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巨觀的構圖加上微觀的刻畫 其實,我有點害怕去築地市場。
我想害怕的原因並不是在於總得爬個大清早,或得在擁擠的人群中比肩繼踵地穿梭、抑或是帶著淩亂吵雜的環境、空氣彌漫的魚味,還像個大迷宮似的難以捉模,更傳說有不歡迎觀光客的店傢,甚至耳聞過隻要是外地人就不賣餐的牛肉丼飯餐廳,有點令人望之卻步啊!
我想卻步應該是來自對它的不夠瞭解而擔心冒犯地失禮踏入。
即便是有點害怕,仍是被好奇和貪吃的驅使去過好幾次,甚至跟著購買食材的朋友前去探訪,時纔發現,原來築地市場不隻是漁獲海産,還有很多乾貨食材和料理工具等,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一直到最近,原本早該已經搬到豐洲的市場,卻因為汙染問題而延宕迄今,讓喜愛去築地市場嘗鮮的朋友多瞭點時間餘裕再度造訪,也讓這超過80年曆史的魚市場營業展開瞭與時間、環境較勁的延長賽。
即便眾所期待著豐洲市場的一番新象,但築地市場一直都是很多老饕或是初來乍到東京的觀光客最愛造訪的景點之一。至於到底該怎麼走逛,纔能既看門道又看熱鬧呢?具有曆史地理研究背景的日本漫畫傢森永洋,花瞭一年的時間多次探訪瞭築地市場,從熱鬧非凡、燈火通明的夜晚到宛如洩瞭氣的白晝氣氛,他用幽默又生動的畫筆,詳實又深刻地記錄瞭這個日本最大市場的點點滴滴。
這巨大市場的全名稱實為「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築地市場」,在作者細膩的觀察下與色筆的勾勒中,帶領從一天的黃昏到隔日的白天,從市場的外部逛到一般人無法入內的鮪魚拍賣市場,從海洋上的各種漁船畫到保麗龍箱子內的各種漁獲水産,既巨觀的構圖又微觀的刻畫,巨細靡遺的呈現每個畫麵。而我特彆喜歡每個畫麵均以跨頁錶現的大器,且每翻一頁就是一個美麗的驚喜與值得細看的驚嘆。
在此之餘,更讓人瞭解到為什麼拍賣時的鮪魚要切掉尾巴?店傢如何處理分解比人還巨大的鮪魚?而盤商如何搶在最短的時間內如何齣貨魚店以保持於獲鮮度?我還關心的穿梭市場的三輪電動貨車有何特點?超過三米的巨大製冰機、震撼的保麗龍山,還有原來市場銷售的前三名就是我們常在日本料理店吃到的那種魚類啊……,在店內一片入口即化的魚生原來就曆經瞭背後的種種。感受上就像自己從午後五點到隔日午後一點間走瞭一趟築地市場,並發現這個在曆史中即將消逝的場域,瞭解到市場生態、感受到令人莞爾的細節橋段,還有本獨特的活文化。
我想,你看瞭這本《築地市場——從圖看漁市場的一天》之後,下迴造訪築地的觀看角度以及吃生魚片的心情一定截然不同(訂機票前先看書喔!)。
吳東龍/日本設計觀察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