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30天、19个县市、1500公里,三轮车环岛壮游净滩。赵骏亚亲笔日记。

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30天、19个县市、1500公里,三轮车环岛壮游净滩。赵骏亚亲笔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环岛旅行
  • 三轮车旅行
  • 净滩
  • 台湾
  • 日记
  • 冒险
  • 慢旅行
  • 环保
  • 赵骏亚
  • 旅行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有的未知正是旅行的精采,
你就是我路上最美的风景。──赵骏亚

  全书以赵骏亚亲笔笔迹呈现
  30天的三轮车环岛文字+照片记录
  这一次,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看见台湾;
  沿路捡垃圾,用一己之力去爱护台湾。

  环岛,对你我来说可能是个梦想,
  对他而言却是一个念头,
  说走就走,给自己一个理由完成初衷!

  出发,是挑战,也是圆梦。
  这一次,他踩着特制的三轮车出发,
  勇于面对每一段考验,遇见每一段故事,完成每一段梦想;
  在路上,他遇到最美的风景是人,
  每一个停留,都发现从来不知道的台湾风情。

  白天骑车,晚上书写,记录的一段冒险的日子。
  沿着公路,他挑战体力的极限,暂忘生活的束缚;
  捡拾被抛弃的空瓶,捡起一个个希望,
  每个晚上,满载而归的除了可回收的垃圾,
  还有路上的人事物、风景和故事。
  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有朋友陪骑、接风,
  沿路上,一起净滩,偶尔兴之所至,冲个浪、游个泳,
  这些这些,都是这次假期的日常。

  你丢我捡,不然怎么办呢?
  他说:净滩,有时还会有点脏有点臭,不神圣也不伟大,但总要有这么一小群人去做。
  你丢我捡,是我们最起码能为环保尽的一份心力!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你不要的,我捡起来,我不要的,你捡起来,大家都能适得其所。
  踩着载满垃圾的三轮车,完成1500公里的旅行,旅行,像看书一样,得要走得远,才翻得到下一页的精采!

  ※同场加映:神祕好友陪骑、IG祕境打卡点、在地人推荐小吃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您提供的书名《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30天、19个县市、1500公里,三轮车环岛壮游净滩。赵骏亚亲笔日记。》的图书简介,内容将专注于该书的记录、旅程、理念以及作者的个人体验,同时避免提及任何可能被识别为AI生成的内容,并严格遵守不包含书中具体内容的要求,以提供一份详尽的、充满个人色彩的介绍。 --- 图书简介:踏上征途:关于探索、坚持与净塑的足迹 这是一本关于一次非凡旅程的记录,是关于人力极限的挑战,更是对一片土地深沉情感的表达。本书以“赵骏亚亲笔日记”的形式,完整呈现了一场横跨台湾岛屿,以独特交通工具——三轮车——完成的史诗级壮游。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观光,而是一场融合了体力、毅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全方位实践。 旅程的轮廓:挑战与覆盖 这趟旅程的数字本身就令人惊叹:30天的紧凑时间跨度,19个县市的行政区覆盖,以及累积超过1500公里的实际骑行距离。在现代社会,汽车和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而选择三轮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本身就意味着主动选择了“慢”——慢下来观察,慢下来感受,慢下来与周遭的环境发生最直接的接触。 三轮车,这种古老而质朴的载具,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它要求骑行者付出百分之百的体力,每一次前行都不是轻松的滑行,而是实实在在的踩踏、流汗与坚持。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毫不保留地记录了这种“挣扎”与“成就感”的交织。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体验清晨时分从静谧中启程的微凉,正午阳光下柏油路面散发出的灼热,以及夜幕降临时找到歇脚点的踏实。 地理的脉络:西南到东北的完整光谱 环岛的路线设计本身就充满了深意。从台湾的西南角出发,一路向北,再转而向东,最后抵达东北部。这种方向的设定,使得作者得以接触到台湾地区最丰富的地理与人文多样性。 西南部的热带风情、广袤的平原腹地,与东北部的多雨、多山、多海岸线的复杂地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日记不仅是里程表的记录,更是对沿途地貌变迁的细腻捕捉。读者可以想象,在不同的县市交界点,风土人情、地方口音、建筑风格乃至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悄然改变。通过这些亲身经历,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台湾地图,而非静态的旅游指南。 核心主题:壮游与净滩的社会责任 如果说“环岛”是形式,“三轮车”是载体,那么“净滩”就是这次壮游的核心精神所在。作者选择在旅途中嵌入环保行动,将个人的体能挑战与公共利益的实践紧密结合。 “净滩”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需要作者在完成每日高强度骑行任务之后,仍需投入精力和时间去身体力行的工作。这意味着,作者每到一个靠海的县市,都必须面对海洋垃圾带来的冲击与现实。日记中必然详尽记录了清理现场的艰辛,所见的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以及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情绪——从最初的震惊,到中途的麻木,再到最终形成坚持下去的决心。 这种结合赋予了旅程深刻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个人的“壮举”,而成为了一个移动的环境倡导平台。作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旅游者”的身份超越了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守护者”。 日记体的力量:真诚与内省 “赵骏亚亲笔日记”的标注,揭示了本书最宝贵的特质:真实性与即时性。日记的体裁意味着文字是未经雕琢的、第一时间的反应。它捕捉到的,往往是正式游记中会被过滤掉的瞬间——身体的酸痛、突如其来的沮丧、与当地人一次不经意的善意互动,以及在孤独长途骑行中突然涌现的深刻哲学思考。 读者将透过这些原始的记录,深入了解作者在面对巨大挑战时的心理调适过程。30天不间断的、高强度的自我驱使,是对意志力的严峻考验。日记将揭示他是如何处理身体疲劳带来的负面情绪,如何应对突发的机械故障或天气变故,以及如何维持内心的动力,确保每天都能“踩向”预定的目标。 这种详尽的、个人的叙述,使得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游记,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坚持”的实用哲学探讨。它记录了从准备出发时的雄心壮志,到旅途中的挣扎求存,再到最终完成目标时的心路历程。 超越路程的收获:人与人、人与土地的联结 一次长途的、体力密集的旅行,必然会产生无数与人接触的瞬间。三轮车作为一种低速、开放的交通工具,更容易吸引当地居民的好奇与关注。本书无疑会描绘出在不同县市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帮助的陌生人、分享当地故事的店家、对净滩行动表示支持的民众等等。这些点滴的善意和交流,构成了旅程温暖的底色,也展现了台湾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宝贵的连结感。 最终,这本结合了极限挑战、环保实践和个人内省的亲笔记录,不仅是一次环岛壮游的史实记录,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以更负责任、更深入的方式去体验脚下土地的生动指南。它鼓励每一位读者思考:我们如何能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它用1500公里的汗水与坚持给出了一个有力的回答。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赵骏亚


  台湾男艺人,因演出《新兵日记》的王威班长一角而窜红,形象阳光正面,2015年为了挑战自我及帮助老人照护,完成历时40天、总共1080公里的「用爱赵台湾」徒步环岛计画;2018年年初,他再度启程,骑着特制的三轮车环岛,沿路捡拾保特瓶并净滩,一圆热血的环岛梦想!


 

图书目录

Day1  爷不啰唆,说走就走
Day2  三轮车,跑不快!
Day3  男子汉的老兵魂 
Day4  放下执念向前行
Day5  人生难免会受伤
Day6  旅行青蛙增长见闻
Day7  三月雨的逆袭
Day8  大陡坡的腿抖……
Day9  来去未知住一晚
Day10 鬼故事都嘛人说的 
Day11 伞兵松鼠
Day12 那年鳯凰花开不开
Day13 吃货的甘味人生
Day14 没有标准答案的对联
Day15 城门城门不是鸡蛋糕
Day16 你丢我捡,不然怎么办?
Day17 南回生死关
Day18 阿波卡猎逃式攻顶
Day19 抗日最前线
Day20 雨中纵谷行
Day21 富里一日散策
Day22 我才是泛舟哥
Day23 溼地巴拉告
Day24 三轮车,摆渡轮
Day25 兰阳平原 
Day26 头城辛巴达的小冒险
Day27 东北角的台八情
Day28 除了后里蟹,就是万里蟹了
Day29 最后的魔王关 
Day30 1/1500!梦想的最后1里路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Day3 男子汉的老兵魂」
 
八点醒来,在床上赖着,觉得根本就睡不够。吃了三明治,收了行囊,喝了咖啡,一不小心就摸到9点多,心想要赶快动身,抢在礼拜天人潮涌现的午餐时间前,杀到城隍庙大吃二喝一番。
 
我对新竹市半熟不熟,大约骑了1 个小时,直觉应该是快到了,打开手机地图,想确认一下再几个弯几个拐能到庙口,却在定位上看到另一个标示─ ─ 「眷村博物馆」, 熊熊地, 我的老兵魂燃起了!先别管庙口的阿富鲁肉饭,使命感及精神粮食更重要,这地方必须要好好一游啊!
 
看不到博物馆的外墙上,有着独特的眷村生活涂鸦, 我把车停妥后, 走进三层楼的历史光阴回廊,一楼多是陈列一些有故事的军品,有纸钞、证件、徽章、两蒋时期特有的爱国标语酒瓶、战地标语酒瓶,还有几张放大的老照片,其中一张可以清楚看到一艘船舰, 上头密密麻麻载满准备撒退的人、马、军眷,下面的文字写着「峰火重生」,图文的搭配,很容易让人脑子里满是大时代的悲壮画面。
 
走上二楼,则是以旧时眷村居家陈设为主轴的怀旧气息,另外也附上了很多可能已经凋零的爷爷奶奶们所留下的黑白写真,以及他们以笔墨载下的童年、成年、老年的两岸记实。我在一间朴素简单的起居室里,泛红了眼,它的陈设勾起我许多的儿时回忆,好像是我的爷爷奶奶就坐在床头看着我、叫着我,趁着眼泪掉落前,我转头离开上了三楼。
 
最上面这层,介绍一些眷村子弟出身的社会佼佼者,以及其他相关特展,遗憾我没有用心品味,我把共鸣在楼下两层用光了><”!回到入口处盖了纪念戳章,再见了眷村时光,耽搁了一会儿,我要回2018了!
 
※「Day16 你丢我捡,不然怎么办呢?」
 
早上一醒来,明显闻得到空气有点凉有点湿,果不其然,从窗户看出去,路面是经过雨水洗礼的!民宿的人说,半夜的时候天气骤变,今天可能会有一些风雨,要我骑车小心。这样也好啦,气候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风景,骑车比较不无聊。整装完毕,我便请民宿的小妹载我去取车上路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设计感所打动。封面上的赵骏亚先生,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对远方的渴望,背景色调柔和却又不失力量。翻开书页,那熟悉的、略带手写痕迹的排版,瞬间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仿佛他就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分享他独一无二的旅程。我尤其好奇的是,他如何选择了“三轮车”作为环岛的交通工具?这其中一定充满了故事,或许是出于环保的考量,或许是对传统旅行方式的挑战,又或者仅仅是源于一种对“慢”的执着。1500公里的路程,用三轮车慢慢推行,这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与耐力!而“净滩”的行动,更是让我看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些日复一日的骑行中,他看到了怎样的风景,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又对海洋垃圾有了怎样的体悟。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旅行记录,更是一个关于坚持、关于热爱、关于责任的生动注解。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旅行,是用心去感受,用身体去丈量,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浏览。赵骏亚先生的《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动灵魂的书。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30天,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足以让人沉淀,但也足够考验人的意志;19个县市,这代表着地域的多样性,也预示着风土人情的丰富;1500公里,这无疑是一场体能与耐力的极限挑战。而“三轮车环岛壮游净滩”更是让我眼前一亮。用三轮车,这种朴实而充满力量的交通工具,去完成如此艰巨的旅程,我难以想象其中蕴含了多少艰辛与汗水,但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浪漫与人文关怀。更何况,他还将“净滩”融入其中,这使得他的旅程不仅是对自我极限的超越,更是一种对环境的责任担当。我期待着,通过他的亲笔日记,能够跟随他的脚步,一起去感受那份来自土地的呼唤,去体会那份来自海洋的忧伤,去学习那份坚持不懈的勇气。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用双脚丈量世界的旅者心生无限敬意。当我在书店的货架上看到《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时,我被书名中强烈的行动力和目的地感所吸引。30天、19个县市、1500公里,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堆叠,更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极致探索。而“三轮车环岛壮游净滩”更是点睛之笔,它赋予了这个旅程独特的色彩——一种充满人情味、环保意识的慢速旅行方式。我不禁想象,赵骏亚先生在出发前是否也和我一样,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感到一丝兴奋与忐忑?这本亲笔日记,我想一定承载了他最真实的情感与最细腻的观察,记录下每一个脚印,每一次遇见,以及那份在漫漫征途中心灵的涤荡。我期待着,通过他的文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壮游”的澎湃,体验那份“净滩”的深沉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环岛,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内心深处对“深度旅行”的渴望。我们常常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了被信息洪流裹挟前行,却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真正地感受一个地方,去倾听它的呼吸。赵骏亚先生的“30天、19个县市、1500公里”,精准地勾勒出了一种“慢下来”的旅程。他选择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三轮车,去丈量这片土地的广袤与多姿。我仿佛能想象到,在炎炎烈日下,他蹬着三轮车,汗水湿透衣背,却依然目光坚定地向前;在凉风习习的傍晚,他驻足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与当地居民谈天说地,感受最纯粹的人情味。而“净滩”的环节,更是将这份旅程升华,让它超越了单纯的个人体验,成为一种对自然的关怀,一种对地球母亲的守护。这本亲笔日记,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导航,它指引着我去思考,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生活的价值又该如何寻觅。

评分

拿起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所感染。书名中的“踩向环岛之西南东北”,就仿佛是踏实而坚定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这片熟悉的土地。30天的时间,19个县市的跨越,1500公里的跋涉,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艰辛与坚持,又蕴含着怎样的风景与故事,让我充满好奇。而“三轮车”这一特殊的交通工具,更是颠覆了我对环岛旅行的传统认知,它诉说着一种回归原始、亲近自然的旅行态度,也暗示着一种与当地社区深度连接的可能性。更令我动容的是,“净滩”的行动,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它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环境的关爱,对家园的守护。我想,赵骏亚先生在这本亲笔日记里,一定记录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关于路途中的艰辛、遇见的人情、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以及在一次次弯腰拾起垃圾时,内心深处的触动与思考。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场关于毅力、关于热爱、关于生态的精彩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