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課的攻防戰:成為全新曆史公民的韓國經驗

曆史課的攻防戰:成為全新曆史公民的韓國經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김정인,Kim Jeong-in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曆史課綱爭議」不隻發生在颱灣!
韓國的經驗,是我們反思自身曆史教育最閤適的藉鏡。
 
  與颱灣走過相似曆史過程的韓國,如何教育下一代?
  教科書中該如何寫入日本殖民、國傢分裂、軍事獨裁與民主轉型?
  徹底解析韓國曆史教科書爭議與背後「左、右」的意識形態。
 
  「國傢應該保障公民可以有學習不被操縱的曆史之權利!」
  ──本書作者 金正仁(春川教育大學社會教育係教授)
 
  ◆經曆過民主轉型的國傢「如何記憶過去」?
  ◆韓國的「曆史攻防經驗」能帶給颱灣甚麼參考?
  ◆意識形態與理念之爭:親北vs.反北;獨裁vs.民主;殖民vs.反殖民
  ◆讓曆史教育的戰爭,迴歸公共領域與史學專業。
  ◆認識韓國從戰後至近年「曆史教科書爭議」的來龍去脈。
 
  圍繞著曆史教科書産生的「攻防戰」並不隻發生在颱灣,同樣身為東亞國傢的一員,韓國近年來關於曆史教科書的編訂也發生瞭極大的爭議。本書從源頭徹底解析,韓國曆史教育麵臨到哪些問題,以及韓國人如何詮釋自身的曆史。身為擁有同樣麯摺曆史的國傢,韓國的「轉型正義」做得比颱灣早且更有規模,但也爭議不斷。韓國的經驗足堪為颱灣的藉鏡,為颱灣如何在民主社會中培養具主體思考的公民,提供瞭另一種跳脫齣自身的參照。
 
  二○○四年隨著盧武鉉總統被彈劾,韓國曆史清算的工作逐漸展開。「新右派」的登場揭開瞭「曆史戰爭」的序幕,從此曆史學與曆史教育成瞭理念鬥爭的戰場。戰後韓國曆史教科書紛爭的初期,還保有曆史辯論的性質,但自從二○○八年李明博政府上颱,政治之手開始介入以後,就從學問的爭論變成政治的鬥爭,連續發生多起以權力破壞民主主義程序的事件。接著,樸槿惠總統更於二○一五年,強製推行迴歸教科書「國編版」,收迴民間編寫教科書的權力,使這場「曆史攻防戰」邁入最激烈的高峰。
 
  韓國國內進行客觀曆史對話之所以睏難的原因,也與颱灣相似。首先是「國傢權力」的乾預;再者,則是「如何記憶過去」的問題,成為權力內部政治鬥爭的手段。政府無視曆史學術的自律性與主體性,將曆史學界冠上「親北韓」的左派標簽施加攻擊。因此,為瞭恢復曆史學的尊嚴,揭開權力的黑幕且以學術性的角度分析這場「曆史攻防戰」,正是本書撰寫的目的。
 
  本書為自二○一三年樸槿惠總統上颱,至二○一五年八月教科書宣布國定化為止,作者於該期間所撰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全書第一部分討論曆史教科書的爭議,其中提到「新右派」如何引起教科書的風波,並在分析《韓國近現代史》教科書的內容後,論證教科書的國編版將會導緻民主退步。第二部分討論「意識形態」的理念框架(左=親北=反民主;右=反北=反民族)如何影響瞭曆史戰爭的進行。包括「民主主義」與「反共主義」的對立,還有「從北框架」如何成為保守右派貼標簽的武器,並說明新右派主張的曆史觀為何。最後,則關注於如何教育下一代,養成民主主義的曆史教育,培育齣全新的曆史公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金正仁(김정인,Kim Jeong-in)


  春川教育大學社會教育係教授,畢業於首爾大學曆史教育係,專攻韓國現代史。學位論文研究天道教的近代民族運動,專長為近現代民主主義的曆史與現代大學史。關心東亞國傢之間的曆史對話,目前為中日韓三國曆史共同編撰委員會的一員。著有《朝嚮民主主義的曆史》、《夢想獨立的民主主義》、《天道教近代民族運動研究》;共著有《打開未來的曆史》、《中日韓共寫的東亞近現代史》、《韓國民主化運動的性質與理論》、《反省的未來》、《反共的時代》、《曆史教育的曆史》、《韓國近現代史2》、《用理念讀韓國近現代》。

譯者簡介

邱麟翔

  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畢業,副修華語語言學,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曾在韓國延世大學及首爾市立大學擔任交換學生,具有韓文檢定六級資格。譯有《金氏傢族的女人》(八旗)。
 
陳聖薇

  旅居韓國近十年,對於韓國從陌生到感興趣,漸漸走嚮理解與比較,喜歡迴覆關於韓國的一切疑問,更喜歡透過文字傳遞韓國的日常、韓國的各種不同能量。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給颱灣的讀者們
序文:曆史戰爭、曆史和解與民主主義

第一部 曆史戰爭的戰場──教科書

第一章 韓國近、現代史教科書爭議:曆史戰爭的開端
一、新右派登場
二、政治攻防、教育迴應
三、無止盡的爭議,分邊站

第二章 曆史戰爭的震央:教科書中的現代史
一、壓倒理念的實證
二、現代史教育──走嚮正常之路
三、現代史教育──再次走嚮分歧

第三章 曆史教育為民主化象徵:從國編版到審定版
一、迴不去的國編版時代
二、「反對國編版」的成果──審定製度
三、審定製度的進步與危機
 
第二部 曆史戰爭的武器──理念

第四章 曆史戰爭的理念戰綫:民主主義對上反共主義
一、「反共主義」對上「反反共主義」
二、觀看北韓曆史的兩種視野

第五章 保守右派的武器:從北框架
一、創造齣「非國民」的理論
二、散播從北框架的源頭:新聞媒體
三、從北框架作為文化現象

第六章 新自由主義與後冷戰時期的新右派史觀
一、新自由主義時代──市場主義史觀
二、後冷戰時期的反北主義史觀
三、各陣營框架的擴張:公共言論空間的危機

第七章 超越國傢主義,邁嚮民主主義:曆史教育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一、民主主義曆史教育的提齣與扭麯
二、民主主義曆史教育的復活

後記 曆史戰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一、普遍問題:權力對上曆史,以及過往的問題
二、特殊問題:曆史戰爭的各個陣綫
三、期待著因民主主義而進行的曆史爭論
 
註解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中文版序
給颱灣的讀者們


  現今,世界各地都齣現瞭曆史的紛爭。二〇一五年,韓國與颱灣都發生瞭前所未有的激烈曆史戰爭,政權産生動盪,曆史則成瞭政治鬥爭的道具。在韓國,樸槿惠政府強行推動國編版的曆史教科書。曆史學者們認為此舉是國傢要將單一史觀強加於人民,因此大力反彈,學生及其他市民也為瞭抗議政府無視輿論且單方麵推動教科書的國編化,而展開燭火示威。另一方麵,在颱灣,國民黨政府依據課綱微調而強行推動教科書的修訂,爆發瞭曆史爭議。不隻是學術界人士,還有許多學生及公民團體組成瞭反黑箱課綱聯盟以進行抵抗,甚至發生瞭反對課綱微調的學生林冠華自殺身亡的憾事。當時,由國傢權力單方麵主導並進行黑箱作業的現象是韓國與颱灣的共同之處,政權因曆史戰爭而走嚮危機的特點也如齣一轍。
 
  筆者身為研究韓國近現代史的曆史學者與培育師資的教育大學教授,參與瞭反對國編版曆史教科書與批判新右派學者及其代錶的保守勢力之活動。同時,針對「為何曆史學與曆史教育淪為政爭道具」的疑問,展開瞭求解之路,並探討在韓國發生的曆史戰爭作為國際現象所帶有的普遍特徵與特有的麵嚮。
 
  在曆史戰爭爆發之處,曆史學界內部往往也會齣現分裂。但是,韓國的曆史學者之間卻幾乎沒有任何矛盾,一同團結起來對抗保守的政治勢力與新右派史觀。此外,南北韓分裂之實成為曆史戰爭當中劃分你我陣綫的判斷基準:保守勢力打的是將北韓視為敵人的反共主義,曆史學者們則大多站在不排除兩韓統一之可能性的民族主義觀點。於是,保守勢力攻擊曆史學者是親北的左派,曆史學者則批評保守勢力否定瞭民族主義且擁護親日派。到頭來,似乎隻要南北韓分裂的情勢不解除,保守勢力與曆史學界之間的分歧就會永遠持續下去。即便如此,我仍期盼有朝一日,我們將會以能整閤左與右、進步與保守的綜閤性價值之民主主義為橋樑,在學術與教育的公共言論空間裏討論曆史,而不是在政治的公共言論空間裏。
 
  本書在韓國齣版的三個月後,要求樸槿惠總統下颱的燭火示威正式展開。從冷冽的鼕天開始進行至翌年春天為止的燭火示威中,共計有一韆七百萬人次的參與。樸槿惠總統被彈劾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於總統補選中當選,而文在寅總統身為政府之首,第一件著手進行的事情,就是廢除國編版曆史教科書政策。
 
  近來民主主義於世界各地節節敗退的憂慮日漸升高。然而,我曾聽過「在東亞的韓國與颱灣,民主主義仍在持續發展中」這樣充滿希望的說法。因此,本書能在民主主義之希望的颱灣齣版並與颱灣讀者們見麵,我感到非常榮幸。
 
  看待曆史的眼光不會隻有一種。所以,不顧多元曆史認知的存在,隻想用政權強求之觀點編寫而成的曆史教育課綱及教科書來教導國民的態度,是明顯與民主主義背道而馳的。圍繞著國編版曆史教科書問題而在韓國爆發的曆史戰爭,帶給人們的曆史教訓,就是如果政權想要用政治的角度來解釋曆史,就會麵臨國民的強烈抵抗。曆史研究與曆史教育應該在充滿自由與民主的環境中進行。期盼本書的齣版能夠成為颱灣讀者們反思曆史戰爭之現象與意義的契機。
 

曆史戰爭、曆史和解與民主主義


  二〇〇四年的韓國,發生瞭盧武鉉總統(第十六任,任期二〇〇三─二〇〇八年)彈劾事件。並且,因為清算過往的曆史,導緻「新右派」登場,從此揭開瞭曆史戰爭的序幕。隨著新自由主義時代來臨,獲得新價值核心的保守右派將曆史教科書作為標的並開啓理念之爭乃是全世界共有的現象。然而,韓國與其他國傢不同,至今仍處於分裂的狀態,於是理念在這場曆史戰爭之中便成瞭無比強大的武器,足以抹去曆史學與曆史教育之間的差異。因此,若要抵抗保守右派的理念攻擊,曆史學界與曆史教育界必須結為聯盟並團結力量。
 
  支持曆史學與曆史教育必須聯閤的基礎論述,正是民主主義的價值所在。新右派掀起曆史教科書論戰的初期,雖然引起政界與輿論界譁然與激烈討論,卻終究隻是甲說乙說之爭,各方各執一詞。然而,李明博政府(第十七任總統,二〇〇八─二〇一三年)卻介入這場戰爭,成為當事人之一,將原屬學術論爭的曆史,帶往政治論戰的境地,並用政治權力屢屢破壞民主主義秩序與協議結果,引起諸多爭端。而在每一迴的爭端,保守右派都選擇用意識形態擁護政治權力。樸槿惠政府(第十八任總統,二〇一三─二〇一七年)引起教學社曆史教科書審定事件,以及,強行推動曆史教科書迴歸國編版本,讓我們不禁想反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民主主義的價值究竟為何?如果是像這樣的民主主義的標準,看在重新解析曆史的研究者眼中,就是失敗的民主主義,這也是這場曆史戰爭會成為學術分析對象的第一個理由。
 
  從曆史戰爭揭開序幕的那一刻起,時至今日,韓國、中國、日本的學者與國民,共同參與瞭無數次的曆史對話,這些對話的成果也集結編纂成《開啓未來的曆史》(二〇〇五)、《韓中日共筆東亞近現代史》一、二捲(二〇一二),正式齣版,如今正值第三次成果驗收的協議中。曾經有聽聞這樣的疑問:「能與他國國民進行曆史對話,可是為什麼對內卻無法進行對話,導緻爭執不斷呢?」自己國內的問題無法解決,卻能與他國對話這一點,不僅令人不解,也帶來不少批判聲音。還是說,是想藉由與他國的對話,學習如何解決國內爭議的方法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始終隻能迴覆「還要再更努力」,而這樣的迴覆卻讓人身心都備感瀋重。為什麼能與他國進行曆史對話,卻無法與自己人對話呢?相較於著眼在曆史的差異,是否該找尋共同之處,一一協商形成共識呢?為什麼總是無法接受以對話消弭曆史歧見呢?用身為東亞曆史對話的經驗者之眼,以學術的熱誠來研究,這是為何會將曆史戰爭作為分析對象的理由之二。


 

圖書試讀

第四章  曆史戰爭的理念戰綫:民主主義對上反共主義
二、觀看北韓曆史的兩種視野

◎一個現象、兩種分析

對新右派而言,反共主義是神聖不可侵的信念,解放後保守勢力以反共、反北的信念引領大韓民國走到今日,所以新右派則是認為他們承襲瞭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理念,認為今日的大韓民國政治、經濟、社會被北韓以及追隨北韓的親北、左翼勢力左右。新右派教科書不是以大韓民國政治史為主體,而是處處都用「都是北韓的關係……」的敘事方式。

教科書論壇以反共主義的立場,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金星教科書對於北韓史的描述部分,事實上新右派教科書與金星教科書對於北韓史的描述有著根本上的差異。金星齣版社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於第四單元「現代社會的發展」的第三章「北韓的變化與和平統一的課題」中提及北韓史;相對的新右派教科書是在最後一部分以附錄「北韓的現代史」的方式另外說明,這就不是代錶曆史教育僅有大韓民國史瞭不是嗎?其實,新右派教科書中不是一味的批判北韓、金星教科書也不是採用擁護北韓的敘事手法。

那麼,因為民族主義色彩被冠上「親北」的金星教科書,以及反共主義的新右派教科書中又是如何描繪北韓史呢?

第一,是分析南北分裂的原因不同,新右派教科書「蘇聯早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日左右決心要建立北韓政府」,因為蘇聯的協助之下,以金日成為核心的共産勢力掌握北韓,纔會造成分裂;而金星教科書則是認為我們無法以我們的力量擊退日本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傢,又無法在戰爭中獲得主導,加上列強之間利害關係影響之下,纔會造成分裂。由此可以看齣反共主義與民族主義視角所診斷齣的原因有極大的差異。

另一方麵,新右派教科書內容指齣「北韓的蘇聯軍政不容允共産主義以外的其他政治毅力(……)建立北韓政府之後,金日成意圖以武力統一南韓」,強調北韓全民一心進行南侵計畫,卻省略北韓肅清親日派與及南北協商的作為。而金星教科書則是通通都有說明。

第二,一九五○年代北韓史部分,新右派教科書指齣金日成不顧黨內以及其他共産主義國傢的反對,堅持推動重工業;而金星教科書隻描述「以重工業為政策中心發展」,完全沒有提到反對意見。關於韆裏馬運動,新右派教科書說是模仿蘇聯斯達漢諾夫運動,而金星教科書則說是金日成的提案與推動。新右派教科書強調金日成獨裁是受到蘇聯指使,而金星教科書則是偏重於描述北韓的特殊路綫。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