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心一片磁石针,不指南方不肯休!
唯有文天祥,坚持为南宋唱出一首泣血讴歌。
两个逃跑的丞相,弃国卖国的皇帝、太后,
南宋在朝廷拱手让人之下,风雨飘摇。
只有文天祥,高举变法大旗,对抗守内虚外大法,
坚决抗元的凛然气节,让元世祖最后一刻还对他念念不忘。
文天祥,是千古难得的爱国诗人,
也是中国历史上忠贞为国的最佳写照。
打破各朝各代刻意的塑造与扭曲,还原文天祥最真实的历史面貌!
明朝热衷于为文天祥建祠,是为了扶名教、建纲常,提倡君臣之道,以利专制统治。明人所塑造的文天祥,与文天祥本来的思想风貌、战斗经历大异其趣,甚至连妇孺皆知的爱国精神也被沖淡,文天祥在明朝,居然变成了一个卫道的君子!
到了清朝,文天祥的遭遇并没有好一些。道光二十四年,清廷以文天祥入祀文庙,把文天祥进一步变成了孔子的门人。清朝在签订《南京条约》之后迫不及待地把文天祥送入孔庙,代表清政府害怕多了文天祥这种主张改革和抗争的人,不如赶紧把他送入文庙,免得被民众当作一面改革内政、抵御外侮的旗帜举起来。
明清统治者歪曲文天祥,只不过片面抓住文天祥说过「忠」与「仁义」罢了。至于文天祥主张的法天不息、改革不息、社稷第一、尽洗旧学读吾书,他们就是不敢拿出来,或者对此根本无知。研究文天祥,必须掌握他的全部史料,并熟读他的全部诗文,抓住他的思想根本――法天不息。为了还给文天祥真实的面貌和灵魂,我们自己也必须尽洗旧学,化学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