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

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拉丁文
  • 文法
  • 语言学
  • 古典文学
  • 语法
  • 教材
  • 学术
  • 修订版
  • 外语
  • 拉丁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字音] 独家标註字汇重音 
  [词形] 表格呈现词形变化
  [用例] 精选百家原典用例 
  [译解] 中英对照词句翻译
  拿起文法书,翻开拉丁文的世界!


  拉丁文原为古代罗马人所使用的语言,随着罗马帝国的茁壮而盛行于地中海地区,却在帝国衰亡之后,逐渐演变成知识菁英用于写作的语文;它为多种欧陆现代语言的形成提供养分,并在死绝之后成为标示科学知识的工具,也持续用于宗教仪典的运作。

  有鑑于当代的拉丁文已非用于日常生活的沟通,而主要作为一种知识研究的工具,当前学习拉丁文的首要目的,遂在于解读具体存在的文献,学习的重点因而分别落在「文法」及「语法」两大项目,学习的目标,则在于使学习者能以自身熟悉的母语来转译各种拉丁文文献的内容。

  本书修订自康华伦教授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执教期间的拉丁文课程讲义,也是一本专为中文读者所编写的拉丁文文法教材。内容不仅依循欧陆传统的拉丁文教学模式,以集中表列的形式,分章介绍名词变格与动词变化的字尾形式,也回应了教学现场所面临的学习疑难之处,直接为课程字汇标示出重音,各章的学习例句更多半摘录自文学、历史、戏剧、法律、政治、宗教、医学等多种领域的拉丁文文献。除了作为一本拉丁文学习的入门教材,也为拉丁文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书特色

  ★荣登「台湾Google Play 2016年度最佳电子书」★

  ◎ 作者义大利籍的康华伦老师,于台湾大学教授拉丁文近20年,此书专为有意学习拉丁文的学生量身订做!
  ◎ 独家标註字汇重音、表格呈现词形变化、 精选百家原典用例、中英对照词句翻译
  ◎ 配合语法系列丛书,重新修订内容、统合格式,让学习更有效率!
 
罗马之声:古典拉丁语精研与文化溯源 ——一本带您穿越古典拉丁语的宏伟殿堂,探寻其深邃思想与不朽遗产的权威指南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版本的语法规则汇编,而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深入剖析古典拉丁语(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后一世纪,以西塞罗、维吉尔时代为核心)的语言体系、文化语境及其对西方文明深远影响的综合性著作。它提供了一套理解拉丁语“活的结构”的钥匙,而非仅仅是静态的规则手册。 第一部分:语音、音韵与语感重建 本书开篇,我们首先摒弃将拉丁语视为“死语言”的传统观点,转而致力于重建其在古罗马城邦中的实际发音与韵律。 1.1 听觉的回归:古典发音的重建 我们将详细探讨“古典拉丁语”(Classical Latin)发音体系的重建过程,这主要依据对古罗马诗人(如贺拉斯)的格律诗、西塞罗的修辞演说以及出土铭文的语言学分析。内容包括: 元音的纯粹性: 区分长短元音的音位差异,探讨“ae”、“oe”、“au”等双元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强调其在诗歌韵脚中的关键作用。 辅音的咬合与摩擦: 深入解析“V”与“U”在古典时期的统一性(发/w/音,而非后世的/v/),“C”与“G”的恒定硬腭音特性,以及“H”在词首的保留与脱落现象。 重音的规律性: 详述拉丁语的音步重音规则——倒数第二音节(penult)或倒数第三音节(antepenult)的确定方法,这对诗歌朗诵和语流的自然感至关重要。 1.2 语流的节奏:格律诗的内在逻辑 古典拉丁语的精髓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韵律的驾驭上。本章将深入分析最主要的格律体系: 抑扬格(Iambic)与扬抑格(Trochaic): 探讨其在戏剧中的应用及其情感表达功能。 六步格(Hexameter): 重点剖析维吉尔史诗的核心骨架,详细解析长短音步的组合模式,展示如何通过音步的变化来描绘场景(如疾驰、沉思或战斗)。 第二部分:形态学的精微:词的变形与语义的张力 不同于分析型语言,拉丁语的形态学是其结构力的核心。本书将形态分析置于语义流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2.1 名词与形容词:五格、三性的交织艺术 名词变格系统是拉丁语的基石,但本书更侧重于变格背后的功能: 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的经典功能: 阐述它们如何精确地界定句子中词项之间的关系。 工具格与方位格的隐性表达: 讨论在没有独立“工具格”或“方位格”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属格或介词短语实现这些功能,体现拉丁语在表达上的效率。 比较级的微妙层次: 分析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如-ior, -issimus)的构成,以及它们在表达程度差异时的微妙语感。 2.2 动词的“时间”与“态度”:直陈式、虚拟式与体貌 拉丁语动词的复杂性在于其对“情态”(Mood)的强调,而非仅仅是时间点。 完成体与未完成体(Perfect vs. Imperfect): 深入探讨它们在描绘事件状态(是已完成的动作还是持续的过程)上的区别。 虚拟式(Subjunctive): 这是拉丁语最富表现力的部分。本书将虚拟式置于其核心功能中分析,包括:表示间接引语中的未确认事实、表示目的、表示可能性或愿望(特别是用于表示“现在时将来时”的委婉表达)。 时态的相对性: 详细梳理间接引语和关系从句中,动词时态如何根据主句动词的时间点进行“时态后移”(Sequence of Tenses)的复杂机制。 第三部分:句法结构:逻辑的建筑与修辞的骨架 拉丁语句法以其灵活性和对逻辑关系的严密编码而著称。本书将重点解析其如何构建宏大而清晰的论证结构。 3.1 主导地位的从句系统 拉丁语的复杂句往往由一系列相互嵌套的从句构成,本书聚焦于这些从句的引导词和功能: 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s): 探讨关系代词在指代、限定和引出从句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定语从句优先”的倾向。 目的、结果与条件从句: 详细分析使用 ut, ne, quo 引导的目的状语,consecutio(结果)的表达,以及 si, nisi, dummodo 等引导的复杂条件结构(包括虚拟式条件句的四种经典类型)。 3.2 句子成分的自由流动与焦点转移 拉丁语词序相对灵活,这允许修辞家精确控制信息的呈现次序。 “信息流”的布局: 分析句子成分(主语、宾语、修饰语)如何被放置在句子的开头或结尾,以达到强调或弱化的修辞效果。例如,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动词之前或之后。 分词结构(Participles)的强大功能: 详述分词如何替代完整从句(如将一个完整的“因为”从句压缩为一个分词短语),实现句子的高度凝练和节奏感。重点解析夺格独立结构(Ablative Absolute)的构造与功能,阐释其作为句内时间、原因或伴随状语的强大概括力。 第四部分:词汇的生命力:从词根到文化符号 本书的第四部分超越了纯粹的语法层面,探讨拉丁词汇如何承载古罗马的价值观念。 4.1 词汇的生命周期与语义漂移 词根的深掘: 选取关键的拉丁词根(如 facere, ferre, ducere),展示它们如何派生出跨越法律、军事、哲学等领域的庞大词汇群,揭示古罗马人思维的底层逻辑。 法律与政治术语的“精确锁定”: 分析 ius, lex, res publica, imperium 等核心政治词汇的原始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后世的法律体系。 4.2 拉丁语与古典文化遗产的交融 本章将拉丁语的语言结构与古罗马的社会文化进行对照分析: 修辞学与说服艺术: 以西塞罗的演讲为例,分析拉丁语如何运用排比、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实现对听众的强烈情感动员。 从拉丁语到欧洲语言的桥梁: 简要概述拉丁语在西欧语言(尤其是罗曼语族)中的词汇继承与语法简化过程,强调理解古典拉丁语是掌握欧洲思想史的必要前提。 本书旨在为严肃的古典学者、语言学爱好者以及对西方文明源头有探究精神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学习框架,使其能够自信地阅读和理解西塞罗的论辩、维吉尔的史诗以及奥古斯丁的沉思,真正领略拉丁语“永恒的语言”的魅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康华伦(Valentino Castellazzi)


  义大利威尼斯卡佛斯卡利大学(Università Ca’ Foscari Venezia)中文博士。1982年来台,首先任教于辅仁大学法文系,同时也积极推动该校设置义大利文系。在1996年辅仁大学义大利文系成立后,遂改隶为该系教师,教授义大利语言及文学等相关课程,并于该系创系初始的六年间出任系主任一职。自1998年起,陆续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政大公企中心、清华大学人社系及历史系等单位讲授拉丁文课程。曾出版有《简易义大利文实用会话》、《初级义大利文》、《初级义大利文文法》等语言教材及零星的翻译作品,并审订义大利儿童文学名着《爱的教育》一书的中译本。

编校者简介

王志弘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硕士,现为该校法律系博士生,主修台湾法律史,并以东亚及欧陆等地的历史及语言文化作为研究比较的对象。于2006年至2014年间,陆续修习康华伦教授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开设的各项拉丁文课程,并于2013年起,协助康华伦教授处理各类拉丁文教材的出版事宜。
 

图书目录

修订版序言
修订简表

目次
表次
编纂凡例
本书採行之略语一览表
本书援引之作家作品一览
 
第一编:拉丁文及其文法概念总说

 
0 简介:如何面对拉丁文
1. 拉丁文的学习目的
2. 拉丁文的解析步骤
3. 如何使用字典
 
I 字母与发音
1. 拉丁文的字母与发音
(1.) 母音
(2.) 双母音
(3.) 子音
2. 拉丁文的音节区分
3. 拉丁文的重音
 
II 文法的基本规定
1. 拉丁文的词类
2. 拉丁文名词的构成要素
3. 拉丁文动词变化的要素
 
第二编:名词类实词的变格形式
 
III 名词的变格

1. 名词类实词的「格」
(1.) 主格
(2.) 属格
(3.) 与格
(4.) 受格
(5.) 唿格
(6.) 夺格
2. 名词的变格
(1.) 第一变格
(2.) 第二变格
(3.) 第三变格
(4.) 第四变格
(5.) 第五变格
(6.) 名词变格的一些特例
 
IV 形容词与代名词的变格
1. 形容词的变格
(1.) 形容词的字尾与所属变格
(2.) 代词性形容词的变格
(3.) 形容词变格的运用
2. 代名词的变格
(1.) 人称代名词
(2.) 所有格代名词
(3.) 指示代名词与指示形容词
(4.) 关系代名词
(5.) 疑问代名词
(6.) 不定代名词和不定形容词
 
第三编:动词的变化形式
 
V 动词变化总说

1. 动词变化的要素
(1.) 人称
(2.) 单、复数
(3.) 时态
(4.) 语态
(5.) 语气
2. 时态和语气的组合
 
VI 一般动词的变化
1. 动词变化的种类与词形
2. 不规则的动词变化
(1.) 助动词:sum
(2.) 助动词:possum
3. 规则的动词变化:主动语态
(1.) 第一种动词变化:amare
(2.) 第二种动词变化:habere
(3.) 第三种动词变化 I:ducere
(4.) 第三种动词变化 II:capere
(5.) 第四种动词变化:audire
4. 规则的动词变化:被动语态
(1.) 第一种动词变化:amari
(2.) 第二种动词变化:haberi
(3.) 第三种动词变化 I:duci
(4.) 第三种动词变化 II:capi
(5.) 第四种动词变化:audiri
 
VII 异态动词与半异态动词的变化
1. 异态动词
(1.) 第一种动词变化的异态动词
(2.) 第二种动词变化的异态动词
(3.) 第三种动词变化的异态动词
(4.) 第四种动词变化的异态动词
(5.) 异态动词变化中的主动语态形式
2. 半异态动词
(1.) 第二种动词变化的半异态动词
(2.) 第三种动词变化的半异态动词
 
VIII 异例动词的变化
1. 异例动词:fio
2. 异例动词:fero
(1.) 主动语态:ferre
(2.) 被动语态:ferri
3. 异例动词:volo; nolo; malo
4. 异例动词:eo
 
IX 缺项动词的变化

1. 缺项动词:aio
2. 缺项动词:inquam
3. 缺项动词:memini
4. 缺项动词:odi
5. 缺项动词:quaeso
 
X 动词变化的构词改变
1. 第一种动词变化的构词改变
(1.) 完成式语尾的子音重复
(2.) 完成式语尾的缩略
2. 第二种动词变化的构词改变
(1.) 完成式语尾的子音重复
(2.) 完成式语尾的缩略
(3.)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si、-xi 及 -vi
3. 第三种动词变化的构词改变
(1.) 完成式语尾的子音重复
(2.) 完成式语尾的缩略
(3.)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xi
(4.)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si、-ssi 及 -psi
(5.)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vi 及 -ivi
(6.)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ui
(7.)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i
4. 第四种动词变化的构词改变
(1.) 完成式语尾的子音重复
(2.) 完成式语尾的缩略
(3.)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si 及 -xi
(4.) 特定的完成式语尾:-ivi 及 -ui
 
第四编:动词的文法
 
XI 动词的构词法

1. 前缀字首:a-, ab-, abs-
2. 前缀字首:ad-
3. 前缀字首:amb-
4. 前缀字首:ante-
5. 前缀字首:circum-
6. 前缀字首:co-, com-, con-
7. 前缀字首:de-
8. 前缀字首:inter-
9. 前缀字首:intro-
10. 前缀字首:ne-, nec-
11. 前缀字首:ob-, obs-
12. 前缀字首:per-
13. 前缀字首:pot-
14. 前缀字首:prae-
15. 前缀字首:praeter-
16. 前缀字首:pro-, prod-, por-
17. 前缀字首:re-, red-
18. 前缀字首:se-
19. 前缀字首:sub-, subs-
20. 前缀字首:super-
21. 前缀字首:tra-, trans-
 
XII 动词与主词的一致性
1. 一般情况下的一致性
2. 主词不明确或无法确定时的一致性
3. 无人称动词的一致性
4. 缺项动词的一致性
 
XIII 直述语气
 
XIV 假设语气

1. 表示命令或劝告的假设语气
2. 表示怀疑的假设语气
3. 表示愿望的假设语气
4. 表示可能性的假设语气
5. 表示推测的假设语气
 
XV 命令语气
1. 命令语气的基本概念
2. 否定的命令语气
 
XVI 不定词
 
XVII 分词

1. 拉丁文分词的基本概念
2. 拉丁文分词的型态
(1.) 名词化的分词
(2.) 表示属性的分词
(3.) 表示动作的分词
(4.) 作为述语的分词
(5.) 关于异态及半异态动词的分词运用
 
XVIII GERUND与GERUNDIVE动名词
1. 基本概念
2. Gerund动名词的使用
(1.) 属格的 Gerund动名词
(2.) 受格的 Gerund动名词
(3.) 夺格的 Gerund动名词
3. Gerundive动名词的使用
(1.) 作为形容词的 Gerundive动名词
(2.) 被动委婉句
 
XIX SUPINE动名词
 
第五编:名词类实词的文法

 
XX 数词
1. 罗马数字的表现方式
2. 基数
3. 序数
4. 分配的数
5. 副词的数
 
XXI 指示代名词与指示形容词
1. 指示形容词
2. 指示代名词
(1.) is, ea, id
(2.) idem, eadem, idem
(3.) ipse, ipsa, ipsum
 
XXII 所有格形容词与所有格代名词
1. 所有格的使用原则
2. 反身格的使用原则
 
XXIII 关系代名词
 
XXIV 不定代名词与不定形容词

1. 指称不特定对象:「某(个/些)」
2. 指称个别对象:「每一(个/些)」、「其他」
(1.) 表达未特定的「每一(个/些)」
(2.) 表达特定范围内的「每一(个)」与「其他」
(3.) 表达不特定范围内的「每一(个/些)」与「其他」
3. 表现数量之有无:「无不」、「无」、「非无」
(1.) 表达全体:「无(一)不」
(2.) 表达有无:「无(/没有)」、「非无(/不是没有)」
4. 表现让步意味:「无论(谁/什么)」
 
附录
总字汇

图书序言

修订版序言

  本书初版自2016年4月问世以后,承蒙读者们的肯定,截至当年年底,实体纸本书的销售便已逾500本,电子书版本更获选列为百本「台湾Google Play 2016年度最佳电子书」之一,足见华语阅读社群早已渴望能有这样一本专为中文读者、以汉文编纂的拉丁文教材。对此,作为一名拉丁文的教育推广者,我首先要感谢读者们的肯定,也深刻感受到肩负责任之重大,并且自我期许能再继续精益求精。

  秉持着上述的信念,在编纂系列作《初阶拉丁文语法》及《进阶拉丁文语法》二书的同时,我也再行审校本书的内容以进行修订:除了改正几处先前未能检出的错误外(参见后揭「修订简表」),也调整了部分单元的课文编排,并且配合系列作品的编纂,统合各书所使用的格式、体例及用语,以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更有效率地使用本书学习拉丁文。

  本书的初稿脱胎自于过去我在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执教期间的拉丁文课程讲义,并历经长年的调整,以求能勉力回应学生们于教学现场所回馈的学习难处。最后则有赖台湾大学法律学院王志弘博士生于前往慕尼黑大学交换期间(2013-2014)初步完成全书的编辑、修订及审校。嗣后,在2015年时牵成本书于秀威资讯出版的郑伊庭女士、其后接力协助本书完稿的廖妘甄女士、李书豪先生、辛秉学先生、陈慈蓉女士,为本书初版设计典雅封面的蔡玮筠女士,对于这些鼎力襄助本书出版的朋友们,在此我都要一併表达我的感谢。

  衷心期盼这本合众人之力所完成的文法书,能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一本内容完善、具可读性、容易了解且有所助益的教材。

Valentino Castellazzi(康华伦)
2018年5月于台北市

图书试读

【编纂凡例】
 
一、本书每一单元皆编列有「课程字汇」,并依字母顺序收录出现于该单元的所有字汇。其中将以斜体字来标示单字的重音,也会针对具有词形变化的词类,标示其变格(declension)或动词变化(conjugation)的种类。这些讯息在普通的字典中通常不会被明确地标示出来。
 
二、为求简约起见,在「课程字汇」中,将以各种文法用语的略称来呈现各单字的说明。各略语所指称中、英文用词,详见后列「本书採行之略语一览表」。此外,在此字汇表中也不再如单元内文般,逐一于标示词形变化的语尾前使用取代字根的「~」(tilde)符号。
 
三、为便于查阅,各单元的「课程字汇」将根据各单字首次出现于该单元的形态来进行条目编辑。其中,各单字在同一单元中所曾出现的一切不同词形变化形态、或是由其所构成的特定用法与片语,都将共同编入此一字汇条目当中。若同一单字具有由不同字母开头的词形变化形态、且又同时出现在该单元时,除仍将以该单字于该单元首次出现的形态来编辑课程字汇外,也将另行于不同字母项下加列协助参照用的字汇条目。
 
四、各种词类在「课程字汇」中的具体标示方法及范例如下:
 
[1] 动词:
 
先于字汇条目后方列出该动词的基本要素,包括词形变化组(paradigam),动词类型、以及属于第几种动词变化。再分别胪列该字汇形态所表现的时态、语气,以及人称、单复数。最后则是中文的意涵。例如:
 
calcavit (calco, as, avi, atum, are)  v., tr., 1, perf. ind., 3 pers. sing.  (他/她/它已)踩踏,践踏
 
若该字汇形态属于被动语态的话,则另于时态之前加以标註。例如:
 
obsideri (obsido, is, sedi, sessum, ere)  v., tr., 3., pass., pres. inf.  被侵佔,被佔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拉丁文学习领域的一大福音。在我看来,《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一本厚重的语法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没有像一些教材那样,上来就丢给读者一堆抽象的概念,而是从最接地气的方面入手,比如拉丁文的语音系统,以及一些基础的词汇。我最喜欢它在介绍名词变格时,不是简单地给出表格,而是详细解释了每个格的“功能”,例如属格表示所有,与格表示间接宾语等等,并且配以大量贴切的例句,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格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语义化”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拉丁文的语法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此外,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知识点层层递进,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即使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例如过去将来时或分词的各种用法,本书也能做到条理清晰,层层剥茧,让我能够逐步掌握。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种学习的节奏感,感觉每一点的进步都扎实而可靠。它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一步步征服的。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学习书籍之一。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篇章开始,逐步深入,而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也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重点突破的章节。我个人最欣赏的一点是,书中对拉丁文的词源和演变历史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让我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对拉丁文在欧洲语言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和有价值。这本书的例句选择也十分独到,不仅仅是枯燥的语法练习,很多例句都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让我不禁停下来思考。例如,在讲解一些情感表达的语法时,书中引用了奥维德的诗句,那些优美而充满深情的拉丁文,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艺术之美。此外,本书的附录部分也非常实用,详细的词汇表、动词变位表以及各种语法术语的解释,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这些零散的资料,而现在,它们都集中在这本书中,这为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更是一种对西方文明源头的探索,是一种对人类思想史的追溯。它让我有机会直接阅读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去感受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代文明抱有强烈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是我近期最大的收获之一。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全面性”与“易理解性”的巧妙平衡。它涵盖了拉丁文语法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从基础的拼写、发音,到复杂的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无所不包。但令人称赞的是,它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枯燥乏味,反而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大量引人入胜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历史故事,让我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罗马文明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书中引用了凯撒的《高卢战记》中的一段描述,让我了解到这些语法形式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本书的例句选择非常贴切,既保证了语法的准确性,又充满了文学性和趣味性,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的重复。我常常会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古罗马的市集,聆听着人们的交谈,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氛围。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拉丁文的枯燥和难懂是出了名的,我之前也尝试过几本教材,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但这本书,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对语法规则的解释非常透彻,而且逻辑性极强。很多时候,我会在某个语法点上卡壳,翻遍其他教材都一头雾水,但在这本书里,作者总能用一种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把问题剖析清楚。比如,在讲解名词的格的变化时,这本书不仅仅是列出表格,而是会详细解释每个格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其他词语发生联系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拉丁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本书的练习题也设计得非常巧妙,从最基础的单词填空,到句子翻译,再到更复杂的语篇分析,每一个练习都紧密地围绕着所讲解的语法点,能够有效地巩固我的学习成果。而且,练习题的难度梯度也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你觉得太难而产生挫败感,也不会太简单而显得乏味。我还注意到,书中在讲解一些难点时,会引用一些比较生僻但又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句,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触到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学习拉丁文不是在死记硬背,而是在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近拉丁文的殿堂。

评分

我必须承认,《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彻底颠覆了我对拉丁文学习的认知。在此之前,我对拉丁文的印象就是“难”和“枯燥”,尝试过几本教材,都感觉像是在啃一本冰冷、僵硬的语法书。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启发性”和“系统性”。它并没有将语法规则当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来灌输,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时,不仅仅是给出规则,而是会深入分析这些规则背后的逻辑和原因,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记住“是这样”。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我对拉丁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举一反三。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我常常会在完成练习后,感到一种满满的成就感。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它知道如何激发我的潜能,引导我不断进步。它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智力冒险。

评分

我必须承认,《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是一本能够真正改变你对拉丁文看法的书。在此之前,我对拉丁文的印象就是“死寂”和“晦涩”,总觉得它只存在于古籍之中,与现代生活毫无关联。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拉丁文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在讲解语法规则,更是在展现拉丁文如何承载着西方文明的智慧和思想。我最喜欢它在讲解一些词汇的用法时,会追溯它们的词源,并介绍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达的含义的变化。这种“历史化”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每一个词语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而且,本书的例句选择也非常有代表性,很多都来自古罗马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著作,让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我常常会在阅读这些例句时,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仿佛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不仅仅是在掌握一门语言,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智慧对话。它让我看到了,语言是如何塑造文化,如何传承文明的。

评分

这本《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是我近期阅读过最令人惊喜的学术类书籍之一。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做到了极高的可读性。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细致入微”的专业性。例如,在讨论一些细微的语法差别时,作者会引用多位权威学者的观点,并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本书在处理一些争议性的语法问题时,也表现得非常客观和公正,能够提供不同的解释和视角,让读者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我常常会反复研读书中的某些章节,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拉丁文的知识,更是在培养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去理解复杂的学术论证。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种求知的乐趣,一种探索未知的热情。它让我觉得,学习语言,也是在学习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评分

坦白说,我对拉丁文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被《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点燃的。这本书的优点太多,一时难以尽数。但如果一定要说最重要的,那一定是它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力”。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是深入到“为什么”。比如,在讲解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时,作者不仅给出了不同形式的构成,更解释了它们在表达不同时间、不同动作状态时的微妙之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句子的语气和情感。这种深入的探究,让我对拉丁文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触及到了语言的灵魂。我非常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特殊语法现象时,会引用一些历史文献中的经典案例,让我看到这些语法规则是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发挥作用的。这不仅加深了我对语法的理解,更让我对古罗马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拉丁文的迷宫,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风景,获得新的启迪。它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不仅仅是掌握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和精神上的享受。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阅读那些古老的文本,去感受那些伟大思想的光辉。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书本的价格。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苦于拉丁文门槛太高的读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久违的惊喜。《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并没有试图将拉丁文“简单化”,而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将这门语言的精妙之处一一呈现。它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变格变位和细微的语法差别,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梳理和大量精炼的例证,让这些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内容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关键语法概念的阐释,比如“虚拟式”和“被动语态”,书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瞬间茅塞顿开,之前的许多困惑都迎刃而解。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语法时,非常注重语法的“生命力”,它会告诉你这些语法规则在实际语境中是如何被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句子的意思和情感色彩。这种“活”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对一种鲜活生命的理解。我常常会反复阅读书中的某些章节,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这本书就像一个博学的智者,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它让我开始主动去分析句子结构,去推测词语的含义,去感受拉丁文的逻辑之美。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打开拉丁文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我之前对拉丁文一直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无从下手,市面上的一些入门教材要么过于浅显,要么就直接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翻开了《拉丁文文法大全(修订版)》,才真正看到了希望。它不像某些书那样,上来就讲一堆拗口的规则和复杂的变格变位,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发音和字母开始,慢慢引导你进入拉丁文的语境。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语法点时,总是会引用大量的例句,而且这些例句都选得非常经典,有的来自古代罗马的文学作品,有的则是历史文献,这不仅帮助我理解了语法规则,更让我感受到拉丁文的魅力和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书中的排版也非常清晰,重点内容都会用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即使是像动词变位这样庞杂的知识点,也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它还不仅仅是枯燥的语法讲解,还会穿插一些关于古罗马历史、文学和文化的背景知识,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非常有意思。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时而为古罗马的宏伟建筑而惊叹,时而为维吉尔的史诗而感动,时而又为西塞罗的雄辩而折服。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拉丁文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满发现和惊喜的旅程。我强力推荐给所有对拉丁文感兴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这门古老语言的同学,这本书绝对是你们的最佳选择。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你学习热情,让你爱上拉丁文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