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效重要,還是成本優先,
還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收入繁體中文版 作者序
郭文華(陽明科技與社會所 副教授)專文推薦
醫藥支齣不斷攀升是當今社會麵臨的危機,專利過期之後的「學名藥」,能否減緩財政負擔呢?
本身也是醫師的葛林,從曆史觀點齣發,談及原廠藥與學名藥之間的爭議、醫藥專業的利益衝突、藥廠間的利害關係、專利的攻防戰,最後論及全球的藥品市場。在詳細的資料爬梳當中,呈現學名藥對當代醫療照護的意義。學名藥除瞭節省醫療成本,也讓我們正視「選擇的政治」背後的風險和報酬。
雖然學名藥與原廠藥具備相同的活性成分,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相同,卻又不相等」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往往引爆爭議。從病患權益的角度切入,學名藥和原廠藥之間的相似性是如何建立?攝入人體之後,同樣的成分會有相同的吸收率嗎?科學(例如:藥物動力學)在其中如何扮演監管角色?療效重要,還是成本優先,還是情況比這個更復雜?
從醫藥分工來看,醫師、藥師和健康照護係統各方角逐決策權,「誰」有資格決定何時該用學名藥。從公衛角度切入,學名藥提醒我們另一種符閤經濟、節製成本的用藥模式,以達到群體受惠的目的。從選擇自由的考量觀察,學名藥活絡瞭照護係統,創造繞過原廠藥把持的替代方案,提供用藥組閤的另一種可能。
從消費者運動的觀點,病患如何學習藥物知識,從被動者變成主動的消費者,也間接挑戰醫師權威。從産業麵分析,我們不該貶抑學名藥廠,一個國傢如果能夠擁有優良的學名藥廠就能確保該國人民的健康福祉,甚至學名藥廠變身為跨國巨人,成為齣口主力。
這不是一本起底藥廠黑幕的書,葛林透過層層曆史進展,揭示醫療治理的深刻意涵。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創新VS.模仿,小公司VS.跨國企業,以及公共衛生VS.私營市場這些對立觀點。最後,我們會發現,學名藥是少數「便宜有好物」的例子。
得奬與推薦記錄 學名藥本身是個問題,還是解答?顯然兩者都是。為瞭完整理解過去半世紀圍繞著學名藥的爭議與它的前景,我們必須同時接受賽費麵對的問題(為瞭虛假的相等性,抹去瞭藥物之間的重要差異)與董教授遭遇的狀況(為瞭市場,替等效藥物營造齣區彆)。多數的學名藥故事隻採信其中一方的論述。然而,我們知道雙方都充斥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如果想超越意識形態來解讀原廠與學名藥之間的矛盾,我們還是必須願意和雙方的論點打交道。──傑瑞米・葛林(本書作者)
現代製藥的創新性某種程度上仰賴專利,而專利又需要龐大經費與人力纔能轉化成可賺錢的商品。但本書不附會製藥産業的邪惡,也不過譽學名藥破解法規的機巧。作者迴到藥物史的原點,指齣學名現象之於醫藥體係的意義。──郭文華(陽明科技與社會所 副教授)
一部精采萬分、備受推薦,關於學名藥市場如何誕生的曆史。──《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我們應該敬賀葛林,他為這個主題帶來生命──他將軼事、學識和優雅散文融閤為一。──《柳葉刀》(Lancet)
推薦給對戰後美國公共衛生感興趣的讀者,以及對當代藥物政治有興趣的讀者。──《醫學史公報》(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為讀者提供瞭一個有益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藥品市場如何抵達目前的位置,以及如何將我們從過去得到的教訓應用於當下麵臨的挑戰。──《衛生事務》(Health 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