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德國:難民潮下的危機與轉機

鋼鐵德國:難民潮下的危機與轉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實地接觸德國人民,提供第一手資料讓讀者更為真實瞭解難民在德國的現況。  
  ★並將德國的社會現況凸顯齣來,讓讀者更能知曉難民在德國當地甚至歐洲的處境與睏難。
  ★本書可謂是第一本針對德國難民政策作探討,為讀者提供一個重新思考國際援助的現實。

  據統計:2014年歐盟的5億人口中有3300萬是移民,佔歐盟總人口的7%,歐盟各國民基本上是有條件的接受外來的移民。而梅剋爾在2015年8月率先喊齣德國願開放接受敘利亞難民,此舉引發大批的難民潮加速湧嚮歐洲,再紛紛蜂擁衝往德國。但如同知道核能廠、核廢料將蓋在自己傢旁時的反應一樣,反對聲隨即就此起彼落瞭。隨後,又發生德國女性遭到以北非和阿拉伯背景為主的男子性騷擾、性侵。造成德國難民的傳聞更是滿天飛,一時無法分辨真假,使得難民議題像草木皆兵一般,而極右組織攻擊難民案件也大幅增加。加以一名為伊斯蘭國工作的敘利亞人,宣稱已有超過4,000名僞裝成難民的IS恐怖分子成功進入歐盟國傢,德國公眾對難民的態度逐漸被懷疑取代。

  2016年3月德國地方選舉的結果,梅剋爾所屬的政黨大敗,極右派政黨大獲全勝,反映齣德國人對難民問題的態度轉變,那麼到底此問題是否帶給德國一個的機會,還是增加德國的負擔,究竟是轉機或是危機?

  本書依時間順序嚮前推移探討「難民」形成的背景和原因,以及逃亡路綫,為什麼他們會選擇德國?之後討論當前德國政府是如何安置難民?其難民政策是否能徹底執行?最後,至於德國人是贊成或反對接收難民?實際呈現目前難民在德國的睏境與問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麗琇


  德國特裏爾(Trier)大學語文學博士。曾任教育廣播電颱德文教學主講,淡江大學德文係兼係主任,淡江大學德文係教授。

  著作:《這就是德國》、《中級德文範本》、《德文語法結構解析》、《德華日語會話》(附卡帶)、《現代德國》、《德國文學評論(上、下)》、《近代德國文學賞析》、《新德國》等數十本書籍。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讀

壹、德國現況
國傢體製
政黨與選舉製度
憲法組織
外交政策
經濟整頓和政策
社會結構與整閤
教育、學術語研究

貳、遍及全球的難民問題
逃嚮歐洲的難民
人民為什麼要逃亡?
法律上不同的認定
這些難民是從哪裏來的?
歐盟的難民政策
難民身份資格的認定

參、歐洲難民潮的背景
敘利亞簡介
伊斯蘭國(ISIS)簡介
逃亡路綫
難民逃亡德國之因

肆、德國如何處理難民問題
德國的難民政策
對德國造成的衝擊
難民問題有無解答?

伍、分裂的歐洲─接納或拒絕難民?

參考書目
緻謝詞
 

圖書序言

序言

  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草而居,嚮往安居樂業的生活,在史書上已經留下不少的記載。曆史上屢見不鮮的各民族之遷徙活動,無非是尋找一個能夠「生存」並適閤居住的地方。

  西元四世紀末葉,羅馬大帝國西方諸行省被蠻族侵略與徵服,在基督教文明史上開啓瞭所謂「黑暗時期」(Dark Age),人民為避災禍,異地而居;這個時期一直延續到西元第十世紀,而無獨有偶,阿拉伯人在西元第七世紀的侵略與擴張,也使人民流離失所,一樣造成動盪不安。

  現今二十一世紀瞭,同樣的事件,異地而演,不過這次的舞颱不在歐洲,卻聚焦德國;由於伊斯蘭國(簡稱ISIS)的崛起,造成遍地烽火,人民四處逃難,擁嚮歐洲富裕的德國,使得國成為一個提供難民躲避災禍的最佳避風港。

  至於「歐洲聯盟」(Europäische Union,簡稱EU)的龍頭老大─德國,纔剛在一九九○年大肆慶祝分裂長達四十五年之後的再次統一(第一次的統一係於一八七一年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德國人都盼望從此之後平靜無波,過著和平安樂的日子,但卻在二○一五年下半年時,齣現瞭一個「難民問題」,從伊朗、黎巴嫩、伊拉剋、敘利亞、約旦等地,陸陸續續地擁入瞭上百萬的難民。難民韆裏跋涉,逃嚮他們心中的人間樂土─德國,但此時卻産生瞭一種怪現象,即有些人根本不是難民,卻為瞭要在德國過好日子,拚命學習敘利亞語,裝扮成難民,進入德國,申請難民庇護。

  正當世人對這些難民寄以同情,除瞭捐獻之外,有點愛莫能助時,難民還是猶如一波波的潮水從四麵八方擁入德國。

  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極大,一些不法之徒的難民在德國造成轟動的社會案件,即二○一六年初在科隆(Köln)有一難民強姦德國女孩,讓德國人大為憤怒,因而有些人的同情心慢慢地消失瞭,梅剋爾(A. Merkel)總理的「難民政策」備受質疑,這可由二○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德國巴登─烏騰貝(Baden-Württemberg)、萊茵蘭─普法茲(Rheinland-Pfalz)和薩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三大邦的議會選舉,CDU/CSU黨大大地失敗瞭,使得梅剋爾總理的難民政策麵臨嚴峻考驗,三邦政府全部下颱,而反對梅剋爾難民政策的一個新成立不久的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簡稱AfD)並不意外地讓人有跌破眼鏡的感覺,成為最大贏傢。各邦選舉結果不但對傳統上維持各黨(即幾個黨)地聯盟執政産生瞭莫大的壓力與睏難度,在全國性效應上,也為梅剋爾堅持現行的「難民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AfD黨在此次的地方選舉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被歐、美媒體一緻評為「極右派展現實力」的地方選舉。這結果也反映瞭德國人對「難民問題」的轉變。那麼難民問題會否給德國帶來一個機會,抑或會增加德國的負擔,而拖跨瞭德國的經濟?是危機還是轉機?當需全體國民嚴正以待。

  本書將隨著時序的推移探討「難民」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及其逃亡路綫。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在德國定居?當前德國政府如何安置難民?德國人贊成或反對接收難民?其難民政策能否徹底的實行?對於這些問題,筆者也同德國友人談論瞭對「難民潮」的看法。

  拙著承濛颱灣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的策劃與提供不少寶貴的意見,在此緻上謝意。本書係在教學之餘,倉促中撰寫完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先進賢達,不吝指正。
 
賴麗琇 謹識
2017年7月於颱北

圖書試讀

貳、遍及全球的難民問題
 
「每四秒鍾就有一個人被逼逃亡,他必須離開他的故鄉,並且還得拋棄他的住虎」(UNHCR如此聲明)*。目前遍及全球有將近六韆萬人處於逃亡或是陷於一種「類似逃亡」的處境。根據聯閤國高等專署難民辦事處的估計,它是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高齣許多的數據。
 
我們還可以繼續讀到這樣的一個句子:「假如全部的這些處於逃亡和被驅趕的人,他們如果想要建立一個國傢的話,在這世界上將會是排名為第24大的一個國傢。」
 
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的難民留在同樣的地方或者他們的故鄉。這些人被稱為「內部/內心的被驅逐者」。2014年估計有3韆8百20萬的內心流亡者。嚮其他國傢申請保護的難民大多數都遠離歐洲(Europa)去過自己的生活;10個裏有9個難民(占86%)在發展中國傢生活,因為大部分的難民逃到一個鄰國的交界處去。
 
逃嚮歐洲的難民
 
2014年在全歐盟(Europäische Union)地區整整有50萬人申請「避難權」。在這些歐盟國傢裏的大部分難民都在德國提齣他們第一次的「避難申請」,2014年有17萬2韆9百45人。德國雖然接受瞭絕對數的大部分難民,但並不影響本國居民的人數。比起德國,瑞典、丹麥或者瑞士接受難民申請者的比例明顯的比德國高齣許多。
 
比起前2年,在2014年有高於44%的避難申請者來到歐洲(Europa)。雖然如此,在法國的避難申請者的人數甚至下降一個百分點。相對的,在德國卻有59%強的申請,但是在義大利甚至有154%。2015年那時,德國估計會有80萬個避難申請者。
 
人民為什麼要逃亡?
 
「人們必須離開他們的故鄉,因為他們在那裏由於他們的種族、他們的宗教、他們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他們的政治立場受到威脅,這時他們就成為政治難民瞭。他們大傢都有權在另外一個國傢生活得如此地久,直到他們能夠迴到他們自己的故鄉去為止。」
 
人們由於不同的理由,離開他們的故鄉:比如戰爭、被追緝、天災,或者是希望過更好一點的生活。然而從國際法的觀點來看,有必要區彆兩點人們離開原居住地的原因:一是必須從他們的故郷逃亡,二是自願到另外一個國傢定居或旅行,這兩者之間的不同。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