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科学大惊奇3(注音版)

图解科学大惊奇3(注音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普
  • 儿童
  • 科学
  • 注音
  • 图解
  • 知识
  • 益智
  • 绘本
  • 学习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让国小生懂得用图像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未来大能力
最适合国小生的科学图解绘本。
用一个问题、一个跨页、一张图解、一个答案,
轻松解决小小脑袋里的大大疑惑。

  用无负担、清爽的10分钟晨间阅读,满怀哈哈大笑又原来如此的心情,开启科学的一天。不仅让小朋友快乐学习,也懂得用图像式思考,培养未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企鹅可以生活在寒冷的地方?为什么一直打电动,视力会变差?为什么用肥皂可以洗掉脏污?为什么指北针一定会指向北方?

  10-12岁的小大人是正值大脑冒险、又有点独立的时期,对于周边事物总是充满怀疑、想要顶顶嘴。大人眼中的好多好多理由,或许是小朋友的灵光一闪。不过课堂上的国小自然课却似乎无法满足小朋友的心?!

  《图解科学大惊奇》为这些小大人们,用趣味的插画图像与对白,解说这些不可思议。题材包含关于生物、身体、身边事物、食物、地球与宇宙的为什么。在这合计超过80个趣味问答中,都有一整页的超趣味图解式插画取代冗长的教条式叙述,让小朋友读的舒心又舒脑。内页不时夹带着趣味游戏与考考你小问题,更能手脑并用。

  此外,书籍还搭配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自然科学教育系教授所撰写的导读文与学习单,引导家长陪伴小朋友阅读,学习单也可作为寒暑假自主研究的题材,让亲子好读、手做、同欢乐。

本书特色

  ◎本书3大特色

  特色1:图解超趣味,知识不马虎:以童言童语解释各种大哉问,用图像解析知识答案。让孩子们拥有乐于发问的好奇心,以及图像思考的创造力,打好科学学习基础

  特色2:阶段式、分龄的快乐学习:套书共分成三册,分别贴合国小各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问题由浅至深,范围从生活小琐事到宇宙大知识。循序渐进阅读,一步步搭起知识垫脚石,迈入国小自然学习不惊不怕。

  特色3:教育学者把关引导:由最懂国小自然科学教育的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审定导读,把关小朋友最适合的知识程度。专文导读与网路学习单提供阅读与学习引导,更可做为寒暑假自由研究的题材,完全发挥内容每一分价值。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不同于《图解科学大惊奇3(注音版)》的图书的详细简介,着重于其独特内容和价值,旨在提供详实且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描述: --- 《宇宙奥秘探索:从微观粒子到宏大星系的奇幻旅程》 作者: [此处可填充一个虚构的、具有权威性的作者名,例如:张宏宇 博士 / 国际天文物理学会资深研究员]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充一个虚构的、侧重科普的出版社名,例如:星瀚文化 / 寰宇科普出版社] 装帧与设计: 精装,全彩印刷,采用高克重艺术纸,确保图像细节的清晰度与色彩的还原度。内含多幅由顶尖科学家和艺术插画师合作完成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宇宙景象图。 --- 书籍核心理念与定位 《宇宙奥秘探索》并非一本聚焦于日常现象或基础科学原理的入门读物,而是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跨越尺度、直抵宇宙终极问题的深度探索。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宏大结构,并追溯其起源与命运。 本书针对的是对宇宙学、粒子物理学前沿、时间本质以及多重宇宙理论有浓厚兴趣的进阶学习者、天文爱好者以及对人类知识边界充满好奇心的成年读者。它摒弃了针对初学者的简化比喻,转而深入探讨当前物理学界最前沿的理论模型和尚未解决的谜团。 内容深度解析:四大核心篇章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编排由小及大,由近及远,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宇宙认知框架。 第一篇:量子纠缠与时空结构(微观世界的悖论) 本篇聚焦于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交汇点,特别是那些挑战我们日常直觉的领域。 1. 量子场论的精妙之处: 详细解析了量子场论如何将粒子视为场的激发态,并深入探讨了标准模型中规范玻色子的精确作用机制,包括希格斯场的性质及其在赋予物质质量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2. 引力子的追寻与圈量子引力: 剖析了试图调和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量子引力”理论的现状。书中将用图表清晰对比“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LQG)”的核心差异,特别是LQG如何将时空本身量子化,提出离散的“时空原子”概念。 3. 纠缠与非定域性: 对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解释了量子纠缠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如何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信息传递和实在性的本质。书中将包含对最新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的解读。 第二篇:恒星的生命周期与元素起源(恒星炼金术) 本篇将焦点从不可见的微观世界拉回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恒星系统,但视角更侧重于宇宙级的元素制造工厂。 1. 超新星爆发的物理学: 细致描绘了不同类型超新星(Ia型与核心坍缩型)的触发机制,特别是对快速坍缩过程中中微子震荡和重元素(如金、铂)通过R过程合成的核物理过程进行建模分析。 2. 中子星与黑洞的奇点边界: 深入探讨了中子星内部物质状态(夸克物质或奇异物质的可能性),并结合最新的引力波探测数据(如GW170817),分析了双中子星并合如何提供对极端物质状态的直接观测证据。 3. 化学元素的宇宙史诗: 追溯宇宙中氦、碳、氧等轻元素从大爆炸核合成到后续世代恒星内部的S过程,阐释了生命所需的所有元素都是“星尘”的理论基础。 第三篇:宇宙学模型与暗物质/暗能量之谜(看不见的宇宙) 本篇是本书的重头戏,直接面对当前宇宙学中最大的两个谜团。 1. 宇宙大爆炸的精确证据链: 不仅介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更侧重于分析CMB的偏振模式(E模与B模),以及这些模式如何揭示了宇宙暴胀时期的信息。 2. 暗物质的候选者们: 对WIMPs(弱相互作用重粒子)、轴子(Axions)等主流暗物质粒子模型进行全面对比,并详细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地下和太空实验(如LUX-ZEPLIN、泛星系巡天等)的原理与局限性。 3. 暗能量的驱动力: 探讨了暗能量的本质,从宇宙学常数(真空能)到第五种基本力(如Quintessence)。书中将使用最新的宇宙学数据(如星系红移巡天)来拟合不同的状态方程,评估$Lambda$CDM模型及其可能的修正版本。 第四篇:时空的尽头与多重宇宙的边界(形而上学的物理学) 本篇拓展至理论物理学的最前沿,探讨人类知识的终极边界。 1. 时间的箭头与熵增: 深入剖析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定义了我们可感知的“时间之箭”,并讨论了“时间对称性”在微观世界中的体现,以及宏观时间如何涌现。 2. 黑洞信息悖论的最新进展: 详细介绍霍金辐射、防火墙理论以及近年来提出的“软毛理论”(Soft Hair Theory)如何试图解决信息丢失的难题,探讨信息是否真的永远被困在视界之内。 3. 多重宇宙的分类与可证伪性: 清晰划分了“永恒暴胀模型”产生的泡泡宇宙、弦理论景观中的“景观多重宇宙”,以及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下的平行宇宙。本书批判性地讨论了这些理论面临的实验验证困境。 阅读体验与特色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严谨性与视觉冲击力的完美结合。 详尽的数学背景辅助: 在不要求读者掌握复杂微积分的前提下,书中会穿插“理论透视”专栏,用清晰的图形推导关键公式(如弗里德曼方程的几何意义),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物理图像,而非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案例研究与历史脉络: 每一重大理论的提出都配有详细的历史背景介绍,描述了爱因斯坦、费曼、图灵等科学巨匠们如何通过思想实验和关键实验突破了认知的局限。 专业术语的精准解释: 附带一个详尽的“前沿术语词典”,确保读者在面对如“卡西米尔效应”、“彭罗斯过程”、“阿兰诺夫-鲍勃里诺夫耦合”等复杂词汇时,能迅速定位到其精确的物理定义和上下文关联。 《宇宙奥秘探索》旨在成为一本引导读者从基础认知跃升至当代物理学前沿的权威参考书,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呈现了人类对宇宙最深刻、最激动人心的提问与探索过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美马野百合(美马のゆり)


  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  教授

  专攻学习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环境设计及资讯工学)、科学沟通,并取得博士(学术)学位。参与公立函馆未来大学(北海道),以及日本科学未来馆(东京)的设立计画筹备工作,并分别于上述大学与科学未来馆担任教授与副馆长(2003~2006年)。另外,还曾担任NHK经营委员、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教育政策、经济产业省制品安全相关审议会委员、以及北海道科学技术审议会委员等职位。着作有《设计「未来的学习」》(东京大学出版会)、《理科女子的生活方式》(岩波书店)等。并于2014年,荣获文部科学大臣表扬科学技术奖(理解力促进部门)。

图书目录

中文版导读‧学习单2
给同学的话‧给家长的话4

关于生物的为什么
为什么企鹅可以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呢?12
为什么企鹅是鸟类,却不会飞上天空呢?14
除了鸟类以外,还有什么动物会飞呢?16
螳螂产下的卵,里面是什么模样呢?18
为什么蜥蝪的尾巴会断掉呢?20
还有什么动物会「自切」呢?22
怪物昆虫:喷毒的昆虫!?24
世界上最大的昆虫是什么呢?26
为什么蝙蝠要倒吊着休息呢?28
为什么蝙蝠在黑暗中也能飞行呢?30
为什么章鱼和乌贼会喷出黑色墨汁呢?32
为什么聚在一起的鱼群不会撞到彼此呢?34
为什么猫咪在夜晚会吵闹呢?36
色彩鲜艳的青蛙选美大会38
为什么不可以把外国的独角仙带进日本放养呢?40
不同种类的外来种!42
世界上竟然有蚂蚁会种田?44
蘑菇有「种子」吗?46
为什么仙人掌的身上都是刺呢?48
为什么枫叶会变红呢?50
变色的树木:红叶与黄叶52

关于身体的为什么
为什么一直打电动,视力会变差呢?56
为什么跑步之后,唿吸会变急促呢?58
为什么明明记住了,却还是会忘记呢?60
为什么录下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讲话的时候不一样呢?62
为什么我们身上会长出体垢呢?64
为什么感冒的时候会发烧呢?66
为什么我们会得到动晕症呢?68
为什么我们会做梦呢?70
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花粉症呢?72
为什么我们会对食物过敏呢?74
怎么做才能跑很久呢?76
为什么敲打膝盖下面,小腿就会弹起来呢?78
为什么我们会扭伤呢?80
静止的图画,看起来会动!!82

关于身边事物的为什么
为什么行动电话可以通话呢?86
为什么微波炉可以加热呢?88
油性笔和水性笔有什么不一样呢?90
弹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92
为什么棒球上面有缝线呢?94
为什么用肥皂可以洗掉脏污呢?96
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吗?98
为什么橡胶可以伸长又缩短呢?100
为什么云霄飞车转一圈的时候,坐在上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呢?102
为什么直笛会发出声音呢?104
为什么卡通影片会动呢?106

关于食物的为什么
各种不同的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呢?110
为什么咖哩会分成那么多种辣度呢?114
为什么椰子的果实里面有水呢?116
为什么蒟蒻那么有弹性呢?118
为什么切洋葱的时候会流眼泪呢?120
为什么甜甜圈中间有一个洞呢?122
为什么煮好的拉面放久了会变软呢?124
冰淇淋是怎么做出来的呢?126
用盐巴和冰块,简单做出冰淇淋!128
纳豆是怎么做出来的呢?130
细菌的神奇力量!132
为什么橘子表皮会有一条一条白色的东西呢?134
碳酸饮料真的会把牙齿和骨头溶化掉吗?136
面包是谁发明的呢?138

关于地球和宇宙的为什么
为什么白天的天空是蓝色,黄昏时却变成红色呢?142
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呢?144
为什么磁针一定会指向北方呢?146
极光是怎么形成的呢?148
如果往地底一直挖下去,最后会挖到什么呢?152
全世界的海水有多少呢?154
太空食物好吃吗?156
人类可以生活在火星上吗?158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160
化石是什么呢?162
叫人惊讶的巨大化石!164
河川的源头在哪里呢?166
沙子是怎么形成的呢?168
为什么岩石有各种颜色呢?170
地球暖化是什么意思呢?172
黑洞是什么呢?174
地球是怎么诞生的呢?176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让好奇不再只是好奇
台北市社子国小教务主任,台北市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辅导员 杨世昌老师


  服务的学校设置了漂书站,让孩子看书更便利。为了了解使用状况,问了一位在漂书站阅读的孩子意见,也顺口问喜欢看哪一本书,他毫不迟疑回答《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答案令我意外,原来不只故事对孩子有吸引力,知识类读物也可以是孩子阅读选项之一。

  二○一六年台湾杰出女科学家「新秀奖」得主,清华大学王慧菁教授受访表示:好奇是成功的主要关键,可见,不论是科学家或是小朋友,好奇心都扮演关键的角色,也是因为一直保有赤子之心,科学家才能不断探索,解开大自然的奥祕。

  年纪愈小愈喜欢问为什么?抬头看天空时,孩子也许会问:为什么天是蓝色的?上自然课时可能会问老师:冬天时昆虫都躲到哪里去了?如果大人能善加引导孩子的问题,甚至一起动手找到答案,不仅满足好奇心,更可以将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成效。

  虽然网路上可以轻易找到答案,但年纪小的孩子,科学背景知识还不足,网路上的资料虽多,但内容中有许多专有名词,阅读起来艰涩,不见得适合国小中低年级孩子,更遑论许多资料还不一定正确。

  《图解科学大惊奇》这套书是专为国小一~三年级孩子编写的科普书,以孩子的角度出发,将生活中孩子常见的疑问分门别类整理,包括食物、身体、动物、植物、地球,甚至是宇宙等主题,以易懂但专业的文字,搭配轻松幽默的插图说明,大幅降低了阅读的门槛。

  有了这本书,当小朋友问各种为什么,像是石头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海?为什么会下雨......,父母就可以由书架上拿起书,坐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找答案。

  家长也要化被动为主动,例如:看棒球赛是很多人喜欢的家庭活动,也可以顺便探讨为什么棒球会有缝线?清洗鱼缸时,父母也可请孩子思考为什么鱼缸会变脏?

  此外,书中许多的内容也和现行国小自然教科书的主题相近,因此,也很适合做为老师自然教学的补充教材,或是做为孩子进一步延伸学习的科普书。例如:在进行动物单元教学时,企鹅是很多孩子感兴趣的动物,但牠身体有什么特别之处,才可以生活在极度寒冷的南极?除了鸟类,还有哪些动物会飞行?这些都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主题,很适合老师做为课后延伸学习的科普阅读教材。书中所介绍的问题可用来引发孩子的动机,并透过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爱问「为什么」是孩子天性,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动力来源,《图解科学大惊奇》不仅可用来解答孩子疑惑,善用更可将好奇心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主动进行探究,让科学学习变得有趣,达到主动学习目的。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喔!這本《圖解科學大驚奇3(注音版)》聽起來就好吸引人啊!我本來就有在找一些適合小朋友入門的科學讀物,尤其是那種圖文並茂、又帶點趣味性的。這本注音版的設計,對我這種小時候國字一堆會有點挫折的家長來說,真的太貼心了!我猜裡面一定有很多孩子們感興趣的科學主題,像是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或是小小的種子怎麼變成大樹?這些都是我平常會被孩子纏著問的問題,有了這本書,我應該也能輕鬆應對,甚至從中學到不少新知識。而且「圖解」這兩個字,就代表著畫面會很豐富,不會是枯燥乏味的文字堆疊,這樣小朋友一打開書,眼睛就會被吸引住,自然而然就會對科學產生好奇心,而不是覺得科學很遙遠、很難懂。我已經可以想像我家的小寶貝們看到這本書時,那種眼睛發亮、迫不及待想翻開的樣子了!這絕對是培養孩子科學素養、啟發他們探究精神的絕佳工具書!

评分

我個人對這種結合了視覺和文字的科普讀物一向很有好感,尤其是《圖解科學大驚奇3(注音版)》這樣的標題,讓我覺得它一定有辦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大驚奇」這三個字,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讓我忍不住想知道裡面到底有哪些讓人驚訝的科學知識。「圖解」的優勢在於,它能夠打破語言的隔閡,即使是比較複雜的概念,透過生動的插畫也能一目了然。再加上「注音版」,這讓我知道它非常適合初學階段的讀者,可以讓孩子們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建立自信心。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裡能有關於「天氣」的奧秘,像是為什麼會有彩虹?或是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這些都是孩子們很常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如果能透過有趣的圖解和簡單的文字來解釋,肯定能讓他們對大自然有更深的認識。這本書的出現,讓我覺得培養孩子的科學啟蒙變得更加容易和有趣了。

评分

我對《圖解科學大驚奇3(注音版)》的期待,主要來自於它「圖解」和「注音」這兩個關鍵字。身為一位家長,我深知學齡前或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對於文字的接受度不如圖像來得直觀。因此,這本結合了豐富插圖和注音符號的科學讀物,絕對能大大降低孩子們閱讀的門檻,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觸科學。我猜想,書中的內容應該會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例如:為什麼我們會有影子?或是電燈為什麼會亮?諸如此類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提問,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此外,「大驚奇」的詞語,暗示著書中會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科學知識,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培養他們主動探索世界的習慣。我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應該是點燃孩子們心中那顆探索的種子。

评分

老實說,我對於很多兒童讀物都有些迷思,總覺得有些內容寫得太淺,一下子就翻完了,不然就是太艱澀,孩子根本聽不懂,家長看了也頭痛。但看到《圖解科學大驚奇3(注音版)》這個標題,我直覺就覺得它應該是那種「剛剛好」的等級!「大驚奇」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充滿了神秘感和探索的樂趣,彷彿裡面藏著許多意想不到的科學奧秘,會讓孩子們大呼過癮。再加上「圖解」和「注音」,這完全是為年輕讀者量身打造的嘛!我最希望的是,這本書能引導孩子們從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開始,一步步去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像是可能關於天氣的變化、動物的奇特習性,甚至是我們身體的奧妙等等。透過生動的插圖,將複雜的概念視覺化,讓孩子們能夠輕鬆理解,並且產生「原來如此!」的驚喜感。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起死記硬背課本知識,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

這本《圖解科學大驚奇3(注音版)》的出版,簡直是解決了許多家長的燃眉之急!我平常工作忙,孩子們放學回家,除了寫功課,就常常問我東問西,有時候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特別是科學類的知識,很多都超出我的國小時期記憶了。這本書有注音,代表我兒子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們也能自己試著閱讀,不用一直求助大人。而且「圖解」這個概念,對我來說就是「超省力」!不用花時間去解釋那些拗口的科學術語,光看圖就能大概明白。我猜這本書涵蓋的主題應該很廣,可能從我們周遭的環境,到宇宙的奧秘,甚至是比較抽象的物理或化學現象,都會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我個人很期待裡面會有關於「力」的介紹,或是「光」的原理,這些都是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但要說清楚又有點難的。如果有這本書,我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他們讀完了,也能講給我聽,這樣我既能輕鬆,又能確保他們學到東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