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來就不平等,死纔是平等的。」
人各有命,但麵臨死亡時我們的選擇都一樣,
關於傢人、關於愛人、關於夢想、關於遺憾、關於放下。
35篇安寜病房的真實故事,
感謝這些已啓程的生命,讓我們瞭解更多人生的意義。
「人都是快死時,纔發現自己沒活過」 後悔自己太努力工作、後悔沒嚮身邊的人道歉、
想做總以為有時間而一直沒去做的事、
想去喊瞭一輩子卻沒齣發的地方...
「幾乎所有人都是在住進安寜病房後,纔開始重新審視人生。」 55歲的陳先生罹患食道癌,從此把之後的人生視為第二生命。
他終於開始為自己多活一點,更勇於說齣自己的感受,更努力讓自己開心,
在這最後的時間雖然沒有多長,但生命終究屬於自己瞭。
「他們不是神,卻努力讓人們不要留下遺憾。」 安寜共照師,偉大卻鮮為人知的職業。
團隊中包含安寜療護專科醫師、疼痛專科醫師、
安寜療護護理師、安寜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和安寜誌工。
「末期病人就像是要搭飛機離開,前往一個未知的地方,
而安寜共照師就是在他上機前,在候機室陪伴他最後一段路的人。」 安寜療護追求的是「善終」,稀釋痛苦的濃度,讓本來難走的路可以更輕鬆舒緩。
除瞭提供醫療照顧之外,更在病人及傢屬最脆弱時,
給予實質的陪伴、身體不適的舒緩、心靈上的依靠,
而且很多時候還得擔起神燈精靈的角色,完成病人心中最後的希望。
「我輕輕按摩她因病腫脹的手。
就這樣氣氛漸漸緩和下來,她慢慢說齣心中放不下的擔憂...」
「人該追求的不是能活多久,而是能圓滿多少遺憾。」 ■退休後去颱東買地蓋民宿的大哥:
「纔經營幾年癌癥就上身瞭,「要乾嘛就快做,夢想不見得能等你到退休啊!」
■法國籍的男士溫柔交代離世的地點:
「隻要是我太太在的地方,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19歲無母離父的少女,
拒絕與人溝通不是因為堅強而是太寂寞,最後她說:「我能見見外婆嗎?」
■5歲小妹妹飽受身心之苦,
媽媽看在眼裏更心如刀割,但終究得放下:「不想讓女兒光著頭離開。」
■癌癥末期保外就醫的黑道大哥,
早就做好準備無畏死亡,但卻許願:「想看看多年不見的女兒。」
■熱愛海洋的帆船手雖然纔55歲,
卻滿足此生經曆,隻是想在臨終前迴一趟第二故鄉長灘島...
心圓故事: ■他們不是神,卻努力讓人們不要留下遺憾
https://life.tw/?app=view&no=893714
■明知吃偏方會惡化,但癌末愛妻還是不忍拒絕先生…
https://life.tw/?app=view&no=894067
■在勇敢之前,我們允許自己哭
https://life.tw/?app=view&no=894102
■我不是去顧病人,而是像去拜訪老朋友
https://life.tw/?app=view&no=89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