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野兽的

世界是野兽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诚如宇文正所言:「整本散文集叙述的笔调是潮晕的,勾勒的场景是朦胧的,即使写伤害也不血淋淋」,作者以飘忽的记忆,把读者引进迷离哀伤的大雾中……

  首篇〈The Double〉就「浓雾特报」,预告读者即将身处湿漉漉的雾霾。作者和逸出常轨的小孩身影重叠,有时是陷入性侵疑云的小女孩,有时是意图自杀的青少年,让长大后就算走上所谓「正常的人生道路」,也总是和这个暴力的世界维持适当且冷漠的距离。〈看太阳的方式〉借由观看太阳的不同角度,探讨遭遇校园霸凌、想逃离规格化体制的少女心情。〈世界是野兽的〉铺陈童年时外遇脱轨的父亲,出入鱼龙混杂的「家」,野兽人模人样地隐藏在这个世界,女孩很早就发现危机四伏,大人却看不见,被重重阴影笼罩,纯真的心灵日渐闭锁,只能满怀兽心地随顺世俗的一切。

  尽管诡谲的暗影遍布,但氤氲也会因阳光照射而退散。〈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写离群种菜的小叔叔与过世的祖母,让人心中透出温暖的光和一线生机,小叔叔受伤过的灵魂,因祖母的爱而重生,而作者也试图寻找和自我、世界和解的方式。

  周芬伶说杨莉敏的作品在诗与小说的文体间游走,自我也时常分裂为孩童/成人,纯真/邪恶,厌世/茍活,叛逆/顺服,在两极间飘移,这种矛盾的状态可能源自于她艰难的成长历程,浪荡的父亲、郁闷的母亲,疯子充斥的乡里,敏感少女无处安身,让她魂魄分离。谁无惨澹少年或厌世的青春?又有多少人有勇气直面自杀或死亡?杨莉敏用精准细腻的笔法剖析青春和死亡,以她文字的异想世界,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虽不欢乐却如万花筒般绚烂的奇幻旅程。

本书特色

  ★荣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首奖,以及第十三届林荣三散文类文学奖。
  ★新锐作家杨莉敏首部散文创作,厌世派书写,以淡漠的文字描述青春与死亡,以及暴力兽性的世界。

名人推荐

  宇文正、周芬伶  撰序
  郝誉翔、凌性杰  推荐

  双生或并生是她文章中的主要意象,也是她生命的存在样貌,不是双面薇若妮卡或纳西西斯的水仙癖,而是人与兽,女人与女孩的并生,或是转换。──周芬伶

  这的确不是一本欢快、明媚,或是浪漫的散文集,它有一点沉重,它郁郁寡欢,它告诉你浓雾来袭,但是它如此揪心又如此美丽。──宇文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莉敏


  一九八五年生,台中人,东海大学中文所毕业,现职文化行政。作品曾获林荣三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中兴湖文学奖散文首奖。

图书目录

推荐序 野兽般的双生精灵——杨莉敏的散文进化 周芬伶
推荐序 欢迎进入杨莉敏的异想世界 宇文正

卷一 世界是野兽的
The Double
没有名字的怪物
高度进化
世界是野兽的
Dagger
一棵塑胶树
贩卖世界末日
安妮萝莉

卷二 看太阳的方式
看太阳的方式
无痛.粉红色
瞪鞋
华丽的冒险
向日葵
如羊


卷三 不散
吃海的人
Tears in heaven
离魂
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
不散
松子
哥斯大黎加准备关闭所有动物园
坏日子.好日子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野兽般的双生精灵——杨莉敏的散文进化
周芬伶


  好几年前她写一个同学从就读的大学九楼跃下自杀,写的非常冷静,隔一年,我的学生也从那里跳死,那几年我们都在巨大的死亡阴影中,各自逃生,她的书写从冷静中开展一系列野兽书写。

  有些人天生就会写,很早就自成一格,本能地直探原始与人性底层,这样的写作者,通常不需要老师,也不需要人亲近,如此冷情,我见她的次数寥寥可数,但在我心中学生的才气有个排序,她一直在很前面,却写得很慢,第一本书比我还晚,都三十有余了。

  莉敏很瘦小,最瘦时只有三十几公斤,像个没发育好的中学生,她的瘦是渐进式的,只因胃口越来越小,一年瘦一公斤,大学到研究所毕业瘦八公斤,她吃全素,而且只吃家里种的菜,因此自然地变成现代隐士,连出门都懒。这个很难养很难活的人,写的当然极少,也不会迎合市场而写,然而那只笔彷彿有电光石火,轻轻啪一下就自燃。

  她是我的论文指导生,却从未打过手机找我或约见面谈论文,逼得我常用手机或脸书追人,问她原因,她说:「因为我怕你逼我写文章。」没想到我在学生的印象中如此压霸?我会注意特别会写的学生,但不会逼他们写文章,更何况好文章不用逼,自己会想办法写出来,在这方面她跟包子(包冠涵)很像,怕见人怕看到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有尽量不出声不见面,让他们当他们自己,完全放任。

  离开东海多年,已成失联的状况,她考上公务员,无法想像他当OL的状况,在一堆婆婆妈妈中送公文,盖印章,然有一种人,会自动产生分身或异名者,混在人群中当空气人,另有一个自我冷视世态,在暗夜中不停书写。

  双生或并生是她文章中的主要意象,也是她生命的存在样貌,不是双面薇若妮卡或纳西西斯的水仙癖,而是人与兽,女人与女孩的并生,或是转换。

  她具有七年级世代的共同特质,同时具有她自己的独特性,共同的是文青与愤青的揉合体,是太阳花般地热血与自觉,关怀弱势、喜爱动物、生活有品味:她自己沉默寡言,害怕人群与社交,在清水老家养猫摘食自家菜园的菜,过着接近隐者的生活。

  一直到出书,我们才仿如初识般在脸书上将那条断线连结,且有了较长的对话。并借此回顾她长达八、九年的散文创作。

  凡事疏离的莉敏,在二十三岁就拿到联合报散文首奖,那篇得奖作品〈看太阳的方式〉,还曾经被抄袭:

  远方的沉重云层很朦胧地透出阳光,原本深蓝的天空开始渗出粉橘的色泽,我被汹涌的海浪静静地推向太阳升起的边界。常常看不到太阳,也不知道缓慢的逐日方式会不会因为日照过少而不适生存,但是我不要剧烈而直接的光线曝晒,也不要大步大步、无法迟疑的陆上追逐。腐败的病菌在海底释放出来,没有人在意,也不会变成污染源,它们是养分,在包围着我。我在做追寻的习题,于是每天都是一种练习,每天都渴望得到阳光而自我进化,虽然常常一切都很平静,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健行的稀疏人群此刻开始从我的身后超越而去,每天从黑暗里甦醒,然后朝着日出的方向,一点点地重复、修改逐日的练习,我们安静地走,偶尔停顿,我们想以此度日。

  她的文字干净,看似简淡,其实爽利到令人发寒,描写孩童之孤寂、校园之暴力、社会之残酷,隐约而闪动着性灵光芒。描写一个在学校受到排挤的女孩,第一节「日蚀观测,写的是老师要同学去看日蚀,被怪咖不合群分子,她常在被罚站时观看麻雀游戏,她不喜欢日蚀,喜欢完整的太阳。第二节「抛物线」,写的是老师带同学玩发射火箭的游戏,并劝告她不要与处在「畜牲道」的同学往来,当然,她也被视为畜牲中人,当同学的水砲往太阳投掷时,看似接近,其实没有,当她投掷时,水砲抛出完美的抛物线,她觉得她射中太阳;第三节「海底日照量」,女孩到了海边,想近些看太阳,却一步步往海里走,她想得到真正的阳光,重新生长一次,或者得到自我进化的机会。

  看似有点残酷,却饶富诗意与深意,「太阳」在这里作为光明、自我进化的象征,每个都想追求光明,却很少注意到那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他们或许个性独特、有先天之不足、或害怕团体生活……因而自卑被打入「畜牲道」,偏偏作者是喜欢畜牲的人,她极爱小动物,许多流浪动物都会自动粘上她,她养着牠们,更认同牠们,有时动物比我们还有灵性。这篇文章的主旨也就是「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分节的方式造成节奏感,一段比一段深入且哀伤,令人想到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一个女孩不见了,环境的残暴一点一点吞蚀她,她却觉得自己照老师的话看太阳,以此达到自我进化。

  一个无法融入正常体制中的小孩(里面的我通常停留在小孩),正常的我与逸出现实的小孩幻影同时存在,如同〈The double〉中的我与小家伙,小家伙或者是作者的另一投影,有时他是丑丑笨拙的的幼童,有时是被性侵的女孩,有时是在海边用美工刀自杀的少女……。我所期望看到的统一、和解、温暖,最后总是落空。

  只有在〈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中,不喜欢说话,每天关在家里的叔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让祖母非常担心,在祖母死后,他走出家门到菜园中种菜,看到人也会对答,每天送菜给亲人,有时送花供佛,「爱的力量好像在以离开的方式,发生在小叔叔身上,既是末日,也是重生。」,在日本三一一地震后,经历奶奶与叔叔的事件,她的胃被叔叔的菜与爱绑住了,不再吃外面的食物。这时的莉敏变得童真、明亮、温暖,我喜欢这样的改变。

  现在莉敏神隐在清水老家,养了一只跟我家芙罗拉很像的猫,每当有流浪猫向她撒娇,她就被赖上了,叔叔的菜园国滋养她,她则滋养野猫国。

  本书的代表作〈世界是野兽的〉,得中国时报文学奖首奖,这篇文字特别平静,却有着怪异与变态的气息,文分五段,分别写爱冶游父亲、常来露出性器的长辈、母兽(吃猫子的母猫)、梦见自己的车子后厢有具尸体、祖母死后她发现自己的手老去,像兽足,从週身的野兽,发现自己渐渐成为野兽,这发现的过程如此惊耸,像是当头棒喝:

  而曾经握过柔软的掌的我的手,却在奶奶死后开始变得干枯冰冷,彷彿在代替着奶奶,在这世上继续活着、继续年老。奶奶未曾老化的手,在我的掌心重新衰老一次,我们重头来过,奶奶,那样温暖柔软的手是不行的,因为这个世界是野兽的,看似人模人样,却要生出兽足才行。于是我也这般人样,拥有一双日渐粗劣的兽掌,从甜腻的旧日童年泥沼里奋力跃出,踩进成人世界所铺设的人工产业道路里,然后拔足狂奔,不断上演一场又一场相互追逐、吞噬彼此的无聊游戏,从此以后只为生存、满怀兽心地随顺这世俗的一切。

  人确实有其衣冠禽兽的一面,然总是带着各种虚假的面具,作者以孩童似的纯真指出国王新衣的假象,成人是否是变为兽的过程?菩萨心肠的莉敏有时犀利诚实地让人害怕!她的超高的自觉与良知,像照妖境般,让人无所遁形,这样的才性让我想到芥川龙之芥与柯慈,他们不只是人道主义者,还是揭露人性的高手,一个时代有这样的作家,会让我们灵魂清醒。

  近期的〈不散〉获林荣三散文首奖,这个三冠王很会拿奖,会拿奖就代表很会写吗?只能说奖缘深的有两种,一是写手,一是天生,〈不散〉是她作品较弱的一篇,我并不觉得特别好,想是无法遮掩的独特笔路,也可说是一种天生的才性,很容易被看见,这一点跟包子也是相像,他们越随兴自然的作品,越是超拔。

  莉敏的人性观在悲观中有着绝望,在达尔文进化论之前,人在神下却紧临神;之后人为兽化,趋近于兽。有现代小说多有兽性的描写,散文则不能,顶多是沉沦与发疯,新世代散文作者,勇于面对兽性与逆伦的一面,莉敏着重人成兽的过程,成人化即野兽化,让她只有不断退缩,以保有最后的童真,因此她描写的自我常停滞在童年,看似纯真,其实是消极退缩的;而莫澄认为人在失去清明时即是兽身,只有清明才会回返任身,因此她看似消极,其实积极,他们各自写了当代人的野兽状态,邪恶但真实,当神远去,神圣性荡然无存,我们仅存的将是最后的良知与清明。

图书试读

看太阳的方式
 
1日食观测
 
数学可以考四十五分,自然三十分,甚至是国语考五十分都无所谓,只要知道看太阳的时候不能直视就够了,毕竟小学六年全部,我只知道了这个。
 
今天班上的人持续在看不见我。原因大概是前几天我不听圆圈里中坚分子的话,坚持要把我的唿拉圈借给她不喜欢的女生玩,所以隔天,全班延续起百年不腻的优良校园传统,开始大玩排挤游戏,进入到集体潜意识催眠的状态:完全看不见我,当然,分享我唿拉圈的女孩也加入了催眠游戏,她拥有合群的美德,不可能不加入。于是,我好像喝了怪博士所调的特制药水,不得不一天比一天透明,而我跟卡通的差别是,我不会拥有超能力或是飞在半空中的本领,只是单纯地越来越淡而已,没有别的。
 
伙食太好,秋天的麻雀都特别肥,肥肥的,看起来总是很开心,所以我喜欢看麻雀,反正不用讲话,把我的全部小小生命拿来看麻雀正好。下午第一节上数学课,习作没写,黑板上算术不会算,课本空白,理所当然被叫到走廊上罚站,刚好又可以看麻雀在沙坑里面洗身体,洗得一个洞一个洞,小小的,像是小型飞碟在打摩斯密码,但是我只拥有缺角型不灵光脑袋,怎么样都不可能破解,打给我看也没用。
 
没多久,密码都还没打完,不知道为什么学校开始骚动起来,班上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走出教室,纷纷三两成群消失在视线里。终于,老师最后一个步出教室,脸上堆着陌生至极的笑容说,日食要开始了,不上课了,叫我也赶快去操场上看日食。
 
我继续站在走廊上,不想看日食,我只想看摩斯密码,那是属于圆圈群体的日食,不是我的。隔壁班的老师从教室走出来,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她问我怎么不去看日食,我说:「那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应该重要吧,日食是难得的天文现象,大家都想看。」接着,她把手上的底片剪成两半,一半给我,带我到楼与楼相交的死角处,这里有遮荫又可以看得到太阳。
 
「一定要像这样,透过底片对着太阳看,绝对不可以直视太阳,不然会受伤。」
 
真的,圆圆的太阳有缺角。可是我比较喜欢圆圆的太阳,不喜欢缺角的太阳,不过还好,不久后太阳又恢复成圆圆的了。那个老师说应该要回去上课了,问我好不好看?「嗯,可是我比较喜欢圆圆的太阳。」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