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金块文化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0/0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以现代疾病诊断为纲,单味中药疗法为目;识病用药,纲目分明
古人将单味中药治病称作「奇方」,由于药物单一,每有奇效,成为中医药的一大特色。近代以来,西医西药逐渐盛行,更多的医家将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事实证明,古人经长期实践所积累的中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与宝贵的文化资产。
而现代人一般认为,中药比西药温和、不伤身体,其实中药还是有一些必须注意的禁忌,如果对于相关禁忌不了解,不但可能降低、破坏药效,甚至可能使病情加剧。
本书收录了历代名医的宝贵经验和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治病之法,详细叙述单味中药关于治病、养生、美容的补养要点,让您对于需求速查速知。
本书所选药物养生方均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疗效确切,堪称是中医药家庭医疗保健的经典之作。
▌中药养生的奥秘
■中药的起源
中药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劳动、生活和医疗活动。中药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淮南子 修务训》中云:「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百草之滋味……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 补三皇本纪》有:「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现存最早的中药专着当推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约西元200年),该书记载中药365种;明代李时珍着《本草纲目》(西元1578年)增药至1892种;清干隆三十年,浙江医家赵学敏编着的《本草纲目拾遗》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增加新药716种,故中药种类非常丰富。《神农本草经》根据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将其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1.上品:上药120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2.中品:中药120种为臣药,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3.下品:下药125种为佐使药,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癒疾者,本下经。
■中药的类别
中药学将能够补益人体正气、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补益药,即通常所说的滋补中药,并将其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四大类。
1.补气药:可增强人体的功能活动,尤其对脾、肺两脏的生理功能具有显着的滋补强壮功效,因此多用于治疗脾肺虚弱症。
对于脾肺虚弱者,可选用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朮、灵芝、甘草、大枣、山药、白扁豆、蜂蜜进行滋补。
2.补血药:可滋补阴血,促进心、肝、脾、肾诸脏的功能,以滋生血液。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心、肝、脾、肾诸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与血液能否正常生成有关。
3.补阴药:阴虚者多表现为虚火妄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阴液不足、大便干燥等,可选用补阴药进行滋养,如沙参、天冬、麦冬、百合、枸杞子、玉竹、石斛、黄精、桑葚、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鳖甲、黑芝麻等。
4.补阳药:可扶助人体阳气,促进机体气化功能,尤其对肾阳不足有显着的增强效果。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全身各脏腑器官的阳气均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鼓舞。肾阳虚会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及性功能减退等,可选用补阳药进行滋补,如鹿茸、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紫河车、肉苁蓉、锁阳、黄狗肾、仙茅、杜仲、续断、狗嵴、骨碎补、沙苑子、菟丝子、韭菜子、补骨脂、益智仁、葫芦巴、阳起石、蛤蚧、核桃仁等。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即中药的药性,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方面,它是前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另有一类药物,药性为平,是指既不偏寒凉,也不偏温热。但是,绝对的「平」并不存在,故仍归于四气范围内。四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反应总结出的,与病症的寒热性质相对。以阴阳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一般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多属寒凉性质。寒、凉其性相同,程度不等。凉者甚之为寒,寒者渐之为凉。同理,能够减轻或治疗寒症的药物多属温热性质,温者渐之,热者甚之。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的酸、苦、辛、甘、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的,或是在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药物的味和药理作用有近乎规律性的联系,从而加以分析归纳,上升为理论而得出的。因此,五味不仅表明药物的实际味道,且能表明药物的性能。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其中包括治疗外感表症的药物,如桂枝、紫苏叶、薄荷等;治疗气滞的药物,如香附、陈皮等;治疗瘀血阻滞的药物,如川芎、红花等。
酸味药:「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并能生津开胃、收敛止汗。酸味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治疗虚症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黄等,及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红枣、甘草等。
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症,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
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至于「燥」,多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热湿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朮,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中,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虚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作用。
咸味药:「能下能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味药: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通草、茯苓、薏苡仁等利尿药,皆有淡味。
3.归经
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能起到主要治疗的作用。如麻黄发汗平喘,能治咳嗽气喘的肺经病,故归入肺经;芒硝泻下软坚,能治燥结便秘的大肠经病,故归入大肠经;天麻祛风止痉,可治手足抽搐的肝经病,故归入肝经。
4.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作用的趋向,基本可概括为「升浮」和「沉降」两个方面。一般的规律是,升浮药的作用趋向为向上、向外,具有发表、散寒、升阳、催吐等功效,能治疗病位在表(如外感发热)、在上(如呕吐)、病势下陷(如脱肛、内脏下垂)的病症;沉降药的作用趋向为向下、向里,具有潜阳、平逆、收敛、渗利、泻下等功效,能治疗病位在里(如热结便秘)、病势上逆(如肝阳上亢的眩晕)的病症。
5.毒性
古代常将「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药物的偏性。中药的毒性值得注意,虽然中药大多直接来源于大自然,但切不可错误地认为其毒性小,安全系数高。「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在生活中,大毒、剧毒的药物固然有致死者;而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药物,同样也有中毒病例的发生,例如人参、艾叶、知母等也会产生中毒反应,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药物配伍实现的。中药配伍,是指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中药配伍有「相宜」、「禁忌」的不同。除了单行(指单用一味药,亦即一种药独自发挥治疗作用,例如参汤只用人参一味)之外,中药的相互作用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六种情况。
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互相协同,能明显提高原有疗效。如人参配黄芪,增加补气作用;麻黄配桂枝,增加发汗解表功效;金银花配连翘,明显增强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等。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相互配合应用,其中以一味药为主,另一味药为辅,辅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清热燥湿药黄芩与攻下药大黄,都能清热泻火止血,两药配合治疗肺热衄血时,以黄芩为主,大黄则提高黄芩清肺止血的治疗效果;补气药黄芪与利水渗湿药茯苓,都能益气健脾利水,两药配合治疗气虚水肿时,以黄芪为主,茯苓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3.相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如半夏畏生姜。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说法。
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互作用而致使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如乌头反半夏。
■中药的服用
中药一般需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併,搅拌均匀后分为2~3份,早晚或早中晚分别服用。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早晨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滋补的营养成分。其他的服用要点如下。
1.用温水送服中药:服用中药时最好用温水送服,不能用茶水、牛奶及果汁。茶叶中含有的成分可使药物失去疗效,也会刺激肠胃;牛奶中的蛋白质等容易破坏药效。
2.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生、冷类食物刺激肠胃,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降低药物疗效。
3.服药期间慎吃发物:服用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发物,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诱发疾病。如韭菜、羊肉、虾、蟹、糯米、梨、辣椒、马铃薯等。
4.不同体质的忌口:如果是阳虚体质,要忌食凉性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等;如果是热性体质,要忌食热性食物,如姜、胡椒、白酒、大蒜等。
5.不同疾病,忌口不同:如果患有荨麻疹、皮炎、湿疹,应忌食刺激性食物;如果患有哮喘,应忌食蛋、牛奶、鱼虾等富含高蛋白质食物。
■中药的禁忌
一般人认为,中药比西药温和、不伤身体,其实中药还是有一些必须注意的禁忌。如果对于相关禁忌不了解,譬如单一味中药与其他味中药之间搭配的关系错误,不但可能降低、破坏药效,甚至可能使病情加剧,故不可不慎。
1.服药时,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肠胃负担,影响患者恢复健康,尤其脾胃气虚的患者,更应少食。
2.热性疾病患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腻滞、化热、生痰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加重病情。
3.服解表、透疹药时应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的功效。
4.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茶、萝卜性凉下气,会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此外,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鞣酸更多,如果用茶水服药,鞣酸就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硷或重金属等起化学作用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治病——气血沖和,百病不生
■内科疾病
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为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也有因起居不慎,冷热不调,或雨淋、疲劳等使人体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邪乘虚侵袭而致病。并在不同的季节中,外邪往往随着时令节气而侵入,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而在四时之中,又有气候失常的情况,如春应温而反寒,冬应寒而反温,等等。感冒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声重,或头痛、畏寒继而发热、咳嗽、喉痒或咽喉痛等。重则恶寒(甚至寒颤)、高热、周身酸痛、疲乏等,属于「时行感冒」,若无重感新邪,病程为5~10日。
■板蓝根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胃经。
形态特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主根深长,外皮灰黄色。茎直立,叶互生;基生叶较大,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在下部的叶较大,向上渐小,先端钝尖,基部箭形,半抱茎,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复总状花序;花小,无苞,花梗细长;花萼4片,绿色;花瓣4片,黄色,倒卵形;雄蕊6枚,雌蕊1枚,圆形。长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具中肋。种子1枚,花期5月,果期6月。多于秋季採挖,採收后抖净泥土,在芦头和叶子之间用刀切开,分别晒干,拣去黄叶及杂质,即得大青叶和板蓝根。
良品辨识:根部直长而粗、质地坚实者为良品。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急性热病、大头瘟毒、痄腮、湿热黄疸等。
◎板蓝根饮
原料:板蓝根、贯众各30克,甘草15克。
做法:开水沖泡代茶饮。
主治:流行性感冒。
◎防流感饮
原料:板蓝根18克,羌活9克。
做法:水煎服。
主治:防治感冒。
▌中药养生——阴虚体质宜滋阴益阳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简介: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两季最多,捕捉后宰杀,放到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硬皮可以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经闭,症瘕,久疟不癒。
用法用量:9~24克,先煎。
偏方:
1.治骨蒸夜热劳瘦,骨节烦热,或咳嗽有血:鳖甲500克(热水洗,去油垢),北沙参200克,怀熟地、麦冬各300克,白茯苓150克,陈广皮50克。水50碗,煎成10碗,渣再煎,泸出清汁,微火熬成膏,炼蜜200克收汁。每早晚各服数匙,用白汤调下。
2.痈疽不敛,不拘发背一切疮:鳖甲烧存性,研掺。
3.肠痈内痛:鳖甲烧存性,研末,水服5克,每日3次。
◎枸杞沙苑甲鱼汤
原料:甲鱼1只(约500克),枸杞子、沙苑子各50克。
做法:甲鱼去头、内脏,切块;枸杞子、沙苑子洗净后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锅中煮至甲鱼肉烂,挑出中药,加调料,吃肉喝汤。
主治:适用于气阴两虚、肝肾不足所致的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白血球下降等。
◎甲鱼莲子蒸猪肉
原料:甲鱼1只,白莲子75克,猪瘦肉200克,鸡蛋1个,香菇若干,米酒10克,姜、葱、淀粉、食盐、酱油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猪瘦肉洗净后剁碎;香菇洗净,切丁,加上莲子、鸡蛋液、葱姜末、淀粉、米酒、盐、酱油,搅拌均匀,放到鳖腹中,蒸1小时即可。
主治:子宫癌之阴虚火旺、低热。
▌中药美容——减肥瘦身类中药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重视,中药减肥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一些常见的减肥方法相比,中药减肥更健康、安全。中药通过健脾化湿、利水、祛痰、通腑、温阳等方式,使身体轻盈、健美。当然,在使用中药减肥塑身的同时,应注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巩固治疗效果。
◎荷叶粥
原料:荷叶50克,藿香15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做法:荷叶洗净,与藿香一同加水煎煮,泸取药汁,并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用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冰糖再稍煮即成。
功效:宽中解郁,降脂减肥。
◎大柴胡汤
原料:芍药12克,大枣3枚,柴胡、大黄、黄芩、半夏、枳实各9克,生姜3片。
做法:水煎煮,每日2次,饭后温服。
功效:适用于因过食而肥胖、或运动不足、情志失调以致皮下脂肪沉积的中年人。
◎海藻轻身汤
原料:夏枯草、山楂、泽泻各15克,海藻、薏苡仁各12克,茵陈、柴胡各9克,白芥子6克,甘草5克。
做法:清水煎取200毫升,每次口服10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有化痰消脂、健脾利湿、调理气机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女性青年肥胖症。
◎黄芪泽泻汤
原料:丹参20克,黄芪、水牛角、首乌、茵陈各15克,泽泻、山楂各10克,防己、白芷、川芎各9克,淫羊藿6克,生大黄3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单纯性肥胖症。
◎减肥汤
原料:茯苓15克,当归 12克,陈皮、半夏、木香、苍朮、白朮各10克,香附、川芎各9克,甘草6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苍朮燥湿健脾,木香行气,香附疏肝理气,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共奏健脾燥湿、化痰行气活血之效,可帮助女性加强新陈代谢而减肥。
◎中药减肥茶
原料:桑叶、百合、桑葚、天冬、决明子、番泻叶各10克。
做法:将药剂倒入刚烧开的水中焖几分钟即可,可代茶饮。早晚各至少喝一大杯。1天或者2天泡一剂,1个星期为1个疗程。
功效:清理肠胃,服用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胃口缩小。
注意事项:服用期间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停服之后也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果是出差或者工作繁忙最好不要服用,因为会增加上厕所的次数。女性经期饮用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加10克红枣。
本书特色
专业──本书作者蔡向红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研究,以《黄帝内经》之精髓,诠释医圣张仲景医学精神和医学实践内涵,着有《不寐从火论治》、《隔二隔三之治》等着作,并多次受邀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学,着作本书旨在弘扬传统中药文化,并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做出切实贡献。
实用──本书列举上百种常用单味中药,从性味归经、形态特征、良品辨识、功效主治,均有详尽说明;此外,每种药材还提供数款养生保健方,包括原料、做法及主治项目,都有清楚陈述。附录中并说明煎煮中药之法、服用中药之法,使能更为贴近读者需求。
详细──本书内容含括治病、养生、美容三大类。在治病中,列出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和儿科五大类;在养生中,根据不同体质,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郁、血瘀六大类;在美容中,列出生发、润肤祛皱、消疣除赘、祛风止痒、美白、祛斑、减肥瘦身、香口利咽、行气宽心、疏肝等十个要点。所选药物均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中医药家庭医疗保健的经典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向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医研究,以《黄帝内经》之精髓,诠释医圣张仲景医学精神和医学实践内涵,着有《不寐从火论治》、《隔二隔三之治》等着作,并多次受邀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学,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使者。
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药概述——解说中药养生的奥秘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分类
中药的起源
中药的类别
第二节 中药的特点与应用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服用
中药的禁忌
第二章 中药治病——气血沖和,百病不生
第一节 内科疾病
感冒:板蓝根、麻黄
慢性支气管炎:川贝母、桔梗
急性支气管炎:枇杷叶、苦杏仁
肺炎:芦根、鱼腥草
哮喘:白果、桑白皮
肺结核:地骨皮、天葵子
头痛:川芎、龙胆
眩晕:天麻、珍珠母
失眠:酸枣仁、柏子仁
健忘症:远志、合欢皮
恶心、呕吐:半夏、生姜
消化不良:山楂、莱菔子
便秘:大黄、火麻仁
腹泻:山药、干姜
慢性胃炎:丁香、肉桂
急性胃肠炎:木香、藿香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柴胡、高良姜
痢疾:马齿苋、黄柏
贫血:阿胶、大枣
冠心病:丹参、红花
高血压:刺蒺藜、桑寄生
低血压:人参、甘
糖尿病:天花粉、葛根
高脂血症:何首乌
肝炎:茵陈、栀子
胆囊炎与胆石症:金钱草、积雪草
阳痿:巴戟天、鹿茸
早洩:肉苁蓉、淫羊藿
遗精:芡实
肾炎:车前子、薏苡仁
肩周炎:姜黄、秦艽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独活、五加皮
骨质疏松:威灵仙、杜仲
第二节 外科疾病
疖:菊花、连翘
痈:金银花、白花蛇舌草
湿疹:苦参、苍耳子
烧烫伤:紫草、虎杖
破伤风:防风、蝉蜕
跌打损伤:三七、苏木
骨折:骨碎补、续断
急性阑尾炎:败酱草、半枝莲
急性乳腺炎:蒲公英、赤芍
脱肛:升麻、木贼
痔疮:槐花、地榆
第三节 五官科疾病
眼疲劳:枸杞子、决明子
结膜炎:夏枯草
鼻炎:辛夷、苍耳子
口臭:薄荷
口腔溃疡:黄连、草珊瑚
牙痛:荜拨、露蜂房
咽炎:膨大海、淡竹叶
中耳炎:蛇蜕、虎耳草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
白带异常:白扁豆、鸡冠花
月经不调:当归、香附
痛经:五灵脂、延胡索
闭经:益母草、马鞭草
崩漏:艾叶、茜草
阴道炎:蛇床子、百部
不孕症:仙茅、海马
更年期综合症:何首乌、黑芝麻
产后缺乳:王不留行、穿山甲
第五节 儿科疾病
麻疹:胡荽、牛蒡子
百日咳:桑叶、罗汉果
小儿疳积:麦芽、芦荟
小儿遗尿:鸡内金、韭菜子
小儿夜啼:灯心草、川木通
小儿惊厥:钩藤、僵蚕
小儿肺炎:荆芥
第三章 中药养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第一节 阴虚体质宜滋阴益阳
鳖甲 女贞子 天冬 百合 黄精
第二节 阳虚体质宜补阳固精
覆盆子 肉苁蓉 杜仲 补骨脂 锁阳 益智仁 蛤蚧
第三节 气虚体质宜益气补元
紫河车 山药 灵芝 黄芪 白朮 党参
第四节 血虚体质宜养血安神
阿胶 当归 龙眼肉 鸡血藤 熟地 白芍
第五节 气郁体质宜理气宽中
香橼 佛手 郁金 玫瑰花 乌药
第六节 血瘀体质宜活血化瘀
丹参 水蛭 三七 川芎
第四章 中药美容——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第一节 生发类中药
第二节 润肤祛皱类中药
第三节 消疣除赘类中药
第四节 祛风止痒类中药
第五节 美白类中药
第六节 祛斑类中药
第七节 减肥瘦身类中药
第八节 香口利咽类中药
第九节 行气宽心类中药
第十节 疏肝类中药
附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常用中药补养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