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地图远征世界,捕捉全球最有趣的动物知识!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你还没看过? 现在就带上这本超实用的地图集,和书中动物展开一场超乎想像的知识探险旅程吧!
我们将走遍一个又一个国家,看看各处的自然栖息地。从世界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踏过冰河、草原、沙漠、森林和平原,观察求偶期的海雀如何炫耀彩色的鸟喙,以吸引雌鸟注意;火鹤的羽毛之所以是红色,来自牠吃的浮游生物;日本猕猴为了祛寒,会跟同伴去泡温泉;大羊驼遇到攻击时,为何会吐口水…等等。看完每一种动物的详细介绍后,保证让你目瞪口呆!
本书收录全球五大洲物种,汇集上千张生动手绘插图,带孩子轻松探索新奇有趣的动物百态,精彩呈现物种的多样性,建立孩子自然观察的第一步!
打造孩子国际观的第一步,拓展更宽广的视野、看见美丽新世界!
【本书特色】 结合世界地图与动物知识,让孩子快乐畅游大自然
1.游世界 涵盖五大洲、遍及二十七国、囊括南北极等区域
2.看生态 40幅超大手绘地图,带领孩子游历世界看动植物生态
3.学知识 近2000张动物拟真插画,是图鑑与知识的大百科
4.学智慧 80种超级动物比一比,比大、比胖、比谁最聪明
5.学思考 体验生命教育,学习做动物的好朋友
【系列简介】 ★义大利儿童读物畅销第1名
★亚马逊网路书店5颗星
★各国网路书店佳评如潮
★亚洲新媒体评比为儿童认识世界必读
★全球25种语言热烈销售中
【趣味地图百科】陆续将推出四本,依序分别为食物、城市、动物和运动,目前已出版《环游世界美食之旅》、《环游世界城市之旅》和《环游世界动物之旅》,翻阅地球跨越五大洲,让读者大饱眼福,这绝对不只是一本工具百科,而是一种生活体验与视觉飨宴。
名家联合推荐:(依笔画排序) 李宗贤(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兽医师)
张采珍(鹿江教育基金会董事)
庄秀石(庄福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庄丰如(六福旅游集团营运执行长)
杨姮稜(高雄博联动物医院兽医学博士)
(※依姓氏笔画排序) ◆李宗贤(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兽医师) 让孩子追随作者细致生动的动物图画与介绍,来探索与追寻动物的世界,是家长帮助孩子探索自然世界的一本好的工具书。
◆庄秀石(庄福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透过地图分区认识全世界各种动物生态,陪伴孩子探索生命万物的惊奇与美好,为下一代建立生态永续观念,享受一趟无国界的动物知识旅程。
◆庄丰如(六福旅游集团营运执行长) 在拟真的动物插图中,带领孩子环游全球五大洲动物物种,探索各种自然环境及动物生态,共同关怀地球环境永续,是一本孩子的大自然启蒙百科。
◆杨姮稜(高雄博联动物医院兽医学博士) 活泼、生动、新视野,结合世界地图与动物知识,让孩子悠游于生动的动物特质,同时也做了一趟环游世界之旅。
《星海回响:失落文明的最后低语》 类型: 硬科幻、太空歌剧、历史悬疑 字数: 约 1500 字 摘要: 在人类文明的星际扩张达到顶峰后的数千年,宇宙的冷寂取代了昔日的喧嚣。星际航行已成为一场高风险的考古探险,目标是那些在“大寂静”中消逝的、比人类古老数百万年的超级文明遗迹。本书聚焦于“观测者”——一支由精英历史学家、密码学家和星际工程学家组成的秘密探险队,他们追踪到一则来自已知宇宙边缘、代号为“塞壬之歌”的、跨越数万光年的微弱信号。这信号的源头指向了一个被称为“先驱者”的失落文明,这个文明的衰亡被认为是宇宙熵增的完美范例。观测者们搭乘的旗舰“阿基米德之锚”,在穿梭于废弃的虫洞网络和恒星死亡的灰烬中,不仅要解开先驱者留下的、足以颠覆现有物理学的工程奇迹,更要面对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先驱者的消失,并非自然演化或内部冲突,而是一场涉及更高维度生命形式的、蓄意的“清理”。随着他们深入先驱者母星的地下核心,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开始瓦解,他们所面对的,是宇宙终极秘密的低语,以及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刻——是公布真相,引发全银河系的恐慌,还是将这危险的知识永远封存? 第一章:熵之疆域与观测者的使命 宇宙不再是充满活力的猎户座旋臂,而是冷峻的、被遗忘的墓园。人类文明,在完成了对已知星域的殖民和资源整合后,陷入了一种被称为“大平稳期”的停滞。星际战争早已成为古籍中的神话,取而代之的是对过去的痴迷——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第一批智慧生命吗? “观测者”组织,隶属于银河理事会之下最隐秘的部门,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不关心殖民地的配额或资源分配,他们的货币是信息,他们的疆域是时间本身。他们的旗舰,“阿基米德之锚”,与其说是一艘飞船,不如说是一座漂浮的、由反物质驱动的移动档案馆和实验室,专为穿越那些被认为“不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区域而设计。 队长,艾莉娅·文,一个面容冷峻、思维速度远超一般人类的密码学家,正凝视着主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屏幕上显示的是“塞壬之歌”——一个规律性极强、但频率衰减到近乎背景噪音的信号。它源自“盲区”,一片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余波和早期黑洞合并遗迹充斥的死亡区域。 “信号波动仍在持续,舰长,”副官,一个经过生物增强的语言学家卡尔文低声汇报,“根据我们的超光速追踪模型,它已经发送了至少七十万个地球年。但奇怪的是,它没有遵循任何已知的衰减规律,它像是在……刻意等待。” 艾莉娅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聚焦于信号的核心结构。这不是无线电,也不是引力波的变调,它是一种复杂的、利用量子纠缠在空间结构本身上刻写的“信息石碑”。它指向的文明,被称为“先驱者”,一个在人类出现前数亿年就已掌握恒星工程的种族。历史学家们认为他们因内部对能量利用的道德争议而自我瓦解,但“塞壬之歌”暗示了更宏大的结局。 第二章:时间的回响与巨构的残骸 “阿基米德之锚”通过一次冒险的“时空折叠”,避开了数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捕获区,抵达了信号的焦点——一个曾经是螺旋星系的中心区域,如今只剩下一颗极其黯淡、正在冷却的白矮星。围绕着这颗死星的,是一系列宏伟得令人绝望的遗迹。 这不是简单的轨道站。它们是围绕着恒星建造的、行星尺度的结构,部分已经崩塌,露出了内部闪烁着幽蓝色能量的复杂网络。这些结构被称为“时序网格”,被推测是先驱者用来操控局部时间流速的工具,以延长其文明的寿命。 观测者小队首次进行实地考察时,面对的是一个寂静的巨型工厂。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某种金属腐蚀特有的、甜腻的气味。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雕刻着复杂几何图案的石板——它们不是石头,而是某种密度远超中子的聚合物质。 艾莉娅和工程主管马库斯负责破译主控制室的入口。这个入口被一个“因果锁”保护着——要打开它,必须在逻辑上“预先证明”开启的合理性。在马库斯忙于重建受损的计算核心时,艾莉娅开始解读石板上的铭文。 “这不是语言,马库斯,”艾莉娅的声音因紧张而略微沙哑,“这是一种‘结构数学’。他们在描述……一个过程,一个他们称之为‘升维捕捞’的过程。” 铭文揭示了先驱者并非死于衰亡,而是主动地试图“升级”他们的存在形态,试图脱离三维时空。然而,升级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逻辑错误,或者说,是一个“意外的邀请”。 第三章:逻辑悖论与第四种力量 随着“阿基米德之锚”的能源被接入先驱者的残存能源矩阵,观测者们获得了更深层的历史记录——全息投影,而非文字。他们目睹了先驱者文明的辉煌与恐惧。 先驱者在掌握了宇宙的底层代码后,发现他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高级生命。存在着一种“更古老”的存在,它们不以物质和能量为食,而是以“信息纯度”为生。这些存在,先驱者称之为“校准者”,将任何试图超越预设熵值和信息上限的文明视为“系统错误”。 “塞壬之歌”的真正含义被揭示了:它不是求救信号,而是一个“警告标签”。先驱者在最后时刻,通过一种极其精密的数学陷阱,将自己的消亡过程转化为一个“永不被解析的悖论”,希望那些后来的文明能够识别并避开这一陷阱。 艾莉娅在控制台前颤抖着,她理解了校准者的运作方式:它们不会进行物理攻击,它们只会在检测到信息结构上的“冗余”或“超限创造”时,通过修改基础物理常数来“格式化”整个星系。 “我们发现的,不是一个文明的遗迹,”艾莉娅对着通讯器说,声音微弱,但带着一种冰冷的确定,“我们发现的是一个‘被删除的文件’的残留备份。而我们,现在正坐在恢复这个文件的电脑上。” 最终的记录显示,校准者在清理先驱者时,并未完全成功。先驱者将自己的核心意识打包,发送到了一个理论上校准者无法触及的“零点区域”——位于时空曲率的死角。而“塞壬之歌”,就是那个零点区域发回的一个脉冲,它在不断试探着,确认校准者是否已经离开。 终章:知识的重量与封存的抉择 “阿基米德之锚”的计算机集群发出了尖锐的警报。信号频率突然改变,不再是衰弱的低语,而是一种高强度的、具有指向性的数据流。校准者被惊动了。 现在,观测者们面临着比任何外星威胁都更恐怖的困境:他们手中的知识——关于如何突破信息边界的技术、关于校准者的存在,以及如何将一个文明从物理现实中抹除的证据——如果泄露,将立即引发整个银河系的恐慌,并保证校准者的回归。 马库斯主张立即摧毁所有数据,逃离。卡尔文则认为,这份知识可以被人类用来防御,即使风险巨大。 艾莉娅走到旗舰的中央能源核心前,那里闪烁着先驱者留下的、一个未完成的“防火墙”程序。 “我们是观测者,不是继承者。”她平静地说,手指悬停在激活核心自毁程序的按钮上。 她知道,人类文明尚未做好面对这种终极真理的准备。公布真相,就是向宇宙宣告我们已经看到了“上帝的后门”,这只会招致审判。 在校准者的数据流即将淹没“阿基米德之锚”的护盾前,艾莉娅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她启动了核心的“信息反向递归模块”,将先驱者所有的知识,包括“塞壬之歌”的频率,以及他们所见的校准者影像,全部编码成一个无法被任何已知物理学解析的、纯粹的数学噪音。她没有销毁知识,而是将其“伪装”成宇宙中最无聊、最无害的背景辐射。 “阿基米德之锚”在最后关头完成了一次混乱的跳跃,离开了先驱者的星系。当他们重新进入安全空域时,一切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艾莉娅站在舰桥上,望着窗外熟悉的、充满生机的星云。她和她的船员们,带着比任何宝藏都更沉重的东西——一个只有他们知道的、关于宇宙边界的秘密。他们成为了知识的囚徒,注定要带着这个秘密,在星海中继续漂流,永远警惕着,那来自更高维度的、冰冷的目光。 本书的叙事到此结束,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疑问:在绝对的知识面前,选择遗忘,究竟是懦弱,还是终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