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IPO
  • 询价制
  • 定价
  • 新股
  • 中国股市
  • 资本市场
  • 证券法
  • 发行制度
  • 投资
  • 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简至繁给出了三类配比变量,使得配比后的研究结果较为稳健。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了新的结论: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 抑价率上没有显着差异;在拥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子样本中,风险投资机构的声望并不对风险投资参股公司的IPO抑价率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本书首次对风险投资参股公司IPO锁定期解除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导论/ 1
1.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研究意义/ 4
1. 2 本书的逻辑结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6
1. 2. 1 逻辑结构/ 6
1. 2. 2 研究内容/ 6
1. 2. 3 研究方法/ 8
1. 3 本书的主要贡献/ 9

2 新股发行制度回顾与现行新股发行流程/ 11
2. 1 新股发行制度历史进程/ 11
2. 1. 1 第一阶段行政审批制/ 11
2. 1. 2 第二阶段核准制/ 13
2. 1. 3 第三阶段询价制/ 14
2. 2 询价制阶段新股上市主要流程/ 16

3. 1 国外IPO 定价效率文献综述/ 18
3. 1. 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IPO 定价效率文献/ 20
3. 1. 2 基于发行制度的IPO 定价效率文献/ 26
3. 1. 3 基于所有权与掌控权理论的IPO 定价效率文献/ 28
3. 1. 4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IPO 定价效率文献/ 30
3. 1. 5 国外风险投资IPO 定价效率文献/ 36
3. 2 国内IPO 定价效率文献综述/ 41
3. 2. 1 中国IPO 定价效率影响因素文献/ 42
3. 2. 2 行为金融学角度解释中国IPO 定价效率的文献/ 47
3. 2. 3 发行制度变革对IPO 定价效率影响的文献/ 49
3. 2. 4 国内风险投资IPO 定价效率的文献/ 50
3. 3 股票估值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54
3. 3. 1 直接估值法/ 54
3. 3. 2 间接估值法/ 56
3. 4 本章小结/ 57

4 分配机制改革与新股发行效率/ 60
4. 1 引言/ 60
4. 2 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62
4. 3 研究样本及变量设定/ 65
4. 4 实证模型与回归结果/ 68
4. 5 本章小结/ 75

5 询价机构报价行为与新股发行效率/ 77
5. 1 引言/ 77
5. 2 研究设计和研究假设/ 79
5. 3 样本选择和模型设计/ 83
5. 4 实证检验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88
5. 5 本章小结/ 95

6 询价制下新股发行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 97
6. 1 引言/ 97
6. 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101
6. 2. 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介绍/ 101
6. 2. 2 样本选择与研究变量设计/ 103
6. 2. 3 变量统计描述/ 104
6. 3 询价制下三次改革前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结果/ 108
6. 3. 1 实证检验结果/ 108
6. 3. 2 稳健性检验/ 114
6. 4 询价机制下中小板新股破发因素实证分析/ 116
6. 5 本章小结/ 119

7 风险投资参股与新股发行效率/ 121
7. 1 引言/ 121
7. 2 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123
7. 3 研究样本及描述统计/ 126
7. 4 估计方法及实证结果/ 130
7. 4. 1 估计方法选取/ 130
7. 4. 2 研究假设H1 的实证结果/ 133
7. 4. 3 稳健性检验/ 137
7. 4. 4 研究假设H2 和H3 的实证结果/ 139
7. 5 本章小结/ 147

8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149
8. 1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 149
8. 2 未来研究展望/ 152
参考文献/ 154
相关发行制度附录
 

图书序言

新股发行机制与定价效率相关问题一直是金融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也是市场改革的难点。针对新股发行定价制度与定价效率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给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与实证结果。20余年来中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前进,特别是2005年1月1 日确立的询价制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标志着中国IPO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新股发行採取询价制的大背景下,笔者欲对IPO 定价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这本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触及了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极其重要且复杂的话题。IPO的定价机制,尤其是新股询价制,一直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常常伴随着争议。我个人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深入剖析询价制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承销商的利益驱动与市场公允定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询价模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示询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书中是否会涉及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如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在询价环节的不同行为模式的分析?又或者,它会尝试构建一个更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定价理论,以期为未来IPO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这些是我在阅读前就非常期待的方面。

评分

初见《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的书名,我便被深深吸引,因为它精准地切入了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关键且充满挑战的议题。IPO定价,特别是采用询价制后,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关系到资本配置效率和投资者信心。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从学术的视角去审视这个问题的。它是否会深入探讨询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缓解这种不对称?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市场周期下,询价制定价效果的差异,以及如何应对市场过热或过冷时可能出现的定价扭曲?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对“定价的有效性”这一概念进行细致的界定,并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方法来评估IPO价格的合理性。此外,书中是否会对询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或“合谋定价”等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这些都是我希望从书中获得深度见解的方面。

评分

尽管尚未翻阅《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的全部内容,但书名本身就足以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洞见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IPO定价是连接企业价值创造与市场资本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的询价制,作为一种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定价的机制,其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效果,是理解中国资本市场成熟度的重要窗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询价制下,信息披露的质量如何影响定价的准确性,以及投资者在询价环节所扮演的“价格发现者”角色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发挥作用。此外,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司(例如科技公司、传统行业公司)在询价定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又或者,它是否会审视监管机构在询价定价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和市场操纵行为?这些都是我迫切想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时,我首先就被其沉甸甸的学术气息所吸引。虽然我对具体内容尚未完全消化,但从书名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它直击了中国股票市场一个非常核心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新股询价制度下的IPO定价。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康有效的IPO定价机制,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激发创新企业活力都至关重要。而中国特色的询价制,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组成部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询价制的演进历程,分析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比如定价的“低开高走”现象,以及不同参与者(承销商、机构投资者、散户等)在定价过程中的角色与动机。书中是否会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检验不同定价策略对IPO市场表现的影响?又或者,它会提出一套理论框架,来解释询价制下定价失灵的深层原因?这些都是我最为关注的亮点。

评分

这本《中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看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兴趣。作为一名对资本市场发展颇为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IPO定价机制是连接企业价值与市场认知的关键环节。中国的新股询价制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与调整,其背后蕴含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都是值得深入剖析的课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从学术的严谨性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复杂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书中是否能对询价制在定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策略、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防止“估值泡沫”产生等核心痛点提出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界定“合理定价”的标准,以及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询价机制的有效性会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变化。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核心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