的浩瀚家园。拿起这扇门,开始你的宇宙之旅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萧俊杰
国家太空中心 副研究员
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博士
科学X博士

台湾知名的太空教育科学家,曾经在 TEDxTaipei上分享台湾太空梦,举办多届亲子科学研习活动、科学夏令营,并与各大博物馆合作举办多场科学相关活动,场场瞬间报名额满,网路上人称「科学X博士」。

经历:
科技部「专题研究计画」、「科普活动计画」主持人
TEDxTaipei 2016讲者
国际科学展览、国际发明展冠军作品指导老师
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
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美国麻州州立大学大气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部落格:
科学X博士
http://doctorx9000.com
Facebook:科学X博士

萧俊杰博士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目前任职于国家太空中心,担任我国人造卫星资料分析的工作。除了科学研究,科学教育是萧博士投入最多热情的一项工作。萧博士强调科学教育不是单只是知识与技术,而是态度与方法。在科学教育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萧博士不论是透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课程、大型公开讲座、部落格文章撰写、或是经由各类影片制作,最终都是想让大家拥有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社会上各种现象、新闻、事件,达到教育真正的目的。

图书目录

一,食品的科学游戏
01 变色晚餐 :认识酸硷变化
02 自己做起司 :牛奶酸化应用
03自己做果酱 :水的渗透 水的蒸发
04星星吐司:辐射传递热能 隔绝热能
05五盐六色:表面摩擦力
06饮料甜度计:密度与浮力
07自己做宝石:饱和溶液与结晶
08脱水食物:食品加工
09三色汽水:液体的浓度

二,电磁的科学游戏:
10笔芯麦克风:声波振动 讯号传递
11会导电的非金属 :电流传导 导电材料
12摇摇发电棒:发电机原理
13电磁列车:电磁交互作用
14铜板做电池:化学能与电能
15高速磁球列车:磁力与动能 能量传递
16磁铁开花:看见磁力线
17超简易达:电磁作用
18磁浮笔架 :磁铁特性 稳定平衡
19看得见的磁力线:认识磁力
20电流急急棒:认识电流

三,化学的科学游戏:
21天气花园 :空气的湿度 水的蒸散
22自制暖暖包:化学能与热能
23肥皂动力船:表面张力
24隐形灭火器:小苏打粉成分 二氧化碳作用
25神奇漂白水:化学反应
26叶子书签 :植物观察 标本制作
27牛奶变胶水:神奇酪蛋白 黏力的秘密
28牛奶放烟火:表面张力

四,光学与热学的科学游戏:
29我变色盲了:色光的反射
30彩色影子:色彩与光 光的直进性
31神秘彩字卡:颜色穿透 色彩与光
32爱你心跳卡:视觉暂留 动画原理
33光线会转弯:光的折射
34消失的魔法瓶:光的折射
35神奇穿墙术:光的偏振
36潜水艇温度计:温度传密度 认识浮力
37一秒结冰术:水凝结的秘密
38烧不起来的钞票:温度与燃烧 燃点的秘密
39养乐多砲弹:燃烧与爆炸 空气膨胀
40火柴棒火箭:火箭原理 固态燃料

五,力学与环境的科学游戏:
41颜色来赛跑:毛细现象
42地鼠跳豆:改变的重心
43空中飞轮 :白努力定律
44家中的流砂:非牛顿流体
45时光倒流:液体黏滞性
46用声音传图片:数位科技
47眼镜蛇惊吓卡:弹力应用 能量储存
48自制椭圆规 :椭图形的奥秘
49学侦探找指纹 :鑑识科学
50魔手爪 :认识骨骼关节
51天气预报瓶 :天气与气压
52水变干净了:活性碳过泸 水质净化
53做一朵白云:绝热膨胀

图书序言

推荐序:更好的科学学习方式
推荐人:泛科学总编辑郑国威

以下三句话,略嫌武断,但的确是我此刻的信念:

第一,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觉得自己在玩。

第二,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自己会的分享出来。

第三,最好的领导方式,就是当个积极的学生。

这三句话的概念不是我原创,我也忘了最早是从哪看来的,但看见之后觉得极好,与我自己求学、创业、与带领团队的经验一致。如果要问我的人生与工作在干嘛?我会说就是实践这三句话,并且让更多人一起这么做。

其实,身为一个文科生、一名科学网站总编辑、以及一个女儿的父亲,我很幸运,时常有机会带着女儿到科学博物馆、教育馆参观,参加活动。我很希望能够让女儿用跟我小时候不一样的方式接触科学,爱上科学,能够在过程中跟朋友同学去玩、去分享、去学着领导。

所以当我知道台湾知名科学教育者X博士跟女儿一起出书,让我再期待不过了。

这本书是我看过对像我这样的文科父母来说,最友善的一本从实作学科学的书籍。每一个小实验都非常简明、操作过程十分清楚、成本低、易上手、安全性也高,却能从中学到许多基本但重要的科学原理,借此了解这个世界。

比起直接给孩子一个答案,这肯定是更好的学习方式。在此,诚挚推荐。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看到這本《孩子的科學遊戲: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的書名,我就忍不住眼睛亮起來了!我家那小子,每次問我「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的時候,我常常一個腦袋兩個大。雖然我也很想培養他的好奇心,但有時候光靠嘴巴解釋,他也是聽得一知半解,甚至覺得無聊。這本書聽起來就超讚的,光是「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就讓我覺得實用度爆表。不用跑外面找什麼實驗室,也不用買一堆奇奇怪怪的材料,感覺就是把生活中的小東西,變成有趣的學習工具。而且「全圖解」這三個字簡直是救星!我常常覺得很多科學書寫得太艱澀,對大人來說都吃力,更何況是小孩子。有圖解的話,就算看不懂文字,也能跟著步驟做,親子一起動手玩,創造共同的美好回憶,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已經可以想像到,週末的時候,我和兒子一起在客廳,滿臉專注地進行各種實驗,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每一次都是學習的過程,他一定會玩得很開心,我也能藉此機會解答他的疑惑,引導他思考。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們家更多驚喜和歡樂!

评分

我一直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最難得的學習體驗,莫過於親手去「做」出來。光是看書、聽講,那些科學原理可能永遠只是存在於書本上,無法真正內化。而《孩子的科學遊戲: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這本書,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動手實踐」的機會。「53個」的數量,意味著豐富多樣的實驗內容,可以讓孩子們在不同的主題中探索,從物理現象到化學變化,再到生物的奇妙。而且「在家就能玩」,這點非常貼合台灣大多數家庭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需要為了做實驗而舟車勞頓,只需要利用家裡的閒置空間,就能開啟一場有趣的科學冒險。我尤其喜歡「全圖解」的設計,這意味著即便孩子還不識字,或者我對科學原理不太熟悉,也能透過清晰的圖片引導,一步步完成實驗。這種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更能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愛上科學,主動去思考「為什麼」。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送給家長和小朋友的一份大禮,它能將科學的枯燥變得有趣,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讓學習成為一場充滿樂趣的探索之旅。

评分

說實話,對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兒童科普書籍,我總是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畢竟,很多書只是把知識點羅列出來,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孩子們讀沒多久就失去興趣了。但是,《孩子的科學遊戲: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這本書,光是「遊戲」和「在家就能玩」這幾個關鍵字,就讓我燃起了希望。我深信,學習應該是充滿樂趣的,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玩樂更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想像一下,那些原本抽象的科學概念,透過動手操作的實驗,變得具體而生動,孩子們在玩樂中就能潛移默化地吸收知識,這絕對比枯燥的死記硬背來得有效得多。而且,我特別看重「全圖解」的部分,這意味著即便是對科學知識不甚了解的家長,也能輕鬆地引導孩子進行實驗,無需擔心步驟的複雜性或是材料的取得。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個親子互動的平台,一個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和科學探索的寶藏。我迫不及待想把它帶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看著他在玩樂中成長,這將是我最大的幸福。

评分

看到《孩子的科學遊戲: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這本書的標題,我的心情就已經很興奮了!作為一位在台灣生活的家長,我深知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的重要性,但同時也面臨著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的挑戰。這本書聽起來完全就是為了解決我們的痛點!「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這絕對是一個讓人驚喜的數字,意味著孩子們有足夠的機會去接觸和體驗不同的科學現象,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且,「在家就能玩」這點非常關鍵,它省去了我們尋找場地、準備特殊器材的麻煩,讓我們能夠輕鬆地在家裡,利用現有的物品,就和孩子一起展開一場場科學探索。更讓我感到安心的是「全圖解」的承諾,這對於像我這樣,科學背景不是非常深厚的家長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清晰的圖示能夠幫助我們準確地理解實驗步驟,也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甚至可以一起討論實驗的結果。我相信這本書能夠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動手操作中成長,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坦白說,我對這本《孩子的科學遊戲: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的期待,更多是基於一種「實操性」的考量。我家那小娃,腦袋裡總是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也常常提出一些讓我措手不及的科學問題。每次我只能含糊其辭,或者搜尋一些網路資料來搪塞,感覺很不專業,也無法真正啟發他的求知慾。而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個「行動指南」,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實驗方法。重點是「在家就能玩」,這對我們這種忙碌的上班族家長來說,真的太友善了。不需要特別安排時間去外面參加什麼活動,也不需要購買昂貴的實驗器材,隨手可得的居家物品就能變出科學魔法,這不僅省時省力,更能培養孩子隨時隨地觀察和實驗的精神。我更在意的是「全圖解」這個部分,它能大幅降低家長的操作門檻,讓我這個理工科背景不強的媽媽,也能自信地和孩子一起動手。想像一下,我們一起架設簡易的火山模型,看著「岩漿」噴發,或者利用簡單的材料製作彩虹,那種成就感和驚奇感,絕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忘的體驗。我相信這本書會成為我們家一個寶貴的科學啟蒙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