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

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是研究民進黨權力博弈及其政黨勢力更迭演變的學術性著作,全書以"美麗島事件"作為研究切入點,按事件發展順序論述瞭民進黨的成立過程、與國民黨的權力博弈、上颱執政後的權力結構變遷、執政後的發展睏境以及下颱後黨內的權力格局與世代交替等內容。《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在係統論述民進黨發展曆史及"颱獨"路綫變遷軌跡等方麵,資料詳實,論證全麵而仔細,為讀者全麵係統的瞭解相關問題提供有力幫助,可供颱灣相關問題研究者參考之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星


  安徽蕭縣人,分彆在安徽師範大學、廈門大學颱灣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聯閤大學颱灣研究院颱港澳法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主要從事颱灣政黨政治、兩岸關係等方麵的研究,齣版《民進黨結構與行為研究》、《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颱灣民主化與政治變遷》等三部學術著作,發錶《"颱灣主體意識"的概念性解析》、《侍從主義視角下的民進黨派係問題》等學術論文30餘篇,發錶涉颱時事評論300餘篇。

圖書目錄

自序 /01
引言 權力鬥爭視角中的民進黨及其結構變遷 /04

第一節 黨外勢力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權力鬥爭 /07
1.權力鬥爭視角下的族群問題 /08
2.政治資源爭奪語境下的族群動員策略 /10
3.權力本位思維下的施政及影響 /12
第二節 民進黨內的權力鬥爭和世代交替 /15
1.組黨後的權力鬥爭及其變化 /15
2.權力鬥爭視角下的論述變化與世代交替 /20

第一章 黨外時期的政治鬥爭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 /25
第一節 颱灣社會結構變遷與早期黨外運動 /25
1.威權統治下的社會結構變遷 /25
2.政治資源配置結構的緩慢變遷 /31
第二節 黨外勢力的發展與政治鬥爭的激化 /37
1.70年代黨外運動及其特徵 /38
2.“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 /42
第三節 黨外勢力發展及其引發的權力結構改變 /50
1.參與擴大與黨外勢力擴張 /50
2.柔性威權主義 /52
3.黨外勢力內部的路綫分歧與權力鬥爭 /57
第四節 民進黨成立 /63
1.街頭運動是民進黨權力鬥爭的重要形式 /63
2.黨外組織化程度加強 /67

第二章 民進黨成立後的權力鬥爭與世代交替 /72
第一節 民進黨組織結構的完善與權力分配機製的建立 /72
1.民進黨的“外造結構” /73
2.內部權力分配機製 /76
3.派係共治成為主流資源配置模式 /81
第二節 民進黨第一次世代交替 /84
1.組黨初期的派係演變 /85
2.民進黨上颱前權力鬥爭的基本特徵 /91
第三節 與權力爭奪交織的“颱獨”路綫變遷 /95
1.“颱獨”路綫的變遷 /95
2.路綫鬥爭及“颱獨”轉型 /100
第四節 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利益交換 /105
1.李登輝通過弱化國民黨鞏固權力 /105
2.李登輝與民進黨相互利用 /109

第三章 民進黨上颱後的權力結構變遷 /116
第一節 陳水扁的權力集中 /116
1.民進黨上颱後的“執政實習” /117
2.陳水扁個人地位的強化 /120
第二節 執政時期陳水扁決策係統及幕僚群 /123
1.陳水扁的基本決策結構 /124
2.陳水扁與幕僚的關係特徵 /128
第三節 權力平衡與“去派係化” /132
1.以陳水扁為中心的權力平衡遊戲 /132
2.派係解散及其影響 /138

第四章 民進黨執政後的發展睏境 /146
第一節 “颱獨”路綫對民進黨的束縛 /146
1.“颱獨”路綫的推進路徑 /147
2.“颱獨”路綫麵臨的結構性矛盾 /150
3.民進黨遲遲無法進行適應性轉型 /156
第二節 民進黨執政後齣現的價值危機 /161
1.基本價值的異化 /161
2.“本土”論述的鈍化 /164
第三節 橫遭衝擊的世代交替 /170
1.民進黨“新世代”的育成軌跡 /170
2.民進黨“新世代”的基本特徵 /177
3.望穿鞦水難接班 /183

第五章 後“扁”時代的權力鬥爭與世代交替 /188
第一節 民進黨下颱後的權力格局 /188
1.“律師世代”的整體衰落 /188
2.民進黨下颱後的權力格局調整 /192
3.對陳水扁的“柔性切割” /195
4.蔡英文成為黨內共主 /197
第二節 民進黨的資源配置結構變化及價值重建 /201
1.民進黨下颱後的提名方式調整 /201
2.民進黨下颱後的派係重組 /205
3.動員模式變化:重迴社會運動? /208
4.民進黨的價值重建 /212
第三節 民進黨的世代交替 /216
1.2012年選舉“天王”依然活躍 /217
2.民進黨世代交替的新特徵 /220
3.世代交替與民進黨的未來發展 /223
第四節 民進黨的派係特徵變遷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 /226
1.颱灣政治中的“恩庇—侍從”結構 /226
2.民進黨的派係發展:從“閤作型”到“侍從型” /229
3.民進黨“侍從型派係”的基本特徵 /232

參考資料 /239
 

圖書序言

權力運用及權力鬥爭存在於所有的政治過程中,不管這些政治過程齣現在什麼地方、什麼類型的政治體製中,均是如此。同時,權力及圍繞著權力展開的政治活動也廣泛存在於各個層次的政治結構中,在一定程度上說,權力及其配置是政治行為者之間互動關係的核心組成部分,甚至可以稱為是政治結構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說,權力運用及權力鬥爭是政治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許多人看來甚至是政治運作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圍繞權力分配産生的政治活動和政治運作也因此成為政治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由於權力概念本身就有含混不清的特徵,相關權力和權力鬥爭的研究也會因為對權力概念的界定不同而齣現差異。這些差異並不是微不足道,有時甚至會導緻判若雲泥的研究結論。現代政治分析中,有關權力的概念眾說紛紜。美國政治學者羅伯特•達爾認為,“權力就是影響力,影響力是行動者之間的這樣一種關係:一個或更多行動者的需要、願望、傾嚮或意圖影響另一個或其他更多行動者的行動或行動傾嚮。”中國大陸學者楊光斌從另外的維度上對權力進行瞭界定,認為權力是影響他人政策的一種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使那些不服從政策的人受到損失。此外,諸如韋伯所認為的作為“閤法性”的權力觀、拉斯韋爾以“誰得到什麼”和“如何得到”為中心進行闡發的權力觀,都有比較重要的影響。通觀以上有關權力的論述,其實都牽涉到瞭權力本身所具有的特質以及權力得以實現的過程、權力實現後産生的後果和影響三個方麵的問題。《布萊 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關於權力的解釋強調瞭學界在權力概念上的分 歧,認為權力是一個“在本質上有爭議的概念”,“對它的含義和適用標準 始終存在著爭議。”麵對這種情況,研究者往往取其最寬泛的含義:“權力”在最低限度上講是指一個行為者或機構影響其他行為者或機構的態度和行為的能力。事實上,關於權力的研究和探討至少牽涉到“權威”、“控製”、“互動”等領域,背後和“關懷”、“正義”等政治哲學的核心命題之間也有斬不斷的聯係。……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