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多视角华语文教学与师资培育」一书,是李希奇教授对华语文教学各项问题深入研究之精华成果。对华语文教学各方面理论与实践均有确切意义。
全书内容包括:
1. 现代汉语句状语引导码「难道」的结构—功能—语境教学
2. 对比标记「可是」与「但是」于中英言谈的差异
3. 台湾华语教师之教学环境及满意度调查:十年来之变化发展分析
4. 多元文化下新移民成人华语学习和习得考量的教材和师培
5. 「NP+的+VP」构式观于华语的语义、篇章、语用和教学
6. 从汉语语法特点谈对外华语教学
7. 源 头活水—缤纷的海外华语师资培训
8.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暑期密集华语课程教学
9. 传教士华语教学策略—以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返乡传教士(Returned Missionaries)为例
10. 传教士华语教学的语音中介现象—以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返乡传教士(Returned Missionaries)为例
11. 从声学语音学谈欧美学生的上声偏误与教学
12. 「语音工具」于华语教学之运用
13. 外籍学生如何学习华语声调
14. An Analysis of Sounds [r] and [l]
15. 由华语文教学定位谈师资培训
16. 全语言(Whole Language)教学理念探讨
书中各文引证确实,申论有据。尤其在第1与2二文中分析了现代汉语句状语引导码的使用是言谈标记功能之外的编码认知过程。将「可是、但是、不过」,「虽然、尽管」,「反正、毕竟」,「居然、竟然」,「却、倒、并」,「难道」等在篇章语用的细微差异及教学上的难点,基于认知基模及言语行为理论教学理念等,均作了深入的探讨。给华语文教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书无论在华语语音、语法、语义、语用、教学方法各方面均有独到之理念,是当代华语文教学值得参考的圭臬。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华语文教学系暨研究所
名誉教授
叶德明
2017年4月
推荐序 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华语的热潮,而《多视角华语文教学与师资培育》一书的出版乃展现作者尝试连接实务与学理的企图心,本人很荣幸得以为此书撰序。本书所囊括的内容极为广泛,除了结合作者第一线华语教师的经验外,亦包含理论与实践的统合,以及华语师资培育与政策的相关讨论。
此书融合了作者在华语界近二十年的点点滴滴,可供华语中心决策者、一线的华语教师,以及华语文学者重要的参考。以下就三点分述之:
第一,作者分享了其丰富的华语教学经验,不仅是课堂上的实际互动,也进而结合教学理论和教材设计;从探讨声调方面的教学,到语法点的探讨,再配合第二语言习得之理论,内容涵盖语义、篇章、语用三大范畴的讨论,呈现作者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第二,作者探讨的教学经验与方法颇具国际观。除了国内的教学外,也结合了许多海外经验的讨论,囊括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传教士华语教学策略、海内外华语教学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下新移民教材及师培内容等。
第三,此书内容不仅有丰富的教学探讨,在华语师资培训以及华语中心行政政策执行方面的着墨也极为宝贵,能够为现今的华语中心提供许多参考。内容包含外籍学生的招生、华语学分学程及学位学程、海内外的师资培育政策及出路等。
此书以作者自身的宝贵经验为基础,展现华语文教学的面面观。也希冀随着华语热不断地拓展,此书能进一步为现今的华语文教学界注入新血,提供多面向的思考,以促进更优质的华语教学环境。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华语文教学研究所教授
陈俊光
2017年4月
于美国加州柏克莱
自序 本书是笔者《对外华语文教学与师资培育之研究》(2011)一书的增订版,在内容上不仅删汰前版的误植部分,更增补了笔者近期的研究所得。由于研究的视野有所增广、关注的视角更为多元,故而以《多视角对外华语文教学与师资培育》为新着命名。
从事对外华语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华语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从教学兼行政的经验,到教学实务与理论结合,更进一层到理论研究融入教学。过程中接触了海外华语教学的发展和变化,也参与了国内此专业领域的成长。从一线的华语教师、行政管理的华语政策执行,到既教且学的寓教学与研究于一炉的现阶段华语现象与趋势;从华语教师的定位、外籍学生的招生、华语热之下国内华语文中心,华语学分、学位学程,华语文学系,应用华语文系、所的雨后春笋,或一窝蜂般的成立;海内外华语师资培育,学生和学员的实习和出路等,在在呈现出华语文教学专业中有关理论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理论、教学观、教学法、教材编写、课程设计、跨文化互动、多媒体运用、多元学习对象的华语教学等不同触角的关注。论文与文章内容也因着这些触角针对了华语文教育和研究,师资培育,教学理念,教学法运用,理论探讨,多元结合等面向于一路走来不同阶段、场域和不同主题的国内外研讨会的参与所誊写和发表的论文整理成册,呈现台湾对外华语文教学近些年来发展的轨迹:显见这一学门是结合相关领域到跨领域而成就出的专业学门。这本显见精进的书册也可说是一个从事对外华语文教学及研究者的成长和成熟。此历程的付出仍持续期许政府能有一专责、当责单位,落实对外华语文教学的学科专业:实是针对母语为非华语国际人士的华语教学。所涉及到须思考外籍学习者语言和文化背景、认知、年龄、学习动机、心理特质等角度的华语教学,能为有志从事于此专业的人士引导出正确方向,并自上而下,政府专责单位到各民间推广部门;和自下而上,从个人到团队,共同拓展出符合台湾现今优势的华语从业人员的定位、国际视野和出路。
逢甲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暨华语教师学程
李希奇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