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

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华语词汇
  • 词汇学习
  • 语言学习
  • 汉语教学
  • 疑难词汇
  • 词语辨析
  • 应用词汇
  • 语言工具书
  • 中文学习
  • 词汇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为华语学习者和华语教学者所编写的「常用华语难词释疑」的自学参考书。编写的出发点是针对华语学习者在「视听华语」或「当代中文」各册书中感到困惑及发生错误频率高的词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加以说明与分析,并编配定量的练习,使学习者通过习作检视自我学习的成效,且提供教师做为华语词汇教学的参考。

  本书是在外籍生华语词汇应用错误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归结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华语文能力测验考试大纲的范围及标准编写成简明扼要的华语词汇教学参考书,力图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于词汇的掌握有更大的突破,适合各级程度的华语学习者自学、备考及教师课堂教学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冯元玫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华语教学研究所硕士

  经历:
  中国文化大学华语教学硕士学程专技助理教授
  台北大学华语学程讲师
  德明财经科大应外系讲师
  师大、政大、清大、文大、侨委会华语师资培训讲师

图书目录

编者的话 III

A
1. 爱护、爱惜 2
2. 安心、放心 4
3. 安定、稳定 6
4. 按照、根据」 8
5. 暗暗、悄悄、偷偷 10

B
6. 巴不得、恨不得 16
7. 摆、放 18
8. 帮忙、帮助 20
9. 保持、维持 22
10. 宝贵、珍贵 24
11. 抱歉、道歉 26
12. 本来、原来 28
13. 比、比较 30
14. 必须、必需 32
15. 遍、次 34
16. 变、变化、变成 36
17. 表达、表示、表现 38
18. 别的、另外、除了⋯⋯以外 40
19. 不、没 42
20. 不管、尽管 45
21. 不免、难免、免得、以免 48
22. 不得不、只好 51
23. 不得了、了不得 53
24.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55

C
25. 差不多、差点儿 66
26. 常常、往往 68
27. 朝、往、向 70
28. 创造、发明 73
29. 充足、充分、充实 75
30. 从来、向来、一向、一直 77
31. 从前、以前、以后、后来 80

D
32. 大概、大约 88
33. 当中、其中 90
34. 到处、处处 92
35. 到底、毕竟、究竟、终于 94
36. 倒、却 99
37. 的确、确实 102
38. 地带、地区 104
39. 对、对于 106
40. 对待、对付 108
41. 「的、地、得」怎么分别 110

F
42. 发现、发觉 118
43. 反映、反应 120
44. 反而、反正 122
45. 方法、方式、办法 124

G
46. 改进、改善、改正 130
47. 感动、激动 132
48. 刚、刚才 134
49. 「给」有哪些用法 136
50. 关于、至于 139
51. 关心、关怀 141
52. 规定、规矩、规则 143

H
53. 合作、配合 150
54. 合适、适合、适当 152
55. 何必、何况 154
56. 忽然、突然 156
57. 会、能、可以 158
58. 或是、还是 161
59. 获得、得到 163

J
60. 既然、虽然 170
61. 既然、因为 172
62. 建设、建造、建筑 174
63. 居然、竟然 176
64. 剧烈、激烈 178
65. 举行、举办 180

K
66. 肯定、一定 186

L
67. 「了」有哪些用法 190
68. 力量、力气 194
69. 了解、理解 196
70. 临时、暂时 198

M
71. 吗、呢 204
72. 满意、满足 207
73. 忙碌、繁忙 209
74. 面对、面临 211
75. 目标、目的 213

N
76. 难怪、怪不得 218
77. 暖和、温暖 220
78. 脑袋、脑筋、脑子、头脑 222

P
79. 怕、害怕、恐怕 228
80. 评价、评论 230
81. 普遍、普通 232

Q
82. 其实、实在 238
83. 缺乏、缺少 240
84. 权利、权力 242

R
85. 热情、热心 248
86. 认为、以为 250
87. 忍耐、忍受、忍心 252
88. 如果⋯⋯就、即使⋯⋯也 254

S
89. 实力、势力 260
90. 使用、利用、运用 262
91. 说明、解释 264

T
92. 通过、经过 270

W
93. 为、为了 274

X
94. 效果、效率 278

Y
95. 严肃、严厉、严格 282
96. 有点儿、一点儿 284
97. 由、由于 286

Z
98. 知道、认识、熟悉 292
99. 只要⋯⋯就、只有⋯⋯才 294
100. 主动、自动 296

附录:复句中的难词释疑
■并列关系 302
一、也、又、还、另外302
二、又……又、既……又、也……也、有时……有时、一边……一边303
三、一面……一面、一方面……一方面、是……不是、不是……而是305
■承接关系 307
四、先……再、先……然后、一……就、起初……后来307
■递进关系 308
五、更、还、甚至、而且、并且、尤其308
六、不但……也、还、而且、并且、甚至、反而309
■选择关系 310
七、或者、还是、是……还是、不是……就是、或是……或是、也许……也许310
八、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也要、不但……连……也、不但……就是……也311转折关系 312
九、虽然、但是、可是、却、不过、反而312
十、尽管……却、可是、还是313
■因果关系 314
十一、由于、因为、因此、所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314
■假设关系 316
十二、如果……就、不然、否则、万一、要不是……就、就算……也316
■条件关系 317
十三、只要……就、只有……才、越……越、除非……否则317
十四、不管……也、不管……都、无论……也、无论……都、不论……都318
参考书目 319

图书序言

编者的话

  一、为谁而写

  这是一本为华语学习者和华语教学者所编写的「常用华语难词释疑」的自学参考书。

  二、为什么写

  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不难发现华语学习者随着语言程度的逐渐提高,词汇量及语法点的日益增多,往往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例如:「了」、「不、没」、「合适、适合、适当」、「不免、难免、免得、以免」等语义、语法、语用易产生困惑与混淆的现象。若一般词书查找不易、教师解说不明,则沉痾难解。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词汇语法形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可以研究它在语句结构里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研究它出现的条件:什么情况之下能用或非用不可?什么情况之下不能用?或是必得用在某一别的成分之前或之后?等等。」前者是理论研究,后者是用法研究。当华语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词汇、语法来掌握及应用华语时,几条简易的语法规则确显不足。故本书编写的出发点是针对华语学习者在「视听华语」或「当代中文」各册书中感到困惑及发生错误频率高的词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加以说明与分析,并编配定量的练习,使学习者通过习作检视自我学习的成效,且提供教师做为华语词汇教学的参考。

  三、说明

  关于书中的语法专用词语说明如下:

  1.主语 Subject:句中陈述、描写、说明的主题,也可以说是话题。

  The subject is the theme of a statement or a description or illustration. It can also be a topic.
  例:我看书。

  2.谓语 Predicate:陈述、描写、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人或事物,主语做什么、怎么样等。

  The predicate serves to state, describe or illustrate the subject, telling who or what the subject is, what it does or how is it.
  例:我看书。

  3.宾语 Object:谓语动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产生的结果,或表示动作达到的处所、或动作所用的工具等等。

  The object is a sentence element following the predicate verb indicating the target or result of an action, the place where the action reaches, or the instrument with the action is done.
  例:我看书。

  4.定语 Attributive: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词或词组称为定语。被修饰的词叫中心语。定语表示中心语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处所、时间、范围等的前置成分。

  A word or phrase which modifies or restricts the subject or object is called an attributive and the word modified by the attributive is called the head word. In other words, the attributive is the pre-modifier showing the property, quality, quantity, category, place, time or scope of what is denoted by the head word.
  例:我看的书。

  5.状语 Adverbial adjuncts:修饰、限制谓语的词或词组称为状语。被修饰的词叫中心语。状语表示中心语的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情态、肯定、否定、重复、主动、被动、对象、原因等的前置成分。

  A word or phrase modifying or restricting the predicate is called an adverbial adjunct and the word modifies is head word. In other words, the adverbial adjunct is pre-modifying element denoting the time, place, degree, scope, aspect, affirmation or negation, repetition, activeness or passiveness, target, reason, etc. of the head word.
  例:我看的书,非常有趣。

  6.补语 Complements: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后补充说明谓语的词或词组称为补语。补语是补充说明动作经历的时间、数量、程度、结果、趋向或可能等。有时是形容、说明事物的性状、数量、程度等的后置成分。

  A word or phrase attached to a verb or adjective predicate to complete the meaning is called a complement. Complements are post-modifying elements to show the duration, quantity, degree, result, direction or possibility of an actio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 number, degree of a thing.
  例:我看的书有趣极了。

  四、致谢

  本书是在外籍生华语词汇应用错误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归结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华语文能力测验考试大纲的范围及标准编写成简明扼要的华语词汇教学参考书,力图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于词汇的掌握有更大的突破,适合各级程度的华语学习者自学、备考及教师课堂教学参考。

  尽管本书经过字斟句酌,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本人能力有限,其中不尽人意之处仍在所难免,切望读者不吝赐教,以求精进。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深受至友P「大树理论」的启发,辅大华语中心林玲俐老师及新学林出版公司范琇茹主编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致谢忱。

冯元玫
2017盛夏于台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突破词汇瓶颈,让我的华语表达更加细腻、地道的工具书。《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这个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对那些生僻字词的简单罗列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够深入剖析这些词汇的起源、演变,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用法可能截然不同,或者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它的含义会被赋予不同的色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例证,让我能够看到这些“难词”是如何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发挥作用的,从而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终能够自信地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中,让我的华语表达更上一层楼。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沉浸在华语阅读和创作中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化我对汉语理解的资源。《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觉得,掌握了那些常用的词汇只是入门,而真正能够让你的语言“活”起来,让你的表达更具深度和 nuanced 的,往往是那些你可能不常使用,但在关键时刻却能画龙点睛的“难词”。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词汇的解释,更是一种对词汇背后文化、历史、思维方式的解读。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辨析那些意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如何理解那些带有隐喻、象征意义的词汇,以及如何在写作和交流中恰当地运用它们,使我的表达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让我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评分

我一直对华语词汇的精妙之处感到着迷,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长的词语。《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这个书名,正好触及了我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时候,我会在阅读一些古籍或者文学作品时,遇到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词汇,它们可能因为年代久远,或者因为其用法非常独特,而让我难以准确把握其含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不仅解释这些词汇的字面意思,更能深入剖析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引申义、转义,甚至是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例证,展示这些“难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模仿和运用,从而让我的华语表达更加丰富、精准,也更有品味。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对中华文化和语言充满热情的学习者,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最关键的往往不在于那些常用词,而在于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文学作品甚至学术论文中的“难词”。这些词汇,它们就像语言的细枝末节,虽然不常出现,但一旦出现,就能极大地丰富表达,深化理解,甚至改变语境的意味。我常常在阅读时遇到一些似曾相识却又捉摸不透的词语,或者是在尝试用更精准的表达时,感到词汇量的不足,这时候就会非常渴望有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这些“难词”,并且给出清晰解释和实用例句的书籍。

评分

我对《华语词汇难词释疑与应用》这个主题充满了期待。在我看来,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像华语这样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语言,词汇的掌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那些常常让学习者感到困惑的“难词”。这些词汇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积淀,理解它们,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的文化世界的大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从词汇的本义出发,逐步延展到其引申义、比喻义,甚至是一些在特定领域或特定人群中流传的用法。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例如通过文学片段、新闻报道、口语对话等形式,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难词”在实际使用中的魅力和力量,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我的华语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