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南大學經營學係畢業,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育達科技大學應用日語係教授。專攻生産係統、技術與生産策略、國際閤作。最近緻力於颱日企業共創研究與製造業的生産創新與價値創造摸式、日本、韓國、颱灣與中國大陸汽車産業與工具機産業生産策略。論文多次刊登國際知名的SSCI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日本經營學會誌等。著有《共創》(閤著,遠流,2008)《イノベー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閤著,日科技連,2011)、《変革期のモノづくり創新》(閤著,中央経済社,2017)等書。
日本岐阜工業高等專門學校(Gifu N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機械工學係畢業,現任岐阜高專産官學閤作顧問、K-SUPPORT負責人、東海大學精實係統團隊成員。任職OKUMA公司40年,前期在生産技術部負責主軸加工FMS、車床組裝綫與FA工廠管理的設計與建構工作;後期在生産管理部導入ERP係統、建構標準時間設定係統,並在北京的閤資企業導入中國版ERP係統。2009年自OKUMA退休,轉任製造管理顧問指導工廠改善,並擔任人纔培訓講師。
1980年代日本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以及歐美國傢尤其是美國的産業競爭力下降,促使日本豐田生産方式受到矚目。以美國MIT研究中心為主的研究團體,提齣以新的生産係統代替大量生産,也就是豐田生産模式的「精實生産」概念,1990年齣版的《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被翻譯成12國語言,在全世界銷售一百萬本以上,其中美國就銷售超過60萬本,中譯版為《臨界生産方式:改變世界的企業經營體製》。因此,不隻先進國傢,韓國等新興國傢,以汽車産業為主紛紛導入豐田生産係統,引發90年代的第一次精實生産變革熱潮。
2001年豐田汽車提齣「Toyota Way 2001」,宣示全世界的豐田汽車據點應共有該項價值觀與手法。伴隨豐田汽車的國際化,豐田汽車認為需將長期以來所流傳的價值觀與手法,賦予明文規定。這項宣言指齣,豐田模式的核心概念為「智慧與改善」以及「尊重人性」。「智慧與改善」強調不能滿足現狀,應不斷的激盪想法尋求更高的附加價值,而「尊重人性」則是尊重所有的利害關係者,強調員工的成長和企業的成就是環環相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