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世界是什么形状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是什么形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让
图书标签:
  • 哲学
  • 思考
  • 人生
  • 世界观
  • 存在主义
  • 提问
  • 意义
  • 认知
  • 游记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回看走过的路,不是石板沥青,而是一本又一本宝贵的书铺出来的。——张让 回首来时路,张让用每一本非读不可的好书,发现如山般渺远壮阔、如海般变化万千的大千世界。 作者写大家读过或未熟识的作家,有小说也有散文,更有艺术家传记,并涉及科普着作。〈你必须走一条孤独的路:阅读手记〉自陈初读琦君钟情中带点男性眼光的轻视,看不起女性笔下平凡家常的小天地,相距几十年后才自叹弗如,发现真正好的文字是没有身段腔调,光华内敛却寓意深刻。少为人知的裴乐娜琵.费兹杰罗的〈不然怎么能够承受〉,诗意又如寓言的小说《蓝花》,不管读了多少次总像第一次,充满惊诧和神奇,多少作家评家都好奇她怎么做到的?〈不能忘不能不忘〉借由悼亡书直面死亡,人要如何攀越过哀痛的山头,开凿生路。 有些书评容易硬得难以下嚥,张让读书为文却像为生活开了一扇窗,透进山林鸟兽花草虫鸣,像她导读《活生生的山》,文字都让人身心浸透在山里,眉批阅读精华更是字字珠玑,「良辰美景再好,死亡随侍左右,生命是一条无人生还的旅途」,看来扣人心弦。一篇篇读写札记有褒有贬,常常在冲突与硝烟、争执和论辩间来回跌宕,张让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如诗般优美简练的笔触传达,对时间与空间的惶惑,对宇宙和生死的反思。 本书特色 ★ 充满隽永哲思的阅读笔记,从不同文类和主题的作品探讨,表达出对知识与存在的种种思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让


  曾获首届《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联合报长篇小说推荐奖、中国时报散文奖,并多次入选各家年度散文或小说选集。着作包括短篇小说集《并不很久以前》、《我的两个太太》、《不要送我玫瑰花》、《当爱情依然魔幻》,长篇小说《回旋》,及散文集《当风吹过想像的平原》、《断水的人》、《时光几何》、《剎那之眼》、《空间流》、《急冻的瞬间》、《飞马的翅膀》、《和阅读跳探戈》、《当世界越老越年轻》、《高速风景》、《两个孩子两片天》(与韩秀合着)、《旅人的眼睛》、《一天零一天》、《装一瓶鼠尾草香》、《我这样的嫖书客》、《有一种谣传》、《拦截时间的方法》,以及儿童传记《邱吉尔》等,并译有童书《爸爸真棒》,与小说集《初恋异想》、《感情游戏》、《出走》和非小说《人在废墟》、《一路两个人》。现定居美国加州。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只因为喜欢


  美好的事值得重复,好书值得重读。

  义大利作家普里莫.列维说过:「过了六十岁开始厌倦追逐新书,宁可回头读老书。」似乎到了中年以后,我在追逐新书同时也回头读老书。

  这本集子收了近几年谈阅读和写作的文字,主要是阅读,尤其是重读。

  越年长越发现,人其实很钝,大多事麻木不觉,很难有所长进,偏又自以为聪明过人,什么都知道。等到半生过后,一本书赞叹了无数遍才忽然错愕:当年究竟读到了什么?可惜时日久远,旧时那个你隔着记忆迷雾看不清,这时节硬要逼压出年轻时看懂了什么实在做不到。证据薄弱,然无论如何你相信必定有所体悟,不管是不是幼稚可笑。因为回看走过的路,不是石板沥青,而是一本又一本宝贵的书铺出来的。

  其实想要写这样一本书很久了,甚至要写哪些作者名单都开好了(后来越添越长)。但懒散加贪心,逃不脱花间蝶东沾一点西沾一点的恶习,总没法做到。多是零星片段,夹藏在某篇文字当中,也可能自成一篇,收入这本那本散文集里。

  《我这样的嫖书客》似乎理当是这样一本书,可惜不是(这书名无疑有误导之嫌),而是散漫芜杂如我大多文集。相对,更早的《和阅读跳探戈》(2003年)便结结实实谈看书,不过因为是副刊专栏结集,格式固定,感觉可能比较呆板一点。

  这本迟来的书无人逼稿,绝多是自愿自发,出于喜欢而写。长短形式不拘,爱怎么玩便怎么玩,写些偏爱的书和作者。这种文字以前也写过,像〈又再来到迪巴扎〉、〈从终点开始〉、〈不全是孟若手记〉,已经收入二○一五年的《有一种谣传》。这里写的是另外一些钟爱的诗人、小说家、哲学家、科学家和画家。

  有人年年重读《红楼梦》,有人年年重读《追忆逝水年华》。

  我没有固定重读某书的习惯,都是一时兴起,忽然想起了哪个心爱作者哪本好书,从书架上找到抽出打开,滋滋读将起来。这里重读的书大多属于这类,只有一篇例外:写英国作家裴乐娜琵.费兹杰罗的〈不然怎么能够承受〉。因为实在喜欢,许多年来不时在文字里提到她,但一鳞半爪难以展现全貌,一直想好好写篇深入介绍,终于动手实行,有了这篇。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整篇基本上是给〈你必须走一条孤独的路〉做注,完全是天上掉下来的。写时兴烘烘,疑心自己是不是发狂了。起初篇名就叫〈你必须走一条孤独的路注〉,后来嫌长,才从文里抓了「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出来充数。整理书稿时在网上发现这名已有许多人用过,很想改成〈时间是做什么用的〉(更贴切,「天堂」两字宗教味重本来就有点不喜),最后没改——就给它一个起手无回吧。

  不过自相矛盾的,〈如果有人问我世界是什么形状〉在人间副刊发表时原名〈又再成了陌生人〉,整理书稿见已有一篇〈再〉,不久出现〈又再——〉实在刺眼,毕竟改了。

  〈旅行回来以后〉,写了好几年,删删改改怎么都无法满意,觉得这样告白对他人是无用的废话,对自己则是触目惊心的老实话,似乎没有公开的必要。折腾到勉强可以接受,又摆在档案里将近半年,才终于在交书稿前寄给了一个副刊主编。

  〈你必须走一条孤独的路〉自琦君开始,从当年喜欢但微带轻视,到现在自叹不如,做了一百八十度逆转。不禁自问:这弯是怎么转过来的?对每个喜欢的作者都会转这样的弯吗?

  许多喜爱的作家我始终如一,尤其是年长以后才接触的。但像尼采、卡缪都年轻时就相识,到现在仍旧「忠心耿耿」,只是领略的程度不一样了。从惊艳到理解到吸收,需要时间,也许很多年。而像杨牧,当年钟爱倾倒乃至模仿学习,如〈在两端之间奔跑〉中提到的。后来开始觉得他拘在一个签名腔里重复(这时突然一颤:自己呢?不敢再往下想),渐渐疏远了。最终告别另走自己的路,不能不感谢他这道适时美好的桥。近年来偶尔翻他的书,仍为他的文字和感思惊喜,只差潜进去如往昔般细细品味。

  附录的几篇,觉得需要交待一下。

  〈在两端之间奔跑〉原是我在东海大学二○一三年世纪末文学会议的演讲,剖述自己在写作上的追逐和困境,正应合这书内容所以收进来。但因是演讲稿,有点格格不入,本想改写成散文,篇名一併换新。细想以后劝自己:任它去吧,保留原状存真。改而放在附录里。

  〈没一件事情是单纯的〉是孟若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应报章邀约而写,〈与K散步〉则是应出版社之邀而写。两篇都不甚满意,在抽出与收入间犹疑了很久,最后出于一点私心理由保留了,但放逐到附录里。且看做是写作记录,聊作未来参考之用。

  整理书稿这样一肚子念头,反反又覆覆,以前似乎没有过。忽而想要改写过去,转头又想丢出窗外,甚至因为给了〈你必须走一条孤独的路〉做注,觉得其他很多篇也最好加注,有太多趣味枝节可以增添(做注这事好像会上瘾),简直没完没了。

  写这篇序也是,想得太多,似乎总有更多东西可以补充解说。

  罢,还是就此打住。
    
  此外不需多做说明,如果不太失败,每篇应打开一个世界。这里只想说:
  谈心爱的作家心爱的书,是多愉快的事。更何况可以重复,一次又一次。

图书试读

不能忘不能不忘——谈悼亡书
 
1
 
无法回避,到了某个年纪,每人都必须经历父母至亲死亡。明知是迟早的事情,一旦发生了却还是措不及防。忽然天地变色,世界走了样。没法以理智开导自己,没法靠他人排解失落。天崩地裂,所有意义流泻而出。这是哀恸,沈重到不能承受,巨大到遮蔽日月星辰。黑暗的地方,可怖的地方,无光无氧无任何倚靠撑持,你并不死去,只是掉落掉落掉落。到一条荒凉道上,又黑又冷,风吹不绝,除了走下去没有出口。可以愤恨,可以狂叫,可以否认,可以沈默,或者哭泣,但不能不悲。
 
除此能做什么?
 
有些人于是想:写下来吧,留个记录。
 
遣伤怀,追忆死者,筑一道通往过去与未来的桥。因此有了悼文,有了悼亡书。
 
2

越来越多人写死亡与悼亡,有心无心总会撞见。诗人唐诺.何写了《欠缺》哀妻子,小说家乔哀思.卡洛.欧慈在丈夫骤逝后以日记方式写了《寡妇的故事》。都不是新书,但我并没读过。太多了,简直每隔几天就有一本悼亡书出现,读不胜读。最近才读了两本。
 
我有一些悼亡书,不算很多。上面提到的几本外,还有杨绛《我们仨》、贝里《輓歌》,以及卡尔文.崔凌《关于艾莉丝》、琼.蒂狄恩《一年奇想》等。几年前,我甚至还翻译了葛儿.卡德薇的《一路两个人》。此外,好些放在苹果平板电脑上的这类电子书就不提了。
 
不太能解释我为什么读这类书,想必和母亲死去有关。母亲不在将近二十年了,其间不知不觉受到悼亡书吸引,连带也对探讨死亡的书产生兴趣。总想某天写本至哀书悼母亲,但这么多年来只有零散几篇纪念文字。相较,其他作家似乎「轻而易举」,很快就将悲痛化成了一本本厚厚薄薄的书,譬如张大春《聆听父亲》、骆以军《遣悲怀》、朱天心《漫游者》……,欧慈《寡妇的故事》出炉简直快得吓人。我读悼亡书因此也许是出于好奇,想知道在这种时刻,别人怎么反应,怎么走过,以及,怎么以文字表达。
 
美国诗人爱德华.赫许在悼儿子的长诗《加百列》里写:「我不会原谅你/冷漠的上帝/除非你把儿子还给我。」小说里见过丧子的母亲对天唿嚎:「你把儿子还给我呀!」诗中这样公然怨恨,我是第一次读到。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