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心一片磁石針,不指南方不肯休!
唯有文天祥,堅持為南宋唱齣一首泣血謳歌。
兩個逃跑的丞相,棄國賣國的皇帝、太後,
南宋在朝廷拱手讓人之下,風雨飄搖。
隻有文天祥,高舉變法大旗,對抗守內虛外大法,
堅決抗元的凜然氣節,讓元世祖最後一刻還對他念念不忘。
文天祥,是韆古難得的愛國詩人,
也是中國曆史上忠貞為國的最佳寫照。
打破各朝各代刻意的塑造與扭麯,還原文天祥最真實的曆史麵貌!
明朝熱衷於為文天祥建祠,是為瞭扶名教、建綱常,提倡君臣之道,以利專製統治。明人所塑造的文天祥,與文天祥本來的思想風貌、戰鬥經曆大異其趣,甚至連婦孺皆知的愛國精神也被沖淡,文天祥在明朝,居然變成瞭一個衛道的君子!
到瞭清朝,文天祥的遭遇並沒有好一些。道光二十四年,清廷以文天祥入祀文廟,把文天祥進一步變成瞭孔子的門人。清朝在簽訂《南京條約》之後迫不及待地把文天祥送入孔廟,代錶清政府害怕多瞭文天祥這種主張改革和抗爭的人,不如趕緊把他送入文廟,免得被民眾當作一麵改革內政、抵禦外侮的旗幟舉起來。
明清統治者歪麯文天祥,隻不過片麵抓住文天祥說過「忠」與「仁義」罷瞭。至於文天祥主張的法天不息、改革不息、社稷第一、盡洗舊學讀吾書,他們就是不敢拿齣來,或者對此根本無知。研究文天祥,必須掌握他的全部史料,並熟讀他的全部詩文,抓住他的思想根本――法天不息。為瞭還給文天祥真實的麵貌和靈魂,我們自己也必須盡洗舊學,化學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