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做好一件事:生技阿妈再出发

二十年做好一件事:生技阿妈再出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用一辈子换一个梦
  这个梦,或许很傻,
  但是,再傻,也要搏一回!

  
  年过半百开始创业,投入「烧钱」的生技产业,闯盪全球市场却一再铩羽……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她,也许还不能说一段自己如何成功的故事,却可以洋洋洒洒讲出一连串真实的逐梦人生,告诉每一个人,她是如何用一辈子的时间实现一个梦想。
  
  四十三岁那年,因为妇科疾病,程伶辉不得不切除子宫和一个卵巢,并且因为这场病,她开始发胖,人也变得容易疲倦;五十三岁时,发生婚变之际,她又发现自己罹患了糖尿病。然而,她没有被种种的不幸打倒,反倒决心抢救自己的健康,在五十五岁那年,成立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率先以乳铬复合物调节血糖,帮助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患者。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加特福的研究成果,累积成十篇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的论文、在全球二十七国拥有五十三项世界专利……
  
  可是,她没有因此过上一般人眼中富贵加身的「好日子」,因为她把赚到的钱,拿去当作奖学金,赞助年轻学子;她把公司的盈利,拿去持续投资,希望研发出效果更好、更有效的产品。
  
  然而,无论是健康食品或药品,放眼世界各国,要进入市场都不容易,人体实验、准证申请……,无一不是旷日费时的工作。果不其然,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路上,她一再遭遇挫折;她不是未曾尝试改变,只是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如果改变不能让产品药效更好,那就不应该改变。
  
  「一加一小于二」,的产品,可以让她有拓展市场的商机,但是帮助不了人,于是她毅然放弃。
  诸如此类的例子,是她择善固执的坚持,即使这样让她没有太多成功的事例可说。所幸,她的执着,在病友身上获得回馈,在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墨西哥、中国大陆……,全球各地传回感激的声音。
  
  「当别人有急难时,伸出援手,不是件很美好的事吗?」对程伶辉来说,投入生技领域,除了提供重大疾病的解决方案,解除人们的痛苦,同时也要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而最终目的,就是开启预防医学大门,为全人类创造幸福。
  
  「帮助有需要的人,让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对她来说,就是这么理所当然。
  
  二○一七年,程伶辉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再度进军中国大陆。重新再出发,脚步才刚往前迈进,在她身上,或许还看不见所谓的「成功」,没有举世闻名的企业为她署名,但她把自己变成最闪亮的名牌,让世界看见她的坚持,那是身为一位女性、一位阿妈、一位企业家,坚毅不回头的勇气;更是一个人,愿意倾二十年光阴,全心投入,用一辈子追求一个梦的执着。
  
  再傻,也要搏一回!古人说:「慎终于始。」走过近二十年岁月,历经外人眼中的风霜雪雨,程伶辉说:「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面对再出发的时刻,她总是这样提醒自己。「帮助有需要的人,让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这么理所当然。」二十年来,生技阿妈程伶辉坚持做好这件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谢其濬/採访整理

  
  政大新闻系毕业,英国苏格兰史特灵大学出版硕士,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现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着有《看得见的信赖--全球百大工程品牌中鼎的致胜之道》、《跨世纪的产业推手》(合着)、《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样──减重手术教父破解人体代谢密码》(合着)等书。
 

图书目录


生技阿妈,侠女心肠                   方继
为台湾生技产业树立典范          吴冠赐
我们眼中的蒋妈妈                      张宝诚
走过风雨,更懂得感恩              程伶辉

楔子 二十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第一部 不回头的勇气
第一章 从大宅门到创业路
第二章 永远相信明天
第三章 一场演讲带来契机
第四章 关关难过关关过
 
第二部 倾家荡产也要做
第一章 超乎想像的漫漫长路
第二章 坚持永不放弃
第三章 五十三项世界专利
第四章 不跟风市场的坚持
第五章 最开心是做好救人的事
第六章 十篇国际论文的肯定
 
第三部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章 受人点滴当涌泉以报
第二章 情义比赚钱更重要
第三章 做生意不忘行善
第四章 站上墨西哥国会殿堂
 
第四部 再傻也要搏一回
第一章 择善固执的女企业家
第二章 挑战众人眼中的「傻事」
第三章 漫长蛰伏,东山再起
第四章 慢慢走,才走得长远
 
第五部 用一辈子换一个梦
第一章 病友,就是我的贵人
第二章 低调,因为钱要花在刀口上
第三章 每个挑战都是前进的动力
第四章 够专业,才能帮助更多人
第五章 助人不能等到赚钱后
第六章 助人为乐才是无价之宝
 
尾声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稳步成长二十年

图书序言

序 

生技阿妈,侠女心肠

方继/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立中兴大学终身特聘教授

  
  初识程伶辉董事长(蒋妈妈),大概在二○○○年前后,当时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进驻中兴大学的创新育成中心,我是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后改为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系)的老师,两人因此有机会在学术场合认识。
  
  兴大创新育成中心原本有进驻期限,三到五年就要「毕业」离校,不过,由于加特福表现优异,学校在二○○五年,特别设立「常驻企业」机制,加特福也成为中兴大学创新育成中心第一家「常驻企业」。
  
  二○○六年,我以食生系系主任身分邀请蒋妈妈到系上演讲,以「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为题,分享她经营加特福的心得。蒋妈妈这一路走来,以优良产品及经营有方而获奖无数,如:二○○二年获中兴大学第六届杰出校友殊荣;二○○八年获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杰出食品企业家奖肯定;二○一七年,我担任台湾食科学会相关奖项评选的召集人,希望找一些新血来担任这个奖项的评选委员,我立刻就想到蒋妈妈,她也很高兴地接受邀请,让人感受到她的热情。
难能可贵的执着
  
  我与加特福公司虽无计画合作关系,但也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我知道蒋妈妈为推广产品,经常在国外参展。没想到,与蒋妈妈如此有缘,二○○六年我在菲律宾讲学,刚好那年「二○○六年菲律宾台湾食品暨食品机械展」在马尼拉世界贸易中心举行,我在菲国官员陪同下前往参观,竟然在会场见到熟悉的蒋妈妈。
  
  在我心中,蒋妈妈是位有着侠女心肠的企业家,一方面,她以助人之心创业,希望借由加特福产品,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另一方面,虽然她并不是世人眼中的「名利双收」,却迫不及待成立奖学金,只因她一心想要回馈母校中兴大学,以及姊妹校台北大学,展现了企业家贡献社会的风范。
  
  除此之外,我认为本书凸显了蒋妈妈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执着」,为了坚持做好一件事,可以执着近二十年,在当今功利社会中,是非常难得的例子。
  
  我对保健食品产业并不陌生,多年来也曾经看见,有些厂商为了图利,游走在灰色地带,用各种广告词迷惑消费者,实不可取;但据我所知,加特福是取得健康食品认证具降血糖功效产品的首例,多年来还一直进行实验,找出乳铬的其他功效,把一项研究做得既深又广。对于这样的执着,我深感佩服。
  
  蒋妈妈为人平实、不爱虚华,我也就不用太多华丽文句来赞美她,仅赠诗一首:

  加(嘉)惠民众降血糖,
  特殊机转实验得,
  福临病患齐声赞,
  佳(家)喻户晓不虚传。
  这首藏头诗,代表了我对蒋妈妈的敬意。

序 

为台湾生技产业树立典范

吴冠赐/中华民国专利师公会理事长、兆里国际专利商标事务所长

  
  大概在一九九九年,加特福生物科技的程伶辉董事长(蒋妈妈)和毛嘉洪教授,为了要替他们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找我来帮忙。
  
  申请专利,原本就是一件旷日费时的工程,而加特福的乳铬技术,在当时又是非常新的东西,所以我们花了很多力气,找了许多资料,并经过不断讨论,才完成专利说明书,期间还经过多次谘商,终于完成国际专利申请策略之部署。毛教授的专业毋庸置疑,因为有他提供很多关键资料,申请过程还算十分顺利,不过,蒋妈妈的全程参与,也让我留下深刻印象。
  
  照理来说,像申请专利这么技术面的事,交给毛教授和我来处理就可以了,但是蒋妈妈的涉入很深,她很用功,努力弄懂每一个环节,可以感觉到她是全心全力为事业付出,让我十分感动。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过不少台湾生技医药厂商,有些是有专利而无产品(因为请准专利的新药,还要通过各种试验规定而遥遥无期,因此无法上市),有些则是有产品而无专利(生产国外专利过期的医药品)。在当时,像加特福这种台湾土生土长的研发技术,既可申请专利,又有可能上市行销全世界的发明产品,可说相当弥足珍贵,因此,在尚未取得专利之前,我还特地写了一封短函祝福蒋妈妈!
  
  平时的我,并不会这么做,可见得我是真心认为,加特福有很大的机会靠着自身的研发实力,站上国际舞台发光发热。
稳扎稳打闯出天下
  
  稳扎稳打闯出天下蒋妈妈在加特福成立之初,就积极从事全球专利布局,展现了极大的雄心壮志,我想这跟她创业的初衷有关,因为她想的是贡献社会、造福人群,所以她不炒短线,对每件事情都要「从长计议」,为加特福奠定永续经营的基础。
  
  蒋妈妈待人客气,而且又非常热心,跟她合作,很容易就会变成朋友,而我们的交情,算起来将近二十年,我一路见证她创业的过程,从做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到申请健康食品认证,每一步都非常艰困,如果意志力不够强大,恐怕早就放弃了,但蒋妈妈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加特福有现在的成绩,非常不简单。
  
  加特福至今已获得全球二十七国五十几张发明专利证书,他们重视研发,努力培育人才,让技术在台湾生根,产品一步一脚印拓展到全世界,这样的企图心和格局,都为台湾生技产业树立了最佳典范。

序 

我们眼中的蒋妈妈

张宝诚/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

  
  与加特福生物科技的程伶辉董事长(蒋妈妈)结缘,始于二○○八年由中国生产力中心承接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委办的中小企业经营领袖研究班,由于要成为这个班级的学员必须经过审查与甄选,蒋妈妈以当时的高龄创业家申请报名,令人记忆格外深刻。
  
  犹记得当时送审资料,蒋妈妈所提报的自身最佳实务大纲,包括了四大点:「开创出台湾中小企业进入生物科技产业的新蓝海策略」、「善用资源、整合资源」、「选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并且坚持到底」,以及「爱与关怀」。如今回想起来,这四点可说就是她创业奋斗的最佳写照,也是贯穿本书的核心精神。
  
  领袖班课程结束后,大家希望延续上课期间的革命情感,在几位志同道合结业学员的推举下,于台中无为草堂成立了「鸿鹄志企业领袖同盟会」,展开每个月定期聚会一次的学习交流,与蒋妈妈更多的互动与交心也由此展开。
  
  二○一二年十二月,鸿鹄志在高雄举办年度策略会议,「他是从十九岁到二十五岁创业,而我是五十五岁到七十岁创业,」蒋妈妈抢头香上台做心得分享的开场白,当时我们刚观赏完电影《海苔亿万富翁》的创业案例,这个小创业家的故事触动了蒋妈妈内心深处的感动,她诉说着自己的人生起落与创业历程,真情流露,说到激动处更潸然泪下,感动了现场所有的学长、学姊。

  坚持理念永不放弃
  
  坚持理念永不放弃从少奶奶般的生活瞬间跌至人生谷底,然而蒋妈妈并没有放弃,历经人生最低潮后又重新出发,创办了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年过半百加上创业初期,当时市场一片不看好,募资到处碰壁,强势通路商嫌弃其无品牌名声,因不看好而给予极不合理的上架条件……
  
  然而,这种种困难并没有打倒蒋妈妈,她坚持选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并且坚持到底。深知自己非本科系出身,于是她结合学界,善用并整合资源,深耕研发,布局智财,开创台湾中小企业进入生物科技产业的新蓝海策略。
   
  如今的蒋妈妈,事业有成,更秉持爱与关怀,除了将营运获利回馈给员工,并捐助学校成立清寒奖学金,更以实质行动成立相关公益协会,透过卫教持续关怀糖尿病及代谢症候群病友。
  
  最近一次与蒋妈妈碰面,是在二○一七年九月的鸿鹄志月会,近年忙于拓展国际市场的她,较少有机会碰面,然而只要一有机会,她一定回到生产力中心学习充电,学习上进的热情与初心溢于言表。
  
  透过学习,她持续成长;寄情舞蹈,让她忘却人生忧愁。本书是蒋妈妈一生的精采故事,在今日创业风行的年代,可为创业家学习的榜样。对的坚持,无惧向前,更是所有产业界的企业领导者标竿学习的典范。

序 

走过风雨,更懂得感恩

程伶辉・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

  
  我的一生,经历了不少苦难和考验。
  
  生于战乱、长于苦难的时代,成人后虽然嫁入名门,然而大宅门里暗潮汹涌,当年天真懵懂的我,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好不容易渐渐走上坦途,四十三岁那年,因病割除了子宫和卵巢,五十三岁时遭丈夫一夕休妻,身心重创下,又不幸罹患糖尿病,可以说几乎被逼到了人生的绝境。
  
  但是,我没有被命运打倒。蒙上天垂怜,让我认识了中兴大学的毛嘉洪教授,一脚踏进我原本相当陌生的生技产业,一晃眼,竟也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来,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辛。记得当初我和毛教授推广耐糖因子,遭到不少讪笑,认为我们想用奶粉来控制血糖,根本是异想天开。然而,即使外界不看好,我们仍踏踏实实地从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做起,甚至为了进行人体临床实验,我还推动修改了几个不合时宜的生技法规,不辞辛劳取得健康食品认证。
  
  接下来,我们持续进行乳铬相关研究,发表了多篇国际论文,获得许多国际专利,愈来愈多学者开始肯定加特福的成绩,这是创业近二十年,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
  
  在开拓市场上,除了台湾,我们也很努力走向国际,与世界接轨,尝试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墨西哥、中国大陆开疆辟土。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吃亏上当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我总是抱着希望,相信透过我们的努力推广,加特福产品可以帮助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
为助人而创业
  
  创立加特福的初衷,是要帮助更多人改善生活,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曾经令我疑惑:「我们用意这么良善,又做得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这么辛苦?」不过,我渐渐理解,正因为这是造福人类的大工程,更要慢慢来,急不得,而这近二十年的辛苦耕耘,终将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初和我一起创业的毛嘉洪,至今仍是我的好伙伴,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彼此尊重,从来没有吵过架,这在经常因为理念不合就拆伙的商场,可以说非常难能可贵;至于加特福成立没多久就加入团队的总经理张梦仁,他正直、认真、清廉、处处为公司着想,一直是我最好的左右手。
  
  我感谢上天,给了我这么一群优秀的伙伴,如果没有他们,我无法在这条风雨飘摇的路上,坚持二十年。
  
  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博士既是我的学长,我们也同为中兴大学的杰出校友,承蒙他的照顾,继《生技阿妈程伶辉》、《生技阿妈闯天下》,再度为我出版了第三本书,我由衷敬佩他高瞻远虑的眼光,更感激他提携后进的胸襟。在竞争激烈的生技产业中,加特福至今仍能站稳脚步,就是因为社会上还是存在着这么多好人!
  
  我是一个自苦难和考验中重生的人,正因为如此,我相信自己有责任为这个世界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是二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的使命。
 

图书试读

楔子
 
二十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二○一七年四月十二日,虽是初春时节,细雨微微中,仍带有些许寒意。
 
那一天的午后,在清华大学台积馆六楼的孙运璇纪念中心,由科技管理研究所举办的执行长(CEO)下午茶系列讲座,正举行到第四场,年轻学子陆续坐定,静待校外嘉宾现身。
 
阿妈的心愿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只见教室前方,站上了一位身着粉红套装、笑容可掬的「阿妈」。她,是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GT&F)董事长程伶辉,人称「生技阿妈」。
 
「你们猜猜看,我今年几岁?」程伶辉笑着问台下学生,气色红润、执起麦克风就能侃侃而谈的她,一时之间外人很难联想,原来她已经七十四岁。
 
明明是可以在家含饴弄孙、安养天年的「高龄」,程伶辉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十分难走,且崎岖不平。
 
近二十年来,她四处奔走,或是到海外洽谈生意,或是受邀到校园演讲,念兹在兹只有一件事——推广她一手创办的加特福生技,除了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也让台湾的生技产业扬名国际。
 
她心怀大志,每一天都努力朝着目标前进,即使再忙、再累,一想到加特福产品可以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立刻又变得神采奕奕、活力充沛。
 
年过半百开人生新页
 
看见这样乐观开朗的程伶辉,一般人恐怕很难想像,约莫二十年前,她的人生曾经从云端跌落谷底。
 
身为抗日名将蒋鼎文的媳妇,过的是名门富家少奶奶的生活,从来不曾想过,丈夫会在自己五十三岁那年,毫无预警、没有当面说明,只是留下一封休妻信,多年夫妻从此恩断义绝。程伶辉因婚变而身心受创,原本就血糖高的她,因此罹患了糖尿病。
 
上天给的考验,却也成为逆转人生的契机。正因为亲身遭遇糖尿病的痛苦,促成了她决心创业,投入糖尿病保健食品的生技事业。
 
那一年,她五十五岁,人生另一段旅程才开始起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