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金塊文化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8/10/0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1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以現代疾病診斷為綱,單味中藥療法為目;識病用藥,綱目分明
古人將單味中藥治病稱作「奇方」,由於藥物單一,每有奇效,成為中醫藥的一大特色。近代以來,西醫西藥逐漸盛行,更多的醫傢將中醫藥與西醫藥相結閤,而中醫藥以其獨特的優勢顯現齣更加璀璨的光芒。事實證明,古人經長期實踐所積纍的中醫藥遺産是極為豐富與寶貴的文化資産。
而現代人一般認為,中藥比西藥溫和、不傷身體,其實中藥還是有一些必須注意的禁忌,如果對於相關禁忌不瞭解,不但可能降低、破壞藥效,甚至可能使病情加劇。
本書收錄瞭曆代名醫的寶貴經驗和臨床常用單味中藥的治病之法,詳細敘述單味中藥關於治病、養生、美容的補養要點,讓您對於需求速查速知。
本書所選藥物養生方均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療效確切,堪稱是中醫藥傢庭醫療保健的經典之作。
▌中藥養生的奧秘
■中藥的起源
中藥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産勞動、生活和醫療活動。中藥發展至今已有數韆年的悠久曆史。《淮南子 修務訓》中雲:「神農乃教民播種五榖……百草之滋味……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記 補三皇本紀》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當推東漢末期的《神農本草經》(約西元200年),該書記載中藥365種;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西元1578年)增藥至1892種;清乾隆三十年,浙江醫傢趙學敏編著的《本草綱目拾遺》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增加新藥716種,故中藥種類非常豐富。《神農本草經》根據中藥的性能和功效,將其分為上品、中品、下品。
1.上品:上藥120種為君藥,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2.中品:中藥120種為臣藥,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
3.下品:下藥125種為佐使藥,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癒疾者,本下經。
■中藥的類彆
中藥學將能夠補益人體正氣、改善髒腑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增強體質、治療虛證的藥物稱為補虛藥或補益藥,即通常所說的滋補中藥,並將其分為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及補陽藥四大類。
1.補氣藥:可增強人體的功能活動,尤其對脾、肺兩髒的生理功能具有顯著的滋補強壯功效,因此多用於治療脾肺虛弱癥。
對於脾肺虛弱者,可選用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朮、靈芝、甘草、大棗、山藥、白扁豆、蜂蜜進行滋補。
2.補血藥:可滋補陰血,促進心、肝、脾、腎諸髒的功能,以滋生血液。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心、肝、脾、腎諸髒的功能是否正常均與血液能否正常生成有關。
3.補陰藥:陰虛者多錶現為虛火妄動、手足心熱、口燥咽乾、陰液不足、大便乾燥等,可選用補陰藥進行滋養,如沙參、天鼕、麥鼕、百閤、枸杞子、玉竹、石斛、黃精、桑葚、女貞子、墨旱蓮、龜闆、鱉甲、黑芝麻等。
4.補陽藥:可扶助人體陽氣,促進機體氣化功能,尤其對腎陽不足有顯著的增強效果。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全身各髒腑器官的陽氣均有賴於腎陽的溫煦和鼓舞。腎陽虛會齣現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及性功能減退等,可選用補陽藥進行滋補,如鹿茸、鼕蟲夏草、巴戟天、淫羊藿、紫河車、肉蓯蓉、鎖陽、黃狗腎、仙茅、杜仲、續斷、狗脊、骨碎補、沙苑子、菟絲子、韭菜子、補骨脂、益智仁、葫蘆巴、陽起石、蛤蚧、核桃仁等。
■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性能是指藥物的性味和功能,即中藥的藥性,包括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等方麵,它是前人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總結齣來的寶貴經驗。
1.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另有一類藥物,藥性為平,是指既不偏寒涼,也不偏溫熱。但是,絕對的「平」並不存在,故仍歸於四氣範圍內。四性是根據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産生的反應總結齣的,與病癥的寒熱性質相對。以陰陽來分,寒涼屬陰,溫熱屬陽。一般而言,能夠減輕或消除熱癥的藥物多屬寒涼性質。寒、涼其性相同,程度不等。涼者甚之為寒,寒者漸之為涼。同理,能夠減輕或治療寒癥的藥物多屬溫熱性質,溫者漸之,熱者甚之。
2.五味
五味是指藥物具有的酸、苦、辛、甘、鹹五種不同的味道。五味是由味覺器官直接辨彆齣來的,或是在醫療實踐中,認識到藥物的味和藥理作用有近乎規律性的聯係,從而加以分析歸納,上升為理論而得齣的。因此,五味不僅錶明藥物的實際味道,且能錶明藥物的性能。
辛味藥:有發散、行氣、活血的作用,其中包括治療外感錶癥的藥物,如桂枝、紫蘇葉、薄荷等;治療氣滯的藥物,如香附、陳皮等;治療瘀血阻滯的藥物,如川芎、紅花等。
酸味藥:「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並能生津開胃、收斂止汗。酸味藥物多用於治療虛汗、泄瀉等,如山茱萸、五味子澀精斂汗,五倍子澀腸止瀉。
甘味藥: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治療虛癥的滋補強壯藥,如黨參、熟地黃等,及緩和拘急疼痛、調和藥性的藥物,如紅棗、甘草等。
澀味藥: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多用於治療虛汗、泄瀉、尿頻、精滑、齣血等癥,如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澀腸止瀉。
苦味藥:「能泄能燥能堅」,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義甚廣,有指通泄的,如大黃,適用於熱結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適用於肺氣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梔子,適用於熱盛心煩等。至於「燥」,多用於濕證,濕證有寒濕、熱濕的不同,溫性的苦味藥如蒼朮,適用於前者;寒性的苦味藥如黃連,適用於後者。此外,前人的經驗中,認為苦還有堅陰的作用,如黃柏、知母用於腎陰虧虛而相火亢盛的痿證,具有瀉火存陰(堅陰)的作用。
鹹味藥:「能下能軟」,有軟堅散結、瀉下的作用。多用於治療痰核、痞塊及熱結便秘等,如瓦楞子軟堅散結,芒硝瀉下通便等。
淡味藥:有滲濕、利尿的作用。多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如通草、茯苓、薏苡仁等利尿藥,皆有淡味。
3.歸經
歸經是指某種藥物對某些髒腑經絡的病變能起到主要治療的作用。如麻黃發汗平喘,能治咳嗽氣喘的肺經病,故歸入肺經;芒硝瀉下軟堅,能治燥結便秘的大腸經病,故歸入大腸經;天麻祛風止痙,可治手足抽搐的肝經病,故歸入肝經。
4.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在體內發生作用的趨嚮,基本可概括為「升浮」和「沉降」兩個方麵。一般的規律是,升浮藥的作用趨嚮為嚮上、嚮外,具有發錶、散寒、升陽、催吐等功效,能治療病位在錶(如外感發熱)、在上(如嘔吐)、病勢下陷(如脫肛、內髒下垂)的病癥;沉降藥的作用趨嚮為嚮下、嚮裏,具有潛陽、平逆、收斂、滲利、瀉下等功效,能治療病位在裏(如熱結便秘)、病勢上逆(如肝陽上亢的眩暈)的病癥。
5.毒性
古代常將「毒藥」作為一切藥物的總稱,而把藥物的毒性看作藥物的偏性。中藥的毒性值得注意,雖然中藥大多直接來源於大自然,但切不可錯誤地認為其毒性小,安全係數高。「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在生活中,大毒、劇毒的藥物固然有緻死者;而小毒、微毒甚至無毒的藥物,同樣也有中毒病例的發生,例如人參、艾葉、知母等也會産生中毒反應,這與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等有密切關係。
■中藥的配伍
中藥的相互作用是通過藥物配伍實現的。中藥配伍,是指有選擇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閤應用。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方劑是藥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中藥配伍有「相宜」、「禁忌」的不同。除瞭單行(指單用一味藥,亦即一種藥獨自發揮治療作用,例如參湯隻用人參一味)之外,中藥的相互作用包括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等六種情況。
1.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閤使用,互相協同,能明顯提高原有療效。如人參配黃芪,增加補氣作用;麻黃配桂枝,增加發汗解錶功效;金銀花配連翹,明顯增強清熱解毒的治療效果等。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麵有某種共性的藥物相互配閤應用,其中以一味藥為主,另一味藥為輔,輔藥提高主藥的療效。如清熱燥濕藥黃芩與攻下藥大黃,都能清熱瀉火止血,兩藥配閤治療肺熱衄血時,以黃芩為主,大黃則提高黃芩清肺止血的治療效果;補氣藥黃芪與利水滲濕藥茯苓,都能益氣健脾利水,兩藥配閤治療氣虛水腫時,以黃芪為主,茯苓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3.相畏:指藥物之間的互相抑製作用,藥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消減。如半夏畏生薑。
4.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與相殺是同一配伍關係從不同角度的兩種說法。
5.相惡:即兩種藥物閤用,一種藥物與另一種藥物相互作用而緻使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6.相反:即兩種藥物閤用能産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的配伍關係。如烏頭反半夏。
■中藥的服用
中藥一般需將煎煮2次或3次的中藥液體閤併,攪拌均勻後分為2~3份,早晚或早中晚分彆服用。中老年人用於滋補身體的補益中藥,最好是在飯前服用。早晨空腹服用,有利於吸收滋補的營養成分。其他的服用要點如下。
1.用溫水送服中藥:服用中藥時最好用溫水送服,不能用茶水、牛奶及果汁。茶葉中含有的成分可使藥物失去療效,也會刺激腸胃;牛奶中的蛋白質等容易破壞藥效。
2.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生、冷類食物刺激腸胃,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會降低藥物療效。
3.服藥期間慎吃發物:服用中藥期間,最好不要吃發物,因為這些食物很容易誘發疾病。如韭菜、羊肉、蝦、蟹、糯米、梨、辣椒、馬鈴薯等。
4.不同體質的忌口:如果是陽虛體質,要忌食涼性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等;如果是熱性體質,要忌食熱性食物,如薑、鬍椒、白酒、大蒜等。
5.不同疾病,忌口不同:如果患有蕁麻疹、皮炎、濕疹,應忌食刺激性食物;如果患有哮喘,應忌食蛋、牛奶、魚蝦等富含高蛋白質食物。
■中藥的禁忌
一般人認為,中藥比西藥溫和、不傷身體,其實中藥還是有一些必須注意的禁忌。如果對於相關禁忌不瞭解,譬如單一味中藥與其他味中藥之間搭配的關係錯誤,不但可能降低、破壞藥效,甚至可能使病情加劇,故不可不慎。
1.服藥時,宜少食豆類、肉類、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腸胃負擔,影響患者恢復健康,尤其脾胃氣虛的患者,更應少食。
2.熱性疾病患者應禁食或少食酒類、辣味、魚類、肉類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有膩滯、化熱、生痰作用,食後會助長病邪,加重病情。
3.服解錶、透疹藥時應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斂作用,會影響藥物解錶、透疹的功效。
4.服溫補藥時應少飲茶、少食蘿蔔。因茶、蘿蔔性涼下氣,會降低藥物溫補脾胃的功效。此外,茶葉裏含有鞣酸,濃茶裏含鞣酸更多,如果用茶水服藥,鞣酸就會和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鹼或重金屬等起化學作用而産生沉澱,影響藥物療效。
▌中藥治病——氣血沖和,百病不生
■內科疾病
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為臨床常見的外感疾病,主要是感受風邪所緻,多發於氣候突變、寒暖失常之時。也有因起居不慎,冷熱不調,或雨淋、疲勞等使人體腠理疏鬆,衛氣不固,風邪乘虛侵襲而緻病。並在不同的季節中,外邪往往隨著時令節氣而侵入,如鼕季多屬風寒,春季多屬風熱,夏季多挾暑濕,鞦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挾濕邪。而在四時之中,又有氣候失常的情況,如春應溫而反寒,鼕應寒而反溫,等等。感冒初起,一般多見鼻塞、流涕、打噴嚏、聲重,或頭痛、畏寒繼而發熱、咳嗽、喉癢或咽喉痛等。重則惡寒(甚至寒顫)、高熱、周身酸痛、疲乏等,屬於「時行感冒」,若無重感新邪,病程為5~10日。
■闆藍根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胃經。
形態特徵: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主根深長,外皮灰黃色。莖直立,葉互生;基生葉較大,具柄,葉片長圓狀橢圓形;莖生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在下部的葉較大,嚮上漸小,先端鈍尖,基部箭形,半抱莖,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細鋸齒。復總狀花序;花小,無苞,花梗細長;花萼4片,綠色;花瓣4片,黃色,倒卵形;雄蕊6枚,雌蕊1枚,圓形。長角果長圓形,扁平翅狀,具中肋。種子1枚,花期5月,果期6月。多於鞦季採挖,採收後抖淨泥土,在蘆頭和葉子之間用刀切開,分彆曬乾,揀去黃葉及雜質,即得大青葉和闆藍根。
良品辨識:根部直長而粗、質地堅實者為良品。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於急性熱病、大頭瘟毒、痄腮、濕熱黃疸等。
◎闆藍根飲
原料:闆藍根、貫眾各30剋,甘草15剋。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流行性感冒。
◎防流感飲
原料:闆藍根18剋,羌活9剋。
做法:水煎服。
主治:防治感冒。
▌中藥養生——陰虛體質宜滋陰益陽
■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簡介: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鞦、鼕兩季最多,捕捉後宰殺,放到沸水中燙至背甲上硬皮可以剝落時取齣,剝取背甲,除去殘肉,曬乾。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鹹。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常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陰虛陽亢,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經閉,癥瘕,久瘧不癒。
用法用量:9~24剋,先煎。
偏方:
1.治骨蒸夜熱勞瘦,骨節煩熱,或咳嗽有血:鱉甲500剋(熱水洗,去油垢),北沙參200剋,懷熟地、麥鼕各300剋,白茯苓150剋,陳廣皮50剋。水50碗,煎成10碗,渣再煎,濾齣清汁,微火熬成膏,煉蜜200剋收汁。每早晚各服數匙,用白湯調下。
2.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鱉甲燒存性,研摻。
3.腸癰內痛:鱉甲燒存性,研末,水服5剋,每日3次。
◎枸杞沙苑甲魚湯
原料:甲魚1隻(約500剋),枸杞子、沙苑子各50剋。
做法:甲魚去頭、內髒,切塊;枸杞子、沙苑子洗淨後用紗布包好,一同放入鍋中煮至甲魚肉爛,挑齣中藥,加調料,吃肉喝湯。
主治:適用於氣陰兩虛、肝腎不足所緻的氣短乏力、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白血球下降等。
◎甲魚蓮子蒸豬肉
原料:甲魚1隻,白蓮子75剋,豬瘦肉200剋,雞蛋1個,香菇若乾,米酒10剋,薑、蔥、澱粉、食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將甲魚宰殺,除去內髒,洗淨;豬瘦肉洗淨後剁碎;香菇洗淨,切丁,加上蓮子、雞蛋液、蔥薑末、澱粉、米酒、鹽、醬油,攪拌均勻,放到鱉腹中,蒸1小時即可。
主治:子宮癌之陰虛火旺、低熱。
▌中藥美容——減肥瘦身類中藥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重視,中藥減肥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一些常見的減肥方法相比,中藥減肥更健康、安全。中藥通過健脾化濕、利水、祛痰、通腑、溫陽等方式,使身體輕盈、健美。當然,在使用中藥減肥塑身的同時,應注意控製飲食,加強運動,以鞏固治療效果。
◎荷葉粥
原料:荷葉50剋,藿香15剋,粳米100剋,冰糖20剋。
做法:荷葉洗淨,與藿香一同加水煎煮,濾取藥汁,並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冰糖再稍煮即成。
功效:寬中解鬱,降脂減肥。
◎大柴鬍湯
原料:芍藥12剋,大棗3枚,柴鬍、大黃、黃芩、半夏、枳實各9剋,生薑3片。
做法:水煎煮,每日2次,飯後溫服。
功效:適用於因過食而肥胖、或運動不足、情誌失調以緻皮下脂肪沉積的中年人。
◎海藻輕身湯
原料:夏枯草、山楂、澤瀉各15剋,海藻、薏苡仁各12剋,茵陳、柴鬍各9剋,白芥子6剋,甘草5剋。
做法:清水煎取200毫升,每次口服10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有化痰消脂、健脾利濕、調理氣機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女性青年肥胖癥。
◎黃芪澤瀉湯
原料:丹參20剋,黃芪、水牛角、首烏、茵陳各15剋,澤瀉、山楂各10剋,防己、白芷、川芎各9剋,淫羊藿6剋,生大黃3剋。
做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單純性肥胖癥。
◎減肥湯
原料:茯苓15剋,當歸 12剋,陳皮、半夏、木香、蒼朮、白朮各10剋,香附、川芎各9剋,甘草6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蒼朮燥濕健脾,木香行氣,香附疏肝理氣,川芎活血行氣,當歸補血活血。共奏健脾燥濕、化痰行氣活血之效,可幫助女性加強新陳代謝而減肥。
◎中藥減肥茶
原料:桑葉、百閤、桑葚、天鼕、決明子、番瀉葉各10剋。
做法:將藥劑倒入剛燒開的水中燜幾分鍾即可,可代茶飲。早晚各至少喝一大杯。1天或者2天泡一劑,1個星期為1個療程。
功效:清理腸胃,服用一段時間之後會感覺胃口縮小。
注意事項:服用期間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停服之後也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果是齣差或者工作繁忙最好不要服用,因為會增加上廁所的次數。女性經期飲用可以在原來基礎上加10剋紅棗。
本書特色
專業──本書作者蔡嚮紅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長期緻力於中醫研究,以《黃帝內經》之精髓,詮釋醫聖張仲景醫學精神和醫學實踐內涵,著有《不寐從火論治》、《隔二隔三之治》等著作,並多次受邀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學,著作本書旨在弘揚傳統中藥文化,並為現代人的養生保健做齣切實貢獻。
實用──本書列舉上百種常用單味中藥,從性味歸經、形態特徵、良品辨識、功效主治,均有詳盡說明;此外,每種藥材還提供數款養生保健方,包括原料、做法及主治項目,都有清楚陳述。附錄中並說明煎煮中藥之法、服用中藥之法,使能更為貼近讀者需求。
詳細──本書內容含括治病、養生、美容三大類。在治病中,列齣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産科和兒科五大類;在養生中,根據不同體質,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氣鬱、血瘀六大類;在美容中,列齣生發、潤膚祛皺、消疣除贅、祛風止癢、美白、祛斑、減肥瘦身、香口利咽、行氣寬心、疏肝等十個要點。所選藥物均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療效確切,是中醫藥傢庭醫療保健的經典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蔡嚮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1986年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長期緻力於中醫研究,以《黃帝內經》之精髓,詮釋醫聖張仲景醫學精神和醫學實踐內涵,著有《不寐從火論治》、《隔二隔三之治》等著作,並多次受邀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學,成為傳播中醫文化的使者。
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藥概述——解說中藥養生的奧秘
第一節 中藥的起源與分類
中藥的起源
中藥的類彆
第二節 中藥的特點與應用
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配伍
中藥的服用
中藥的禁忌
第二章 中藥治病——氣血沖和,百病不生
第一節 內科疾病
感冒:闆藍根、麻黃
慢性支氣管炎:川貝母、桔梗
急性支氣管炎:枇杷葉、苦杏仁
肺炎:蘆根、魚腥草
哮喘:白果、桑白皮
肺結核:地骨皮、天葵子
頭痛:川芎、龍膽
眩暈:天麻、珍珠母
失眠:酸棗仁、柏子仁
健忘癥:遠誌、閤歡皮
惡心、嘔吐:半夏、生薑
消化不良:山楂、萊菔子
便秘:大黃、火麻仁
腹瀉:山藥、乾薑
慢性胃炎:丁香、肉桂
急性胃腸炎:木香、藿香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柴鬍、高良薑
痢疾:馬齒莧、黃柏
貧血:阿膠、大棗
冠心病:丹參、紅花
高血壓:刺蒺藜、桑寄生
低血壓:人參、甘
糖尿病:天花粉、葛根
高脂血癥:何首烏
肝炎:茵陳、梔子
膽囊炎與膽石癥:金錢草、積雪草
陽痿:巴戟天、鹿茸
早洩:肉蓯蓉、淫羊藿
遺精:芡實
腎炎:車前子、薏苡仁
肩周炎:薑黃、秦艽
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獨活、五加皮
骨質疏鬆:威靈仙、杜仲
第二節 外科疾病
癤:菊花、連翹
癰:金銀花、白花蛇舌草
濕疹:苦參、蒼耳子
燒燙傷:紫草、虎杖
破傷風:防風、蟬蛻
跌打損傷:三七、蘇木
骨摺:骨碎補、續斷
急性闌尾炎:敗醬草、半枝蓮
急性乳腺炎:蒲公英、赤芍
脫肛:升麻、木賊
痔瘡:槐花、地榆
第三節 五官科疾病
眼疲勞:枸杞子、決明子
結膜炎:夏枯草
鼻炎:辛夷、蒼耳子
口臭:薄荷
口腔潰瘍:黃連、草珊瑚
牙痛:蓽撥、露蜂房
咽炎:膨大海、淡竹葉
中耳炎:蛇蛻、虎耳草
第四節 婦産科疾病
白帶異常:白扁豆、雞冠花
月經不調:當歸、香附
痛經:五靈脂、延鬍索
閉經:益母草、馬鞭草
崩漏:艾葉、茜草
陰道炎:蛇床子、百部
不孕癥:仙茅、海馬
更年期綜閤癥:何首烏、黑芝麻
産後缺乳:王不留行、穿山甲
第五節 兒科疾病
麻疹:鬍荽、牛蒡子
百日咳:桑葉、羅漢果
小兒疳積:麥芽、蘆薈
小兒遺尿:雞內金、韭菜子
小兒夜啼:燈心草、川木通
小兒驚厥:鈎藤、僵蠶
小兒肺炎:荊芥
第三章 中藥養生——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第一節 陰虛體質宜滋陰益陽
鱉甲 女貞子 天鼕 百閤 黃精
第二節 陽虛體質宜補陽固精
覆盆子 肉蓯蓉 杜仲 補骨脂 鎖陽 益智仁 蛤蚧
第三節 氣虛體質宜益氣補元
紫河車 山藥 靈芝 黃芪 白朮 黨參
第四節 血虛體質宜養血安神
阿膠 當歸 龍眼肉 雞血藤 熟地 白芍
第五節 氣鬱體質宜理氣寬中
香櫞 佛手 鬱金 玫瑰花 烏藥
第六節 血瘀體質宜活血化瘀
丹參 水蛭 三七 川芎
第四章 中藥美容——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第一節 生發類中藥
第二節 潤膚祛皺類中藥
第三節 消疣除贅類中藥
第四節 祛風止癢類中藥
第五節 美白類中藥
第六節 祛斑類中藥
第七節 減肥瘦身類中藥
第八節 香口利咽類中藥
第九節 行氣寬心類中藥
第十節 疏肝類中藥
附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常用中藥補養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