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 Linux = 微软的大一统整合平台

Microsoft + Linux = 微软的大一统整合平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Microsoft
  • Linux
  • 整合
  • 平台
  • 云计算
  • 服务器
  • 混合云
  • 开源
  • 技术
  • 运维
  • 架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统介绍了微软新一代高效、跨平台的应用平台.NET Core 1.0。借助.NET Core,原本只能运行在Windows 上的.NET 应用可以运行在Linux、OS X甚至是UNIX上。结合微软的Apache Cordova 和Xamarin 等工具,可以构建从服务端到用户端的完整开源、跨平台的解决方案。

  作者撰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透过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子商务专案,将目前微软开放原始码跨平台的技术系统结构串联起来,帮助创业者和开发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微软的开放原始码跨平台技术来迅速建置自己的应用。然后启用微软云Azure 的力量,快速部署和整合,迅速地将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想法推广到每个使用者手中。

  本书不是一本单独说明某个微软开放原始码技术的图书。恰恰相反,本书是把微软开发工具和开发服务(Visual Studio 2015、Visual Studio Online),微软开放原始码开发技术(.NET Core1.0、Apache Cordova、Xamarin)和微软云(Azure)等各种相关技术串联起来的一本书。透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这些开放原始码、免费的工具和技术建置自己的应用。

  适合对使用微软技术建置应用以及对微软云端平台Azure 部署应用有兴趣的人员,也适用于对开放原始码技术有兴趣的读者。对有志于网际网路创业,尤其是期望快速架设应用的创业者亦极具参考价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争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者体验与平台合作事业部技术顾问。专注于微软公有云平台Azure的解决方案和架构设计、Azure应用的实施,以及Azure上的开源技术等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客户临场解决严重系统问题的经验。拥有四十多门微软认证证书,几乎涵盖全部微软开发相关技术,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十多年丰富授课经验的微软认证讲师(MCT)。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微软「云+端」战略
1.1云端运算介绍
1.2微软的公有云Azure 简介
1.3端的变革
1.4微软的端战略

第2章 革命性的ASP.NET Core
2.1完全开放原始码的ASP.NET Core
2.2ASP.NET Core 的新特性
2.3MVC 6 的新特性
2.4dotnet 命令列工具

第3章 开放原始码跨平台的装置端开发
3.1行动开发简史
3.2行动开发的显着特性
3.3主流跨平台行动开发技术介绍
3.4行动应用程式开发方式的选择

第4章 专案介绍和需求分析
4.1专案展望
4.2系统需求
4.3网站功能需求
4.4行动端程式功能需求

第5章 建置开发环境
5.1安装Visual Studio
5.2启用Visual Studio Online
5.3使用Azure PowerShell管理快取服务
5.4安装ASP.NET Core 1.0 和Apache Cordova

第6章 建置物理模型
6.1识别物理模型
6.2建立物理模型专案
6.3建立物理模型
6.4建立资料存取专案

第7章 建立Web网站
7.1建立Web 专案
7.2依赖植入
7.3实现商品展示相关功能
7.4实现首页功能
7.5实现购物车的相关功能
7.6实现收货地址管理相关功能
7.7实现订单相关功能

第8章 建立Web API
8.1几种远端唿叫方式
8.2设计好用的Web API
8.3Web API的设定和验证
8.4建立Muscle Fellow.API专案
8.5设计Muscle Fellow的Web API

第9章 在Azure上部署服务
9.1在Azure上部署示意
9.2在Azure 上部署的注意事项
9.3在Azure 上建立虚拟网路
9.4在Azure 上建立Linux虚拟机器
9.5为Linux 虚拟机器附加磁碟
9.6在Ubuntu 上部署.NET Core
9.7移转SQL 资料库到云端
9.8部署Muscle Fellow.Web 和Muscle Fellow.API
9.9使用Nginx 实现反向代理
9.10设定虚拟机器通讯埠对映

第10章 AngularJS和Ionic Framework
10.1AngularJS 入门
10.2Ionic Framework 入门

第11章 使用Cordova开发跨平台行动应用
11.1建立Ionic专案
11.2开发Cordova版本行动应用
11.3专案编译侦错

第12章 使用Xamarin开发跨平台行动应用
12.1准备工作
12.2开发Xamarin版本行动应用
 

图书序言

前言

  2016年5月11日,我在新浪微博上留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坐在微软的办公室里研究了一夜Ubuntu Linux,五年前想都不敢想」,并附上了一张Ubuntu gcc编译开放原始码专案时的截图。是啊,这个世界变化真是太快了!别说五年前,就是三年前,一直从事微软技术路线的我也没有想过未来将要在Linux 上部署我的应用。

  微软公司在新任CEO 的带领下开始踏上了新的征程,迅速地开始向开放原始码领域转型。公司向开放原始码领域转型的第一个动作就令人瞩目,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 在2014年10月直接对媒体喊出了「Microsoft Loves Linux」!紧接着,微软在2014年年底宣佈。NET Core 要支援跨平台,作业系统囊括了Linux、OS X 甚至FreeBSD,并且将。NET Core 的程式放到了Github 上。然后,微软又推出广受好评的轻量级跨平台的IDE:Visual Studio Code。至今开放原始码界已经给Visual Studio Code 贡献了上千个扩充外挂程式。进一步,微软宣佈SQL Server将在2017年正式支援Linux,并且透过收购Xamarin 公司一举揽收了Gnome和Mono 专案的创始人Miguel de Icaza这种开放原始码界明星等级的人物进入公司……

  微软公司目前已经和开放原始码界展开了紧密的合作,从云端大数据平台到行动端开发,在微软的产品中你都可以看到世界着名开放原始码软体基金会Apache 的身影。现在再讨论「要不要开放原始码?要不要跨平台?」已经毫无意义了。微软的工程师现在只关心一个专案或产品的哪部分要开放原始码?要支援几种作业系统平台?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这是一个好问题!经过这三年微软向开放原始码和跨平台领域的转变,微软已经在开放原始码和跨平台领域建置出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系统。从伺服器端的。NET Core、ASP.NET和Web API,到Web 端的TypeScript 指令码语言,再到行动端的Apache Cordova 和Xamarin,微软已经可以支援开发者使用完全开放原始码和跨平台的技术建置自己的应用。再配合免费的Visual Studio Community版本以及支援Git版本控制的Visual Studio Online,开发者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在微软的平台上实现以开放原始码专案为基础的应用程式生命週期管理。微软现在的开放原始码技术系统架构可以帮助创业者和开发人员大幅降低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迅速地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变成现实。

  作者撰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透过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子商务专案,将目前微软开放原始码跨平台的技术系统结构串联起来,帮助创业者和开发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微软的开放原始码跨平台技术来迅速建置自己的应用。然后启用微软云Azure 的力量,快速部署和整合,迅速地将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想法推广到每个使用者手中。

  本书不是一本单独说明某个微软开放原始码技术的图书。恰恰相反,本书是把微软开发工具和开发服务(Visual Studio 2015、Visual Studio Online),微软开放原始码开发技术(。NET Core1.0、Apache Cordova、Xamarin)和微软云(Azure)等各种相关技术串联起来的一本书。透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这些开放原始码、免费的工具和技术建置自己的应用。

  本书的程式全部开放原始码,读者有兴趣可造访https://github.com/micli/MuscleFellow 取得本书相关的原始程式码。同时读者也可以透过造访http://musclefellow.chiancloudapp.cn 来体验已经部署好的网站和Web API。

  本书的创作始于2016年1月,截止到2016年7月2日。期间,。NET Core 从beta 8 演进到1.0 RTM。种种变化也给作者写作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很多工作在每次。NET Core 新版本发佈之后都要重新调整,很多章节的内容也因此全部而永远无法与读者见面。

  如何高效率地阅读本书

  对于已经非常熟悉微软战略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3章开始阅读。对于云端运算和微软战略不是很熟悉的读者,建议从头开始阅读。

  从本书第5章开始,将有关开发和程式。建议读者从Github上下载程式,再与本书内容对照着学习和阅读。

  本书适合哪些读者

  本书适合对使用微软技术建置应用以及对微软云端平台Azure 部署应用有兴趣的人员,也适用于对开放原始码技术有兴趣的读者。同时,本书对有志于网际网路创业,尤其是期望快速架设应用的创业者极具参考价值。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女儿。在女儿需要陪伴成长的年纪,我佔用了大量本属于她的时间去写作。尤其是连续写作两本书的情况下,使得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好地陪她。我对我的女儿充满了愧疚。此外,我也非常感谢我内心深爱的那个人。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刘颖老师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盛东亮编辑。本书的完成和你们的鼓励和支援密不可分。

  最后,我还想感谢胡德民(Peter Hu) 和我的老板赵立威。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胡德民帮我安排了很多与微软开放原始码、跨平台相关的技术演讲,使我有机会全方面地接触微软相关的开放原始码技术,尤其是Xamarin。同时,我的老板赵立威也非常支援我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援。

  作者联系方式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失之处,请读者多多谅解也请不吝赐教。

  电子邮寄地址:mic_lee2000@foxmail.com

  繁体中文版说明

  本书中所有程式码均托管于github,不时会有勘误及更动,为保留全书程式码的完整性,本书中有关程式操作的介面及程式码执行结果均保留简体中文图例,请读者自行对照书中文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开源社区的开发者,我一直以来都对微软的态度抱有审慎的观察。从早年将Linux视为“癌症”的强硬立场,到如今积极拥抱开源,微软的转变无疑是令人瞩目的。我尤其关注这种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对整个开源生态带来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微软为何会选择“整合”Linux,这是否是其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趋势的必然选择?书中是否会探讨微软在开源项目中的具体贡献,以及它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开源精神?我也很好奇,这种“大一统”的平台,在微软的愿景中,将如何重新定义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模式。是否意味着我们将看到更多跨平台、兼容性极佳的开发工具和运行时环境?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使用Linux工具链和开源软件的开发者来说,理解微软的整合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利用好这些融合带来的便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微软开放战略的真实见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宣传,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关于技术和生态的深层互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为引人注目,深蓝色的背景上,一个由微软蓝和Linux绿交织而成的巨大漩涡,似乎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吸引的技术力量。光是看到这个设计,就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书中可能探讨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对微软的生态系统和Linux的开放性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曾试图在这两个领域之间找到某种契合点,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书的副标题“微软的大一统整合平台”更是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主题,让人好奇微软究竟是如何试图将自身庞大的技术体系与开源世界的主力军Linux融合,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强大、统一的平台。是技术上的深度融合?还是生态上的战略协同?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设想书中可能不会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会深入剖析微软的战略意图,以及Linux社区对此的反应,或许还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性的决策和技术演进的节点。对于一个在IT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来说,理解这种“大一统”的趋势,不仅是对当前技术格局的洞察,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判,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整合世界。

评分

我是一名对操作系统底层原理和技术演进史充满好奇的学生,尤其对那些能够颠覆行业格局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感兴趣。微软和Linux,一个是商业软件的巨头,一个是开源运动的标志,它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从早期的对立,到现在的相互融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值得研究的价值。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回顾微软和Linux各自的发展历程,分析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选择。然后,它会聚焦于近年来双方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事件和技术突破,比如微软对开源社区的贡献,以及Linux在微软产品中的深度集成。我非常想了解,这种“整合”究竟是在哪些层面实现的?是API的兼容?还是统一的管理工具?抑或是在更深层次的内核和运行时层面?书中会不会探讨这种整合对软件开发、安全、性能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此外,我个人对微软的“大一统”概念非常着迷,它是否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少厂商锁定的生态系统?我对书中可能揭示的微软未来技术战略布局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为我理解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脉络提供宝贵的洞察。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企业级IT架构领域工作的技术经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解决实际业务痛点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容器化以及微服务架构的兴起,对跨平台兼容性和技术栈灵活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投入巨大,其Azure平台的功能日渐完善,而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事实标准”,在企业中的部署率也持续走高。我非常关注这两大巨头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更加紧密的合作,能够将微软的商业级服务能力与Linux的开放性、灵活性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具性价比和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详细介绍微软如何在其产品线中拥抱Linux,例如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的出现,以及Azure上对各种Linux发行版的强大支持。书中或许会深入探讨在这样的整合平台下,开发者和运维人员如何更高效地工作,如何简化部署和管理流程,以及如何打破过去因平台差异而产生的技术壁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可落地的实践案例和架构设计思路,帮助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的IT环境,实现真正的“技术大一统”。

评分

我对那些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趋势和商业策略总是充满好奇,而“微软 + Linux = 微软的大一统整合平台”这个书名,无疑触及了我感兴趣的焦点。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技术格局中,任何能够有效整合不同技术栈、简化复杂性的方案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堆砌,更可能是一份关于战略决策和市场洞察的深度分析。微软作为软件行业的巨头,其每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都足以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而Linux作为开源世界的代表,其开放性和灵活性深受开发者和企业的喜爱。将两者结合,构建一个“大一统”的平台,这背后必然涉及到复杂的权衡和精妙的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微软在这场整合中的真实意图,它期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实现什么样的业务目标?是巩固其在云计算市场的地位?还是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书中是否会探讨这种整合对用户体验、成本效益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具体影响?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微软未来战略布局的独到见解,帮助我理解这个正在快速演进的IT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