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醫學研究帶來許多發展優勢,在疾病的早期診斷、即時動態偵測、預防與治療計畫之提升中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這些發展也衍生齣關於資訊蒐集、儲存及使用的新挑戰,衝擊當代社會對個人資料之隱私、保密、知情同意的倫理法律規範。2016年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所發布之「颱北宣言:健康資料庫與生物資料庫之倫理考量」(Declaration of Taipei on Ethical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Health Databases and Biobanks),便針對可辨識身分之人類資料與生物檢體之蒐集、儲存與使用提齣倫理原則。該宣言強調個人尊嚴、自主、隱私與守密之維護,同時促進健康資料庫與生物資料庫之研究以貢獻社會利益與公眾健康。因此,若醫學研究中使用之大數據資料來源為健康資料庫(health database)或生物資料庫(biobank),世界醫師會「颱北宣言」所提齣之研究倫理思維與標準,將是研究者、研究倫理委員及醫學研究主管單位需考量如何實施與達成之目標與挑戰。如何從個人資訊與隱私的保護、大數據資料之妥善管理與使用、建立社會信任等麵嚮,架構良好的倫理法律規範與公民參與機製,藉此保障資料當事人與研究參與者之權益,並促進大數據之醫學研究以創造醫療與健康福祉,仍是研究人員、醫學研究管理者、政府主管單位與社會需共同關心和努力的方嚮。希望本書的齣版,對於提升上述相關人士對於這些目標與理想之認知、關心與實踐,能有一定程度之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