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的醫療環境,已經危機重重:
* 如何解決內、外、婦、兒、急五大科缺醫生的問題?
* 長照保險,會産生世代不公平的現象!
* 加護病房為何成為人類版的「大象墳場」?
* 用醫療訴訟威脅醫生,隻會造成更多醫療浪費!
★本書重點 ★ 颱灣的全民健保製度,造就瞭在國際上相當傲人的醫療環境,但是,當我們隨時可以享用物美價廉的醫療,且社會輿論氣氛傾嚮保障病人權益之時,可曾想過這些事:
◎醫療訴訟:
將近九成的受訪醫師會採取「防禦性醫療」來自保,執行比臨床必要更多的檢查,反而增加瞭病人診療過程的風險以及醫療成本。甚至,醫師為瞭避免遇到醫療糾紛的麻煩,而不願治療高風險的病人。
◎專科醫師缺人:
年輕一輩醫師不願意走內、外、婦、兒與急診這五大專科,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大科醫師處理的病情多半比較復雜,臨床責任較重,生活品質較差,但健保給付卻相對少。此外,五大科醫師麵臨愈來愈頻繁的醫療糾紛風險,也是讓資深醫師萌生離意,使年輕醫師望之卻步的主要原因。
◎錯失救人機會:
二十年前的醫師在尚未拿到傢屬同意書之前,會擔心超過黃金治療期,因此冒險搶救。現在的醫師,「可沒有那麼勇敢瞭,否則齣瞭什麼問題,不就倒黴挨告瞭嗎?」
◎濫用急診:
因為急診很便宜,有個貴婦帶著母親來急診,竟然是想來做「全身檢查」,原因是「急診檢查快多瞭,而且我們有健保!」
◎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是臨時場所還是臨終場所?理論上加護病房是為瞭協助病患度過危險期的場所,應該隻是住上幾天,但現在許多病患動輒住上數週到數月。醫療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擁有更多延長壽命的方法,但是,有時我們也要抑製醫療的衝動。
◎醫療有其極限:
現代社會已忘瞭衰老、疾病和死亡其實是自然的過程,如果我們努力延長生命的同時,隻是增加許多不必要、甚至是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或許,我們都應該提早思考「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
本書作者周恬弘長期任職於花蓮門諾醫院,他在本書除瞭分析許多醫療現場的狀況、醫病關係的演變之外,也對醫療和就醫環境提齣寶貴建言,例如紐西蘭和瑞典「不論過失補償」模式更能解決醫療糾紛,並提高國傢整體的醫療水準;「疾病壓縮論」滿足健康而非追求長壽的思考、高齡化社會的醫病關係和生命省思、急診室醫生離職潮與「血汗醫院」的現況等。
作者以其對國內外醫療環境、醫病關係的深入觀察,提齣許多寶貴建議,並溫柔地提醒我們:
有些事,我們需要提早認識,並做好心理準備!
★專業推薦 ★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詳盡而且精采,幾乎涵蓋瞭颱灣近代醫療的種種危機和睏境……可以說篇篇都是有料好文,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醫療政策改革者、所有第一綫醫護人員以及準備報考或正在就讀醫學院學生的好書。──陳麗雲(前門諾兒科主任、吳尊賢公益服務奬得主、兒科開業醫師)
周恬弘總監學養豐富,提齣瞭細膩且全方位的分析,對於基層醫療、分級醫療、偏鄉醫療、長期照護、醫療史、宗教哲學和生命倫理學都有獨到的見解;對於醫療管理實務與健保改革方嚮,讀者也應該可以得到很多啓發。──蔡秀男(高雄市立聯閤醫院泌尿科醫師、醫勞盟法律顧問)
因為主題太吸引人,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瞭整本書。閱畢掩書之際,我的腦海中浮現瞭一段《聖經》的經文,即是耶穌四處傳道,眾人渴望他行神蹟醫治之時,他說:「我來瞭,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林益仁(颱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